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街区治理探究

2022-03-19 21:21孙铭宇洪雨许梦虹蒋文思钱涔沁
中国市场 2022年7期

孙铭宇 洪雨 许梦虹 蒋文思 钱涔沁

摘 要: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它不仅直观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同时也具有带动城市就业、满足市民需求等功能。文章从街区治理的角度出发,根据苏州观前街区夜间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现存问题,运用智慧城管、精细化管理等城市治理理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夜间经济;观前街;街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7-0027-02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7.027

1 苏州市观前街区夜间经济治理现状

1.1 治理背景

近年来,“夜间经济”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从时间分布上来看,自2004年,我国已有10个省份91个城市出台了共计114个繁荣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举措[1]。2020年4月,苏州市城管局印发了《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印发关于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繁荣夜间经济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来源:http://www.suzhou.gov.cn/szsrmzf/sjzfbm/202004/0f28bfc0433343e1896bc00e215c0a1e.shtml. ,提出通过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推动实现街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 治理主体

观前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观管办)于2001年成立,作为管理工作集中实施与执行单位,其内部下设市容管理科(監察大队)、综合执法大队和秘书科三个部门,分管观前街区的日常维稳、跨部门协调与机构内部人员管理工作。

1.3 治理内容与措施

①交通管理。观前街区拥有便利的交通环境,附近有地铁一号线、四号线以及在建的六号线,能满足夜间游客来往的基本出行需求,在“姑苏八点半”夜间经济活动中,苏州市城管局将观前街周边的25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近3000个停车泊位在夜间向市民错时开放,方便市民游客出行。来源:苏州市观前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机构简介。②环境卫生管理。姑苏区城管局下属的观管办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一系列招标、选标,由江苏苏净集团负责收集街区300多家餐饮企业每日厨余垃圾,苏净集团与餐饮企业双方无资金来往和或收取价格补偿。③街区基础设施。为保障观前夜间经济活动的开展,环卫部门将观前范围内15座公共卫生间纳入延时开放范围,持续推行“一客一保洁”服务,实施每天4次、每月3次深度清洗,为商家、市民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在观前地区的户外灯光系统中,由观管办负责对观前地区灯光系统施行统一管理,各商店外立面灯光由商铺报批后自行设计、安装和养护。④安全管理措施。观前街区巡逻队伍执行市政府26号令《苏州市观前地区管理暂行办法》,采取“四班三运转”的管理模式,以7时、12时、18时、23时为节点分为四个班次,值班人员全时段无缝化交替管理。观前街区各类宣传、募捐活动均需主办方提前向街区提交申请,综合执法大队根据活动安全隐患、参加人数等进行评估,并联合区公安、交通部门施行相应的安保及人车引导措施。

2 苏州市观前街区夜间经济发展问题

2.1 道路交通管理问题

①车辆拥堵。观前地区依然存在停车场泊车位供给不足、消费者违规停车等现象,在夜间时段,行人、车流量大,极易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加之部分路段夜间视线不明、人车互不相让,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不仅使观前街区的交通秩序遭到破坏,同时也会影响观前街区整体形象。②违规停车。观前街区的各个路口、街巷的路面宽度本就不大,部分消费者由于侥幸心理易违规停车、随意泊车。此外,观前街东部临顿路下方地铁六号线的修建,其大面积的地表开挖建设固然降低了线路建设成本,但也导致临顿路来向的车辆难以进入和规范停放。同时,街区部分巷道的共享单车也存在随意堆放、违规占道等问题,对夜间游客的来往和车辆出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2.2 夜间摊位卫生管理问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之下,苏州政府下发相关文件,允许部分街区在夜晚开摆摊位,以促进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这也使得街区管理人员需要面对夜间摆摊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夜间小吃摊位油烟排放问题,会形成对人体危害较大的PM2.5等物质。同时,为满足姑苏区环卫管理部门加大保洁频次的要求,保洁人员需夜间不断巡回,确保清洁作业无死角,但对于年龄普遍较大的保洁人员无疑会造成较大的劳动负担与作业压力。

2.3 配套基础设施问题

观前街区部分街巷的照明设施仍不齐全,在居民区与次干道的交会点处,由于缺少照明设施,消费者和居民的人身安全都存在一定隐患。此外,部分老年消费群体视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跌倒、偷窃等事故,不利于夜间街区的安全治理。除了照明问题外,公厕数量不足也困扰着部分消费者。目前观前街的公厕坑位总数量不超百个,在节假日难以满足单位小时内数十万游客的如厕需求。同时,街区公厕大部分设置于巷道内的隐蔽处,由于缺乏明显的引导标识,会对夜间有需求的游客造成一定的困扰。

3 苏州市观前街区夜间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

3.1 历史原因:早期规划和管理技术不成熟

前街早期对停车场位置的规划较为片面,导致游客在夜间只能通过特定的线路前往停车场。现今观前街商圈的空间开发利用度高,闲置资源较少,停车区域面积较小,不仅造成停车位供不应求,也导致停车场周边路段车辆密度高,容易发生道路安全问题。同时,观前街区夜间的停车引导信息不够完善,缺少醒目的停车场诱导荧光、电子标识,在夜间车流量大、辨识度低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快速找到停车位。

3.2 思想性原因:部分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观前街区部分商家在客流量较大时,时有不及时清理店面垃圾、台阶污渍的现象,“门前三包”责任意识不强。此外,夜间人流量与消费量较大,垃圾箱外常出现垃圾散落的现象,表明部分游客的环保意识也有待提高。在责任主体管理方面,环卫部门尚无治理乱扔垃圾乱象的实际惩罚措施,街区夜间垃圾分类开展效果仍不明显。

3.3 经济原因:政府权属关系变化导致资金配置困难

观前街曾于21世纪初进行改造,受当时市场化经济改革潮流影响,出租、出售了一大批观前街区范围内的店铺、房屋,观前街区房屋产权由公有化到私有化的过渡,使政府失去了对街区土地利用形式和利用规模的有力掌控。一方面,由于载体权属关系复杂,市场中许多产权方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对产业的整体引导;另一方面,观前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用地只能通过协议、出让及政府购买的形式,这种方式较之产权直接归政府名下的土地划拨更加费时、费力,并耗费大量的财政资金,这是导致观前街区配套基础设施开发利用困难的主要原因。

4 苏州市观前街区夜间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4.1 多角度打造“共治性”夜间街区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一,打造观前街区的共建决策模式,在政府对街区夜间经济发展政策、管理条例的起草和公示阶段,鼓励市场、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以弥补决策实施过程中各方参与积极度不足问题。第二,共治作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主要方式,各主体在治理措施的落实和调整中要做到充分协调沟通,注重對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导,例如平江街区通过筹划“平江商会”,在协调街道日常管理、为姑苏区政府提供“接地气”建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是城市治理发展的必由之路。[2]

4.2 规范摊位卫生,提升环保意识

首先,对于观前街区的夜间环境问题,一方面应规范划分每个摊位的摆放区域,合理规定营业摆放的时间;另一方面要严格规范其遗留垃圾的处理,可在特定地点配置不同类别的垃圾桶,便于摊主处理垃圾。其次,针对夜间经济所带来的清洁压力,观管办可加大对城市环境卫生体系的资源投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引入社会资源,将有志于服务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人员吸纳入工作队伍。最后,在治理主体环保意识提升方面,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开展环保活动、增加环保文化标签等方式形成浓厚的卫生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民众的情感和认知,进而形成环保价值理念和思维。

4.3 完善配套设施,打造优质商圈

应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解决观前街区内的公厕数量和质量的问题,街区可以通过增设荧光的公厕方向标识,为夜间消费者指引具体的公厕位置。公厕的改建和扩建要做到以人为本,考虑并做好无障碍厕所设计,解决残障人士的需求问题;美化公厕,打造独一无二的厕所文化,呼吁商家、游客共同维护公厕环境。

4.4 科学规划,弹性管理,助力夜间经济精细化治理

针对观前街区存在的停车难问题,街区相关部门在加强夜间停车规范管理的同时,也应注重服务理念的体现,如借鉴西安市雁塔区“海绵车位”措施,白天正常通车,夜晚允许停放,让游客体验到苏州观前街的人性化服务和弹性化管理。此外,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整合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建设[3]。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核心是精准,其思想理念有如下两方面启示:第一,以街区人流热地图、垃圾承载预警器等传感器为基础,通过对观前街区夜间时段内车辆、人流、经济活动的精准定位和预测,为打造高效化、安全化的街区经济发展环境提供物质和信息保障。第二,要把对夜间街区精细化治理的重点放在城市信息的传达和处理方面。在环卫建设方面,如果观前地区的夜间环卫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区域垃圾、路面污渍的数量及分布,在避开人流的情况下,对街区路进行及时的清扫,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为游客和商家提供干净整洁的夜间环境。

5 总结

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治理难题。本课题从实地出发,通过访谈、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等方式,分析观前街区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停车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从历史、政治、经济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良意见,希望能够推动观前街区夜间经济发展,助力街区打造良好的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崔晓雨,付晓东.夜间经济的现状与热点——基于Citespace的政策文本分析[J].开发研究,2020(6):97-10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9.

[3]余池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N].中国建设报,2021-01-11(007).

[基金项目]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3983029Y)。

322550058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