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丹
(吉林动画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应用型艺术类高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培养艺术类创业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加强应用型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是促进高校自身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为国家与区域建设输送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
“体验式教育模式认为学习是通过经验的转变创造知识的过程,知识源于对经验的掌握和转化。体验式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由四个不同的体验学习阶段组成:具体经验、反思经验、总结经验、实践经验。”[1]“传统教育观念强调的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再到输出的过程,但体验式教育中的信息输入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强调直接体验和主动实践。”[2]以实体课堂为依托的体验式教学方案在创业课堂的创新上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传统创业教育中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将学生的创业计划、创业筹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及模拟实践经验引入课堂。突出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操作与管理,提升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生生协作实现创新创业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大多数艺术类高校学生对自己专业具有浓厚兴趣,但对知识的掌握只局限于技能的掌握,缺乏将技能转化为产品、将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创新意识,创业比率还处在较低水平。体验式教学旨在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专业的动手实践能力转移到创业课程中,针对他们专业强创意弱、产品强创业弱的特点,运用体验式教学激发创新意识,强化创业实践。
应用型艺术类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应该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艺术专业特长,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教学策略和人才培养方案。将应用型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案在校内和同类院校中进行了推广,通过访谈的形式,并与其他没有应用此方案的课程、班级进行对比分析,全面了解了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探究出一种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推广性的课程方案,是贯彻国家“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的有效举措。
2.1.1 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入教学活动,通过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真正意义的教学相长。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协调者。学生自主完成课程的预习、学习,并在课程中通过翻转课堂等方式实现知识输出和能力培养。
2.1.2 教学方式从知识讲授转变为积极引导
利用智慧课堂丰富课堂活动。利用投屏、在线讨论等功能参与项目的选择、讨论与完善,打造体验式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和现代互联网结合,师生互动延伸至实体课堂以外,超越课堂时间与课堂空间。积极做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例如阅读、视听、参与演示、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翻转课堂等,教师通过设计达到了最优的体验式教学。
2.1.3 内容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重视实效和能力
“应用型高校要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将专业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型的实践能力。”[3]教师将各章节课程内容与创业项目紧密相连,用“体验式项目”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围绕创业项目理解创业课题。学生在应用中达到理论与实操结合,学生需要分工协作,开展头脑风暴、分析记录、路演分享,几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组成项目团队,对于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教师在此过程中完成了对学生的个性引导。通过此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既为他们的创业团队构建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业、就业中不可或缺的团队意识。
教学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与体验的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体验式课堂结合,是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业动机的有效途径,“以体验为中心”尝试了多种教学策略,收到较好的效果反馈。
2.2.1 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智慧树、超星学习通实现课堂智慧化,使课堂更便捷和高效;利用QQ群、微信群等加强沟通;利用慕课、优秀网络课程、网络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利用课程建设资源,如录课视频、微课视频、授课教师PPT、优秀创业案例等充实课程。同时教师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歌曲、影视、FLASH动画、趣味游戏、项目测试、项目竞赛等手段,使教学更直观具体、生动活泼,实现更高效的教与学。
2.2.2 创新知识呈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欲”,通过知识呈现的设计,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欲望。采用“怎么样、为什么、是什么”的教学模式,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课前预习,完成某些知识和案例的呈现,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等,同时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性更好,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
2.2.3 学情指导教学
及时发现亮点、难点、疑点、切入点。利用前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找切入点、亮点,利用后测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发现难点和疑点,及时调整授课重心,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的时效性。
2.2.4 重视学生体验
创业教育是体验、改变大于认知的课程,利用游戏活动和项目实战,打造体验式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生改变,实现育人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用型艺术类高校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高校通过就业指导、‘双创’平台、专业机构依托和课程体系培养等途径,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4]因此“体验式”课堂以“以实践为中心”设计教学,完成各级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的质变。
2.3.1 有效参与,完成知识目标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内容创新,使创业课堂超越理论认知,让学生在课堂的有效参与中,完成知识的消化、积累与应用。与学生良性互动,利用他们熟悉和了解的生活需求、专业知识,激发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问题为驱动推动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探讨、研究,逐渐完善学生的认知过程。
注重学生的过程参与,注重成果导向,利用过程评价创新激励学习。将小组讨论、项目完善、课前制作、课中分享等环节均纳入平时成绩考核,项目孵化成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等均可实行学分兑换,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成果导向教学,鼓励学生创业的实践应用与成果呈现。
2.3.2 师生互动,达成能力目标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在教师的教学组织中体现“三个注重”:注重启发,使学生思维更科学;注重实践,使学生能力更综合;注重主体,使主体作用更明显。因此针对“三个注重”鼓励三种学法: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具有启发性、科学性、思想性、逻辑性,便于短时获得科学知识,避免学生被动听课;自主学习法如利用微课视频检验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及知识理解情况,培养自学能力、主观学习意识,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合作学习法针对模拟项目实践环节,根据专业、特质分组、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信息整合、团队协作、规则意识等;学生参与讨论时,教师鼓励其积极思辨和适当争论,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分享夯实理论和熟悉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教师的方法手段创新,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创新能力是不再固执于过去的行为习惯或思维方式或既得利益,而是勇于放弃这些包袱,使自己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局势。”[5]
2.3.3 主动创造,实现价值目标
师生通过主动创造,合力探究课堂模式创新,打造体验式课堂。结合专业特色、创设创业项目,利用实践环节充分体验知识的获得和应用;教师通过课前布置项目预设、课堂活动、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加深内心体验,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生改变,获得提升。在体验式课程中,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完成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成了课程的参与者、推动者甚至创造者。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树立了正确的创业观念,拥有了科学的创业认识、智慧理性的创业态度,同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了创新精神与开拓精神。
综上,应用型艺术类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验式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过程、结果考核、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创业体验式课程建设的方案构建与实践,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为基础”的课程目标。
创新创业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实践还有待完善,首先需要学校大力支持,例如“构建校级创新创业体系,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学校和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责任分工。”[6]其次需要教师在今后的课程中不断打磨,例如项目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完善、计划书的撰写等,要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模拟创业、实践创业中不断提升自身应用能力,创业教育才能不局限于纸上谈兵,真正实现理论与应践相结合,这是今后课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