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慕君
摘要:本文针对在苏科版教材,主要对初中数学"引-探-用"模式在教学应用的过程中的构建进行分析,并提出在趣味引导,引人入胜;主动探究,启发思维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应用当中,他们都是怎样凸显价值的,从而再提供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引-探-用”模式;初中数学;教学
“引-探-用”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框架。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具有完整性、针对性、简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某一类教学活动情况,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
一、趣味引导,引人思考
数学学习不再是机械简单的教师教授定律、公式,学生识记运算公式、套用运算公式的刻板过程,而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释放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思考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获取新的知识。这个过程,就是教师通过一系列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过程。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的数学情境
让学生有学习的初始兴趣,愿意积极加入思考。情境教学的介入,让数学教学平添了数学精彩。初中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特点,将情境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上达到与教师同步。
(二)合理的数学生活化
让学生感觉学而能用、学而有用。数学生活化,即是将生活中出现的学生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课堂化,让数学学习建立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上来;并将这种问题构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平台上,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解读、对问题的精心设计,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比如在“线段、射线及直线”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距离,可以将黑板两端看作是线段的端点;射线可以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手电,只有一段可以发出光来;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则可以让学生视作没有端点的直线,可以无限延伸下去。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二、主动探究,启发思维
(一)教师要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包括采用何种方式表述、在什么时候提出。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设计精心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时机抛出问题,决定了学生是否愿意参与深度思考,对深度思考的结果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鼓励探索
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样才能改变以往教学中将教材上的结论型知识单向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这就决定了情境本身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如果只是简单地对知识的回顾,并不能在学生之间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只能成为对基本知识点的检查。因此,教师要设计富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使教学更具探索性与挑战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来展开深度的探究。学生面对问题无法个体解决时,就会产生合作探究的强烈需求,在小组内展开交流与讨论,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师对提出的问题的“深度”合理化
让学生觉得有探索的必要、能够胜任。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业水平情况,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导向性,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最重要的是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水平和反思提高能力水平,做到因人而问,让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能解决问题。
三、结合生活,实际应用
(一)尊重学生的思考主体地位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教学方法,尝试自己去应用方法,解决问题。在进行深度思考时,老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此举了解学生学业水平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能提出更具价值的问题提供了条件。在提出问题后,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探索、合作。比如在平面图形认识这一章节教学中,教师不必直接说出图形的名称,而是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讲出相关图形的名称及特点。对于学生陌生的图形,教师可以让指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阐述该图形的特点,在加深印象后,再讲述其名称,这可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思考获得更深刻的认知。
(二)注重应用后的反思
针对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前面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设计适当的问题来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1、要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2、要针对学生前面数学学习中的不足设计跟踪性问题;3、要设计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和视野(比如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综合),对后序教学有影响的问题;4、对一些有技巧或难度的问题,要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能独立完成;5、要设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教师一定要学会引导,培养学生自主自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更自主的运用掌握的知识,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美娟.“引—探—用”模式在初中數学教学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9(35):31-32.
[2]姜志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引—探—用—评”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88.
[3]赵绪昌 ,彭祥彬.教师主导 学生自主——农村初中数学揭示思维活动过程“创、探、用、结”教学模式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04(10):7-9.
20575017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