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的护理干预价值

2022-03-19 05:52刘奕兰谢金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血气呼气吸气

刘奕兰 谢金莲

肺癌是一种原发于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恶性肿瘤,在临床较为常见[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环境的恶化,肺癌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给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2-3]。现阶段,临床治疗肺癌主要选择手术治疗,虽然能有效切除病灶组织,但有较大的创伤性,术后极易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以及各种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预后十分不利[4]。临床为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多针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而以往在肺癌手术患者中常用的常规护理方案,缺乏针对性、全面性,难以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5]。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是针对改善肺功能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护理方案,相关研究报道,该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6]。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在本院接受肺癌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的护理干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3月—2020年5月于本院接受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3~78岁,平均(63.22±4.84)岁;病程1~4年,平均(2.59±0.86)年;病理类型:腺癌9例,鳞癌13例,非小细胞肺癌18例,混合型癌10例。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4~79岁,平均(63.29±4.87)岁;病程1~4年,平均(2.56±0.84)年;病理类型:腺癌10例,鳞癌14例,非小细胞肺癌19例,混合型癌7例。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且符合肺癌手术指征,顺利完成手术者;病情稳定,未发生其他脏器转移者;患者及其家属均表示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术前存在肺部感染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内分泌系统疾病者;神经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者。本研究经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主要讲解肺癌相关知识、手术知识、注意事项等。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针对负面情绪明显者,护理人员需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的紧张、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实施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主要在术前1~2周,由专职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开展术前呼吸锻炼,具体方法如下。(1)腹式呼吸锻炼:指导患者选取坐位,并要求其将双手放于腹部,放松身心3 min,保持情绪稳定。随后,指导患者经鼻吸气,由口呼气,要求患者均匀,缓慢吸气、呼气。在吸气时鼓起腹部,呼气时收缩腹部,吸气时间要短于呼气时间。在锻炼前,先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示范指导,使患者正确掌握腹式呼吸锻炼的方法。腹式呼吸锻炼时间为每次15 min,一天3次。(2)缩唇呼吸锻炼:指导患者紧闭嘴部,经鼻吸气,并将唇部呈吹口哨状均匀呼出气体。在呼气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适当调节缩唇程度,呼气力度以不吹灭唇部前方20 cm燃烧的蜡烛为宜。缩唇呼吸锻炼时间为每次15 min,一天3次。(3)有效咳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屏气,并深呼吸,在深呼吸时紧闭声门。同时,指导患者抬高膈肌,以增加胸部内压,并进行肋间肌收缩,将声门打开后咳嗽,以促进气体和气道内分泌物排出。有效咳嗽锻炼需进行数次反复锻炼,以患者的耐受程度决定。(4)呼吸保健操:主要包括扩胸运动、四肢运动、下蹲、腹部按摩等。①指导患者进行扩胸运动,要求患者将双手举起并吸气,双手放下时吸气。同时,指导患者将双手垂于身体两侧,并沿身体两侧进行交替上移下滑动作,上移时吸气,下滑时呼气,反复进行20次。②指导患者双手握拳,并屈曲双臂,在进行左右交替时向前方出击拳头,出拳时吸气,收拳时呼气,反复进行20次。③要求患者进行双腿屈膝,角度为90°,指导其进行双腿交替抬起,抬腿时吸气,放腿时呼气,反复锻炼20次。④指导患者双手置于腹部,并进行腹部轻柔按摩,首先进行顺时针按摩,再进行逆时针按摩,在按摩过程中指导患者均匀吸气、呼气。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肺功能情况、血气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插管率。(1)肺功能:在术前、术后7 d,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肺活量(FVC),并详细记录检测数据。(2)血气指标:在术前、术后7 d,使用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详细记录相关检测数据。(3)术后并发症:在术后,观察患者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记录其二次插管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L, x- ±s)

2.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的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情况比较(mmHg, x- ±s)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插管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插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插管率比较[例(%)]

3 讨论

在临床中,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占所有肿瘤发病率的13.0%,占所有肿瘤死亡率的19.4%,且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7]。目前就肺癌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但大部分医学认为环境污染、吸烟、肺部慢性感染等均为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因素。目前,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即通过手术切除病变肺叶来阻止癌细胞转移。但手术切除范围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决定,切除范围越大,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就越大,且术后患者也极易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8]。

本研究显示,术后7 d研究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血气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给予肺癌患者实施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能有效改善其术后肺功能和血气指标。这一结果中的血气指标结果与赵玉贞等[9]研究结果相似,该研究的研究方法与本研究一致,其结果显示,专项护理组的PaO2为(84.84±6.85)mmHg,PaCO2为(37.48±4.56)mmHg,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9.85±5.56)mmHg,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0.56±3.74)mmHg(P<0.05),该研究与本研究结果均提示,给予肺癌患者实施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能有效改善其术后肺功能和血气指标。FEV1、FVC、PaO2、PaCO2是体现肺功能和血液中的气体状况的指标。FEV1是判断肺呼吸功能的常用指标,该指标较低提示患者肺呼吸功能差;FVC能够反映肺最快速呼出气体的能力,联合FEV1有助于判断患者的肺呼吸功能;PaO2能够反映机体是否缺氧及其缺氧程度,主要通过测定血液中氧气含量进行判断;PaCO2能够衡量肺泡通气情况,联合PaO2可判断肺通气功能状况。

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是一种通过呼吸功能训练来锻炼呼气肌、吸气肌,使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从而增加通气量,减少肺残余量,最终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中的腹式呼吸锻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膈肌力量,使其呼吸道内阻力降低,从而提升患者肺部潮气量,改善其二氧化碳和缺氧潴留状态[10-11]。同时,腹式呼吸锻炼能促进腹肌、膈肌、下胸部肌、肋间肌活动,使患者的肺部收缩、舒张功能得以改善,从而增加肺容量,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缩唇呼吸锻炼能不断锻炼患者的呼吸肌力,使其肺泡换气量增加,延缓气流速度,提升气道内压,从而促进肺泡内气体排出,提高肺活量、通气量[12-13]。有效咳嗽锻炼能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使其呼吸道内分泌物得以有效排出,从而预防因内分泌物滞留而引起肺部感染。在呼吸锻炼过程中配合保健操,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肺部耐受力,使其肺活量增加,从而改善其肺部低氧状态,最终提高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14-15]。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会直接关系到其术后正常恢复和预后,在本研究调查中发现,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插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能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原因为通过腹式呼吸锻炼、缩唇呼吸锻炼、有效咳嗽锻炼、呼吸保健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及咳嗽排痰能力,使其在术后能有效排除气道内分泌物,维持良好的通气循环,这不仅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保持良好的肺功能。

综上,在肺癌根治手术患者中实施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能有效改善其术后肺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插管率。

猜你喜欢
血气呼气吸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黑珍珠
没事多练壮腰功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