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树仁 杨国珍
随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交流的日益频繁,录像课逐渐成为展示教学特色、传播教改成果、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载体。当前国家级、省市级的优质课评比,除课堂直评外,更多的是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这样一种间接形式进行评比。这就要求参评的优质课不仅要课上得好,而且要拍摄得好、编辑得好。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等,最终都要通过录像展现给评委。如果摄像人员拍摄的画面质量不高或不能恰当地表达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后期编辑又不能精当地取舍、润色,即使现场教学再完美的一节课,在录像上也不能完美体现。所以,如何设计、录制优质录像课便越来越得到学校领导、教师以及教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一、优质美术录像课的标准
设计、录制一节好的美术录像课,是一项“综合工程”。首先,要求作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完美,师生要有良好的教学状态和精神面貌,教学细节精彩纷呈,教学过程引人入胜。这就要求作课教师课前一定要精心准备。其次,作为拍摄人员,要熟悉作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细节以及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效果,做到胸有成竹,并能适时、准确地捕捉精当画面。后期编辑时,应对这堂课有整体把握能力,在画面精选、加工、润色方面,游刃有余。一节优质美术录像课,需要作课教师和录制人员的完美配合,二者缺一不可。
一节优质录像课,画面一定要清晰、稳定,镜头语言干净、利索,镜头转换得当、适时,教学细节表现准确、生动等,总而言之,一节优质录像课一定要把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启发、学生的反应以录像画面、镜头语言这种形式集中、充分、生动、艺术地表现出来。
二、设计、录制优质美术录像课的方法
观看录像课与现场听课不同,录像课是将作课教师的教学设计通过具有选择性的录像画面集中展现出来,这就要求录像画面必须准确、生动、流畅、自然,富有美感。为此,作课教师和录制人员都需注意一些问题。
(一)作课教师方面
1.课堂结构。“文似看山不喜平”,一节课也如此,录像课尤其如此。一节美术课的课堂整体结构,要如绘画之构图、音乐之旋律,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富于变化。问题之设置,师生之互动,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或密不透风,或疏可走马,或银瓶乍破水浆迸,或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张一弛,收放自如,黑白灰层次分明,干净利落,痛快响亮。一节美术课,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一节课虽小,但教学设计最好从宏观角度思考,要将这节课置于与时俱进的具体时代特征与社会背景之中,这样的课就显得非常厚重、大气。一些课往往在课堂导入环节就需要体现这种精神,将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教师表述。教师的语言、语气、语调也同样忌“平”。教师的讲述要有亲和力,尽量与学生缩短距离。语言要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富有哲理。要注意语言表达上的“留白”,给学生思考、消化、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的时间与空间。不同内容、不同目的、不同作用之表达,语气也要有相应之变化。启发性的语言,语气要充满调动性;结论性语言,语气要肯定;点评作业时,语气应亲和,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批评建议。一节课自始至终要注意表达方式和语调的变换,或激越高昂,或静谧低沉,或庄严凝重,或活泼轻柔,要充满情感,有指向性、调动性,富有效果。总之,教师的语言表達,不但要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更要讲究艺术性和教学效果。
3.互动评价。师生互动,不能表面化、程式化。互动一定要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作用。互动形式也要注意多样化。分组合作教学的评价,针对不同组的学生,展示、评价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或集体展示,或推荐代表谈创意,不同内容不同作用,要因“材”制宜,选取最恰当的形式。在视觉形式上,给人以美感。录像课忌讳画面的单调、重复,没有变化。作课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课堂动态的空间立体化形式的画面经营。
4.教师着装。教师的着装在录像课中也十分重要。教师的着装要端庄大方,又要和作课内容、教学环境相协调。上绘画实践类的课,最好不要穿得过于严整,要适当放松、休闲一点,这样便于作画示范。鉴赏课不妨穿得正式一点。教师衣服的颜色要与黑板有一定的反差。另外,教师的衣服要与学生的衣服有所区别,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其主导作用在录像画面中能更清楚地体现。
5.学生配合。在录课过程中,有的学生爱看镜头,这种“走神”特别影响录像课的效果。课前教师一定要嘱咐学生。为避免学生在录像时可能会出现回答问题声音小,或举止不够大方,或讨论时不够积极等现象,教师的发动与组织工作必不可少。总之,只有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才有可能保证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
(二)录制人员方面
如果作课教师把课准备得十分完美,录制人员应该通过教育技术手段艺术地再现这节课。前提是摄像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技术与丰富的录课经验,能适时准确地捕捉恰当的精彩画面,或全景或中景或特写,或推拉摇移,这一切都需要摄像人员根据作课教师的教学设计,预先进行准确的判断并迅速捕捉,敏捷及时地应变。
1.机位布置。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录课环境不是在演播室,大多是课堂实录。这样就要考虑机位的布置。既要考虑光线,不能逆光,又不能“穿帮”。所以摄像机的摆放经常是置于教室内靠窗户的一侧。如果教室窗帘的遮光效果好,也可将机位置于教室的另一侧。由于教室大都安装了投影和屏幕,还要考虑摄像机的摆放不能影响屏幕的使用。
2.声音采集。因为大多的录像课是在教室,声音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有的课录完后,画面很好,就是声音太小。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录课时就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可以佩戴领夹无线话筒,保证教师的声音清晰洪亮。学生的声音可以用前机位的外置话筒进行采集,也可将后机位的外置话筒方向置于学生一方。
3.熟悉流程。录制人员提前与作课教师沟通,熟悉教学设计与流程。为了保证录像课的效果,拍摄人员最好参与作课教师的试讲。拍摄人员听课与其他教师听课不同,他们要从录课角度考虑如何用镜头充分表现教师的教学设计,同时从摄像角度留心教学过程中师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后及时提醒作课教师,进行修正。录制人员听课是从拍摄角度去听,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中镜头语言的运用以及镜头的变换、组接,如何用镜头充分表现教师的教学设计,甚至需要考虑教学流程中的具体教学细节怎样拍摄,怎样表现,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到拍摄时有的放矢。
4.细节拍摄。教学细节往往能高度集中地体现教师的教学魅力、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灵气。所以在录像课中,教学细节的抓拍非常重要。一些精彩的细节特写,往往能让观看教学录像的人眼睛一亮,课堂顿现盎然生机。教师设置的问题“一块石头”般地扔出去,学生心里马上荡起“串串涟漪”,一定要通过镜头语言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来。拍摄师生互动环节时,一定要用画面体现师生互动的深层意义。教师的主导作用正是通过学生反映这样的镜头体现出来的。教学细节抓拍好了,不仅能充分表现师生的教和学,而且使录像课在视觉观赏方面,非常生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有可能决定一节录像课的成败。
5.后期编辑。录像课编辑时,要注意画面切换准确、及时、自然、流畅、稳定,不能有跳跃现象;切换方式用硬切,如用迭化,时间要适当。镜头转换得当、适时,教学细节表现准确、生动,合成画面要始终保持教学进程、内容的完整展示。作课教师最好与编辑人员同时参与编辑,这样在具体画面、具体语言的取舍方面,才能做到准确精当,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经过编辑后,张弛有度,精确、艺术地表现出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本文无法具体而深入地将一节优质美术录像课的设计与录制方面的问题都讲清楚,充其量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美术教师、教研人员参与到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来,使我们的美术录像课越来越好、越来越美,在充分挖掘、表现师生的教学智慧的同时,又能给观摩者带来无尽的视觉享受。最终使优质美术录像课最大效益地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不断地将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推向深入与成熟。
(徐德明)
39645019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