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赏细节以情激情

2022-03-19 21:42杨雪峰
课外语文·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细节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前学生比以往能接收更多的信息,自然也就会有更多想法和疑惑,对小学生实行情感教育也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小学生无论在知识文化还是性格情感上都宛如一张白纸,从小学开始实行情感教育也是最适宜、最容易出效果的时期。本文将简要阐述情感教育之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从阅读感知情感、具体情境体味情感、课堂实践促成知行合一、适宜氛围奠定情感基调、续写文章启迪情感五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细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7-020-03

【本文著录格式】杨雪峰.品赏细节以情激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课外语文,2022,21(07):20-22.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而是有了更加宽博的外延。当前小学教学中,情感教育作为五育之外的重要补充,其有着促进德育、辅助智育、引导体育、强化美育、提升劳育的重要作用。而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辅助中,語文作为与情感关联最深的学科,教师往往可以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基于情感教育对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细节出发,做好教学引导,通过重点词句赏析、情境构建、实践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以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道德品质。

情感教育也可称之为情感引导,旨在教学的基础上利用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情感对学生实现正确引导,促进学生形成阳光、开朗的性格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此阶段所受教育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高低,而情感教育作为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往往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身边的一切,养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这也将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使原本单调、刻板的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消除其原本的紧张、排斥等负面状态,让学生能受到教师情绪或学习内容所表现情感的影响,从而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产生情感共鸣。这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体会多种人生情感以及增加阅历、开阔视野有着重要作用。

(一)掌握阅读方法,从细节入手感知情感

小学生阅读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最重要的就是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可以分为粗读、精读和指读。指读多适用于低年级的小学生,主要是为了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逐字逐句阅读的习惯,防止其因为窜行、跳字造成理解错误。在学生逐渐接触篇幅较长、内涵较丰富的文章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粗读和精读的练习。粗读主要指将主要目标放在文章大意的理解上,对具体句段不做细致分析;精读则是相对粗读而言的,其目标是通过对字词句段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主体观点,理解文章含义,赏析文字表达技巧。这就意味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出发,需要学生更好地掌握精读方法,这样才能从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表达技巧中感知人物情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外,还应该给学生创造独自赏析语句的机会,如指出文章中的某个词、某句话要求学生从表达技巧、词语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赏析,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从细节入手感知文章情感的习惯与能力。

例如,《桥》一课为我们展现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完成基本的讲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等处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跌跌撞撞”一词能表现人们怎样的心情,而老汉前面不让小伙子上桥以及后面小伙子和老汉之间互相推让又体现了怎样的人物性格。这几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也是反映整篇文章主旨的关键句,通过对这几处句段的分析,学生不仅能较好地理解全文内容,明确主题思想,还能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爱党敬业、无私奉献、铁骨亦有柔情的党员形象,这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有着深刻积极的影响。

(二)体验具体情境,激发共情,体味情感

创设情境是与语文教学最为相得益彰的教学办法。理学家周敦颐曾提到“文以载道”,这个“道”指的是情感、思想,“文以载道”指文章是有深刻内涵和真挚情感的,或者说作家写文章的目的是“传情达意”,就是将自己此时此刻的“道”记录下来。所以,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对“道”的理解和剖析上,毕竟只有抓住了文章主题才能更好地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而从一个明确的角度去赏析字词句段组合的妙处。涉及情感、思想,就不得不提到情境的作用,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表演情境为例,就是假定一个场景,然后演员根据主题和场景需要重现生活中的某个情境。将之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以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为主题,辅以教师的讲述或者多媒体等设备的放映,让学生沉浸在作者构建的文章世界中,从而较为真实地体验文章中情感的变化。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认识到创设情境与语文教学的高度适配性,将创设情境作为教学的常用手段,并通过长期的感染、熏陶,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字的感知力,使他们能通过文字阅读进入体验式的情境,强化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语感。

例如,《月是故乡明》一课是以月亮为意向、线索,串联了季羡林老先生对故乡事物、景物的回忆。这对早早离家、久不还乡的游子来说往往会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但对年龄小、阅历少、理解能力薄弱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无法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念与向往。如果教师仅仅是简单地将工具书或教辅材料中的文章解析读给学生听,往往会让学生形成既定印象:“写月亮的文章就是与思乡有联系的”。久而久之,学生只会记住思乡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但由于过于重视书面的描述,他们自己反而失去了真实的体验,因为他们自己的体验也变成了书面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创设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从而让学生代入季老先生的角色去体验思念的情感反而是更有效的教学办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早就学过的一篇唐诗《静夜思》,回想千古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然后用描述性语言给学生构建具体情境:每天夜晚躺在大苇坑中的石头上,都能望见小小的、远远的月亮,只要我躺在那,月亮的光辉都会从天上,从镜一般的水中透到我身上。但如今身处异乡也很久了,每次抬头,月很大、很圆,却不见当初那个又远又小的月亮……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学生再去品读文章,学生就能感受到“月是故乡明”中蕴含的惆怅与向往。

(三)开展课堂实践,知行合一领会思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虽然对学习并没有这么深刻的看法和观念,但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我们有责任给学生选择学习效果最好、对学生帮助最大的学习方式,即知行合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相较于约束性较强的室内教学而言,学生更愿意选择课外实践。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依照作家采风的理念带领学生进行别开生面的课外实践教学,这个实践当然不能是无限制地采风。从语文教学的内容上看,最适合教师带领学生在室外开展第二课堂的就是写景类记叙文的教学。因为很多小学生对植物、动物的认识并不全面,一方面课外实践教学能让学生近距离地观看植物的形态以及小昆虫、小动物的形状特征,从而丰富学生见识,在理解课文时也能通过这些标准的“参照物”更好地思考;另一方面,作者往往是基于景物的本身特点来抒发情感,如果学生没有见过或者不是很了解作者所描写的景物,那么在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时往往也会感到吃力。

例如,《祖父的园子》就是一篇典型的寫景类记叙文,文中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祖父园子中生活的场景。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小学生大多没有在农家菜园中玩耍的经历,他们就很难对作者所表现的情感感同身受。对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试验田进行生活体验,去看一看垄沟是什么样的,蝴蝶、蜻蜓又是怎样翻飞的,教师也可以将课文中的一些内容进行重现,比如,向着太阳泼水形成彩虹,或者让学生分辨狗尾草与麦穗,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在这样的菜园中玩耍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但是成年之后你再也没能回去玩一玩,此时的你是什么样的情感呢?”进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祖父园子的怀念,至此也就挖掘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四)营造适宜氛围,用情感基调助力思考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容易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学科,这由其学科性质所决定,但是想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仅靠文章讲授给学生带来的情感冲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应从课堂氛围的营造出发,让学生不仅能从课文中收获一部分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加深对情感的体悟。不同的课文需要不一样的课堂氛围,在氛围方面,教师可以抓住三个方面:第一是背景音乐,要与教师的讲课风格以及文章内容相契合;第二是教师的情感表达,在此方面教师应该在备课阶段就定下本堂课的情感基调,在讲述过程中要做到感情流露,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在投入;第三要带动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课文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融入课堂氛围中。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选择《恭喜发财》《欢乐中国年》《祝福你》等歌曲作为课堂导入的歌曲,但一定要保证其与后续教学不冲突。然后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表现出喜悦、热情的情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忆本地新年的习俗,并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哪种习俗是过年最值得期待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就能很敏锐地感受到课文中语句、词汇所蕴含的情感,因为他们也正处于这样的情感基调中,能促进学生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五)补充文章内容,合理续写启迪情感

许多课文为了营造回味无穷之感,或者给读者留下无尽遐想空间,往往会采用留白的方式将结尾交由读者想象。这些留白往往是整篇文章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也往往是读者读到此处情不自禁叹气、感慨的地方,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着重感知留白中到底隐藏了作者怎样的思绪。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入写作训练,让学生基于自己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或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在留白处进行续写,用自己的话将作者在留白处想要表达的东西写出来。这样不仅使教师多了一种可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还可以使学生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将本来朦朦胧胧的情感体悟具体化,从而在阅读学习中受到情感冲击,完成精神的洗礼。

例如,《在柏林》是一篇极为短小的小小说,但其内蕴含了十分深邃的道理,在文章的末尾用了一个环境描写作结“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针对此句,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个“静”做扩写,比如,突出一下“静”的类型,是单纯无人发声的“静”,还是受到强烈震撼暂时失声的“静”,也可以描写车厢内众人的神态,这就需要学生读懂文章,这样才能将自己代入旁观者的角色去想想自己应该做何种表情。文中总共出现了四个人物,除了作为主角的老妇人和后备役老兵外,还有两个推动文章情节发展的小姑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姑娘的视角去思考自己听到这一切后内心是怎样的情感。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然后再让学生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文中人物从始至终的所作所为,思考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情感和肉体创伤。经过这样的续写,不仅仅会对后备役老兵的经历感同身受,也会对战争、对生命有新的体悟。

总之,关注情感教育,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同时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能主动思考文章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胡安平.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践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

[2]孙冰.试论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现代交际,2018(1).

[3]马艳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8(17).

[4]林珊舸.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J].华夏教师,2020(13).

[5]卢巍.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人格升华[J].文学教育(下),2020(10).

作者简介:杨雪峰,女,1984年生,甘肃平凉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3521500316504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细节小学语文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