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需求与管理重点

2022-03-19 22:45黄建洪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

摘    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意味着在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核心地位的战略申述以及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的实践强化。从行动上看,专业建设中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着力塑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锻炼严谨科学的科研思维与方法等,以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新需求。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中心地位的系统夯实、学生参与质量的有效提高,以及全过程激励保障等,从而构建研究性教育形态、营造科研创新的“三全”育人生态,以提升创新育人效果。

关键词:一流本科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4107(2022)03-0001-04

收稿日期:2021-08-15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对国家教育组织形态、教育实施体系与评价模式等不断提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贯彻实施“双一流”工程,其核心在于全面强化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现创新型人才的系统培养。在此过程中,与之相应的管理服务要求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此,文章拟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需求以及管理重点进行探讨,以期对此论域有所助益。

一、新时代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引领育人新方向

坚持以中国逻辑来立德树人、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基础性工作[1]。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2],其逻辑出发点和归宿是本科生基本的、自由的、可持续的、充分的、创造性的发展。其中,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构建研究性教育形态,是基本特征之一[3]。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双万计划”,在2019年至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这标志着,新时代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正式拉开大幕,由此将对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新阶段,面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也更加紧迫地摆在了高校教师的面前,成为亟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索的重大议题。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4]。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是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而提出的,旨在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目标在于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重点举措和核心抓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需要瞄准一流本科教育的精英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其精英性、批判性、基础性和学术性特质[5]。这是国家层面对新时代育人方向做出的宏观指引。一方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一般而言,专业是知识模块的集成,学科则是知识体系的集

成,专业是学科的基础。只有真正扎牢、凸显本科专业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抓手与载体作用,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目标任务。另一方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之需、发展之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高等院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需要紧扣“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党和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复合

型,有真正创新力、实践力和服务力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文章着重就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以及培养过程中的管理重点问题,展开针对性探讨,以期对该论域有所助益。

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见图1)。

其一,塑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高校既是创新性思想的发源地[6],又是创新能力培育的最重要环境和导引因素[7]。一流本科教育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直指基础性、精英性和学术性。要有效凸显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培养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就需要高校对本科专业人才的科学研究精神进行系统塑造。科学精神的内核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即尊重实际、尊重规律、尊重实践。这对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至关重要。无论是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还是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还是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条件下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而言,都离不开对科学的尊重、对科学精神的尊重,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塑造便是基础。

其二,锻炼严谨科学的科研思维。一流本科专业的“一流”,即前沿性、先导性、示范性。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研究思维训练是基础。在专业建设中,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学生科学研究思维训练,其实质就是要形成全方位的以创新为导向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一方面,需要提升学生严谨科学的意识和态度,养成唯实、唯真的研究思维,锻炼学生通过科学方法和程序,获得对既有事物的新认识和对未知事物的新发现。另一方面,需要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建设性思路,敢于假

设、敢于质疑。使学生既能“挑刺”,又能“栽花”;既能立基过往、立足现实,又能通过反思和求证来创新与发展,更能想前人所未敢想、做前人所未做或未敢做。科学研究思维的锻炼与养成,是使学生始终拥有一颗好奇之心,是应对世界变动敢于实践、善于创造的宝贵品质的基础。

其三,构筑继承创新的知识体系。本科阶段的学习是构筑学习者知识体系极其重要的过程,期间所获得的知识背景理解、知识线索把握、知识要点累计、知识方法习得、知识话语运用以及知识掌握评价等,对于学生研究生阶段的深造乃至其迈入社会、解决复杂实践问题,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需要通过培养方案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资源更新、育人机制协同、保障体系改善以及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升级等方式,来确保学

生对于这一基础性知识体系形成过程的高质量参与,同时引发立德树人效应、人才培养的优良创新创业效应、文化传承效应、心理认同效应以及人际交往效应,从而实现专业建设过程中“一流”与“教育”的高位阶兼容,让育人过程有效地落实到“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上来,体现到人才培养与人才成长的高质量上来。

其四,训练精益求精的科研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便是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长期以来,在本科人才培养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方法训练的弊端。这就易于导致学生重识记、轻理解,重分数、轻创造,多被动接受、少主动求索,存在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低效甚至无效状况。然而,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技术的传授与训练,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对知识本身的讲授。严谨规范、系统高效、精益求精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训练,对于厚植学习者的适应性、发展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五,深化持续改进的创新实践。能否营造学生广泛深入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生态环境,对于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与学术性有着持续的影响。要营造这种生态环境,首先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讲授为绝对主体的“填鸭”与刻板的教学模式,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性课堂教学为第一主阵地,同时能够形成持续高质量地供给学生广泛的科研资源,以创新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系统支撑为保障的本科生科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整合模式。因此,摸清楚学生的科研创新学习需求,精准回应这种需求的科研创新组織更新、管理落实与服务优化,成为“双一流”战略推进背景下一流本科教育需要深入持续解决的

重要现实问题。围绕新时代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形成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的全要素、全链条、全天候教育教学模式,才能让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成长成为一种高度可预期的体系化行为。

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管理的重点

一般而言,科学研究与创新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或者更为实质地讲,科学研究的本质即创新。这就意味着,科学研究需要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过程、创新行为、创新方法等方面出发,达到创新结果。作为高级别的思维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产生新奇、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或产品的能力,是冲破常规和俗套,针对真实世界的问题提出新颖观点、解决办法,或创作出新兴产品的能力”。然而,创新并非自然而然发生的,也绝非一次或两次的探索就可以成就,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一个艰辛的历程。那么,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又有何意义,其独特性在哪里。显然,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既包括一般意义上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科学方法在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这一惯常的认知,还包括其主体(特定角色)——本科生理应内蕴的独特内容和特性。

正因如此,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指出,“研究型大学应该充分利用研究生和研究项目的巨大资源去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而不是去极力翻版文理学院的特殊环境。要在大学学习的所有参与者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提供只有研究型大学才会有的新的本科生教育经历”[6]。这就明确提出,研究型大学更应该高度关注本科生科研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训练。美国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认为,本科生科研是指由本科生通过调查、探索,对学术研究做出实质性或创新性的贡献,是一种对学科领域具有原创的或创新性贡献的探究与调查活动,其活动绩效是一系列复杂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7]。因此,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有以下特征。其一,资源整合性。高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应充分应用于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研究生和研究项目的巨大资源不应割裂本科人才培养,需要有一体化思维。其二,学习共生性。大学学习的所有参与者之间要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在这种共生关系中孕育和成长的。其三,实质创新性。本科生科研是一种对学科领域具有原创的或创新性贡献的探究与调查活动,要义是学生做出的探索和创新。其四,学习独特性。无论是原创性的产出,还是专业技能的习得或科研领域兴趣的开发,抑或是对科研过程鉴赏的培养,本质上还是一种学习行为和人才培养,与一般意义上的科研仍存在差异。本科生科研具有促进学生的学习产出、促进指导教师的学术发展、对所在学科领域做出贡献的多重功能,也正因为如此,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便成为国内外众多高校倾心投入的重要实践活动。

那么,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管理的重点在哪里呢?概之有以下三点。

一是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学生中心地位的系统夯实问题。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话语体系正在悄然发生重要的变化。反应在人才培养上,依托于“双一流”战略下的课程资源、专业建设和绩效评价等,已然呈现出从施教者的“教育”向受教者的“学习”转变。可喜的变化正在发生,即人们越来越强调从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即学习者角度、社会效用角度等)来谈论和认识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诸如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的分离、科研与教学的分离、教与学的分离、学与做的分离等割裂状况,在相当程度上还影响着育人质量的提高[8]。如何真正深度形成学生的中心地位、学习的中心地位、学习效果的评价导向,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系科专业的组织设计总体上具有其合理性,但是其科层等级性的管理服务架构,决定了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充分实现。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与完善,还是教学资源的供给与调整,还是课堂或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发展,抑或是教学评价及其结果的反馈使用,都可能受此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教育教学主导地位的发挥形成制约,与此同时,与“教”受抑制相伴的是“学”“研”的过程被“矮化”和被动化。宏观环境上看,校园未被充分设置成为知识传递与创新孕育的场域,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将大学转变成为行政运作的载体,也就让学科专业发展的规律乃至学术发展的规律遭受相当程度的误读与裁剪,进而抑制了创新性学习的发展。

二是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学生参与质量的有效提高问题。能力培养应是一个持续性的系统行为和过程。系统行为是否养成习惯,系统过程是否连贯、高效、可持续,是否突破常见的碎片化、应景性以及浅表化,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实践中,许多高校都创设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科研平台和科研激励机制,为开展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和能力培养创造了一定条件。然则,参与率不高,以及参与质量不高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为困扰高校教师的问题[9]。与此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第一主阵地的课程学习和课堂教学(包括实验、专业见习与实习等),则可能因为准备不充分、研究性不足、协同性弱、资源条件限制或是指导程度有限等因素,而呈现乏力或虚置状况。这里需要走出一个误区,不能一提到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就一定是科研项目的发包管理。实际上,重要的是要让人才培养的课堂、课程具有研究性、前沿性、启发性,要让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教学与研究等成为一个“大学习”的联动体或教学共同体,这样才会让有限教育教学资源更加充分地发挥育人和训练作用。为此,如何持续改进和优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参与的体制机制,需要着力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从阙如到设置,再到运转起来,创新性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验体系中的规范参与机制,需要逐步建立起来。二是解决优不优的问题。在总结、反思和借鉴的基础上,面向更具可操作性与可评价性,逐步发展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训练项目与管理服务机制。三是解决系不系统的问题。现实中存在教务与学工、教学与科研、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资源分散、机制不协同的状况,只有不断提升育人的整体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培养效果。

三是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全过程激励保障与评价问题。要让学生的成长成为一种可预期性的常态行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就需要在激励保障与评价导向上设置合理的管理服务机制。实践中,不少高校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仍然存在较为普遍的全过程激励保障不足与评价引导乏力等问题。一方面,不少科研激励机制缺乏完整性。譬如,许多高校对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即“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即“创青春”)以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即“互联网+”大赛)有着很强的政策激励,政策具有很强的引导力,效果较好。然而,在“三大赛”之外,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能够参与的院级的、校级的以及其他各级各类调研类、竞赛类、实践类、创意类等科研项目或实践,高校应如何设计既能够调动学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训练提升能力价值(包括科研项目立项、科研论文发表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等)的激励方

案,尚显不足。另一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落到根上的问题。即如何设置让研究性学习和主动性参与成为常态的激励方案,这些内容隐藏在课程教学、试验设计、课后与课堂学习衔接的学习任务完成、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探索性课业和探究作业设计(如翻转课堂、研讨课中的考核评价等)之中,过程性的激励与引导极易被忽略,但又极其重要。如果这些方面的激励评价不足、不科学或是缺失,就会失去最主要的科研创新素质培养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即便课后的或其他科研项目的组织如火如荼,但因其割裂性而非与课程学习、专业学习的叠加性、延伸性而导致其效果大打折扣。

实现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学生的中心地位是基础,提升学生参与有效性、提高训练质量是关键,在培养中确立全程正向激励保障与科学评价机制并合理导入到学生学业发展之中是保障,整合形成“创培”的合力,从而更为有效地引导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

[2]  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4):4.

[3]  李硕豪.论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8(7):12.

[4]  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8(5):2.

[5]  周光礼.一流本科教育的中国逻辑——基于C9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2):15.

[6]  朱雪文.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全球教育展望,2001(3):67.

[7]  MATHIAS B, EMANUEL  J, MARKUS S, et al.Intelligence, Creativity and Cognitive Control: The Common and Differential Involvement of Executive Functions in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J].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Intelligence,2014(9/10):73.

[8]  陈骏.一流人才与一流本科教育:理念、问题与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8(3):4.

[9]  李湘萍.大学生科研参与与学生发展——来自中国案例高校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1):129.

■ 编辑∕李梦迪

修回日期:2021-10-07

作者簡介:黄建洪(1974—),男,四川自贡人,苏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的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重点课题“一流本科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构建研究”(2019JSJG050);2019年苏州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面向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德国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