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芳 韩继文 韩怡
摘 要: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关乎民族地区未来的美好生活,也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世界减贫事业的整体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地区是重点和难点。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内生动力不足、自立自强意识不强、科学发展意识差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下,民族地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发挥自身民族特色,积极探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位一体”乡村振兴路径,已成为当下民族地区紧迫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族地区;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2-0017-04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地区是重点和难点。扶持这些民族地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根据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帮助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是民族地区发展的迫切现实要求,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关乎民族地区的美好生活的未来,也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世界减贫事业的整体推进。
(一)是民族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
消除城乡差距,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自1978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下,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2020年11月,我国宣布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战略性胜利,各民族地区实现了整体整族脱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可以高枕无忧,而是建设一个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起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我国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一个新阶段。当前,民族地区虽然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民族地区分布与边境地区、深度民族贫困地区交错杂糅,贫困状况呈现区域连片、整族贫困、素质型贫困等特点,有些地方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生态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矛盾仍然突出、自我发展能力仍然不强、巩固成果防止返贫任务仍然非常重,除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防止民族地区贫困民眾后续“返贫”等问题外,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也将由过去的“物质扶贫”为主转变为“精神扶贫”为主,由单一的“经济振兴”转向更加全面的“五位一体”振兴,努力让民族地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兴,让每一位民族儿女过上美好的生活。
(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如何把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是我国当前发展的战略问题,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民族问题。
(三)对推动世界减贫事业有积极贡献
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关于扶贫开发的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贫困文化理论”(Oscar.Lewis,1959 )、“资源要素理论”(T.R.Malthu,R.Nurkse.etc,1998)、“人力素质贫困理论”(T.W.Schultz,1999)和“系统性贫困理论”(Amartya Sen,2001)等,并从文化、教育、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扶贫方式。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比较快,他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以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相关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辨证法》中提出了“城乡融合”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为主线,研究了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历程。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正视资本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尖锐对立及矛盾现实,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提出消灭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过程、城乡关系最终由分离和对立演变为重新融合与统一的状态等相关理论。自1978年以来,我国主要以解决大众的温饱问题开展扶贫工程。到2000年,我国建成了较低水平的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我国向联合国承诺的2030年减贫目标提前10年完成,对世界减贫贡献率大于70%,5 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我国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如能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永续不返贫,这将对世界减贫事业做出极大的贡献。
二、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地区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要对标全国乡村振兴主要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对民族地区开展调研,寻找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乡村振兴中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民族地区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设计调研内容,为制定确实有效的乡村振兴路径提供现实依据。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
早在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到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决胜期,我国已建成一个中低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起点,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要乘势而上,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出发,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歸根结底是人民的小康社会,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部署会议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也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进展,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及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第二步,到2035年,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三步,到2050年,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农业振兴富强,农村宜居美丽,农民富裕幸福全面实现。
越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期,我们追求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精神层面和精神境界越高。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包括全体农业人口在内的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强调乡村农业人口要全面脱贫。相对而言,经济发展层面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相对容易做到,而更难做到的是全国乡村要实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全面性”,它强调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是指“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不仅意味着要实现覆盖全区域的乡村经济振兴,还要让我们的乡村全面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物质扶贫”向“精神扶贫”的转变,把“扶智扶志”精神扶贫推上乡村振兴的重要日程,以“精神扶贫”鼓足乡村贫困民众脱贫致富、实行乡村振兴、同步奔小康的精气神。
(二)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民族地区的研究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第一,理论研究不足。从目前研究看,大多学者只针对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而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研究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不够。第二,前沿性研究不足。由于我国2021年才刚刚完成了全国的整体性脱贫,之前的研究都是基于脱贫攻坚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而基于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的乡村振兴研究有待进行。第三,系统研究不够。从已有的研究来看,针对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主要从教育扶贫、城乡融合、现代化农业产业振兴、特色旅游、现代化乡村自治、乡风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扶持、法治保障等各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但缺乏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进行系统研究。第四,研究过于宏观,缺乏对扶持客体的微观关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乡村振兴主要侧重于从扶持主体或
是扶持主体作用于扶持客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关注政府推行的政策制定、实施过程、推行效果等方面,而很少从贫困人口自身的角度去探讨,如在贫困人口的生存技能需要、生存环境、人文关怀和向上流动的渠道等方面,总体研究上缺乏微观层面的深度关照等。
2.民族地区民众内生动力不足,实现“产业兴旺”难度大。在脱贫攻坚阶段,我国举全国之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全国832个贫困县宣布摘帽。但是在这些已脱贫的乡村中,大体上都是靠国家“物质帮扶”脱贫的,“很多乡村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产业就业不稳定,政策性收入占比高”,“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有的孩子反复失学辍学。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这些情况说明脱贫成果有得而复失的隐忧。在遇到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自然灾害时,“贫困民众在外出务工、扶贫产品销售、产业帮扶项目等方面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想让这些乡村实现“产业兴旺”更是困难重重。
3.自立自强意识不强,实现“生活富裕”能力弱。在脱贫攻坚阶段,存在对扶贫工作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促使很多扶贫工作者“跑项目”、“抢资源”,对贫困户的要求尽可能满足,对脱贫事务大包大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及“特殊资源”,对贫困户缺乏“扶智扶志”的教育引导,这样反倒促成一批“等靠要政府送小康”的“懒汉”。这些困难自我发展意识低、抵御风险能力脆弱脱贫户,一旦失去外界的“断供”,极易发生“断血性”返贫,自身实现生活富裕的能力较弱。
4.科学发展意识差,建成“生态宜居”乡村挑战大。很多贫困乡村,地震、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乡村即便在短期内完成了脱贫目标,初步建成了“生态宜居”环境,但一旦政府援建资金、无息贷款等外力撤离,或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又会陷入到恶性生态环境中。
5.“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不高。大部分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绝大部分贫困民众受教育年龄低,赌博之风盛行,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根深蒂固,子女不赡养老人、邻里纠纷等不良风气屡见不鲜。大部分民众“乡风文明”建设意识差,认为“吃饱穿暖”足矣。
6.乡村“治理效能”基础不牢固。全国扶贫考核中,发现普遍地区存在“虚假式”扶贫,注重“以钱养贫”、“一劳永逸”物质帮扶,以此解决扶贫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严重,存在“一发了之”、“一分了之”、“治标不治本”的“政绩式”扶贫现象,很少有从提高乡村的制度建设、民主治理、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方面去入手的,对于推进下一阶段的乡村“治理有效”水平显得基础不够牢固。
三、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坚持问题导向,以“精神扶贫”为工作重点,坚持“20字”乡村振兴目标导向,从加强研究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精准扶持模式的制约因素和瓶颈的出发,探寻出符合各民族地区需求、发挥民族地区发展优势、彰显地区民族特色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位一体”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一)加强对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问题的研究
1.加强理论研究。任何发展都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方向指引。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也需要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族地区可持续的乡村振兴理论,如“系统贫困理论”、“兩山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作为逻辑起点,重点从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现实出发,论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持”理论,为制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奠定理论基础。
2.加强民族地区的现状、问题和特色研究。乡村振兴是自然地理要素、文化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社会要素的一个综合体,要统筹各方面协调发展。所以,不仅要加强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而且要从民族地区的地理优势、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教育资源、特色文化、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的一些共性与差异性问题,为制定因地制宜的民族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实践基础。民族地区在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医疗、养老等方面更为薄弱,制定政策时要适当向民族地区倾斜。
(二)以科技扶持助推民族地区产业振兴富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扶贫。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理念要科学调整民族地区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大型工业企业三四线城市转移,积极培育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以城带乡、以城镇的特色发展带动乡村产业振兴。要深化民族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让金融机构更多支持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要加大力度培育民族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振兴带头人,强化民族地区贫困民众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自立自强意识,加强新技术培训,提升他们运用新技术生产的能力,引导贫困民族民众自立自强大胆创新,实现智慧农业。
(三)以新发展理念助推“生态宜居”美丽民族乡村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美、农民富的最大优势。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需要新发展理念的引导、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找准贴切的人文定位等措施。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引导当地农民践行“创新、绿色、协调”理念,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俗道理,秉承造福后代子孙的传统美德,积极相应国家号召,投入到国土绿化事业当中,推进水体净化、水土流失、石漠化、沙漠化综合治理等。另外,乡村差距之一主要体现在公共实施与公共服务的弱化上,所以要积极引导农民自觉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等,打造乡村农民安居乐业、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
(四)以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优势所在。要加强研究,因地制宜发挥民族地区民众的创造性,要摸清乡村区域的自然与人文家底,充分挖掘当地少数民族传统的独特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以“爱国、科学、立志”为主线,以多种形式向民族兄弟讲述扶贫故事、乡村振兴成功案例、农民创业故事、特色文化故事等,多方位、多渠道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五)以党建引领民族地区“治理有效”
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一批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支部书记,以党建助推民族地区乡村组织振兴,引领民族地区村民自治实践,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民族地区党建工作者要引领民族贫困民众对国家基本方略和相关扶贫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消除误解,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转变个别少数民族群众不知恩、不感恩、“等靠要”思想意识,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发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推动乡村“法治、德治、自治”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确保美丽乡村安定和谐、生机勃勃。
(六)“以智助志”推进民族地区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民族地区,相当多的贫困户认为读书无用,这是脱贫工作中的“返贫思想顽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实现‘造血式’扶贫,就要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发挥村集体和民族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人才优势,建立“精神扶贫”结对帮扶机制,解决贫困户“等、靠、要”思想顽疾,让他们摆脱“精神贫困”,激发其实现“生活富裕”的斗志和决心,引导贫困民众重视教育,以知识教育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智助志”实现人才、土地、资金、产业“四位一体”的良性循环。要加大对“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的宣传,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群众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将外部“输血”转化为自身“造血”功能,把实现乡村振兴转变为自身脱贫致富、追求幸福的自觉行动。要引导“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先富带动后富”,促进当地共同富裕。
(七)以民族特色助推乡村振兴
思想决定出路。我们要思考我们这个地方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有的贫困地方盲目跟风,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强制发展旅游业,或者盲目种植经济作物,结果导致产品无市场,甚至让贫困户血本无归。就目前来说,我们对民族地区整体脱贫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研究还过于宏观,很少从贫困人口的心理问题等精神层面加以深度研究。“精神扶贫”最大的痛点是贫困民众不易接受,因此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贫困民众喜欢的方式,如组织学习考察活动、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等,以助于提高“精神扶贫”的实效性,深化民族地区的扶贫协作,引进发达地区的科研成果,以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8年2月4日.
[2]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R].新华社,2020年3月6日.
[3] 朱宏伟,林少婷.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9).
[4] 闵言平.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J].中国民族,2020,(7).
[5] 宋才发,李锐亨,刘廷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的法治保障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0).
[6] 范建荣,龙寸英,石晨阳.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及对策——基于农户评价的调研与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6).
[7] 谭玉龙.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建设的对策分析[J].河池学院学报,2020,40(6).
[责任编辑 张宇霞]
323250190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