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改进视角下高职院校整体建设项目质量提升策略分析

2022-03-19 07:08尹静涛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系部质量保证学院

尹静涛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2.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4)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简称“诊改”工作,诊改工作应建立日常化自身保障的人才培养质量运行机制,重点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运行。高职院校如何正确树立诊改工作理念,并以诊改工作框架规制学校各项工作,从而全面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学校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已然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

一、诊断与改进内涵阐释

诊改是指质量生成主体以服务学校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为高质量地全部达到自身预设目标并持续创造性地跨越既定目标,以工作实绩和过程数据为基础,以结构化制度体系为保证,依据目标作用因素制定的坐标体系对实际工作情境进行日常化自我定格与诊断,从而激起主动学习的动力,形成不断改进、持续进步的工作模式。

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层面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院校诊改工作。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同年,教育部教职成司同步发布了《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2017年,教育部教职成司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2016年,河北省教育厅发布了《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

诊改是持续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是构建新时代职教体系的核心举措,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中国制造2025、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重要抓手[1]。在国家“管办评分离”的要求下,明确政府、学校、社会三方在教育治理体系中的分工,职业院校将持续健全内部质量保证制度框架体系和运行监控机制,切实践行教书育人质量保证的历史使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诊改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升各相关利益主体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为目标;二是以诊改为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建立起系统的、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工作机制;三是引导职业院校建立日常化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改”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

二、高职院校项目建设诊改工作机制的构建逻辑

(一)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应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目标为导向,以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理论为依据,以教学为中心、专业建设为核心,以目标、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考核性制度建设为抓手,以信息化智能平台建设为支撑,构建任务职责权限明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持续有效、稳定的“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框架的内部质量保证结构体系。五纵是指决策、生成、资源、支持、监控,五横是指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一平台是指学校工作质量保证监控平台,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形成“岗位有目标,目标有考核,考核有标准,标准有实施,实施有监测,监测有诊断,诊断促提升”常态化的持续改进机制[2],实现科学治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图1 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五横五纵示意图

(二)学校诊改体系框架构建

1.建立内部质量保证组织体系

学校应建立三级质量保证组织,即学校-二级学院(系部)-专业(课程)质量保证组织。学校层面质量保证组织应设立学校质量保证领导小组和质量保证委员会,负责协调、审核、指导质量保证工作;二级学院(系部)层面质量保证组织应设立二级学院(系部)质量保证工作组,负责本系部的质量管控;专业(课程)质量保证组织应建立专业和课程质量保证小组,具体负责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的自我诊改[3]。

2.明确纵向系统归属,确定系统工作包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纵向五系统包括决策指挥、资源建设、质量生成、监督控制和支持服务系统。决策指挥系统应包含学院党委成员、三级质量保障机构和质量监督办公室。质量生成系统应包括教务处、学生处和各二级学院(系部)。资源建设系统应包括应组织人事部、财务经营处、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办公室等。支持服务系统应包括宣传部、工会、财务处、招生就业指导处、科研处、图书馆、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安全工作处等。监督控制系统应包括纪委监察科、质量监督办公室。各单位、二级学院(系部)根据本单位在纵向五系统的定位,按照决策指挥、资源建设、质量生成、监督控制、支持服务纵向五系统功能,对照现有职责,明确部门职责与权限,将职责细化为具体工作,进而按照SMART原则对实际工作进行表述,根据具象化的工作任务优化部门、二级学院(系部)岗位任务,制定岗位各项工作标准,形成系统工作包。

3.建立目标链

首先,建设目标体系,形成完整的目标链。一是根据学校规划建设目标,编制目标体系框架,形成上下贯通、前后照应的完整的目标链;二是各二级学院(系部)根据学校发展总规划,制定本单位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各专业依据各专项分规划编制本专业的三年建设方案,方案应对年度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工作举措和预期成效进行具体表述。从而,形成学校规划与系部规划目标的执行链[4]。其次,建立规划落实和反馈机制。制定任务年度实施进程表,并将年度规划任务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相应规划任务完成质量的考核标准,将规划任务实施与信息平台结合,实现过程数据的实时采集;建立系部专业建设规划、学校总体规划(子规划)执行年度报告制度,并根据报告论断持续厘正目标链,确保高质量实现规划目标。

4.建立标准链

一是学校层面建立和完善绩效标准。厘清机构设置标准、岗位设置与岗位工作标准,建立完善学校部门、二级学院(系部)绩效考核标准。二是专业和课程层面应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建设标准。建立基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建设质量目标体系,制定并完善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体系,该体系应由计划、资源、行动和结果标准组成,明确质量控制重点。三是教师层面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标准。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建立成长期、成熟期和教师专业发展三个阶段的教师发展标准,以及专任教师任职标准、专业建设团队建设标准、教师培养考核性诊改标准。四是学生层面建立和完善学生发展标准。建立并完善由学业进展、职业规划、个人发展和团队协作四个领域,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历程、职业生涯、个人发展和团队协作精神等要素的学生发展标准。

5.建立制度链

根据明晰的纵向五系统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厘清各部门管控事项,设计各单位、部门管理事项工作流程,完善学校制度体系,梳理并修订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与诊改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6.建立信息链

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学校—部门、二级学院(系部)—教研室(工作岗位)三个层次的考核性诊断、规划执行报告和质量报告制度。

7.建设智慧校园

一是对接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校本数据平台。二是提高学校网络带宽容量和存储数据能力,推动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实现数据的源头采集、即时采集、实时分析和及时管控。三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在线课程,创新课程教学形态,推行线上、线下交互式授课、学习模式;完善课程教学质量在线跟踪系统,实现课堂教学在线数据地实时采集[5]。

三、高职院校整体建设项目质量提升案例剖析

2019年,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获批了河北省教育厅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省优质校”项目的遴选建设资格。三年来,学院以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为基本原则,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营造质量氛围,按照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省优质校”建设目标,以诊改理念全程规制工作进程,高质量完成了“省优质校”项目预期建设任务,全面提升了学院办学实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目标计划,上下衔接标准明确

一是学院围绕河北省建设全国产业转型试验区和开滦集团公司“三柱一新”产业格局的发展要求,切实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以“112”高水平核心专业群建设为龙头,确立了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建设总目标。二是结合学院发展规划,组织专人高标准研究、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将整个项目建设框架按照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细化为十大工程,即学校层面:科学治理工程、服务发展工程、创新服务工程、校企合作工程、国际合作工程、智慧校园工程、党建保障工程;专业和课程层面:专业(包含课程)提质工程;教师层面:师资培育工程;学生层面:学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总目标与各工程具体建设目标上下衔接成链,确保了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三是在确定工作标准时,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对十大工程均制定了具体建设标准和工作举措,充分考虑了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四是各具体项目建设单位,每年制定项目推进工作进程表,细化到月,目标具体可监测。

(二)螺旋推进,诊改机制高效运行

一是“省优质校”项目各分项任务负责领导定期督导项目建设进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改进措施,并汇总阶段建设成效。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目标任务落实,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每季度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进度推进会,听取各项目建设单位专题汇报,找漏洞、补短板,对“省优质校”项目进行系统诊断,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要求和改进意见,会后“省优质校”项目建设办公室定期推送会议纪要,重点提示监测预警信息,以便各单位确定下一阶段工作目标、明确改进方案。三是学院每年年底组织专人撰写“省优质校”项目年度绩效报告,对全年工作进行系统总结与提炼,为螺旋推进“省优质校”项目建设起到了关键的承上启下作用。截止目前,学院“省优质校”项目在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年度专项考核中位居第一。

(三)引擎驱动,质量文化生根发芽

一是学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对各项工程进行诊断、预警并提出改进意见。二是为了高质量完成了“省优质校”项目建设任务,学院专门成立了“省优质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建设工作组、下设项目办公室和“十大工程”专项建设组,各专项小组实行负责人制,建立了“学院—牵头职能部门—基层系部”三级项目建设质量保证组织。三是建立了与项目建设工作相适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围绕“省优质校”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实行项目责任工作制和项目负责人制,明确负责人的责权利。“省优质校”项目建设工作被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计划,依据各工程年度工作进程表,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核,如期高质量完成预期目标的,给予相应的奖励;责任不落实、工作推进不力、工作目标未如期实现,给予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约谈、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四是学院对广大师生员工,通过专题会议、专项活动等措施,广泛宣传“省优质校”项目建设质量文化内涵意义,将质量文化融入到十大工程建设常态化工作中,形成了日渐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

经过三年的建设,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整体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院校内部治理成效。学院完善了内部治理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企办职业院校;学院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充分调动了校内外各种组织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流程,明确职责,形成了学院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提高了学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学院获得2019年度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一等奖1项。2020年中国高职高专网、河北教育网、河北德育网、省国资委网等各级外宣平台对学院工作共发布报道文章63篇。与《中国教育报》合作,对学院三全育人、劳动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专题报道,学院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国资委系统文明单位、唐山市文明单位。

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成效。形成了“企业引入”“技术推广”“岗位承包”“校企共训”等校企合作模式,全面推行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行1+X证书制度,实现了课证融合,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精准对接,截至2020年,学院1+X证书试点共计10个,覆盖15个专业,实现了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三提升,学生就业率在98%以上,社会认可度高。2020年,学院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河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三等奖1项,河北省教育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2021年,学院在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河北省第十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9年学院师生代表队在多个省级赛事中捷报频传,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36项,获奖师生249人次;在第二十三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河北赛区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20年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多个省级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成效。依托师资建设系列工程,实现了德育能力、名师引领能力、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三提升。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了教师的德育育人能力,建成了特色课程思政资源库,形成了“敬业、爱生、博识、善教”的良好教师风范;以名师、大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联合攻关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了高水平教科研成果并实际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教学能力竞赛体系建设为抓手,以赛促教,提升了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了一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通过企业实践锻炼的方式,学院加强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目前学院“双师型”教师占全院教师比例达到62.39%。

四是社会服务成效。形成了面向多领域、多层次的社会培训体系,拓展了社会培训领域,大力开展安全培训、技能培训、职能业务培训、高级研修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年培训量达到20000人次以上,形成企办院校特色培训品牌。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开发横向项目,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猜你喜欢
系部质量保证学院
基于风险分析的软件质量保证过程研究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银行软件开发项目质量保证方法研究及应用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理路探究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浅述如何将党建工作与系部建设有机结合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基于辅导员管理的高职院校系部社团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