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的作用和路径研究

2022-03-18 11:34王庆佳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价值观

王庆佳 林 振

(福建商学院 福建福州 350506)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弘扬雷锋精神、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1]实践表明,志愿服务在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对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感有着潜移默化的效应,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观;在学生励志成才上有着引导、激励作用,体现在志愿服务的过程能够培养贫困大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志愿活动给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输血—造血的平台,充分保护某些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在志愿活动中获得价值存在感。因此,在资助育人体系中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将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志愿服务、资助育人的时代价值意义

(一)志愿者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内涵、“自愿、无偿、利他”志愿服务特征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和谐、友善”的思想,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契合度具体表现在:一是渊源相同,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奉献、和谐的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二是价值追求目标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长期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中凝练出来的群体精神道德追求,志愿服务精神是时代社会群体正能量、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有着崇高的道德风尚和群体凝聚力;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志愿服务的价值引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实践与表达载体。[2]

(二)新时代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物质和精神条件,劳动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志愿服务精神蕴含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以志愿服务精神主导的劳动将是我们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最佳途径。新时代对志愿服务、劳动教育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2017年《志愿者条例》提出,高校可将志愿者服务纳入实践学分管理,《条例》的出台意味着志愿服务成为国家及地方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3]因此,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融合发展将带来更加向上的劳动精神面貌,更加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和更加精湛的劳动能力技能。[3]

(三)志愿服务与资助育人的终极目标。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在育人功能上不论是价值观、责任感、感恩意识等意识形态的塑造,还是实践能力、本领技能的获得,都是最为有效和直接的,而当前攻坚脱贫战中包括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工作重点不止是扶贫,更重要的是扶志,因此,将志愿服务有效地融入资助育人工作中,以志愿服务精神为导向,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面对贫困、学会摆脱贫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志愿服务在资助育人体系中的育人作用

(一)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的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决择。[4]志愿服务是一种体验式活动,通过强化道德认知、深化情感体验和陶冶道德情操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5]首先志愿服务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帮助大学生学会理性认知社会现象,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其次志愿服务的实践性、移情性、教育性等特点,更容易使参与志愿活动的学生获得成就价值感、集体感和使命感,克服贫困大学生内心的自卑感,是很好的情感体验过程;最后志愿服务陶冶道德情操表现在志愿服代表着正确的价值取向、社会精神文明,传递着“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因此,志愿服务可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让贫困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重获自我肯定、重拾自我价值,正确面对贫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社会责任意识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为导向的志愿活动,是贫困大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小事回馈社会的重要载体,在这种友爱和谐的互帮互助、助人助己活动体验中,通过对他人的生命价值关怀以及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践行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感恩的传统美德。在志愿服务中,贫困大学生能够积极发挥自觉性和主体性,自我价值定位更加清晰,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更有方向性,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形式多样性,从对他人、家庭、集体、社会的服务过程中,层层深化,高度提升社会责任感。

(三)提高贫困生对国家、对政治的认同感培养。志愿服务促使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基层,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过程中看到国家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象,看到党和国家政策致力解决民生问题,这种爱国情怀由内而生,触发到更多人的心灵深处,提升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志愿服务以实践、劳动教育为抓手,给予大学生策划、执行、总结活动等机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反复思考、试错,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不断锤炼学生实践本领。另外,志愿活动在其本人强烈的主体意愿和偏好下,使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在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使知情意行高度统一,使个人性格、人格、品格等磨砺锤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6]。

三、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的路径

(一)制度化——完善组织建设,有效保障团队运行基础。首先,健全励志团志愿服务规章制度,明确志愿者的岗位职责、志愿服务活动流程、志愿时长要求等,为志愿服务品牌化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其次,完善培训制度,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加强群体对志愿服务精神、团队服务理念的认知并提升志愿服务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志愿骨干的培养,提升志愿骨干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志愿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志愿服务效果的发挥,是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化的重要基础;最后,提供经费保障,通过多方面筹集活动费用,对志愿者活动的合理费用给予经费支持,对优秀志愿者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参与性,使志愿服务活动形色俱有。

(二)特色化——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品牌文化精神。首先,认识到志愿服务本身具有的志愿文化,它蕴含着中华仁爱美德和高尚的道德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平等友爱,同时实践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劳动教育,更加让人懂得奉献与收获的意义;另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志愿服务是传承中华民族德育与美育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契机,发挥榜样文化的育人价值,加强志愿服务典型人物的宣传,利用专业资源创作历史人物志愿典型视频作品等,在校园艺术文化节开展话剧等作品加以宣传,让学生在情感中发生共鸣;最后,打造团队,注重时尚元素的方式吸引,征集广大学生团队徽标的设计作品、吉祥物、绶带、工作服等等,利用主流媒体技术,例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同步成立励志服务团的主题号,寓教于乐,寓教于网,把学生的志愿活动风采展示出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激情。

(三)数字化——着力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团队运行长效机制。志愿化管理平台数字化建设,有利于团队的系统化、长效化的管理。从志愿者活动的设置、发布,招募、时长登记,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保留数据痕迹,而且通过志愿汇签到平台模式更接近于现在年轻人的“打卡”想法,这种方式的志愿活动记录能够满足他们内心小小的“虚荣”成就。对于管理员,我们更容易跟踪志愿者活动时间、地点范围,确保活动真实性,数字化平台的运行。数字化平台中志愿者“档案”可以追踪,可以作为志愿者考核,可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奖评优证据,也可以作为辅导员日常德育教育“警报器”。目前依托志愿汇平台开展志愿者活动总体上较为顺利,但存在的缺点是志愿活动审批权力过于集中,适当地将权限下发到学校相关部门,会使平台运作起来效率更高,我们也期待学校能够引进数字化的志愿时长管理平台,使志愿服务开展得更加顺利。

(四)项目化——扩大影响力建设,创新志愿服务内容载体。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化建设,是对高校贫困生更高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充分挖掘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精品,师生参与共同建设一批具有时代特色、高校特色、专业特色、立足社会所需的志愿服务项目,与国家战略方针一致的。[5]探索“结对子”“一对一”的志愿服务模式,扩大团队的影响力及发挥团队力量帮助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也可在活动中寻找创业商机,增加脱贫机会,也可推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应结合时代的发展重点,改变传统志愿服务单一化形式,加强与环保部门、扶贫部门等联动,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乡村发展、科技扶贫等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鼓励学生立足校园、走出社会,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领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实施水平,扩大 品牌影响,发挥重点项目的整体示范带动作用。[6]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价值观
志愿者
我的价值观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