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珊珊 张华瑜 张杜鹃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静脉血标本检查是患者入院后必须完成的一项检查。临床上通常采用真空采血法为患者进行血液检查,以助于提高临床诊断效果[1-2]。研究发现[3],标本采集过程中不规范操作是导致血液分析质量缺陷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护理人员规范性的采血操作,严格按照正确顺序采集是提高静脉血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但临床使用的采血管种类繁多,新住院患者一般采血为7~8管,甚至10管以上,护士是否能完全正确执行采血顺序,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4]。既往研究发现[5],《静脉抽血顺序指南》有助于提高护士正确采血顺序知晓率及执行率,但旧版《静脉抽血顺序指南》可能存在血标本试管图片不清晰、内容不完整等情况,导致其效果欠佳。基于此,本文笔者创新性地将对旧版《静脉抽血顺序指南》进行改进,以探讨其改进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10月我院某内科病房护士20名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0名、护士5名,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27.1±1.3)岁,文化程度大专9名,本科及以上11名。纳入标准:(1)均为已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注册的护士;(2)工作时间≥1年;(3)均知悉本研究且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事假、病假>3d;(2)依从性极差或中途退出研究者。采用干预前后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前(静脉采血知识培训)和干预后(静脉采血示意图),干预前后各类试管数量、采集总量、抽血难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设计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由检验科主任医师及消化一科骨干护士组成静脉抽血顺序改进小组,主要针对旧版《静脉抽血顺序指南》进行改进,设计适用于临床护士血标采集使用,并便携的采血顺序标识卡,并根据临床反馈意见进行反复修订,使得血标本试管图片更加清晰、完整,示意图背面增加了附表简介各种试管所包含的检验项目,有利于指导新手护士尽快熟悉各种血标本,最终更名为《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见图1。
图1 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
1.2.2 制定《静脉血标本采集标准化流程》:静脉血标采集标准化流程主要包括:(1)接到医生血标本检验医嘱;(2)办公室护士核查医嘱并准备血标本试管;(3)护士根据《静脉血标本采集示意图》对血标本试管排序,并用标记笔在试管盖标注采集号;(4)护士成员携带血标本试管、治疗车(盘)进入病房,执行“三查七对”及患者参与安全核查;(5)查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静脉采血操作执行血标本采集;(6)确定血标本采集时间,并及时送检。
1.2.3 静脉采血知识及标准化流程培训:首先,对所有护士进行采血顺序知识培训,其内容包括真空采血管的原理、采血管添加剂类型、不同颜色采血管头盖适用的血标本化验项目、查阅并分享有关错误采血顺序对检验结果影响的文献研究结果、静脉采血指南等。其中干预前护士根据自己理解记忆的采血顺序实行操作。干预后则在此基础上,结合《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作为护士血标本采集辅助工具,以便于采血护士随时查看,尽快熟悉各种血标本。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干预前后执行正确率及采血时间比较:根据《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对干预前后护士采血顺序的知识和行为进行观察测评,顺序全部答对记为正确,其中1根以上管道顺序错误记为错误,执行正确率=执行人数/总人数×100%;(2)满意度比较: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5分且<90分为较满意,≥60分且<75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取≥60分的患者。
2.1 干预前后护士执行率及采血时间比较 干预后护士执行正确率(95.00%)显著高于干预前(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士采血时间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护士执行正确率及采血时间比较
2.2 干预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护士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n(%)]
真空采血法可通过一次穿刺满足采集多管标本的临床工作需求,既能有效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还可准确定量及保持标本原始状态,有助于提高标本质量,避免误检或再检的风险[6]。研究发现[7-8],采血是临床常用侵入性操作,其每个步骤都可能影响标准质量,建议护士采血前应严格遵从先注入血培养瓶,再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试管顺序。若先注入含抗凝剂试管,则使得双向针的针头易被胶塞携带的抗凝剂污染,而再次插入不含抗凝剂试管时,抗凝剂易被带入下一管标本,导致检查结果有误。张莹[9]学者研究发现,含有抗凝剂的真空管,在运输或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反复颠倒现象,可能导致抗凝剂污染试管胶塞。若因采血时真空采血管的顺序不当,导致含有钾、钠盐的抗凝剂污染量增加,可引起钾、钠离子的检测结果升高。因此,标准化的静脉采血操作是保证血标本质量的关键之一,如何采取更规范性的方法确保采血顺序的正确性,已备受临床护理人员关注。
研究发现[10],导致护士采血失误的原因主要包括:(1)正确采血顺序掌握度不够;(2)错误排序危害认知度不足;(3)现行《静脉抽血顺序指南》标准较为陈旧,其血标本试管图片不清晰;(4)未提供便携的辅助工具等。因此,本文针对其主要失误因素以及图片不清晰、背面可增加检验项目简介等建议进行改进,研发出更适用于临床的辅助工具。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护士的执行正确率由65.00%提高至95.00%,改良后的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中血标本试管图片更加清晰、完整,示意图背面增加了附表简介各种试管所包含的检验项目,使得护士能尽快熟悉各种血标本,提高采集正确率与执行率。干预后护士采血时间显著短于干预前,这可能因为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减少护士采血时反复思考采血顺序的环节,使得护士能更熟练正确执行采血操作,故采血时间明显缩短[11-12]。干预后护士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干预前,说明了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减少采血时间,提高标本合格率,节约患者诊断时间,避免护患矛盾。此外还降低血标本重检次数,护士工作量随之减少,提高护士满意度。
综上所述,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有助于促进护士迅速识别正确的标本采集顺序,明显提高采集正确率及执行率,缩短采血时间,护士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