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平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语文学习要重视“审美情趣”培养,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在“教学建议”中则强调:“审美情趣”与“教学过程”是“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学过程,实则是带领学生寻找、发现乃至欣赏语文之美的过程。本文以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学为案例,尝试着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美学”的渗透。
一、语文之美,美在语韵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点在新课标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章节中明文记载。母语,含义丰富,就学生来讲,母语就是日常用语。语文源于生活,根植生活。语文之美,不在书中章节,而在知识与生活的良好契合。这中间,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章段落中,与学生日常习得的母语相关,与日常乐见的母语相连,方可体现语文之美,方能引发学生对语文之美的探寻。
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雪》的课堂教学为例。《沁园春·雪》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在中共中央1935年“遵义会议”确定毛主席领导地位之后,写在1935年红军经过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的战争洗礼、士气日益强大之后。当时,毛主席正在陕北的某地高原,面对白雪覆盖的茫茫大地,豪情而发,于是一蹴而成本首诗词。该词由上下两阕组成,上阕以“望”引领,言物;下阕以“惜”代入,抒怀。整词大开大合,颇有气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也都反映:整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非凡。在本词教学的美学渗透中,我采用“诵、韵、词”三步教法,引导学生们去发现本词的语韵,感受文章之美。下面就“诵、韵、词”教法做简单介绍:第一步是诵。所谓诵,即大声诵读。通过让学生们反复地朗诵,使“声在文内”,以声音合辙,进而去体验作者的文声之妙,感悟诗词的起伏之美。第二步是韵。所谓韵,并不限于诗词的押韵,更在于词语的转折起承。文“韵”建立在诵读基础之上,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韵入词,以韵探境,来发现课文的韵律之美。实际过程中,有同学表示发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工整之美;有同学表示找到了“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隔句呼应之美;更有同学表示发现了“银蛇、蜡像、红装”的色彩之美。第三步是词。所谓词,就是排词遣句,体味课文中的用词之美。对于课文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句,有同学在反复斟酌后认为,“封”“飘”二字绝佳,一个“封”,形象地代表了国民党反动派对我红军的严密封锁,一个“飘”,则寓含全国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如漫天雪花飞舞,任何反动势力封不住、隔不了他们抗日救国、解救民族于苦难之决心。
二、语文之美,美在语境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练习中有《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的学习单元,这个单元中有专门针对诗歌“意象”的探究练习。教材中,将寄寓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称之为“意象”。笔者认为,与那些可以在诗词文章中轻易找得到的“意象”比起来,语文的美,更多体现在“意象”胶着的复合语态之中,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语境”。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复合语态进行探究。它们是一种更个性化的语言境遇,是语感存留中更高级的一种审美姿态。虽然它是个性化、独特的,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给学生以启发,让学生去自己去领会体验,进而达成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品味目的。
以本单元第四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教学为例。这是林徽因非常著名的一首现代诗,“四月天”体现了诗人的文章背景。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本诗学习,了解诗歌的韻律节奏、单复句差别,并要求学生通过对全诗色彩词语的查找,以此来谈谈自身的读诗感受。除了这些教学任务,我在本章教学中,多了些针对本诗语境之美的课堂探究。例如,我会引导学生:“你读完本诗后,整体的心情是怎样的?”有的学生回答:“是愉悦的。”我会接着问:“哪些诗句或哪些词语,让你有愉悦的感受。”同学会答:“笑响,轻灵,鹅黄,新鲜,柔嫩、喜悦,你是爱,是暖,是希望。”诗歌中的语境,给了学生以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超越了“意象”的真实,体现了文章与读者(学生)之间的情感“对话”与“交融”。再如,对本文中“你”的探究。这个“你”,传说有两个说法,一是林徽因写给爱人梁思成的,这个“你”是梁思成;另一种说法是林徽因写给自己新生的儿子的,这个“你”是林徽因的孩子。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对此探究,并利用本诗中的语境,阐释自己的观点。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此诗是写给林徽因的孩子的,他们的证据是:诗人在文章中采用的“点亮”“新妍”“柔嫩”“新鲜”“希望”等词句,与庆祝新生儿降生的喜爱与歌颂何其形似,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喜悦。他们表示:如同丢失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失去爱人的林徽因,绝不可能在回忆他时,只有满心的喜悦而无视自己内心的悲伤。上面的种种鉴赏,都基于对文章语境的深刻理解,是学生们领悟到语文之美后的恰当反馈。
三、语文之美,美在语心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设计中,将“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为最为重要的考量指标之一。发现与探寻语文之美,离不开去发现教材中所蕴藏的高尚道德和品格修为,离不开去探寻文章里所饱含的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挖掘作者藏于文章本体后的真实价值呼唤,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埋于文章里各种积极态度情感。
以《沁园春·雪》教学为例。毛主席在词的最后写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教材“风流人物”的注释中,作者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那么,在课堂中,我引发同学思考:为什么毛主席会认为那些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是当时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无产阶级呢?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通读全词、联系史实、相互辩论等形式,探究得出:国民党代表的是有钱有权的少数人,红军代表大多数人贫穷老百姓,红军得到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当然能取得最后的革命胜利。而在艾青《我爱这土地》课文中,则展示了另外一种诗人情怀。在实际教学中,有同学课堂分享称:读完这首诗,通过艾青那声嘶力竭的呐喊,我感受到了隐藏在诗句文字背后的作者的愤怒、无助、悲伤以及赴死的情怀;另有同学分享说:读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时,仿佛眼前出现一个画面,看到作者正伏在书桌上,一边写诗一边哭泣。多数同学都读到了艾青对国土沦丧的愤怒,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以及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再以《乡愁》为例,诗人余光中以“邮票”“船票”“坟墓”以及“海峡”为意象,分层递进地展示了思乡思国、盼望两岸统一的伟大情怀。这种情怀,在课堂上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们都能迅速领会,但对于祖国统一的强烈诉求,很多学生并不能深刻了解。教学中,我在课堂上播放了《台湾老兵寻母》视频,学生们观看完视频之后,再来学习《乡愁》这首诗后,对作者的写作情怀领悟更深,对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文章主旨感触更强。
总之,美育不是语文教学的附属,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应贯彻于语文课程教学的始终。部编语文教材中选录的课本文章,除了体现较高的“工具性”文本属性,更兼具语文“美学”的价值取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美学渗透,不仅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更是语文作为母语的课堂实践。
209950052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