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皓锋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以体树人”联盟校,全国足球、篮球特色校,福建省教育厅义务教育“五育并举 五育融合”校本化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
我校“一校两区”集团化管理,探索过多种模式,走过20年的历史,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解决雨天体育课的室内操延伸至大课间的室内操;到新世纪初丰富多彩的《说唱脸谱》创编操、“环三都澳长跑”、模块式自主游戏等形式的课间体育活动;再到近十年育体、育心、育人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大课间活动,这段过程直观呈现出我校在探寻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追求“有效体育”育人价值的“五育融合”实践历程。本人从体育教研组长到分管体育副校长,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打基础,夯实育体实效
1. 针对敏感期和薄弱项,精准健体。
学校体育组、医疗室携手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3个学段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以及体质测试后分析的薄弱项目,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环节,设计提升多方面身体素质、提高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干预内容和干预手段。例如,近三年的周二和周四大课间活动,全校在完成集体跑操活动后,各学段学生便会在相同的音乐律动下,开展8~10分钟不同内容(柔韧、灵敏、心肺功能)和多种形式(循环、间歇运动)的有目标的身体锻炼,从而增强学生体质,补齐身体素质短板。
2. 根据特色及技能形成规律,强化技能。
作为全国足球、篮球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在普及和强化这两项运动技能中也发挥着巩固及展示的重要作用。学校通过学段划分球类项目:一、三、五年级开展足球小游戏;二、四、六年级开展篮球小比赛。以确保每个水平段都接触一种球类。另外,在“专项基本功趣练”环节,设计练习内容上也充分体现了“一体化”,如篮球项目:水平一练习重点体现在“球性游戏”以及原地运球;水平二的练习内容均设置为传、接球和行进间运球;水平三的练习内容则是投篮和传、接、运、投的组合练习。动作内容的差异化开展,比赛手段的恰当运用,使活动更符合学生身心特點,显示出良好的操练效果。
二、补短板,拓展育人价值
1. 校本融合,促德智。
跑操是大课间活动中最灵活、最有效的活动内容,不仅能因地制宜,而且简单易行,在提升团队意识、培养班级荣誉感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动作单一、枯燥乏味等难题。受“打卡”这个新兴词汇的启发,体育组、德育处与学校“五育融合”校本课程开发组教师一同挖掘地方资源,一同设计了“环三都澳长跑”“畲村马拉松”“跟叶飞司令闯闽东”等系列融德育、地方红色文化的“打卡”象征性长跑:班集体每跑N米,就会在学校操场中的大幅类似飞行棋的跑操主题海报上前进一格,每个主题跑操都会根据学期天数设立不同的距离,同时会途经许多站点,每个站点都有德育以及地方校本课程资源,班集体到达每一站后,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会在大课间集会中进行介绍和宣讲教育。另外,不同水平段学生每天跑动距离也不同,从一年级的每天500米逐渐增加至六年级的每天3000米。这种打卡式的记录与积累,使得跑操活动更有趣味性,在进行增强体质和德育、智育融合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准目标,弘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
2. 学科整合,展美劳。
“体育搭台,各学科唱戏”一直是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追求。比如,为推行《畲家拳基本功法》的大课间活动,体育教师到畲家拳发源地畲村金斗洋拜师学艺,共同研讨改编适合大课间活动场地的畲家拳基本功法;音乐教师带着学生与畲族女歌手共同创编并录制带有畲语的畲族民谣作为大课间背景音乐;美术教师挖掘畲家拳的历史故事,设计出“畲小六”和“雷小艺”两位主人公,介绍畲家拳起源以及创编历史故事,使得大课间活动更具生命力,更有情境烘托。
三、创特色,凝练五育融合
1. 常态化,因时因地创模式。
学校一校两区,地处蕉城和东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季较多,夏天炎热。为此,学校针对天气问题,制订多套“楼层跑操+室内操”双循环模式。在时常强化和更新室内操的同时,新校区利用楼道宽、老校区利用室内地下操场多的特点,设计出“回”“0”字形跑操线路。不同学段学生轮换进行,因地制宜开展健身跑,确保学生无论夏季和雨天都能全员、全年完成规定的运动量和跑动距离。
2. 智能化,智慧课间促评价。
信息化助力大课间活动,让大课间管理精准化、安全化、智慧化。每次大课间活动,两个校区分别有一个班级的学生体验佩戴学校定制的运动手环进行锻炼。它能收集学生每天大课间跑动的距离以及平均心率,并实时监控学生心率是否异常,最后通过分析自动形成报表,直观呈现学生的运动量是否达标以及平均心率是否在“靶心率”的有效价值阈内,从而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同时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在育体的同时育人。
3. 全员化,校长教师齐参与。
大课间活动是一所学校体育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是校风、学风凝练的阵地。因此,利用好大课间活动,不能靠体育组单枪匹马,也不是任凭班主任在一旁监督。学校倡导全员参与,自上而下,校长带头,各部门介入,全学科齐运动,真正做到五育融合。这样,不仅体现了学校的精、气、神,同时也能很好地凝聚共识,形成追梦教育文化。基于此,学校成立有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现场把脉大课间活动质量与安全分析,坚持“不挤、不占、不让”和留足下操时间“不影响”其他学科教学;开展健体奖章评选,评价结果纳入班主任绩效考核;教师参与大课间纳入工作量考评,大课间内容纳入教工运动会比赛项目等。几年来,带操的语文、数学、体育等教师,校长、校领导躬身入局,以身示范,穿上运动鞋服,带领着学生一同操练,一同健身;道德与法治、少先队等教师积极策划、组织、评价、宣传每一主题系列的大课间活动,如:5月艺术节,开展“爱劳动 勤锻炼”;9月推普周,朗读“诵读经典,做好操”;10月少先队建队节,开展“学先锋 锤炼意志”;1月冬季长跑,“每天锻炼一小时,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等,不同的音乐、不一样的口号,相同的节奏、一样的童真,使得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成为学校全员凝心聚力的“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新文化推广场。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103750051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