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探索

2022-03-19 23:48倪晗刘彩钰
关键词:OBE理念课程思政高校

倪晗 刘彩钰

摘    要:文章在界定課程思政概念并分析其研究现状基础上,基于OBE理念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评价主体模型、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以期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效果评价;课程思政;OBE理念;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2-0054-04

一、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学效果评价,顾名思义是指判断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即依据某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或结果进行价值判断[1]。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是指依据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课程思政所取得的教学成效进行价值判断,了解学生思想意识、行为举止的转变,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现状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对高校立德树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截至2021年4月,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了解到我国目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比较丰富[2],其中关于课程思政的论文有7 866篇,排除相关性较低的文章,共检索到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论文6 288篇,其中核心文章有338篇。高德毅、宗爱东从改革理念、改革思路、改革框架等方面对高校课程思政进行探索,同时还提出从思想政治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三类课程进行改革试点[3]。邱伟光从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和生成路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4]。陆道坤认为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并论述了从教师、学生教学效果评价以及课程协同推行课程思政[5]。近五年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相关文章共发表了43篇,总占比为6.8%,其中绝大部分学者提出如何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谢振旺从不同维度和指标构建了课程思政有效性评价体系[6],而郭云、熊晓轶、梁瑛楠、赵宝江、于腾云、李文忠、黄煜栋等学者则通过结合自己学校专业课实际评价情况或通过对河北省10所大学教师进行访谈调研来阐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目前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即主体主观性不强、评价内容不充分偏重知识层面、评价方法不系统全面偏重定性评价以及评价反馈机制体系不完善[7-13]。总体来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还未形成系统的考核体系,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三、OBE理念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启示

OBE理念也称为成果导向理念,即教学设计和实施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其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观点是以人为本、成果导向、闭环改进[14-15]。

(一)以产出为导向

OBE理念是一种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即重视学生完成所有学习过程后获得的最终结果并内化于心的过程经历[16]。该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判断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并在学习过程中塑造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后再根据出现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引导。

(二)以学生为中心

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考察具体某门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手段以及考核的内容与标准是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持续改进

完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对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起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对思政元素的支撑关系明确;第二,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是针对相关指标点进行的;第三,评价的设计和实施必须有依据;第四,评价依据可信、可评价;第五;评价方法合理,可操作、可测量;第六,有完整的、可追踪的评价记录。

四、基于OBE理念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一)评价主体模型的构建

教学效果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判断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监督强化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其成果导向提出要充分考量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与期望。因此,在课程思政评价中应突出学生、辅导员、教师、家庭、督导、用人单位多元化主体的作用,构建以学生评价为圆心、多元化主体协同评价的同心圆评价体系,见图1。

1.以学生评价为圆心。学生评价能直接反映教学效果。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应充分重视学生评价,因此在构建的评价主体模型中,要以学生评价为圆心。然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较强的主观意识,导致教学效果评价具有局限性与片面性。因此,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多元化主体的参与。

2.以其他评价主体为同心圆。第一,校内评价为内环。校内评价指的是学校教职工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一方面,辅导员、宿管阿姨、图书管理员等与学生在学校联系较为紧密,能清楚洞察学生的成长生活,及时了解学生“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督导则是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的监督者和指导者,二者皆熟悉教学规律、教学性质、教学要求,因此通过教师自评、互评以及督导评价,能及时了解教师“教”的效果。第二,校外评价为外环。校外评价指的是学校外部成员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教育具有延时性,因此教学效果评价要同时考虑即时性与连续性。家庭是连接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桥梁,家庭评价与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能较好地实现评价的延续性。其一,家庭评价能敏锐地察觉学生“学”的效果,了解学生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其二,用人单位评价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主体。因此,高校应与学生家庭和用人单位定期联系,加强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工作生活的实际表现与综合素质。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

课程思政是发挥高校德育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基于此,OBE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一级指标从知识效果(知)、情感效果(情)、价值效果(意)、行为效果(行)四个维度进行考量。

1.二级指标设置思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一级评价指标分为四个层面,所以二级评价指标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设置。第一,考虑知识效果的共性。课程思政尽管是隐性课程,有自身的独特性,但仍属于课程,因此在设置时要考虑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指标。第二,考虑情感与价值效果的个性。课程思政归根到底属于德育,因此课程思政评价偏重于考察学生的情感认知与固定的思维模式。第三,考虑行为效果的独特性,需要考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

2.二级评价指标设置方法。不同评价维度评价指标不一致,因此为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二级评价指标的制定须衡量多个主体。通过咨询专家初步拟定评价指标,再通过课堂教学师生共同筛选专家初步拟定的指标,最后由家庭以及用人单位验证专家制定的指标的有效性并提出修改建议,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深度、广度以及可行度。

3.二级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第一,知识效果维度。知识效果也就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课程思政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一般课程的知识传授,其知识效果维度下的二级指标须考量其他课程知识传授、思政内容传授以及其他课程知识与思政内容二者融合的知识传授。第二,情感效果维度。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决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中存在情感效果的考量。因为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了六大明确,因此情感效果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具体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元素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的认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元素的认同、宪法法治元素的认同、职业理想元素的认同以及职业道德元素的认同六方面。第三,价值效果维度。《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是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中价值效果评价必不可少。价值效果维度下的二级指标具体可分为三方面考量:(1)世界观评价,即评价学生是否了解、掌握以及运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去认识世界。(2)人生观评价,即评价学生是否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价值观评价,即评价学生的价值尺度是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4)行为效果维度。教学效果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行为效果。行为效果的二级指标具体可从三个层次进行评价:(1)低层次,即评价学生能否主动挖掘具体某门课程的思政元素。(2)中层次,即评价学生是否运用课程中思政内容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高层次,即评价学生能否在其专业领域结合思政元素进行创新。

(三)评价方法的构建

为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法体系,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要与评价指标相对应。

1.考查考试相结合的知识效果评价。课程思政知识效果的评价是教学效果评价中的主体部分。教师可通过考查学生这一学期课堂表现、出勤率以及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给出平时成绩,再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综合得出知识效果得分,评价学生课程思政“学”的效果。

2.调查情感效果评价。调查法是间接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客观地评价情感效果。该评价采用问卷方式了解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程度,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最后定性与定量结合综合评价学生情感效果。

3.形成性价值效果评价。该评价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价值效果,并激励其有效调控的评价。课程思政价值效果中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可用形成性评价进行考量。第一,确定评价的实施路径,设计表格档案,教师每月对学生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有正确的世界观等;第二,在评价环节,学生通过自评写下自己的優势与劣势,在学生群体进行互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再通过其他主体进行评价。

4.档案袋行为效果评价。该评价可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运用创新课程思政内容的行为可记录、可描述、可考察。因此要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多元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从学习、生活、工作等不同角度进行考察,并形成档案袋记录,最后综合评价学生的具体行为。

5.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如图2所示,笔者向专家征求了高校课程思政评价的若干意见,并确定一、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经过整理、归纳、统计,得到一致的权重意见,最后再用图示的方法计算课程思政教学实际所得的成绩。

(四)评价保障机制的构建

如图3所示,外部四大主体(国家、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是制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根据OBE理念反向设计与正向实施的原则,培养目标决定学生毕业要求,以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设计指标点,开展教学活动。从最初指标点的确定到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再到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最后到评价判断毕业要求的达成,是一个非常清楚的成果导向体系。

为保障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须持续改进。第一,教师采用定性分析直接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资源等内容的满意度,并记录学生提出的改进意见。第二,教师根据学校要求,了解学校规定每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学生目标成绩,并根据图2所示的体系计算学生的实际成绩,通过比较学生的实际成绩与目标成绩间接进行客观的分析,了解评价体系与实际情况的匹配度,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第三,不管是否符合课程思政目标成绩,都需提交至督导或教师团队进行研讨,了解利益相关方的意向度,最后由督导或教师团队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第四,高校通过长期随机的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与家庭的认可度,再根据学生毕业后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实际表现,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第三,高校应基于相关利益方所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对教师进行奖励或惩罚,利用评估结果对评价主体模型、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进行动态调整。

五、结语

课程思政教学需要任课教师在熟悉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深度挖掘、凝练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有机融合。本文在OBE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并通过构建评价保障机制持续改进评价主体模型、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同时,本文还存在评价主体模型没有考虑第三方评估等其他主体、评价指标细分不够全面、评价方法过于量化、评价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俞佳君.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郑奕.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1).

[3]高德毅,宗愛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4]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5]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6]谢振旺.“课程思政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18(14).

[7]郭云.艺术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

[8]熊晓轶,姚洋.基于课程思政的应用型财经高校金融学专业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21(2).

[9]梁瑛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20(20).

[10]赵宝江.借力“课程思政”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多维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新体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2).

[11]于腾云.“学生评价”与“评价学生”: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评价和优化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25).

[12]李文忠,赵博文.课程思政课程同行教师评价表设计研究[J].才智,2019(36).

[13]黄煜栋,徐莉君.“课程思政”下的课堂教学质量量化评价研究[J].科技通报,2019(10).

[14]刘雅贤.基于OBE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持续改进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15]马国勤.基于OBE理念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20(5).

[16]郭锴.基于OBE理念的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路径及评价方法[J].北京教育(德育),2021(2).

2159501186236

猜你喜欢
OBE理念课程思政高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