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彬
摘要: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良好的课前导入也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上应通过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的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导入;对策
前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入的形式有很多。情境导入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所谓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技法。
1采用故事情境进行导入
为了增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效率,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故事情境导入,通过向学生讲解趣味性故事来引入课上即将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而且也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从而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来创编趣味的故事,比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们讲解关于《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故事,唐玄奘带着三个武功高强的土地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上,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一天,大徒弟孙悟空在沙地中摘下了一颗大西瓜,准备带给师傅和师弟们尝一尝。孙悟空准备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分给猪八戒1/3个西瓜……听了孙悟空的话后,猪八戒立刻不同意了,认为孙悟空偏心。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数学教师请学生们仔细分析这个故事,思考孙悟空分西瓜的方法到底公平吗?学生们开始针对这一故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数学教师可以直接引出有关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
2采用游戏情境进行导入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情境来进行课前导入,游戏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完成游戏情境的设计。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图形面积”这一节内容时,数学教师先在白纸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图形,然后请学生们使用水彩笔来做“填色游戏”,最先完成填色的学生可以獲得奖励。学生们在开始填色前需要先选择一个图形,有的学生选择了面积最小的三角形,于是他们很快便填好了颜色,而有一些学生还在填色中,这些学生感觉有些灰心。此时数学教师应该来安慰这些学生,告诉他们并不是因为涂不好或动作慢,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图形面积比较大,那么在填色的过程中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通过组织这一填色游戏后,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小小的“填色”比赛,既起到了验证感知的作用,又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概念形成的过程,真真切切感知到了图形大小的存在,通过操作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
3采用问题情境进行导入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情境来进行课前导入,通过提出合理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从而让学生逐渐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加法的交换律》时,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道题目:妈妈每天都会给自己的三个孩子准备水果,孩子们每天上午各吃4个圣女果,每天下午各吃4个橘子。由于妈妈的工资延发了,所以妈妈决定每天减少水果的供应量,妈妈决定以后孩子们每天上午各吃4个圣女果,下午各吃3个橘子。孩子们听了妈妈的话后都开始哭了起来,表示不认同妈妈的做法。于是妈妈灵机一动,告诉孩子们那么以后每天上午各吃3个圣女果,每天下午各吃4个橘子可以吗?孩子们表示同意这样的做法。数学教师请学生针对这一题目进行思考,最后妈妈到底有没有减少水果的供应呢?学生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妈妈最后还是减少了水果的供应,因为“3+4=4+3”,这样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顺理成章的引入了新课。
4创设动手操作情境进行导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十分重要,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动手操作情境来完成课前导入,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生成。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图形的变化》这节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学习。数学教师为学生们提供剪刀、卡纸等材料,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可以利用剪刀和卡纸来剪出怎样的图形,有的学生剪出了正方形,有的学生剪出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剪出了圆形,还有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他们在图形的基础上增添了变化,如通过剪出圆形和椭圆形来组成兔子的图形。在此动手操作情境导入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自由发挥想象与联想的机会,因而认知探究相关数学知识的思维即被顺利打开。
5创设生活情境进行导入
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数学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请学生们回答平时喜欢去哪些地方玩耍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很喜欢去游乐园玩滑梯。因为滑滑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喜欢玩耍的一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不同坡度的滑滑梯,这三个滑梯的坡度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第一个滑梯的坡度最低,第三个滑梯的坡度最高,学生们纷纷表示更喜欢玩第三个滑梯,因为第三个滑梯更加刺激。接下来数学教师便可引入角度的知识,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度,角度有大有小,根据角度大小我们就会知道哪种角度的滑滑梯玩起来又安全又有趣。”当学生在生活原型中发现数学的影子,自然会认为数学其实离自己很近,就在生活里面,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熟悉的生活之中。当教师借助导入环节的生活情境创设,学生产生喜悦之情,也产生学习愿望。
6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中的导入情境是否理想是决定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导入多种教学情境,如可以创设动手操作情境进行导入,也可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等多种不同的情境来完成课前导入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对课上所学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助力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玖玲.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