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娜 丁轩 张春菊 于鑫鑫 于惠玲
摘要:中央在扶贫会议中明确强调将“教育脱贫”列入整体脱贫规划中,做到扶贫先扶智,提出精准扶贫理念。针对精准扶贫,在文化资源中进行深度挖掘,丰富贫困群体的理念、思想等。产教融合作为在文化发展中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分析现有的产教融合现状,分析其优缺点,探索出一条基于“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产教融合新路径,共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共同价值体系。推动院校与企业的精准合作发展,实现长期良性合作,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实现实践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精准扶贫;产教融合;共同体
一、文化精准扶贫概述
(一)文化精准扶贫的背景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理念,这一理念现在是我国的重要扶贫策略。在扶贫会议上强调指出,扶贫的重点是牢记“精准”二字,做到扶贫工作的精准有效。基于扶贫理念在全国的推行,各个领域结合自身情况开始积极的探索扶贫新路径,其中在文化这一方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开拓了一条有特色的文化精准扶贫之路。
(二)文化精准扶贫的含义
文化精准扶贫注重的是找寻贫困的源头,并从源头入手,查找贫困自身的根本原因,深度挖掘,使扶贫工作层层递进,扶贫效果表现更长远。一方面,文化精准扶贫为了把握贫困群众的文化需求,做到精准给予;另一方面,注重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挖掘,调动贫困群众的文化发展动力,促进贫困地区实现“源头式”源源不断的经济发展。
(三)文化精准扶贫的本质
贫困不是单纯的收入低,更多的是因为贫困群体相应可行能力的缺失,相应能力主要有理念能力、思想能力、文化能力等,因此,单纯的提高贫困群体的收入不一定可以改变贫困现状,而提升贫困者的相应可行能力是摆脱贫困的关键。文化精准扶贫的根本是为了提高贫困群体的可行能力,重视对理念、思想等意识角度的提升。发挥文化的重要价值,坚定贫困者脱贫的信心,丰富脱贫的实施路径,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
二、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
高等院校与企业在进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不够积极。一方面,院校与企业之间在价值层面的需求不统一,院校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侧重于长远的社会效益,而企业则以经济效益发展为中心,侧重于企业长远的经营管理和经济发展,除了对人才有一定的需求,更多的希望得到在技术领域、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支持。
(二)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脱节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师在理论授课中脱离相关生产时间,使用的教材也缺少实际生产技术的支撑,上课过程脱离了生产过程等现象普遍存在,产生了产教融合“面和心不和”的局面。在教师方面,企业的员工一般承担繁重的技术生产工作,缺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学任务的开展,学校教师则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缺少企业的实践操作经验。
(三)产教融合形式单一长效性不足
针对产教融合,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现有的政策缺少对制度建立的保障,比如对校企合作涉及到的跨领域、跨学科等情况缺少指导性的意见,导致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初尝试阶段,很难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出现“面和心不和”及合作不深入的困境。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主要停留在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基地的层面上,缺少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合作形式相对单一,难以达成长期的良性合作关系。
三、基于“精准扶贫”视域下产教融合的路径
(一)共商共建、利益共享,推动企业的参与度
更新产教融合理念,以共商共建、利益共享作为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础,按照企业运行规则,并借助校企合作确保企业生产工作顺利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照企业实践基地、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等,加强企业在岗前培训、师资培训、技术研发等合作,实行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采取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培养的“双师型”,既能保证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能提升职业实践素养,通过多种形式提升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参与度。
(二)协同育人、良性循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产教融合的日常学习及工作生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共同体,做到用文化育人,发挥德育工作在产教合作中的重要性,校企两方协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思政、文化育人贯穿协同育人的全过程。在理论课的学习中,应结合实践经验及当前企业中先进的生产技术等,进行科学创新,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依托稳定的产教融合教学平台,实施实践实训教学,如发挥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进行实践课程的开发、参加比赛项目、进行创新创业路演,丰富除理论课程以外的实践锻炼。通过工作室的形式,不断丰富扩充课程教学,完善产教融合教学合作方式,让学生提前感受真实的工作体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多元参与、优势互补,实现长期良性互动
通过价值共同体调动校企合作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建立实训平台、研发中心、实践基地、工作室等多元形式参与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共同目标。依据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制度保障,对涉及到的跨学科、跨领域等合作进行科学的指导,促成产教融合之路长期有效发展。加强产教融合项目合作,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探索,实现两者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成产教融合长期良性互动发展,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
四、总结
精准扶贫工作以教育扶贫为中心,以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发挥好协同育人的共同价值体系目标,分别通过文化、创新、实践、教师等方面进行产教深度融合,提产教融合精准扶贫的长期性和有效性,构建更加完善、科学的产教融合精准扶贫体系。通过更新产教融合理念,实现校企利益共享,推动企业的参与度;以文化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产教融合项目合作,从深度和广度上進行探索,促成产教融合长期良性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峰,王薇,刘璐.探析我国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下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J].陕西教育(高教),2020(04):8-10.
[2]邱向英.高职院校实施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基于“双创”教育模式[J].经济师,2021(08):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