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雨 帆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一直以来,青年马克思的未来社会观被定性为“不成熟”。通过阅读大量涉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研究书稿、著作、文章,笔者注意到,研究者关于《手稿》未来社会观的研究路径趋同,即着重探究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正面论述,鲜有关注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及“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性描述,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从批判中创新”的深度探索。(1)这里借鉴了江流的学术观点。他很早就指出《手稿》未来社会观研究方式存在问题,但持类似观点的学者占少数。参见江流:《马克思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述——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Ⅲ〈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8期。
在对《手稿》未来社会观进行考察的过程中,论者们主要摘取、引用的文本如下: “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5—186页。上述论断被称为青年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经典阐述。据笔者观察,学者们的考察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立足于“经典论述”的内涵式剖析,通过厘清文本层次、归纳意群主旨,总结、概括未来社会观的核心要点、关键内容。诸如,未来社会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意味着人的需要的全部展现,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因此是对历史之谜的回答。(3)王虎学:《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学术研究》2018年第11期。另一种考察方式是立足于“经典论述”的外延式剖析。这种解读方式旨在通过创造性的叙述方法和思维逻辑将文本中看似毫无关联的观点重新排列组合,使其思想更具层次感和丰富性。比如,有学者在生产关系的视域中考察《手稿》的未来社会观,通过批判以异化劳动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活动与享受的统一关系中理解青年马克思的未来社会观。(4)赵家祥:《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变革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37—38页。
实际上,上述拘泥于有限篇幅的文本深耕,难以把握《手稿》未来社会理论的全貌。纵观全文,《手稿》虽未囊括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全部要点(事实上,马克思的任何文本也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它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构建有重大功绩,是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观的第一部“奠基性”著作。(5)这里借鉴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锋的学术观点。这里,马克思不仅揭示了未来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和形成路径,还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所有制性质、精神风貌、人的需要和人际关系特征等作出了科学的阐释。对《手稿》未来社会观的历史地位应予以基本肯定。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未来社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说,《手稿》呈现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生成路径和基本特征的深刻思考、缜密分析,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观的核心要点。
1.未来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通过剖析资本和劳动二者的关系,《手稿》揭示了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在马克思看来,在私有制社会中,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具有客观性和对抗性,这一性质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说,一方面,就矛盾的客观性而言,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总于双方在劳动资料、联合以及产业收益等方面所获得的实际权利中得到体现。通过对经济事实的分析,马克思指出,在一定时期内资本家与工人斗争的结局只能是资本家的胜利。这一“胜利”是否直接意味着矛盾的解决呢?马克思的回答是否定的。阶段性胜利的结局只能是资本家更富有,工人更贫穷。同时,随着资本家的胜利次数变多、涉及范围变广和作用程度变深,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也就更为尖锐。另一方面,就资本与劳动矛盾的对抗性而言,“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端,就必然是整个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2页。。在这种情况下,那种企图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改良和调和来根本解决劳动和资本矛盾的看法只是躲避真实矛盾的错误幻想。二者冲突一旦达到顶点,必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行将覆灭和未来新社会的喷薄欲出,必然意味着由资本家占据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随着劳动和资本以及对立的消除而告终。
此外,马克思还进一步揭示出劳动与资本的对抗性矛盾的根源。在他看来,劳动和资本的矛盾之所以不可调和是因为二者根本对立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因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国民经济关系”(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1页。。
2.未来社会的物质前提。通过对《手稿》文本的仔细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虽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进行了批判,但他并未直接否定、排斥由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成就。不仅如此,他还将其视为建立未来社会的物质前提。马克思的这种意识无论是在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中还是对工业以及自然科学的评价中都得到了体现和证明。在马克思看来,“粗陋的共产主义”是主张抛弃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平均主义,其真实目的不是废除私有制,物质成果之于未来社会不可或缺。以此为基础,他进一步明确了二者的关系: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5页。。此外,在《手稿》中,马克思没有停留于对物质财富的一般概括,而是进一步诉诸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财富,诉诸以工业和工业产品为主要表现的物质成就的具体形式,不再把共产主义置于遥远的、不可实现的未来。马克思写道:“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将本质力量对象化到客观世界,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彰显。当然,需要突出强调的是,不能因为物质财富在未来社会持续享有的荣誉和地位就否认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异化”事实。
在对工业进行考察之后,紧接着是马克思对自然科学的探究。他鲜明地指出,相比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短暂结合,自然科学和工业的结合对人产生的影响更为持续、深刻。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3页。。马克思对自然科学的理解也是两重的,一重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自然科学,另一重是具有毁灭性意义的自然科学。一方面,自然科学指导并运用于工业生产。工业是自然界对人,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关系,工业生产的巨大物质成就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改善人们生活的过程中使人非人化发展,以异化的形式发展了人自身。事实尽管如此,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学界对其异化性质的探究总是多于对其创造性的考察。事实上,马克思始终承认:只有受自然科学影响的工业形成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自然界,这充分肯定了创造物质文明、改造人类生活意义上的自然科学。
3.未来社会的革命力量和实现途径。在《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在考察工人的地位在不同社会财富状态下的表现时,马克思提出即使社会财富处于正在增长的状态,这种情况对工人也是不利的。因为一旦社会财富增长,逐利的内在趋向、动力便会促使资本家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社会对工人的需求超过供给。这一情况看似对工人有利,实际上并非如此。工资的提高致使工人过度劳动、牺牲自由时间和缩短寿命,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往往以牺牲工人利益为前提。如果社会处于最富裕的状态,马克思写道:“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简而言之,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决定其作为一个阶级而行动的革命的彻底性,“为了经受住新的竞争,已经降到最低限度的工资不得不进一步降低。而这就必然导致革命”(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4页。。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实现未来社会的现实途径。在他看来,对私有制的积极扬弃就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扬弃,而异化主要分为意识(比如宗教)的异化与经济(现实生活)的异化。一方面,“工人解放”的政治形式即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未来社会的途径之一。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外化劳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6页。。二者在最后逐渐转化为相互作用的关系,要实现未来社会就必须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7页。。在这里,马克思用“工人解放”的政治形式来表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未来社会的途径,其实质是政治斗争或暴力革命。另一方面,“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即共产主义理论是实现未来社会的途径之二。这两种形式的革命并不总是同时进行。马克思指出,不同民族首先扬弃哪种类型的异化,这取决于该民族真正公认的生活是在意识领域还是在现实生活领域。(15)马克思对宗教创世说的批判也体现了其对意识领域异化的扬弃,他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但是,如果我不仅靠别人维持我的生活,而且别人还创造了我的生活,别人还是我的生活的泉源,那么我就完全靠别人的恩典为生;如果我的生活不是我自己的创造,那么我的生活就必定在我自身之外有这样一个根源。因此,创造(Schöpfung)是一个很难从人们意识中排除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5页)宗教存在的根源在于“创造”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内容,资本家的“恩典”是工人存活的唯一途径,致使他们产生一种“工人的生活不是自己生产而是别人创造的”的错觉。在马克思看来,扬弃意识领域即宗教的异化意味间接扬弃私有财产。
紧接着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马克思考察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他看来,未来社会蕴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一系列矛盾的根本解决。不可否认,这一观点堪称《手稿》未来社会观的精髓。但是精髓远非全貌。要对青年马克思未来社会观予以全面考察、细致分析,就必须立足于与之相关的文本内容。经研究,《手稿》概述了未来社会的经济、精神、人际关系领域等各方面的基本特征。
1.未来社会的所有制。《手稿》指出: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就劳动而言,马克思意识到国民经济学家没有说明整个事实,他“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其中一个重要的规定是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一般说来,工人的生产离不开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8页。。自然不仅为工人提供了“劳动的生活资料”,还提供了以满足其肉体生存之需的生活资料。在这里,马克思区分了应为劳动者所有的两类财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手稿》中,马克思虽然以“劳动的生活资料”命名劳动的材料即“生产资料”,但“生活资料”所附属的主体并非劳动者,而是“劳动”这一行为。简而言之,在私有制社会,工人不仅无法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还成为对象的奴隶。就资本而言,马克思在考察完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之后,开始思索“劳动产品和劳动最终属于谁”这一重要问题。经过一系列推演、排除、追问,马克思指出:“工人对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6页。就是说,劳动产品与劳动归资本家所有。
通过对私有财产主客体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方是占有劳动条件(比如机器)、劳动对象(土地)和绝大多数劳动产品的资本家;另一方是没有土地、没有资本和机器、生产的产品不归属于自己的工人。劳动条件和劳动对象的私有化是产生剥削的经济根源,也是自我异化的经济根源。只有通过“工人解放”的政治形式才能扬弃私有制,实现人类解放。概括地说,马克思未来社会观的所有制特征就见之于其对私有制的批判中。在未来社会中,劳动条件、劳动对象等不再由少数人占有,而由全社会共同占有。为阐明私有制社会灭亡的必然性,马克思指出:“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7页。在这里,马克思虽未直接提出“公有制”这一概念,但“真正的人的和社会的财产关系”实质上意指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的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
2.未来社会成员的精神风貌。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立足于人的感觉,他指出人同世界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的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感觉的多样性意味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感觉的彻底解放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对象要成为人的对象。个体的器官通过对象性的关系占有对象和现实,器官和器官所作用的对象应具有自由、有意识的“人”的特征。对象成为人的对象,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二是对象是物质对象和精神对象的统一体。“对现实的占有”的“现实”绝非私有财产、物的“现实”,而是 “多种多样”的,包括“别人的感觉和精神”以及与人的本质丰富性发展相适应的“现实”;三是人的本质是“自为”、客观的存在。马克思以音乐为例,音乐能够激起人的音乐感,但是如果人们没有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客观存在的对象是前提条件,对象对于相应的感觉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感觉才能展现其内容的丰富性。
具体说来,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意识到,私有制社会难以实现感觉的彻底解放,人的本质的单一形态决定着人对对象和现实只具备占有和拥有的感觉,现实也只是作为实物的物质材料的对象,人们普遍缺乏精神生活。而在未来社会,情况却大不一样。一方面,人的本质和占有的对象极具丰富性。由于人的本质的多样化存在、进阶式发展,在私有制社会成员获得贫乏感觉的地方,未来社会成员却获得了全面、深刻的感觉。另外,感觉的对象不限于客观的物质对象,别人的感觉和精神也将成其对象,换言之,作为精神的“现实”也是人们所需要的。另一方面,人们通过社会器官占有对象。马克思指出:“除了这些直接的器官以外,还以社会的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0页。这里,“社会的器官”并非生理构造意义上的人的“器官”,类比、比拟是马克思惯用的叙述方式,他以人体类比社会有机体,以人体器官类比使社会能够持续运作的关键要素,以器官之于人类有机体的不可或缺类比于社会要素之于社会有机体的重要性。
3.未来社会成员的需要。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指出,“富有的人和人的丰富的需要代替了国民经济学上的富有和贫困”(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4页。。不仅如此,他在《私有财产和需要》部分着重考察人的需要,阐述了未来社会成员的需要特征。一方面,就需要的领域而言,未来社会成员的需要领域极其广阔。马克思指出:“对货币的需要是国民经济学所产生的真正需要。”(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在私有制社会中,货币是人的唯一需要,这种需要无论对富人还是对穷人都造成极大伤害。首先,对富人来说,“工业的宦官”即生产者为了获取更多的货币,他们通常选择“迎合他人的最下流的念头”(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充当他和他的需要之间的牵线人”(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并且用卑鄙的手段激起人们需要的“病态的欲望”(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此外,对穷人来说,他们的需要仍然指向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需要是彻底的、粗陋的,并只能维持劳动生活的需要,是“保持工人后代不致死绝”(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的需要。而在未来社会中,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从私有制社会力劝人们克制的诸多需要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未来社会成员的需要:那时,人们“能吃,能喝,能买书,能上剧院,能赴舞会,能上餐馆,能思考,能爱,能谈理论,能唱,能画,能击剑”(2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6—227页。。另一方面,就需要的性质来说,未来社会成员的需要是“人”的需要。个人的生命表现具有完整性,每个人把“他自己的实现作为内在的必然性、作为需要而存在”(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4页。。笔者根据上述诸多需要的领域(29)马克思指出,对于工人来说,“它(国民经济学,笔者注)的基本教条是:自我节制,对生活乃至人的一切需要都加以节制。你越是少吃,少喝,少买书,少去剧院,少赴舞会,少上餐馆,少思考,少爱,少谈理论,少唱,少画,少击剑,等等,你积攒的就越多,你的那些既不会被虫蛀也不会被贼偷的财宝,即你的资本,也就会越多。你的存在越微不足道,你表现自己的生命越少,你拥有的就越多,你的外化的生命就越大,你的异化本质也积累得越多”。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6—227页。,将需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生活,即衣食住行;另一类是精神生活,即艺术、运动、学识和社会交往等。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未来社会成员的需要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主要原因在于:其一,需要的满足程度与货币量的多少无必然联系,它取决于人的本质的发挥即人自身的内在需求。其二,需要的内容不囿于物质生活,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未来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尤为重要。
4.未来社会成员的人际关系。一方面,未来社会成员平等相处,互助和谐。在私有制社会,就资本家而言,在利润的驱动下,他们相互欺骗、压榨以图占据竞争优势,“大资本家要挤掉小资本家,却拥有对小资本家的一切优势”(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6页。。就工人而言,工人之间形成残酷竞争。马克思意识到,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直接造成资本家的疯狂竞争,工资提高必定引起工人过度劳动,“这个阶级始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一部分,以避免同归于尽”(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工人间不合理、不道德的竞争关系在私有制社会具有普遍性。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未来社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性互动。马克思写道:“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7页。根据马克思的理解,在未来社会,即使人的贫困也具有社会意义,人与人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支撑。他说:“贫困是被动的纽带,它使人感觉到自己需要的最大财富是他人。”(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4—195页。贫困者迫切需要的并非财富本身,而是别人,他对别人帮助的需要也就成了“别人”的需要,一旦别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自身,即别人给予“贫困者”以激励、鼓舞等情感力量,那么“贫困者”自身的本质力量就会被激发,他带着激情、自信进行生产创造活动,使自己摆脱贫困。
另一方面,未来社会交往的本质是需要。在私有制社会,交往是人们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比如,商品生产者的交往通常是以占有私有财产为目的、通过商品呈现的交换形式。与私有制社会的需要不同,共产主义者最初把交往和联合看成宣传学说的手段,一旦共产主义运动胜利,需要式的交往就会取代手段式的交往。此外,马克思还批判了私有制社会的交往形式——语言。语言是交往的工具和“物品”,它是人类特有的交往形式和交往手段,是传达人的精神、意志、情感、愿望的人的本质体现,是人的本质的“直接语言”。但是,在私有制社会,语言不再是“人”的语言。(34)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也考察了交往手段的异化。在他看来,私有制社会的异化语言表现为交流双方的不平等关系,言语者一方即工人阶级往往处于“请求”“哀诉”“屈辱”“羞耻”的被动地位,他们用这样的情感使用语言;而言语者的另一方即资本家认为工人的语言是“神经错乱”并无情批判;另一方面,私有制社会的语言异化还表现在语言本身所附带的感情、内容之中。马克思用“哀诉”“屈辱”“羞耻”“不知羞耻”“神经错乱”等词语揭示出语言异化的程度,这是对人类尊严的严重侮辱。而在未来社会,语言虽然仍是交往的手段、形式,但变成了与人的本质相一致、作为人而使用的语言。这里,人的价值和尊严得以彰显。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3页。
在考察青年马克思的未来社会观的性质时,学者普遍认为:《手稿》从完美的、不变的人的本质出发,未来社会只是人的完美本质的实现、人性的复归,残存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他们往往将研究视野、批判维度聚焦于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忽略了马克思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真实蕴意,较少考察《手稿》未来社会观的丰富内容。在他们看来,《共产党宣言》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诞生地和初次系统表述。(35)笔者注意到,这是国内学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定位的一种流行见解,比如,张式谷先生在阐述马克思思想的两次转折时指出:第一次转折是从 1837年到 1844年,由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第二次转折是从1845年到1847年,从以抽象的非科学的空想共产主义走向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1847年。(张式谷:《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转变”的再探讨》,《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1期)同时,他还明确指出:“《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完成,指的就是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地阐明和深刻地论证了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以及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必须进行公开的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的理论,关于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以及党的建设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原则,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光辉思想和对待民族问题的根本立场,以及通过对各种非无产阶级、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派别和思潮的批判性考察,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这些派别、思潮的原则界限。”(张式谷:《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成熟》,北京:求实出版社,1986年,第156—157页)。与这些论者不同,笔者主张,在决定是否接纳《手稿》未来社会观,是否对其进行否定性的“价值判断”之前,首先应仔细、谨慎地推敲一下,《手稿》的未来社会观是否确凿无疑地立足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除了旧术语、旧概念的论证、表述之外,在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主要思想、核心观点方面,《手稿》与《共产党宣言》是否存在实质差别。我们在对上述问题反思时,还应思考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更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即究竟马克思本人如何理解科学的未来社会观,该阐述之于《手稿》的未来社会观的科学性是直接验证还是反向推倒。以下我们试以澄清上述疑问,以期恢复《手稿》未来社会观之应有评价。
第一,旧术语、旧概念的表述并不影响《手稿》未来社会观的科学性。(36)有学者指出,在《手稿》中,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是用经济学论证的,但是很大程度上还是用“人的本质”与不符合“人的本质”的资本主义矛盾论证的。论证方式只具有揭示和阐明的功能,但并不直接就是理论本身。客观地讲,青年马克思在阐述其未来社会观时确实沿用了费尔巴哈的概念、术语以及人本主义的论证方式,但这不影响其所阐述内容的科学性。举例来说,在该著作中,虽然“人的本质”这一术语仍被使用,但是其真实内涵已经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相关概念。在马克思看来,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的本质具有自然性、实践性。马克思还指出,共产主义是“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5页。。在这里,“复归”并非毫无根据的抽象之谈,不是应对无法解决的理想和现实张力下的应然之说,而是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文明成就的事实复归。此外,在笔者看来,“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并不能直接等同于非科学性,关键是要厘清、辨析、明确应用者在何种意义上使用它。事实上,马克思在中晚期从未放弃使用“人道主义”和“人道”等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概念和论证方式。马克思一生立志为人类解放而奋斗。可以说,人道主义始终是贯穿马克思一生的精神品质,始终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而存在,这种价值取向对人的关爱也并非抽象,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的博爱则径直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3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7页。如果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都应界定为“不科学”“不成熟”,那么其中后期著作(比如《资本论》)的思想(3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表现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价值观。譬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从人道主义出发批判了资本对工人的残酷掠夺,他指出:“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1页)也应当“不科学”,这就陷入自相矛盾了。
第二,《手稿》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观的主要思想和核心观点。事实上,在马克思的一生中,没有一部著作能完全概括马克思的所有思想,评价其著作成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理论要点是否全面,而在于该著作的相关内容是否贴近、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主要观点,对《手稿》未来社会观的性质的考察亦是如此。具体来说,如果《手稿》已经表述了未来社会观的核心观点,就不能称其“不成熟”“不科学”,而只能说在这一观点上,后期著作是对《手稿》的继承、延续和补充。那么,何为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观的核心观点?笔者认为,未来社会观之所以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社会观,就在于其揭示了未来社会实现的必然性、现实途径和现实力量。如果离开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及其创造的物质基础,离开身处社会底层,深受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无产阶级群众,离开由资本和劳动的尖锐矛盾所导致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就无法理解马克思未来社会观的本质。事实上,《手稿》不仅一一阐述了未来社会理论的核心要点,即阐明了未来社会的生成路径,还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粗陋的共产主义”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社会理论。
第三,《手稿》的未来社会观的性质与马克思本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一致的。要准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笔者认为最具说服力的论证无非是马克思本人的相关论述,但这往往是研究者所忽略的。(40)有学者指出,恩格斯把本来就不为马克思所认同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强加于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学术生涯的开始就走上了对“科学社会主义”不同理解的学术道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是保罗·托马斯。参见[美]保罗·托马斯:《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从恩格斯到阿尔都塞》,王远河、王克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7—18页。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中,马克思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用的条件:“‘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才使用。”(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07页。在他看来,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的概念,其组分不是幻想而是知识,这里的“科学”就是非空想性。究竟该如何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他们没有找到实现变革的现实力量。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是受苦的阶级而非革命的力量;其二,由于工业发展的水平所限,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只能用幻想取代现实的活动;其三,他们拒绝革命行动,企图通过和平的途径、小型的实验,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也分析了非科学性产生的根源,认为“这种对未来社会的幻想的描绘,在无产阶级还很不发展”时,(4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3页。同无产阶级的本能相适应。简而言之,笔者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就是幻想和知识的区别,一切能够说明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力量、现实途径等核心内容的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知识”,这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事实上,《手稿》所揭示的未来社会观不仅丝毫不违背马克思本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其核心观点恰恰完好地印证了未来社会观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将《手稿》的未来社会观定性为马克思早期著作的“不科学”思想是有失公允的。实际上,《手稿》对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理论的构建有重大功绩,是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观的第一部“奠基性”著作。正是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刻揭示了未来社会实现的必然性、实现途径和基本特征。《手稿》是马克思一生中关于未来社会观问题的基本著作、主要著作之一,对其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应予基本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