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键
梁启超先生在1903年写了一篇《中国国民之品格》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将国家分为三个等级:一曰“受人尊敬之国”,二曰“受人畏慑之国”,三曰“受人轻侮之国”。随后,他又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中国的国民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爱国心之薄弱”,二是“独立性之柔脆”,三是“公德心之缺乏”,第四是“自治力之欠阙”(1)参见《梁启超全集》第四集,汤志钧、汤仁泽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74-177页。。这里且不论梁启超先生对国家等级分类是否科学,也不论他对当时中国国民心理的分析是否客观,我们参照这三个等级来对照当今中国的情形,在大国成长进程中,中国究竟是成为“受人尊敬之国”还是成为“受人畏慑之国”,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心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国成长的进程非常快。中国的大国成长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径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对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进行了比较,认为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工具性成长,另一种是制度性成长(2)胡键著:《角色·责任·成长路径:中国在21世纪的基础性战略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7页。。所谓工具性成长,就是指一个国家的成长建立在某种或某几种实力提升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因而强调的是硬实力的成长,其结果必然就是武力扩张。从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看,全球化进程开启以来,西方大国成长进程的内容首先是经济实力增长,然后就是基于经济实力的武力扩张,开辟殖民地,掠夺资源和全球市场。这个过程必然会过度地消耗某一种力量,而其他的力量也无法支撑这种力量,从而使得这个过程难以为继。所以,国强必霸的结果就是最终走向衰亡。这是西方大国崛起进程当中的一种历史周期率。中国跟西方大国崛起的路径完全不同,中国的崛起是制度性的成长,也就是说,在追求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中国与整个国际环境以及环境中的其他行为体形成一种积极的互动,其结果是与世界各国共同成长,所以,我们把这种崛起方式称为制度性成长。
作为一种制度性成长,中国的大国成长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平衡发展的成长方式。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大国成长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硬实力方面,中国在经济上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在短短的数十年中迅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正走在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近年来,中国经济也已经从高速度发展转向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在科学技术上,一些高精尖的科技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性的成果,比如探月工程等,在这方面,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已成为最重要的“逐浪者”。在软实力方面,中国也有不凡的表现: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整体实力大大提升,而国家实力是国家对外行为的基础和支撑力量,所以,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这表现为:从有限参加国际体系到全面参与国际体系之中,并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制度的创建、国际议程的设置等方面,中国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投票率也大大提升,目前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已经上升到第二位,对联合国的贡献率也已上升到第二位。实际上,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率尤其是在联合国维和工作上,五大常任理事国中中国一直处于第一位。与此相关的是,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能力得到大大提升,特别是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中国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实践对中国外交的对外干预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实践中,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在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互动中得到了大大提升。另外,中国在国际公共产品的创新力上也有很大提升。虽然中国是既有国际公共产品的重要消费者,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中国没有颠覆既有的国际体系,也没有否定既有的国际公共产品,而是在维护既有国际公共产品的前提下,创新国际公共产品,目的是弥补既有国际公共产品的不足和遗漏。例如,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都是中国与相关国家携手合作创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并已经得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接受。
那么,中国的国民心理健康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从整体上来看,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表现为:
一是为成功而焦虑。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心理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急躁,越来越专注于自己的成功,而对周边的一切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似乎是在追逐人的本真性,实际上是极端的利己主义的表现。二是价值观撕裂非常严重。价值观是国民心态最重要的集中表现,在政治价值观之下,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允许多样性的,但无论是在自媒体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相互之间越来越无法对话,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即便对话,一方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准强加于对方。否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相互之间缺乏应有的宽容。三是常怀历史悲情之心对待外部世界。这种历史悲情之心在国家弱小时期表现为敏感且自尊心特别强。于是,社会就会对英雄主义充满了渴望,如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李小龙”、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霍元甲”等英雄符号。四是在国家走向强大的进程中把历史的悲情又转化为傲视世界的神情,从而演化为褊狭且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
这样的国民心理和情绪的后果是什么呢?对内会导致冷漠与互害。国民的焦虑与对自我成功的追逐,还会把周边所有的人视为竞争对手,从而使社会陷入霍布斯所说的“每一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的“丛林法则”之中(3)霍布斯著:《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5页。。而缺乏宽容的社会实际上就是被撕裂的社会,这根本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目标诉求。对外历史悲情之下的傲慢必然会导致一种自大的、盲目又自傲的“进攻性民族主义”,也就是以赛亚·柏林所说的极端民族主义、排外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现象(4)刘军宁等主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7页。。我们虽然不能说当今中国陷入了这种不健康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陷阱之中,但的确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种现象。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出版过一些书籍、上映过一些影视作品,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煽动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以爱国主义的幌子,试图绑架国民情绪,挑起国内民众对外部的“仇恨”情绪和制造相关的社会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绑架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行为。而上述国民心理和国民情绪也会引发与之相关的话语,如“‘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中国道路超越西方道路”等。“超越论”实际上就是把中国置于外部世界的对立面,因而中国就成为外部世界的对手甚至是敌人,这对中国显然是不安全的。关于发展道路和现代化模式,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一段话中获得启发。他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马克思在这里虽然没有直接用“现代化”的概念,但很显然是蕴含着现代化的内容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马克思并没有把现代化赋予其意识形态的内容,而只是经济发展的内容,尤其是他并不把工业较发达国家与工业较不发达国家对立起来,并且认为工业较不发达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朝着工业较发达国家所“显示”的“景象”发展。毛泽东在关于统一战线问题上就曾经指出,在国内,“党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包括社会的、党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国际上,要“调动一切国际力量”,从而使中国拥有广泛的朋友(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72页。。而“超越论”必然导致中国在国际社会树敌越来越多。
傲慢与自负都会导致国民产生以小称大和以弱逞强心理及相关的对外行为,这都会把国家引上危险的道上去。这里不妨列举两个古代案例。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诸公子为争夺君位大乱,最后宋襄公率兵平息齐国的内乱,拥立齐孝公。因此,宋襄公声名鹊起,但也野心勃勃,以为自己承继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然而,终究是小国,鲁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大败(7)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僖公》(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2-413、432-436页。。宋国也从此一蹶不振,这就是以小称大的结局。另一例同样是宋国,发生在战国时期。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宋国有雀生大鹏,宋康王占卜问吉凶,史占之曰:“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宋康王便起兵伐朦、薛、齐、楚、魏,最后被齐国所灭(8)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周纪四》(一)卷第四,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34页。。这是弱小国家却想争夺霸主地位的悲剧。
历史给后人丰富的智慧,也包括经验和教训。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中国都应该做“受人尊敬之国”,因此中国在大国成长的进程中,国民当以一种健康之心态与世界各民族打交道。尤其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天下情怀的民族,从自西周以来而逐渐形成的“天下体系”,就彰显了中华民族是具有宽阔胸襟和包容世界的民族。我们要抛弃褊狭的民族主义,心怀健康的国民心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来塑造一种中国式的新世界主义,携手世界平等待我之民族走向“美美与共”的世界未来。褊狭的民族主义无法支撑中国的大国崛起进程,只有健康的国民心理才能使中国的崛起进程具有持久不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