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环,王佳俊
(唐山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法学系,河北唐山 063000)
健康旅游产业是河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已成为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健康旅游是用中医药文化丰富健康旅游服务的内涵,在人们享受传统旅游服务的同时,为其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给游客以愉悦身心、健康养生的全面体验,是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新兴业态。人力资源是健康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人才供给水平影响着产业发展水平,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亟须适合产业发展需求、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供需两端相匹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需政府、企业和高校多方联动,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需求的,集创意、运营、管理、服务等多项技能于一身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化人才。河北是中医药文化大省,对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考察,对其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为中医药健康旅游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可以科学合理地配置优质人才资源,扩大就业范围,对于全面推动健康河北、健康中国建设起到一定作用。
2015年,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的市场规模是946.8 亿元,2019年增长至3 132.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8%。据估算,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大健康产业增速会达到9%,河北的健康产业发展基本上是按照这个增速进行规划。生命健康被列为雄安新区未来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健康产业是重要的产业载体。河北省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20年河北省中草药材总产量比2019年增长10.2%;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到100 亿元,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3%[1];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发布升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评定规范的地方标准;以岭健康城、新绎七修酒店、金木国际产业园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第一批示范基地创建名单;包括河北安国药王庙文化景区在内的13 家单位被确定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新建“国医堂”201个;中医药与旅游融合,活力迸发,如三年间安国市旅游业增加值从38.9 亿元提高到60.3 亿元,增幅高达55%[2]。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对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河北省中医药文化表现较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中药材种植基地等资源被充分挖掘,并逐渐融入健康旅游产业中。中医药产业与健康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涉及中医养生、中药种植、旅游管理、创意研发和市场营销等一系列职业,对多学科人才需求旺盛。
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河北省高度重视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培养,已经把中医药人力资源开发放到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全局去考虑,加大专业教育投入力度,如培养高端人才的“名医入冀计划”的实施、中医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等[3],把人才培养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创新,促进整个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今后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需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念、开放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等,要加大中医文化宣传推广、参与国际化竞争,更需要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人才供给能力的优化。
河北是传统中医药大省,2020年中草药材总产量达到69 万吨[4]。河北省中医药资源优势及健康产业发展趋势,亟须专业性较强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高等院校是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河北省各高校中,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了健康管理专业,保定学院设立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燕山大学、河北大学等十几所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设有康旅产业学院等,虽然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培养环境尚未构建,但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培养已具有一定的教育基础,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师资队伍。
市场可以有效激发产业活力,人才市场培养机制的完善能带动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提高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繁荣。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以培育和发展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健康旅游线路、旅游项目、旅游品牌为目标。由于河北省的健康旅游产业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人才培养机制还不成熟,如旅游院校教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医药旅游行业岗位缺乏吸引力、行业创新能力不足、新媒体平台利用水平较低等。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依托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展,传统旅游业存在产业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加之河北省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造成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等方面也不均衡。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所需要的产品研发和产业经营管理等高端人才不足,高技能型健康旅游饭店人才缺乏,国际化人才严重缺失。
河北省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多是依托中医药资源丰富的中医医院和中药企业开展[4],尤其是具有健康疗养资源的旅游景区,各有各的优势,有的具有中医药资源和文化优势,有的具有康养旅游的优势,在对健康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时,往往各自为政,相互交流较少,对于兼顾中医药健康旅游文化知识和产业发展技能的产品设计、推广宣传等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因此缺少一套适合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的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目前,在河北省高等院校中,中医药与旅游方面的“双师型”师资数量较少;在培养方式上也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未把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结合起来;在产教融合方面探索不够,教育投入与职业培训投入力度不够,人才培养开发多停留在较低层次,企业对员工的岗前和职业培训薄弱,针对性不强,造成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短缺。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涉及多个主体、多个层次的持续性开发。河北对中医药旅游人力资源的规划还比较缺乏,不能合理预测人力资源在环境变化中的供给和需求状况,未对人才的使用、培训、绩效、薪酬等进行长远规划,不利于人才的合理配置,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培养的创新力不足,各个部门协调力度不够,未对培养方案、选拔留用、人才评价等措施进行创新,都是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开展新项目,未把中医药旅游人才培养作为新内容,旅游服务人员未与相关中医药专家进行有效交流,未进行系统、专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还未形成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存在市场机制调节不健全、行业培训机制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就导致健康旅游人才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单一、高素质人才缺乏流失等问题。此外,没有创建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人力资源开发教师、人力资源部经理、从事相关工作的项目组成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薪酬保障机制不健全,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容易造成人才队伍素质不高,使产业活力不能充分展现出来,造成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影响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健康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由单独型开发向合作型开发转变,由分散开发向有序开发转变,由被动开发向主动开发转变,针对不同的项目目标,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和人才的供需预测,通过多方联动、市场交换配置等方式满足市场需求。建立旅游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要素配置中的作用;完善人才市场机制,规范职业培训市场,一方面需要发挥市场在经营中的职能,另一方面发挥市场的监督职能;改革吸引留用机制,加大政策创新,营造尊重、吸引人才的环境,营造依法用人的环境,使人才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促进就业功能日益增强;通过市场调控抓好项目实施,适时增加一批省级或市级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研修和学术经验交流项目。把人才培训项目与河北省康养旅游大会、河北省中医药大会等会展项目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目标更能满足实践需求;有效整合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众多要素资源,如开发区、各类医疗健康协会、产业园区、研究院所等;加大旅游景区骨干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数据库,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使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搭建人力资源交流平台,建立专业的人才交流市场,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借助河北省文化产业大数据平台、河北省文化消费云平台等,打造河北省网上健康产业服务平台,尤其是京津冀、雄安新区的健康产业服务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等,考察市场需求,提高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在供给上的精准性。
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培养紧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和年轻的创新人才。河北省高校需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专业人才培育,除了已有的健康管理等专业,还可以开设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中医药健康旅游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等,设置中医药技能、中药文化等课程;可以在高校设立健康旅游产业学院、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等,培养掌握健康产业规划、设计、宣传等系统知识的学生;加强健康旅游相关教学机构间的合作,鼓励旅游院校与中医药院校跨校合作,开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知识课堂,授课内容可以包括中医养生知识、中医理疗技能、养生药膳等,对中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和旅游院系的学生进行健康旅游技能培训,提升项目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建设储备人才[5]。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多元化培养,拓宽人才开发渠道,优化人才开发方式,组织系统培训,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开展诸如异地考察、工作轮换、远程教育等培训方式的创新,积极利用现有的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和中医机构,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外语、中医药知识、旅游及相关技能的培训,聘请以中医药专家和旅游专家为主的专业团队,联合开展导游和讲解员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和实用人才培训。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高校设立培训中心,对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就中医药健康旅游实践、政策解读、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等主题进行培训,促进产教融合;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如人才创业园、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从实践需求出发,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
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培养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宏观管理,进行科学规划,把握人才发展方向,建立战略培训体系,强化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优化旅游人才成长环境;强化职业生涯管理,建立全过程、长效性的培养机制,建立战略培训体系[6];推进信息化管理,建立积极有效的人才流动、服务等政策机制;建立有利于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加强引导、服务、投入和监督机制,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推行从业资格证制度,提升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的准入门槛;建立科学的社会评价和保障制度,完善奖励机制和激励措施,探索竞赛与评比激励法的使用,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遵照人才成长规律,探索选拔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在职称评定、薪酬等方面有所倾斜,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可以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或项目工资制,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用人机制,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优化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成长环境,推动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元素将被充分发掘利用,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即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需要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随着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培养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成熟,必将为产业发展提供经验丰富的,符合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需求的管理类、营销类、策划类、创意类人才,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