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薇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大数据时代正在变革人们的思维和工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要充分利用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开展工作。近几年,全国各大本科学校、职业院校等高校为了响应教育部号召,正在逐渐扩大招生规模,说明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中期阶段,国家和社会对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较高[1]。与此同时,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较严峻。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高校虽然开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并且在该方面的实践理论研究较少,不能为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提供充分的帮助,而且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工作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社会与学生的需求,为此就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策略研究。
各大高校已经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专门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该门课程只对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开设,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但是工作模式以及就业指导教育理念仍然采用传统模式和教育理念,各大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年龄偏大,对于企业用人需求不是特别了解,导致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4]。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所掌握的大数据技术有限,任课教师就业指导专业能力不足,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就业情况的了解不够充分,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因此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指导缺少针对性。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及指导、大学生择业指导、大学生创业指导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内容[5]。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并没有真正做到对大学生就业的全面指导,主要因为高校在该方面工作经验有限,工作内容的设定和工作模式的选择基本是仿照其他学校或者一些国外学校。但是每个地区的就业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部分高校并没有做到这点。而且高校在工作开展中主要将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学业观念、创业观念作为工作目标,忽视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大学生就业环境、就业兴趣,以及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问题思维方式、职业道德水准等,确立未来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目标,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快速寻找到未来就业方向,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刚进入社会时的迷茫心理[6]。然而高校对于该方面指导工作的开展不够深入,没有深入挖掘和利用大学生数据所具有的价值,不能满足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需求,这也是导致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向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共性服务和粗放服务,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并且为大学生提供企业招聘信息以及培养大学生求职应聘技能等,通过将这些公共信息和粗放信息提供给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完成就业计划和就业目标。但是在实际中,大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数据信息的分析不够深入,工作人员多只将所了解到的浅层就业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企业用人情况。主要是因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所掌握的大数据技术不是特别充分,大数据技术应用和操作水平较低,甚至少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根本不具备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无法准确分析就业趋势,同时也没有对针对大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就业路径和就业方向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法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专业的大数据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统计学、数字化技术等专业知识,不只是简单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相关信息、企业招聘信息、就业政策信息等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分析,将大数据信息应用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这是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大数据时代背景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要想取得良好的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就需要高校调整现有的就业指导教育理念,结合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改变转变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体系,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数据信息和企业人才招聘信息,并将二者相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与企业招聘的匹配度。还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针对性指导,发挥出海量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价值。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关系到高校未来招生和发展,就业率越高说明该所高校教学质量越好,所以高校要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制定一套合理的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未来就业方向,从而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工作岗位。大数据背景下针对高校大学生个性化开展专业就业指导,高校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广泛收集数据信息,包括大学生信息、企业招聘信息、就业政策信息等,大学生信息是指大学生姓名、年龄、专业、地址、爱好、特长等,企业招聘信息包括企业招聘岗位、招聘人数、专业要求、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就业政策信息是指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所颁发的政策内容。就业指导工作者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统计学、数字化等专业技术对收集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大数据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数据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完整的大学生就业数据信息链,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每个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和劣势,根据大学生的喜好和专业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需求。
大学生就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就业目标、职业发展以及长远的工作方向,使学生可以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向前发展,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使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能够了解到自身情况,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未来就业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使大学生能够准确地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方向进行定位。大学生每个学期都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教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传授学生规划职业方向和目标的技能,并且向大学生传递企业文化信息和企业用人信息,建立起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鼓励大学生积极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通过对企业和职业的深入了解,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就业兴趣的企业和职业,以此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除此之外,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过程中,需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向学生传递思想道德知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学业观念,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刻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如果一个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就发生偏差,将会影响大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可能导致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选错方向,即使其专业水平再高,也很难发挥其自身价值。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高校针对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实践指导,可以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学校与当地企业或者周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发大学生实习就业指导项目,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向校方传递人才招聘信息,校方对现有大学生信息与企业招聘信息进行分析和匹配,将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大学生分配到企业中,让大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专业知识应用到企业实际工作中,以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如果在实习期间学生的表现达到了企业用人标准,可以在大学生毕业后与其签订就业合同。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中对学生开展就业实践指导,针对学生专业模拟出学生就业环境,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真实体会到适合自身专业的工作环境,在多次就业实践模拟过程中提升就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就业问题解决能力和处理能力。
本文结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以及大数据时代的迫切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策略,以期为实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数据化进程提供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