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荣
现代新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区别于古典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美学意蕴,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越来越不适合现代诗的教学,创新的教学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应该学会从教学的过程中锻炼教学的心态。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诗歌和散文的教学目标给出了明确的规定,目标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情感世界,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同时,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和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不管是古典诗歌还行流行的现代诗歌,语文教师都要正确看待诗歌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为此,根据当前高考和考纲中对于现代诗歌部分的弱化,学校和教师应该多维度、多渠道探索诗歌教学路径,在考纲和课标要求下权衡,以高屋建瓴的态度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兴趣。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倡导者,需在文本接受方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即要根据诗歌的特征和诗人特定的艺术风格、审美追求,将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和阅读习惯贯通整合,从审美态度上对诗歌的意境美、朦胧美主动接受,从陌生到熟悉,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文本的“确凿证据”,从而提升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此外,关于《再别康桥》的主题,学界对其有着多种解读。作为一首抒情诗,《再别康桥》囊括了“告别母校”“怀念爱情”“理想幻灭”以及“躲避政治”等可能的主题。各种学说杂糅其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学界学者们对材料坚持不懈的收集、考证而来。因此,面对诸多主题内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调整态度,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主动引导,或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发散思维,启发学生的感性认知。因此,教学态度决定教学成果,对待诗歌的教学心态可以影响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而不是囿于教参和考纲。
其次,民主和谐构建师生关系。教学环境对教学成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从民主和谐层面积极构建默契的师生关系。作为民主教育的体现,构建课堂民主是营造师生和谐氛围的关键。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第一位,在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对诗歌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相互推荐朗读课文,摒弃一贯的“教师讲、学生听”自上而下的灌输观念,并适时给予鼓励,学生在鼓励中增强了自信心,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
再次,积淀知识储备,增强执教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因此,从影响程度上来讲,教师的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例如《再别康桥》的“三美”特点,教师可以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调动新月派相关知识给学生扩展思路。因此,现代诗歌的知识储备对于教师《再别康桥》教学至关重要。当然,知识储备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经年累月的阅读沉淀和良好的学习自觉,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现代诗歌的具体脉络。
倘若要对《再别康桥》全面剖析,教师首要任务是把握现代诗歌的相关知识,其次是了解徐志摩的时代背景及生平,再此抓住《再别康桥》作为“新诗”的特点。这样才能为学生垫定诗歌鉴赏基础,继而提高学生诗歌的鉴赏兴趣。
首先,诗歌常识的普及。较之小说剧情的跌宕起伏,现代诗歌的朦胧美在当下民众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尤其是对故事更为感兴趣的学生。因此,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之前,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诗歌常识的普及,借以在诗歌与学生之间建立默契感。
其次,作背景的交代。创作背景的交代首先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的牵引下扩展知识面,进而从体会诗人的创作环境中产生“移情”。在诗歌鉴赏中,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诗人特定的经历是理解诗歌的关键,从背景中理解作者的创作心态以及蕴含在诗歌中的个人情感。例如,《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诗人徐志摩历经求学、爱情和婚姻,新文化运动的余波愈演愈烈。因此,如何打破时空距离,让读者与作者进行交流共鸣是诗歌教学的重要课题。同时,在选择背景材料时,教师重点是将各方观点铺陈,让学生在感性中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把主动权给学生。
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
首先,巧用语言描绘情境。例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为此,教师可借助语言描绘如此情境,“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思路,想象着夕阳余晖,岁月静好,景物在金黄下徜徉,河畔的柳树都摇曳着金色的光”,从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热爱。
其次,巧借多媒体渲染情境。《再别康桥》的画面美感是多媒体介入的关键,利用声音画面将教学内容形象化,一方面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会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意境的理解。现代多媒体给渲染环境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比如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和整理《再别康桥》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辅助现实教学环境。另外,与诗人徐志摩或诗歌创作相关的纪录片、电影等也可以应用于课堂之中,带来更多的情景渲染。
再次,善用生活体会情境。《再别康桥》其中一个主题是告别母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诗歌的内容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让读者与诗人产生精神共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作为一首离别诗,将学生之间的分别、毕业等具体经历掺杂其中,更容易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和诗歌中的意象。
首先,注重朗读方法,体会诗歌情境。作为格律诗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的音乐感和节奏美处理的非常细腻。诗歌的精妙之处在于在朗读中将诗人的内在情感和诗歌的外在形式有效结合,从而实现意境的升华。因此,关于《再别康桥》的教学,在具体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某些意象需要结合语调的婉转来提现时。在指导朗读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整体中侧重个体指导,让学生体会同类诗歌的朗读技巧。
其次,以诗解诗,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将同类诗歌引入《再别康桥》的教学,让学生对同一类诗歌进行对比学习。例如,将徐志摩的《康桥再会吧》引入课堂,让学生加深了解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同时也可以引入徐志摩的其它诗歌如《偶然》进行对比学习,在同类诗歌中感受诗人的新月派风格。
最后,延伸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诗歌创作热情。经过对徐志摩诗歌的初步学习,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基本趋向有了大致了解,对诸如意象、意境以及遣词造句也有了初步的感触。因此,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主动引导学生自觉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进行诗歌的创作。
首先,教师要不断接触学界相关学术成果,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例如前文所述的关于对《再别康桥》的主题解说,教师应从“告别母校”这一主题扩展开来,不再拘泥于教参和教学经验,在与学术界不断的学术交流与碰撞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其它角度理解不一样的康桥情节。
其次,关于《再别康桥》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学术界有着较为透彻的研究。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只关注教育界推崇的音乐美的研究成果,那么教学内容将会囿于诗歌的某一点,从而使学生在理解诗歌整体美上显得片面。因此,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应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水平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对学术界和教育界的研究成果不断探究,从教学效率出发,不断更新内容,从而达到学生对诗歌的真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