张蕊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闻宣传人才是“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应有之义。基于此背景,本文结合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属性和专业特征,从三个不同角度思考了此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以及实现该路径的现实要求,旨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关键词】新闻学;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媒介素养;实践育人
【基金项目】安徽艺术学院2020年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金课”视域下传媒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xjzd03)。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業发展新局面”。[1]构建“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目标全面实现的重要环节和内容。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作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新闻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的社会舆论引导、经典文化传承、公众价值塑造方面担当重任。尤其在当下,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信息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加强,信息传播已然从国内传播迈向全球传播,这既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更多契机;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种社会思潮在网络上翻涌,网络亚文化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念。新闻学专业的特殊学科属性以及当下媒介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都对新闻专业人才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关于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全过程融入,夯实思想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后来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宣传、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党内思想交流等等的论述,[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理论。2003年开始,我国新闻宣传战线已经开始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4]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培养新时期卓越新闻人才的本质要求,更是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当下的新闻专业教育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融入已经开始从“自发”走向“自觉”,但其融入缺乏系统性。结合笔者所在院系的教学实际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存在两个明显误区。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只体现在学校专门开设的“马新观”理论课程中。作为中国新闻事业的指导性理论,诸多高校新闻学专业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理论课程,在指引学生学习“马新观”理论的同时,却忽视了在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融入。二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局限在“选择一本马工程教材”或“讲几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融入是零散的、孤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一种学完之后便被束之高阁的空洞理论,而是关于“新闻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新闻”的一种根本性和系统性看法,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根本性、总体性的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全方位、系统性地融入新闻专业教育之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融入新闻传播学科的全体系、全课程教学中,包括史论类课程和实务类课程,从每一门课程的特性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的长效机制,从而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指导意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贯彻在每门独立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包括大纲制定、教材选用、课程设计以及学生的教学评价等整个过程。尤其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彻底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专业知识之中,如《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在新闻选择、舆论引导、新闻工作者的权利、新闻的特性等各个章节的教学中,都应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政策、新问题、新动向,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活学活用。
(二)以媒介素养教育为进路,助推“互联网+思政”模式的有效实现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强化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传媒早已成为公众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媒介化生存已然成为一种生存常态。格伯纳的培养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传递着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是通过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受众产生影响。[5]对于被称之为“网生代”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媒体已然成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二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然而,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网络内容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充斥着谣言、暴力、情色、诈骗,亦不乏抹黑中国体制、宣扬西方崇拜、诋毁中国英雄烈士等别有用心的内容,多种意识形态、各类社会思潮都裹挟其中。媒介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负面的媒介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塑构成危害。媒介素养是从公众与媒介的关系出发的一个概念,是公众面对媒介时所应当具有的一种基本素养和能力。“如何科学地认识媒介,如何积极地选择和接触媒介,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并鉴别媒介信息,如何有效地使用媒介信息,如何主动地利用媒介,构成了当代人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6]对于新闻学子而言,提升媒介素养是其专业能力培养的必然课题。鉴于此,笔者认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可以以媒介素养教育为进路,在提升学生媒介认知、媒介接触、媒介使用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中,自觉识别、摒弃错误思潮,抵制负面思想的影响,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更为有效地与互联网中的各种错误思潮展开博弈,最大化发挥“互联网+思政”的积极作用,使互联网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
(三)拓宽实践教学的场景和维度,在实践育人中培养新闻学子的家国情怀
实践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史论的学习,最终落脚于实践。新闻人才的培养,须以实践为导向,让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进一步来说,作为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新闻学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导向,不能仅停留在指导学生掌握采写编评等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关照社会现实的情怀和能力。正如喻国明教授在2018级北师大新生开学典礼中提出,希望新闻学子能有一个俯仰天地、悲天悯人的无悔选择。[7]俯仰天地、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关照社会现实的能力不应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灌输所得,而应在社会实践的淬炼中习得、养成。因此,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或校园这样的环境中,而须拓宽实践教学的场景和维度,引领学生到实际生活和人民群众中去,关注最新的政策变动和社会热点,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在多维视野中认识社会,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展的“重走长征路、深入甘孜藏区实地调研精准扶贫”等活动,不仅锤炼了学生的实战能力,而且在社会实践的场景中,实现了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关照社会现实的能力。
三、实现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现实要求
本文从三个不同角度思考了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但要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协同育人效应,还须校、院、系、教研室共同发挥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课程联动机制,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强教师战线的思想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一)加强教师战线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燃灯者和引路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全过程融入以及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在“互联网+思政”中的助推作用,首先要求专业教师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照社会现实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全面提升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
(二)建立课程联动机制,做好顶层教学设计
新闻学学科体系主要包括历史、理论和应用三大部分,历史是基础,理论是核心,史论的落脚点是实践,而实践又反哺理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不是某门课程的单打独斗,要全方位、系统化地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开展实践教学,首先需做好顶层教学设计,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日常的集体备课,不同环节、课程之间要建立联动机制。在史论课程和实务课程的内容接续、实践教学安排、课后实习实训等方面要统筹协调,发挥好史、论、实务三大类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而非相互游离、各自为政。
(三)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如前所述,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拓宽实践教学的场景和纬度,非某门课程能够独立完成,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重视并加强前期的教学设计、中期的教学指导、后期的教学反馈,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避免“放养式”的实践模式。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如增加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项目立项。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實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终达到“在实践育人中培养新闻学子卓越能力、家国情怀”的目的。
结语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人才应具备更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拥有更为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家国情怀。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对传统新闻教育理念的继承,更是培养新时代传媒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对实际教学工作的观察和调研,从三个角度对新闻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初步思考,但要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到实处,还需要将思考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不断试验和完善,从而培养出于国家、于社会、于人民有益的新时代传媒人才。
注释: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
-12-08,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
117092-28936962.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
-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
/t20200603_462437.html
[3]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EB/OL].2018-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5][6]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212,10.
[7]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俯仰天地,悲天悯人——喻国明执行院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
2018-09-19,https://www.163.com/dy/article/DS2B01
V505259K2Q.html.
参考文献:
[1]严三九.上海大学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J].新闻潮,2021(02):9-10.
[2]郝韶梦.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教学的“全课程”融入[J].视听,2021(10):192-194.
[3]刘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实务教学的全场景模式探索[J].教育传媒研究,2020(01):15-19.
[4]陈昊.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传媒类专业的价值与路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09):234-236.
(作者:安徽艺术学院新闻播音系讲师)
责编:周蕾
288050170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