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口袋公园设计研究

2022-03-19 18:28刁翠翠张月
设计 2022年4期
关键词:城市社区景观设计

刁翠翠 张月

关键词:口袋公园 北岗桥社区 景观设计 城市社区 间隙地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城市建设已由大规模扩张向小规模盘活的城市更新模式转变。在此转型过程中,城市社区口袋公园被纳入了城市社区更新的一部分,聚焦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疏忽的小区间隙地空间更新问题,为城市社区微型空间景观品质改造和提升提供了实现途径。

口袋公园,顾名思义,小如口袋的社区花园,具有规模小、位置活、分布散、空间开敞等特点。通过设计师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建方式进行城市更新,在社区中植入口袋公园,整合社区中的零散用地、丰富景观层次进而带来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释放[1] 。因此,本文将通过目前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存在的“挖地为菜园”“变地为私园”等问题,探讨影响社区口袋公园景观营造的诸多因素,结合大连北岗桥社区口袋公园案例,以提升社区口袋公园景观舒适性,增强社区居民参与和传播社区文化为前提,为我国社区口袋公园的建议与营造提供有益思路。

一、社区口袋公园的发展与现状

(一)国外概况

国外社区口袋公园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从生态景观和生活需求两方面出发,将城市内的闲置间隙地改造成面积狭小的景观场地——口袋公园。口袋公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风景园林师罗伯特·宰恩于1963年5月提出[2] ,其提倡在社区中增加更多的绿色开放式空间,利用社区空置的小型公共空间或停车场地,按照花园景观功能设计成面积较小的口袋花园,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使用、休闲、赏景、娱乐等需求,弥补城市有限的公共空间场地和设施。随后,英国提出了“社区口袋公园计划”,目的是改善城市绿色空间,提出“乡村在门外”(Countryside in the Doorstep)的概念,任何可以利用的空间都可以成为口袋公园[3] 。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強行规定在超高层建筑下须修建袖珍公园作为公共空间,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小公园为主体,按规模、服务半径配置的现代都市公园体系,有效缓解了城市中的环境污染,为都市人提供了空气清新的绿色空间[4] 。

(二)国内现状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建设更加如火如荼地展开。特别是近年来,高楼大厦不断挤压着居民社区公共绿地空间,公众对于居住环境生态景观和青山绿水的渴望愈发强烈。口袋公园是近些年得到了大力发展的公园模式,能够较好地契合现在的城市发展[5] ,成为社区居民之间共享共建的空间,促使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居民、物业达成共识,追求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21年,辽宁省住建厅发布了《辽宁省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指引》,其中指出要结合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改造建设“口袋公园”“袖珍公园”,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成环境美好、宜居和谐的生活街区。可见,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改造对于城市环境美化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口袋公园景观的营造,不但满足了周边居民小憩、锻炼以及儿童玩耍的需求,还可以扩展社区生态绿地,增加居住区景观绿化率,真正实现城市居民“推窗见绿”的美好愿望。

二、社区口袋公园的显著特点

(一)面积狭小

现存城市社区口袋公园的景观改造,多数是在原有城市老旧小区基础上改造完成。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将在近几年内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提升,现有社区普遍存在着小区规划早、楼龄老、公共绿地空间面积局限等问题,这成为了社区口袋公园设计改造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通过合理整合原有空间资源,提升景观绿化功能,使小场地的口袋公园最大化满足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生态景观和生活功能的改善。

(二)功能简单

我国城市社区口袋公园通常位于占地面积狭小的社区空隙场地内,许多社区口袋公园内的公共设施较为单一、简陋,一般以凉亭、景观小品和简单的步道为主,仅能满足周围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娱乐需要。但在高度娱乐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人们已不仅满足自身物质的基本需要,更加追寻高层次精神享受,这使得口袋公园设计满足环境和景观视觉效果的同时,也要保证社区老年人、儿童等园内“常客”的娱乐和健身需求,并为社区年轻人群提供一份恬静而舒适的生活居住氛围,促使口袋公园功能的多元化提升和拓展。

(三)个性显著

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在着手进行一系列的城镇社区景观改造,焦点集中于社区生活环境的系统化提升,如老旧小区外部电梯加装、公共硬件设施更新、小区外墙修缮、社区公共空间绿化等工程,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技术改造方案。同时,社会团体、高校、政府等单位,利用各自优势,也在进一步推动社区口袋公园的个性化设计更新,其目的是体现当地人文特色,回归向往的田园生活,并强调本地居民参与的主体性,为城市高品质环境建设、社区自然生态环境提升、社区邻里关系和谐共建,提供个性化、差异性定制口袋公园设计改造服务。

三、大连北岗桥社区口袋公园设计方案

(一)场地概况

近年来我国各城市社区建设发生着巨大变化,从完善最基本的活动设施保障,到全面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以大连市为例,近年来,大连城市居住区建设愈发重视口袋公园景观营造,市区多处社区拟定设计建造老旧小区的口袋公园。2020年大连市西岗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施工项目已备案,并具备招标条件,以人民广场街道北岗桥社区公共空间为改造点,建造社区口袋公园。通过前期社区走访和实地调研,确定了北岗社区内一处近百平米的三角形小场地为社区口袋公园的改造场地,如图1。该地块形状不规则、面积较小且长期闲置,本次设计方案研究将以该处场地为基址原型,设计改善现有居住小区公共空间的生态环境,对社区零散地块的小微空间实现品质提升和功能塑造。通过场地文化内涵挖掘、实地调研、走访社区居民、采访社区街道工作人员等多种方法,对北岗桥社区三角形地块口袋公园景观进行了方案分析和设计改造,以小而美的改造为居民带来“小欢喜”。

(二)影响要素分析

1.区域文化分析:北岗桥社区位于现今大连市西岗区内,清末该地东部为十多户散居渔民的居所,1906年,日本殖民当局把今西岗地区规划为中国人营业和居住的处所,中国居民和华裔居民在当时一律迁入西岗规划区[6] ,这一区域在当时建有警察部、学校、银行、基督教会堂、邮便局等旧址,居民有数万人之多,是大连市区有名的商业和生活街区。北岗桥始建于1934年,是一座铁路涵桥,桥名源于地名,即北岗子,是中国人自行建设而成的大桥。北岗桥地标性建筑即为本地人所熟知的北岗桥汽车站,该汽车站建于1989年,主要承担来往于大连的客运汽车,但在2020年12月11日上午,这座承载了大连人30年情感记忆的车站被拆除,成为一段历史,如图2。

现今的北岗桥社区是大连市区的繁华街区,社区及周边有大连最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城,还有农贸市场、学校、幼儿园、医院、铁路一应俱全,大量散落的城市老旧小区也集中于此,北岗桥社区是大连市内居民较为集中的城市中心社区。

2.服务对象分析:城市建设是为环境艺术服务的,而环境艺术的核心是“人”,在社区口袋公园设计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的机制是使设计更准确把握使用者需求的最有效途径之一[7] 。社区口袋公园公众参与的主要人群有老年人,他们具有散步、闲聊、锻炼等生活习惯,设置小广场的健身器材、绿色植物、小亭子、桌椅等,可以满足老年人对于社区口袋公园的基本需求;青年少和儿童也是社区口袋公园的重要参与群体,他们活动范围较大、更易接近自然和了解自然,因此,为这一群体提供相当的游乐场地是必要的,以实现青少年、儿童与植物景观的有效联系;即便再小的场地,也应该考虑青年人组群对于社区口袋公园的功能需求。日常工作使得青年群体压力较大,当他们走进社区的口袋公园中,可以享有放松、安静的空间,令他们欣赏风景、感受自然,缓解一天工作的疲劳与压力。

3.景观要素分析:在植被绿化方面,绿化是社区口袋公园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景观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经统计,大连现有口袋公园绿化率(即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的公园占38.4%,而绿化率低于10%的公园占比近30%,无绿化的公园就近20%[8] ,可见大连市现存口袋公园中的绿化率还远远不足。

在公共设施方面,老年人和孩子是社区口袋公园公众参与的主体人群,因此凉亭、桌椅、健身器械等公共设施不可或缺,合理尺寸和安全材质的公园设施,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景观道路方面,步道设计不仅体现在二维的图纸上,更需要结合三维空间场地的实际功能和服务对象的游赏需求,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使人们在公园通行路线中获得更好的交通体验。

在景观小品方面,这是口袋公园设计的点睛之处,既具实用功能,又具精神功效。标志性的景观小品不但可以体现地域文化,传承和延续中华传统,还起到了指引、吸引等作用。

4.环境因素分析:季节气候的影响,大连地处中国北方的沿海地区,冬季有降雪较为寒冷,春、夏、秋三季温暖较为宜人,这使得大连城市社区口袋公园在冬季时节使用频率偏低,而在其他三季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活动时段的特点,由于口袋公园的面积较小,功能设施有限,需要按照服务人群利用时间进行合理规划,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如上午休闲的老人,在9-11点时段对于社区口袋公园桌椅等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场地环境的特质,北岗社区位于大连市西岗区中北部,周围分布有医院、幼儿园、多所中学和小学,医疗、教育、购物等资源相当丰富和便利,环境因素对社区口袋公园的设计改造具有利好作用。

(三)设计方案

1.设计概况:大连西岗区北岗桥社区口袋公园的改造,场地是一块近百平米的三角形区域,其中内部分为一大一小东西两块三角形场地,中间有一条隔离小路。北岗桥社区口袋公园景观是大连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延续和符号,需要体现时代特征和城市文脉。在总体设计风格上,本案设计强调与北岗桥社区周边环境进行有效融合,延续北岗桥地域文化,打造具有现代主义自然流派的设计风格,体现了新时代大连城市中心区域的文脈传承,如图3。

2.设计思路

(1)景观色彩:在景观色彩搭配方面,设计方案平面图色彩主要采用植绿色、树棕色、水蓝色、泥灰色等搭配,总体色彩纯度较高、偏暖色调。设计平面图中以浅灰色地铺、浅色鹅卵石拼花地面、绿色草坪为底,占比较大,同时运用较为明亮的棕色作为景观构筑物和树木的色彩作为点缀,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突显平面色彩的差异化构图。

(2)景观元素:北岗桥社区口袋公园平面图设计语言主要采用圆形、三角形、直线和曲线的叠加和重组构成,表现了树木、沙地、草坪、水池、凉亭等景观要素。水池采用了平滑曲尺形态,穿插于场地中心圆形小广场并延续至小三角形地块一端,形成了场地水系的连接和融合。水池两侧还设置了曲线形花坛,分割了中心圆形广场空间,使得“游花赏水”成为口袋公园的一种意趣。中式亭是口袋公园重要的景观构筑物,位于场地中心位置,是园内的集散枢纽地,黄顶、红柱、翘檐等装饰形式,表现出对中华传统建筑的文化延续。休闲座椅散置于场地边缘,是口袋公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为社区居民交流、休息提供了便利。

(3)植物配置:自然景观是使用者最能够直接感知的要素,注重公园自然景观多样化营造,有利于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9] 。本方案设计结合了大连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选取了小型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植物,形成了空间视觉的高、中、低三个错落层次。从平面看,乔木多设于休闲座椅周边,目的是方便居民夏日树荫乘凉。灌木多对植围合于园区边沿,既有遮蔽外界视线又具提升园区空气质量的功能。花坛的花卉,赏心悦目,香气宜人,愉悦身心。园内低矮的草坪搭配树木,为园内增添了绿意盎然的景象。

3.功能分区

通过对方案设计前期调研和影响因素分析,将北岗桥社区口袋公园由西向东分为健身活动区、互动交流区、娱乐休闲区和安静休憩区四个功能区域,可以同时满足社区内老年人、儿童、青年人等多群体,动区和静区等多功能的休闲、娱乐、健身、近自然等需求。此外,设计方案中,利用了不同材料对园内各个功能景区进行划分,既注意避免采用反光材质、选用防滑材料,又明确了口袋公园的景区功能。

(1)口袋公园北侧设有健身活动区,这一区域离中心水池、池边花坛较近,在树下、座椅旁设有公共健身设施,使社区居民在健身运动的同时可以近眺池水、花草,感受自然气息、愉悦身心。

(2)口袋公园方案中设计了独特的互动交流区,区内设有一带座凳的中式凉亭,这里为社区居民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提供了睦邻相处的互动场地,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优势条件。

(3)园区内还设计了可供儿童娱乐玩耍的娱乐休闲区,设置有小型沙坑场地、儿童游乐设施以及木质的小台阶,既满足了社区儿童间的互动玩耍,又带动了成年居民来到口袋公园休闲交流,大大提升了口袋公园的公众参与度和园区利用率,如图4。

(4)安静休憩区是北岗桥口袋公园设计的一处亮点,在三角形场地一角设置了“静”区,当都市人群想远离城市喧嚣、呼吸自然空气、安静地阅读、思考、放空,显然本设计方案此处景区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岗桥社区口袋公园西北侧小三角形场地内,还以长短不齐的木板铺设了休闲场地,地面装饰极具趣味性,同时为社区居民亲水、玩水、赏水提供了空间便利。

4.交通动线

北岗桥口袋公园场地呈不规则三角形,且面积较小,因此设计方案以一条动态的主要道路贯穿全园,由互动交流区西侧入口进入园区中心圆形广场,再经中式亭达园内主路向东南直至安静休憩区入口,经娱乐休闲区东南侧辅路离开园区,或经中式亭向东道路离开。次级道路设计了口袋公园中心圆形广场沿水池游赏支路、中式亭东南边小三角花坛的东侧小路,这些四通八达的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构成了口袋公园的交通动线,指引社区居民在园内通向各个景区,也为公众穿行口袋公园提供了通行道路的便利。

结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高品质的社区景观环境不但满足人们的日常活动,还会为繁忙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恬静。口袋公园的诞生存在于飞速发展的高密度城市下的小型开放共享空间建设,以绿色植物和娱乐休闲为主要设计元素,增添城市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补充了城市大型公园建设的空缺。口袋公园的建设为城市中一些被人们遗弃的小场地增添了绿意,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改善了城市老旧社区的衰败问题,从而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可持续共享发展。

3088501908297

猜你喜欢
城市社区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城市社区常态化机制实证研究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