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纯,潘翔,马萱航
(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理学院,上海 201418;2.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校长办公室,江苏昆山 21533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指出,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支持在线开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加强创业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开展创新创业园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并促进大学生加强数理化和生物等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国家创新能力基础。张云涛[1]等指出高校应该鼓励、扶持学生就业创业社团发展,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储备必要的就业创业知识和就业技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要以学生社团为教育实践平台,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以创业带动就业。佟丹丹等[2]浅析大学生社团对就业的影响,总结出大学生社团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创新社团与其他社团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表现在个人能力提升、社团资源、社团运营发展等方面。
基于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创立相关社团协会并开设创新创业有关课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业能力。本文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Winner 青创社为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全国最早以“应用技术”命名的上海市属重点建设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Winner 青创社为校级金五星社团,深入剖析Winner 青创社目前的发展现状,主要是对社团的建设进行分析,旨在为社团管理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做出贡献。
社团在举办各种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同时,让学生真正了解创新创业、认识创新创业、爱上创新创业。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中,理论知识往往是更加被重视的,实践环节相对较少,而创新创业的存在恰巧可以弥补这一短板。通过举办讲座、邀请校外专家分享经验、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创新创业社团作为学习型社团,经常举办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讲座与课程,可以让社团成员成为校园中的示范带头先锋,引起其他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校创新创业社团凝聚了学校中所有创新创业竞赛的培训资料和竞赛平台,同时配备了优秀的创新创业教师作为社团指导教师,并且学校在社团的影响和需求的号召下设立相应的创业孵化器,让有创新想法和创业需求的学生有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学生在模拟中感受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倍感新奇,同时也提高了创业兴趣。
有研究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的调查显示,仅有5.2%的学生表示参加创新创业社团活动受益匪浅,有不到20%的受调查者明确表示愿意选择创业[3]。专业指导教师的缺乏依然成为制约社团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社团活动基本上由社团学生根据“兴趣、热情”组织,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社团的“教育、服务”职能未能全面实现[4]。
与传统的社团相比,Winner 青创社在部门管理中显得更加专业。由社长、 副社长与社长助理构成主席团,对Winner 青创社的管理做出最高决策,讨论和决定各个重大事务、方案、文件、社团的发展方向,制定和修改社团章程等,下设科技部、市场部、产品部、财务部、秘书部、编辑部、活动部、宣传部和公关部,负责社团的正常运转、公众号推送和抖音等平台的运营。
在校内活动中,Winner 青创社负责引入专业投资人、创业基金会负责人、成功企业家、“大创”比赛评委、“大创”比赛资深高校教练、“大创”比赛高规格奖项获得者等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的“大创”指导教师团队为社员进行培训和辅导比赛事宜,主要任务如下:
(1)负责“大创”师资培训,培养一支既懂专业又懂“大创”的复合型“专创融合”人才梯队。
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或寻找适合创新创业的学生或教师组成团队,共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加强“专创融合”师资的培养,不同专业不同领域和创新创业进行结合,拓宽创新创业可以发展的渠道。
(2)负责逐步建设“大创”相关课程矩阵。
相关课程包括创业基础、创业实务、创业进化论、创新思维、创业实践等,以社团创始指导教师罗纯教授为核心开设相关课程,为大学生讲解如何创新创业,辐射至各学院教师开展创新创业课程。
(3)负责建立高效运转的有活力的“大创”社团。
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专业和年级梯队、举办讲座等各种活动出发,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Winner 青创社,参与创业过程,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创新创业。
(4)负责发现和挖掘一批优质“大创”比赛项目。
从现有资源出发,结合现有在校学生的课题组资源情况,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忽略校友资源,毕业五年内的优秀创业学生的项目经过综合评估后也可以作为比赛项目的来源。
(5)负责培养“大创”项目组组长和核心成员。
Winner 青创社现有400 余位社员,通过数次专家辅导培训和学长的心得交流会,调动“大创”社团的力量,形成从大一到研三的梯队,甚至包括毕业一定期限内的学生,从而实现学校“大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6)负责指导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或市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首先在社团内部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申报,广泛参与,并邀请各领域专家举办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系列宣讲。在社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备专家库,颁发创业导师证书,引入优质外部资源,组织各项目组接受专业培训,撰写、打磨、完善“大创”项目参赛文本材料,指导辩手的答辩技巧和临场发挥能力。
3.3.1 严格审核社团成员
在每年的招生时期,Winner 青创社提高社团准入门槛,从根本上保证了社团成员的整体素质。在管理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社团管理章程,以分部门的形式对社团成员进行管理,保证每位社团成员在社团活动中全程参与,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社团部门人员会积极关注社团成员的情况,对于参加活动不积极、长期不了解创新创业理念的成员,要及时筛选与淘汰[5]。
3.3.2 社团活动多样
社团创办的初衷就是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创业,参与创新,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Winner 青创社创立3年来,始终不忘初心,坚持自我,为学生服务。为了帮助学生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社团通过不断的努力证明实力,获得了诸多专家的认可,并借此邀请校外24位创新创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校内16 位专家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指导社团工作和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
3.3.3 积极申办创新创业课程
社团创始指导教师罗纯教授早就注意到学校缺少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积极向教务处申办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参与创业,主要包括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专利申请等,选课期间多次出现爆满现象。在课程中,以获奖作品作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从商业计划书的项目概况、PEST 分析、市场痛点入手,逐个板块进行解读分析,让学生彻底理解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业,如何参与创新创业竞赛等问题。并且,罗纯教授主讲的《创业实务》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1) “从挂科到人生开挂的逆袭”——郭大卫同学。
Winner 青创社首任社长郭大卫在加入青创社后,在指导教师罗纯教授的悉心教导下,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科目一次性重修过关,并且对创新创业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一次次的参赛获奖后,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简历完成了大学生活,正式开启创业人生。
(2)“拿奖拿到手软的小魔女”——陈畅畅同学。
Winner 青创社第二任社长陈畅畅同学对创新创业一直比较感兴趣,本身对参加竞赛也是非常积极,在和社团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多次带领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各类竞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若干项,最后顺利考取了心仪学校的研究生。
(3)“专利狂人”——靳宇阳同学。
Winner 青创社第一任、 第二任副社长靳宇阳同学是在罗纯教授开设的《创新理论和专利申请》课程上对创新创业有所了解,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培训,靳宇阳同学以一份国家专利局授权的专利顺利结课。在这之后,他对专利撰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Winner青创社进行了更为系统具体的学习,在不同指导教师共同的培养下,大学四年共申请专利15 项。
社团面向全校设立了“Winner 创客”大学生“三创”系列宣讲,至今已有二十讲,参与讲座并受益的学生达10 000 多人,宣讲的专家有20 位,由大学教授、企业家和投资人等组成专家顾问团队,其中包括袁岳博士,他是耶鲁世界学者、中国市场研究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飞马旅创始人、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教授,为学生讲授了“读路、读书、读人”,不同的讲座以不同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讲解创新、 理解创业,从“创业是什么”到“企业的股权架构”,再到“如何切入市场开始创业”,让学生从对创业的茫然到对创业充满信心,这就是创办创新创业社团的目的,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创新,了解创业。
在社团发展初期,从探索创新创业竞赛开始,直至社团被评选为“2021年高校大学生创业百佳社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一直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已经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和铜奖各一项、2019年“创青春”中国青年汽车行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等177 项各级奖项; 同时指导社员获5 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教育部着重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授课体系,所以创新创业的发展还需要依托高校社团,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开创相关社团,配备相关的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6],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