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针对校内100多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出“优秀吸引”的培养理念,通过引领青年教师个人规划,树立榜样,让教师养成发现、赏识优秀的习惯。学校给青年教师分层设立阳光俱乐部、科研快车道、学科工作室层进提升的发展平台,并在团队卷入活动中,习养优秀行为、优秀习惯、优秀思维,最终内化精神,促使教师自主成长,形成“成长优秀”的自觉。
【关键词】青年教师成长;个人规划;团队卷入;层级提升;评选推介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14-0056-03
【作者简介】浦陈霞,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101)副校长,高级教师。
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学校”)自2011年9月搬入新校以来共新增100多名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对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课堂教学均有一定程度的积淀和基础。然而,他们工作以后却常常焦虑、困惑,层出不穷的问题令他们应接不暇。怎样针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和需求构建体系化的校本培训,实现因人而异的有效指导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在百年办学历史中秉承百年老校薪火相传的“敏求”校训,挖掘出“敏求”的基本要义——勤勉,内外齐修,分享互助,成就职业幸福。在校训的传承积淀中,学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由此提出了“优秀吸引”的理念——借助优秀教师、优秀团队的力量,充分挖掘教育教学书籍、教师行为、教研活动中的优秀资源,倡导青年教师自主结盟成立“阳光俱乐部”“科研快车道”“学科工作室”3个层进式团队平台,促使每一位青年教师顺利入职,拾级而上,自主成长为“一棵大树”。
一、个人规划:种下“优秀”种子
学校就“优秀吸引”这个理念对青年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让青年教师明确:每个教师身上都有优秀因子,每一位青年教师要认识自己,寻找榜样,树立目标,努力成为最优秀的自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是个自主的过程,从发现“优秀”到卷入“优秀”再到跟随“优秀”,直至生长“优秀”,是学校所倡导的青年教师成长路径。
1.名师榜样。
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追寻名师”系列活动。青年教师观摩名师课堂、追寻名师教育教学思想、阅读名师成长故事、模仿名师的课……青年教师将自己的课堂与名师课堂进行比较,将不同名师的相同课堂片段进行比较,在反复比较中找寻名师的精神图谱和成长路径,并从中确立一位名师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榜样。
2.敏求讲坛。
学校开设“敏求讲坛”,让有思想、有个性、教有所长的青年教师走上讲坛,展示自己的“优秀”。创意演讲一般为8~15分钟,教师的演讲中有阅读分享、有研究故事、有成长经历、有教学一得。这样理念、创想和故事相结合的讲坛,立意较新,真实的案例贴近青年教师,有利于他们发现并回味“优秀”,不断播种“见贤思齐焉”的种子。
3.专业规划。
个人规划最主要是引领每位青年教师发现并赏识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确立近三年的“优秀”目标,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发展目标、现状分析和师德修炼、理论学习、课堂教学、论文撰写上的具体目标和措施。这样的“教学生涯规划”,让青年教师自从教开始就有清晰的方向和“优秀”的追求,也让他们明确专业成长是自己的终身事业,“成长优秀”是自主行为。
二、发现赏识:习得“优秀”精神
如何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工作,融入学校大集体?除了行动上的指导,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融入。已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有着优秀的文化环境、优秀的前辈,当然也有积淀下的优秀书籍,这些都是学校文化中的“积极因子”,蕴含着积极的精神气质。学校以各种活动触发青年教师去“读校”“读师”“读文化”,从中习得“优秀”精神。
1.校长开学第一课。
青年教师的“开学第一课”由校长以“敏求”校训、积极文化来开启,通过“幸福故事”“积极话语”,传递“勤勉持恒”的学校精神。学校以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故事传播“优秀吸引”的专业自生长理念,助力青年教师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催生他们从被发展到主动发展的自觉意识。
2.共读百年校史。
青年教师入职,首先要了解学校,成为“学校人”,了解学校首先要了解学校历史和文化。学校给每位青年教师赠阅了校史专著《百年薪火》,引领青年教师自主阅读,并组织他们以“印象最深的那些人和事”为话题进行互启互问,学校校长及老教师从旁回答、点拨,指引青年教师传承学校百年的历史文化,习养“敏求”精神,勤勉持恒,向上向善,成为更好的自己。
3.为好同事点赞。
身边的优秀同事是青年教师最具体可感的榜样。开展“为身边好同事”点赞活动后,青年教师带着发现、赏识的眼光向身边同事学习。青年教师在分享时,有的说到自己的师傅班主任工作细致;有的敬佩体育组长有魅力,蹲下身去跟学生说话的小细节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有的说喜欢自己搭班的老师,尽管学生状况百出,但仍是温柔对待,巧妙应对。同事的敬業、仁爱、锐意进取的“优秀”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建立起正确、积极的职业追求,并沿着“榜样”的教育路径坚定地行走下去。
三、团队卷入,层级“优秀”生长
学校在前期针对青年教师问卷、访谈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年龄结构、个人发展愿景,整合学校优质资源,成立阳光俱乐部、科研快车道、学科工作室三个层进式教师联盟,由教导处和教科室主要负责活动组织、提供专业支持并进行三年一期的结业考核,颁发结业证书并评选优秀学员。
学校给青年教师“成长优秀”提供了一条拾级而上的路径。阳光俱乐部主要由工作3年内的青年教师组成,科研快车道是工作4到10年的有较高科研热情的教师组成,学科工作室是工作10年及以上有一定教学主张的骨干教师组成。阳光俱乐部的优秀学员可以滚动进入科研快车道,同样科研快车道的优秀学员就能加盟学科工作室。
1.阳光俱乐部。
主要由工作3年内的青年教师组成,他们自发推选俱乐部部长,由部长组织日常活动,他们的目标是3年内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学校专门为之定制了“与你同行,携手共进”——青年教师“阳光俱乐部”活动方案,成员们围绕如何站稳讲台、怎样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怎样撰写论文等问题进行每月两次的研讨,由俱乐部部长整理需求递交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由学校统一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其中,重点从课堂研磨和教学反思方面开展指导。
一是课堂研磨。针对每位工作3年内青年教师,学校“青蓝工程”均安排一名学科师傅全程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这些青年教师在师傅和同备课组教师的带领下听课、评课、磨课、议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每个成员每年均有一次主打的现场教学展示,且需逐年提升:第一年为“站稳讲台”课堂教学展示;第二年为“我型我秀”课堂教学展示;第三年为“亮我风采”课堂教学展示。青年教师为了上好每年度一次的展示课,均磨课3次、5次甚至更多。磨课的过程是全方位学习“优秀教学理念”“优秀教学行为”的过程,是“迁移优秀”的过程,更是内化实践的过程。
二是教学反思。专业成长过程中,反思是个必要的过程,为此,阳光俱乐部成员在每年度展示课堂的同时,反观自己的磨课经历,吸纳优秀理念和做法,提炼“优秀资源”,撰写对应的教学反思,进行成员间的“优秀”分享。成员第一年开展课堂教学实录,第二年开展教学反思分享,第三年进行主题课例设计。学校以此引领青年教师朝着“优秀”的方向,且行且学且思,修炼业务,丰厚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不断拔节而上,100多位青年教师均顺利通过区教育局3年达标考核。
2.科研快车道。
“科研快车道”主要由工作4到10年的有较高科研热情的教师自发结盟,教科室牵头,以团队共进、个别化指导的理念,提升青年教师教研与科研的能力水平,培养学校科研骨干。“科研快车道”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主题培训和互动沙龙,开展读书分享、优质论文解读、课堂案例解析、教育教学辩论等活动。阅读、课堂实践、撰写论文是快车道教师的日常工作样态。
其一,深度阅读。教师专业成长应从教师的专业阅读做起。学校教科室从专业导读开始,到共读一本书,细致研读理念和细节,再开展研讨分享式的对话式阅读,促进教师“三阅其卷”,使教师专业阅读“走心”,使教育教学前沿理论和教学思想深入人心。共读了《静悄悄的革命》《教师的挑战》《学习的快乐》等书籍。
其二,主题研课。每次教研活动确立一个“微主题”,比如围绕五年级小数计算错误率高的现象展开计算教学的主题研课,教师从辨析错因,明了算式表达的意义,深化计算方法、夯实检验习惯等多方面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三,团队写作。“写作是教师职业的需要”,针对青年教师不会写论文、怕写论文的现状,开展团队互启式写作。团队共同来讨论选题,一起来推敲论文框架,共同辨析逻辑关系,共同斟酌字句表达。成员间互启互惠,引发思考共鸣,锤炼青年教师的思考力。
“科研快车道”的成员具有积极成长的热情,具有一定的教研基础和能力。团队共同的科研生活,是个“博采众长”的过程,采他人之“优”补己之短,而且多元对话的思维碰撞的量变中,还能高效產生质变的效果。
“科研快车道”团队进行了学校“最美教师团队”的阅读分享;他们还走进兄弟学校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一起展开“对话经典”阅读沙龙,多名快车道成员相继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中获奖。
3.学科工作室。
在“科研快车道”发展较好的优秀青年教师,学校推荐他们进入学科工作室,一方面是发挥校级名师的示范、带头和指导作用,组建形成学科教师的共同体。另一方面,借由学科工作室团队良好的氛围,促进青年教师更优的提升。
本着打造智慧卓越且具有个性特色的学科共同体团队的理念,学校成立了儿童语文、智慧数学、自然英语三个学科工作室,以学校市区学科带头人为工作室主持人,分管教导为组长,招募科研快车道的优秀学员、骨干教师、优秀的青年教师加盟,每个工作室10~12人。工作室围绕儿童立场的学科特质的打造共同研讨、打磨课堂、锤炼教师。
其一,开门献课。学校工作室领衔人将微讲座与课堂结合,向工作室教师生动讲述新理念的实践理解,传播优秀教学理念,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学科教学水平。
其二,上门导课。工作室团体对成员进行逐一“手把手”导课。全面把脉课堂,捕捉教师个人及课堂中的“闪光点”,具体指导不足之处,帮助提炼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促使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个性化、风格化。
其三,团队磨课。工作室成员围绕主题持续团队磨课。一课多磨,磨大方向、磨细节。磨课时,团队采用“先加后减”方式——成员们先众说纷纭,发散思维,然后遵循学生的本性和思维,最后探讨出最合适的设计。有时候,成员揣摩学生心理,扮演学生,与上课教师多方对话。合作互助的教研不仅让成员在各类上课活动中斩获精彩,抱团行走的方式更是促进了每一个个体的“优秀生长”。
学科工作室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学术荣誉获得者,至今全校已有80位区级以上学术荣誉获得者,学科工作室成员领跑区各学科课堂教学。近几年,学校有100多人次获得省市会课一二等奖。
四、评选推介,传播“优秀”因子
发现赏识优秀,迁移成长优秀之后,学校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向学科带头人、名师发展,另一方面引领青年教师将优秀理念、优秀行为传播下去,形成学校优秀传承的良性循环氛围。
1. 东小最美。
学校给青年教师专门设立了平台,评选学校最美教师和最美团队,聚焦优秀人物,优秀细节,品味感人瞬间,传递正能量。全校教师推选勤于阅读的“敏学教师”,笔耕不辍的“敏思教师”,敢于实践的“敏行教师”,勇于突破的“敏慧教师”等,让青年教师亮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并宣讲传递自己的“优秀经验”,形成教师的“优秀文化圈”。
2. 优师推介。
学校推荐优秀的青年教师参加区品质研修班、区名师工作室、市特级教师后备班,并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讲课和展示的机会。同时组织“积极课堂”市级推介,江苏省“师陶杯”课堂教学展示、江苏省科研基地学校联盟课堂展示等,不断提升学校优秀教师的思想和影响力,促进名师的迅速成长,并辐射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在走向积极的学校生活中,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秀的因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在互相赏识,互相滋养的携手同行中,发现优秀、赏识优秀,迁移并成长优秀,最终使“优秀”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行为。
374150190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