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负促高效

2022-03-21 13:29王菲菲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小学语文

王菲菲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多样化课堂是新课程标准下,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需求而打造的高效课堂模式,旨在改变以往单一课堂模式带来的教学弊端,为学生打造全新的语文学习与活动平台。然而传统理念根深蒂固,如何突破教学思路的束缚,如何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单一课堂形式,成为当前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轻负高效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多样化课堂构建,首先分析了以往或当前语文课堂与多样化课堂相违背的一些问题,其次以问题为抓手,拓展教学思路,构建生本课堂;实施多样化教学,提升学生能力;组织多样内容,增加学生的积累;创设多样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力求突破教学“瓶颈”,推动语文课程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样化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4-0092-03

Reduce Burden and Promote Efficiency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Chinese Classrooms in Primary Schools

WANG Feifei  (Yuyuan Experimental School,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proposal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for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Diversified classrooms are an efficient classroom model created to further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iming to change the teaching drawbacks brought about by the single classroom model in the past, to create a new platform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activities for students. However, traditional ideas are deeply ingrained.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teaching idea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single classroom form of Chinese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issues that teacher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Chinese classrooms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concept of light-burden and high-efficiency. First, it analyzes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ast or current Chinese classrooms and diversified classrooms. Secondly, it uses problems as a starting point to expand teaching ideas and build student-based classrooms; implement diverse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organize diverse content to increase student accumulation; create diverse activities to expand students' thinking and strive to break through the teaching bottleneck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urses.

【Keywords】Primaryschool Chinese; Diversifie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strategy

輕负高效是多年来小学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极端的认知,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认为轻负就是不留或者少留作业,忽略了轻负的本质,单纯地减少课后作业,一方面影响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影响语文课堂学习的综合效果。而多样化课堂的构建,将轻负高效融合到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多维度思考与创新改革,为学生搭建轻松、趣味、高效的学习与活动平台,推动多样化、高效化语文课堂模式的形成。

1.小学语文多样化课堂构建背景分析

第一,从以往语文课堂教学思路入手。传统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思路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输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而这并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也不符合现阶段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特征,久而久之影响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多样化课堂模式的构建势在必行。第二,从教学方法分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解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即便是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也摆脱不了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现状,学生的独立思考机会非常欠缺,影响了语文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质量。第三,从教学内容分析。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基本上围绕教材开展课堂活动,并未结合学生的需求拓展相应的学习内容,特别是随着年级段的提升,教材内容虽然丰富,但却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更需要不同内容的拓展融入。第四,从课堂活动角度分析。部编教材融入了综合性学习相关的内容,但是部分教师却没有充分挖掘综合性学习的内涵,没有发挥出综合性学习的优势,也没有发挥教材的育人功效,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双减政策下,轻负促高效是必然的,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从以往教学中呈现出的问题入手,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语文课堂,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课堂活动,以思路的拓展引领模式的创新,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综合质量,真正达到轻负、提质的教学目标。

2.小学语文多样化课堂构建策略分析

(1)拓展思路,构建生本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之一,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非常关键的学科。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语文学科的教育特征,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为基础结合不同形式的特征,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开放性语文课堂模式。基于上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不同特征,拓展教学思路,从传统单向教学思路,逐渐向多维、双向的教学思路拓展。例如,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转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的教学思路,逐渐向学生分享、讲解的思路转变。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经历了几年的语文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信息搜集、整理、提炼以及分享能力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因此高年级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分享平台和自主学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思考活动,制订语文分享计划,有效推动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例如,《将相和》全文主要分为三个小故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先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思路,然后按照阅读、分析思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后续两个小故事的学习;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在参与讨论、课堂分享的过程中,一方面能有效检测学生对前一个故事的学习思路理解是否正确,另一方面也能在参与分享的过程中,适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分享思路,避免学生出现“跑题”“偏题”的现象。通过教师单向传输教学模式的应用,逐渐向多维分享模式拓展,一方面推动多样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升,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为高效学习搭建多样化的平台。

(2)多样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

多样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多样化课堂构建的主要方式之一,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将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比如现代教育技术入课堂、探究课堂、生活课堂等,或者结合课堂教学的不同需求,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同一堂课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将电子白板、智能手写板等教学工具融入语文课堂中,通过大数据平台,发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以《将相和》为例,在第一个故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借助电子白板资料库的丰富性,引导学生从名著阅读开始,引出当堂课的内容。教师:同学们,请看图片中的人物都有谁呢?请将他们与相应的故事连接起来,看看哪个同学能又快又好地匹配。(通过教师端将图文结合的问题,发送到学生的智能手写板上,然后学生进行答案的配对。)教师通过后台大数据检测学生对名著的了解,然后引入当前教学活动的内容。《将相和》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秦赵两国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为主线,讲述了三个小故事,这三个故事之间看似相互独立,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三个故事将将相之间从和到不和又到和的过程非常清晰地表达出来。在明确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工具,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引导式问题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第一,自读课文,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要求用四字词语概括相应部分的内容,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正。)第二,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之后,他是如何做的?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第三,如果你是蔺相如你会怎么做呢?试着表演一下吧!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拓展,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相关的内容,而且有效拓展了学生对名著内容的认识深度,让更多的学生对名著产生了了解的意愿,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除此之外,随着年级段的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量以及技能都有所提升,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以“项目式”学习为例,师生合作,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活动项目,将知识从书本上迁移到实践情景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如此,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高效学习教材知识,同时也能更进一步地理解文本内涵,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多样内容,增加学生的积累

方法的拓展是关键,那么内容的多样化拓展和创新就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增加学生课堂积累的关键步骤。教师面对多元化的学生需求,多样化教学势在必行,内容的多样化是多样化课堂构建的有效保障。多样内容是基于传统单一内容而言的,教师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如何有效地挖掘课堂教材内涵,如何有效地完善教学内容,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在多样化的内容创设中增加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低年级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下意识地将一些绘本资源融入阅读课堂中;一方面,借助绘本资源逐步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以及更多学习形式的接触,让学生通过绘本获取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通过绘本的融入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动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活动的认知。而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更需要拓展,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文学知识,或者让学生自主分享一些與教材文本相关的内容,如名著节选课堂,学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熟知的历史故事,等等。通过分享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在增加课堂容量的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语文课堂内外活动还可以有效借助线上教育的优势等,开展相应的语文活动,改变传统语文课堂重视线下忽略线上教学活动的感受。比如,在拓展阅读活动分享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直播课的方式,开展网络直播互动活动,还可以邀请本地区或者其他地区相同年级或者年龄段的学生参与班级阅读分享活动,如此,通过比较新兴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拓展质量。

(4)多样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

思路的延伸、方法的拓展、内容的延伸以及活动的拓展,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活动中,在参与中深入体验语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首先,多样活动的基础是多样化作业的设计,双减政策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活动需求。多样化作业设计首先关注基础作业,基础作业可以以教材作业为基础,通过趣味化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高效完成基础作业;结合语文学科的特征,还可以安排说、读等形式的作业,布置一些口语作业、朗读作业等形式的内容,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通过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挖掘学生的兴趣,提高作业质量。再者,不同年级段学生的作业侧重点也是不同的,高年级开始设计写作,课后作业可以穿插日记、随笔等形式比较随意的作业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科学习需求。其次,以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起点,结合活动开展的目标、过程等进行相应活动的组织。比如《遨游汉字王国》等综合实践活动,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分别结合七则文本故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其一,进行活动计划的设计,小组学生分别安排好自己的任务;其二,按照不同任务进行内容的搜集整理,最终通过不同的形式,如手抄报、PPT等形式分享给班级同学,看看哪一个小组的活动成果最新颖,最受学生的欢迎。在活动组织、分享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归纳、运用知识的能力,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最后,多样活动最终还是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语文活动与其他学科的活动衔接起来,比如道德与法治等,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有效提升德育水平,一举两得。例如,在语文阅读课上,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舞台剧、音乐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尤其是一些名著节选内容,更是可以参照现有的视频资料,像影视剧、电影等形式,添加自己的见解,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展现在学生、教师面前,将语文学科的内容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加以修饰,突出语文学科的艺术性特征,同时熏陶学生的艺术素养。除此之外,在多样化课程活动组织的过程中,课堂评价活动的开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系统的多元化评价活动,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为后续的因材施教奠定基础。

总之,多样化课堂模式的构建是推动小学语文质量发展的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当前语文课堂的问题入手,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立足于学生需求,从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内外活动等方面进行多样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有效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鸿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及文本细读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2019(05).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