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与《齐桓晋文之事》比较阅读

2022-03-18 10:12吴振兴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齐宣王齐王

◎吴振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希望突破单篇的精讲细读,突出文本之间的比较,把语文教育的重心重新放到学生自习上。李卫东[1]认为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习方案的设计,更为强调不同课文的比较、统整,同时在课文之间进行深度链接和组织,让原本碎片化的知识,可以深度迁移和运用。《烛之武退秦师》与《齐桓晋文之事》作为统编版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的课文,均是在劝说他国君主采纳自己的意见,两篇文章的单篇教学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但是却缺乏将两者进行比较阅读论述。因此本研究以比较阅读方法为核心,在引入不同文本的基础上,对两篇文章的异同点进行深度比较,不仅让学生留意到文本的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还能让学生对其文本背后蕴藏的思想内涵中国有更深的认识与体悟。从教学角度,两篇文章可以先比较相同点,让学生掌握文本的基本内涵与思想,然后再通过比较区别点来掌握语言等不同,具体如下:

一、孟子与烛之武在劝说难度、策略以及效果等方面的相似点

(一)两者面临的劝说难度均较高

孟子面对的齐宣王,在其即位的第二年,用孙膑大败魏军,杀庞涓,俘魏太子申,此时的齐宣王想要效法春秋五霸的齐桓公,称霸于诸侯[2]。因此齐宣王一见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之事,希望学习用武力征服的霸道之法,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要说服齐宣王放弃霸业,以王道治国有相当大的难度。而烛之武面对的是多年经营的秦晋之好,秦晋两国地理相近,时任的两国国君有着密切的婚姻和政治关系,秦穆公不仅是晋文公的姐夫、丈人,而且用武力帮助流亡多年的晋文公重新回到晋国当了君主。烛之武要在兵临城下的时候试图打破秦晋的联盟,也有较高的难度[3]。学生通过两者劝说难度的比较,可以初步掌握两篇文章的背景,对深入文章学习有较好的铺垫作用。

(二)两者均站在对方角度进行劝说

孟子对齐宣王的劝说一开始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进行思考。例如,齐王询问想探讨霸道治国的策略时,孟子以“不闻”来避开霸道的话题,并开始自己“王道”的话题。但是如果只是孟子滔滔不绝讲自己王道的思想,而齐王不感兴趣,劝说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孟子站在对方想统一天下的角度,告诉齐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本来只需要简单的一句“保民而亡”就可以回答齐王“德如何,则可以王矣”,特别加上“莫之能御”,其实言外之意就是站在齐王的心理需求角度,告诉齐王推行王道同样也可以实现军事力量强大,从而称王[4]。再如,孟子通过齐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来论述齐王有仁爱之心,可以实行王道。一开始,齐王提出自己“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马上毫不迟疑的肯定“可”,给齐王信心。随后,齐王询问“何由知吾可也?”,孟子站在齐宣王的立场,充分肯定齐王“是心足以王矣”,一个“足以”暗示齐宣王他的品德足够推行王道。同时在百姓以为齐王是吝啬的时候,孟子则再次站在齐王的角度,认为这是齐王“不忍”,“是乃仁术也”。或许齐宣王从来没有以王道的标准衡量过自己,但在孟子站在对方的角度,反复的肯定的情况下,齐宣王逐渐对王道产生了认同感。而烛之武在游说的时候,也是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立场上,替秦国厉害着想,“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一下子缩短了两者距离[5]。随后,烛之武在论述中通过八次称“君”,整个论述当中,都在讨论郑国存在或者灭亡对秦的利弊问题[6]。

(三)两者都抓住对方未来的利益进行劝说

孟子和烛之武在劝说君主的时候,强调的利不是我方的利益,而是你方的利益;不是现在的利益,而是未来的利益。例如,孟子通过一组排比句,把四类人(士、耕者、商贾、行旅)对推行王道的君主的崇敬和依附表现淋漓尽致,这种对未来利益的描述,让齐宣王产生强烈渴望之情。同时,孟子也抓住齐宣王进取之心,展示实行王道之后的美好画面:“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烛之武也是以秦国未来的利益为说服点,陈述的不是对秦国和郑国有没有利,而是对秦国和晋国有没有利;不是眼下对秦国有没有利,而是未来对秦国有没有利。最终总结起来,就是:亡郑无益(“若亡郑有益于君”)、留郑无害(君亦无所害)、晋国无信(朝济而夕设版焉)、无厌(何厌之有)以及无度(将焉取之)。在这个逻辑推理的过程中,烛之武通过亡郑与留郑的对比,强调的是秦国当下的利益;通过晋国的无信事实,来推论晋国的崛起将会损害秦国未来的利益[7]。

(四)两者劝说的效果相同:仅仅取得暂时的胜利

齐宣王面对孟子的劝说,虽然最终说出:“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表面上采纳了孟子王道的建议。但实际上,齐宣王对于孟子的学说主张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时候,老师可以向同学们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战,齐宣王没有采纳孟子放弃出兵占领燕国的建议,最终齐国伐燕大败,孟子因而产生退意。孟子在离开齐国的时候,特别留在齐国的西南边境昼县三天,希望齐宣王能改变态度,亲自挽留他,然而齐宣王并没有如此做,最终他带着失望回到了自己的故乡[8]。可以说,孟子在《齐恒晋文之事》当中对齐王的劝说仅仅取得暂时的胜利,在复杂的战国政治环境下,却一直无法真正实现自己想要达到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治国理想。

而在烛之武对秦穆公的劝说,表面上的确为郑国赢得了生存空间,达到的效果是:“秦伯说,与郑人盟”,并且让“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秦国不仅与郑国结盟,还派驻了军队,这种情况下郑国等于找到了制衡晋国的力量,最终让晋国退军[9]。但是实际上,在老师补充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得知晋文公退兵的条件是强迫郑国立了由晋国支持的子兰为太子,初步掌握了郑国的政治命脉(《史记·郑世家》)。同时,在晋文公去世后,留在郑国的秦国军队杞子向秦国提出“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在自己国家被别国派军队驻守的弊端也终于暴露出来。虽然郑国商人弦高用智谋和勇气帮助郑国再次逃过被秦国攻打的命运,但是郑国仍然摆脱不了大国的控制与威胁,烛之武退的秦师仅仅是暂时的退,而国家并没有因此走向独立富强之路。这一点和孟子劝说齐宣王的效果是相同的,老师通过该相同点的比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相关历史故事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到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五)劝说背后蕴含着的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悲凉是相同的

孟子劝说齐宣王之前,曾以儒学大师身份、怀着传播和推行“王道仁政”的抱负,周游列国十数年。虽然所行之时后车数十乘、随从数百人,各国国君都以礼相待。如上文所述,齐宣王即使给孟子一年万钟粟的待遇(“养弟子以万钟”《孟子·公孙丑下》),但却并不采用孟子的政治主张,最后孟子失望的离开齐国,退而著书立说。尽管如此,孟子依然无改他的志向,所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用自己一生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大丈夫的形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0]。在这点上,孟子常常强调的独行其道,独善其身,更像是对自己以及其他政治理想无法实施的“士人”的安慰,而这种对“道”以及理想的支持,也让孟子展示出不同于其他战国时期游说者的气势和特立独行精神,同时也蕴含着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凉。

而烛之武的怀才不遇,则体现在佚之狐所说的“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显示佚之狐说得自信和坚定,但是这种自信和坚定的背后,却是烛之武一生被弃置处境的悲凉写照。冯梦龙在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四十三回)对烛之武有这样一段描写,说烛之武三朝老臣,却没有被提拔,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官员),见郑王的时候,已经“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很明显,这时候的烛之武某种程度的确“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在这关键的时候,郑伯“急而求子”,却仍然隐含威胁之意“郑亡,子不利”。一个年纪已经很大了,一辈子不受重用的士人在郑国灭亡的时候又会有多不利呢?更何况,作为一个老人夜缒和劝秦两件事本身都充满了各种不可知的危险。从这个角度出发,烛之武劝说与其说是被郑伯的“急而求子”打动,不如说是站在国家利益和士人大义的角度出发的而为。这一方面,显示了烛之武舍身救国、大智大勇的人物性格[11];一方面,也如黄云姬[6]认为的一样,烛之武作为一个充满智慧勇气、对天下事了如指掌、对强权者人性弱点精准把握的人,不是国家有危难,可能终生都被埋没,这种不被理解和认可的悲凉,正是烛之武以及其他类似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写照。在这点上,与孟子的一生怀才不遇是相同的。老师这时候可以进一步引用《史记·郑世家》当中的记载“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与学生讨论。事实上,烛之武的名字很可能也是杜撰的,在历史上,让秦国退兵的人可能如其他不受重用的知识分子一样没有留下名字。而这更显得孟子所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不得志,独行其道”对烛之武等知识分子的安慰和鼓励。

二、孟子与烛之武在劝说语言使用上的不同

在比较了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后,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两篇在语言使用上的区别点,具体如下:

(一)两者在劝说过程中的姿态不同

孟子在游说齐宣王的时候,一开始就出现了进攻的姿态,尖锐的向齐宣王发问:“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让齐王进入了矛盾的尴尬状况,让齐王只能笑曰:“是诚何心哉”,让谈话的主动权从齐王慢慢转向自己。可以看出孟子的劝说中善于化被动到主动的进攻性特点[12]。再如,孟子在劝说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具有一种生机勃勃、势不可挡的力量,像类比邹、楚两国战争的时候,就用三个排比句来论述小、寡不能敌大、强的道理,增加了劝说的气势。而比较之下,烛之武劝说的姿态更为谦虚。例如,在烛之武游说秦伯时,一开始就用了“示弱”的策略,说明“郑既知亡矣”,让对方卸下心防,搏得对方之同情。在选词用字中,想当谨慎“敢以烦执事”中的“敢”,有冒昧的意思,一个“烦”字,似乎是会给对方添麻烦[3]。而在最后的时候,“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也只是给对方启发和选择,并没有任何强迫之意。两者劝说姿态不同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面临的劝说形势不同,烛之武主要考虑到郑国的危急利益和形势,面对强大的秦国,姿态更为谦逊,而孟子则是以“老师”的身份,希望游说齐宣王用王道治国。第二是个人言辞特色不同:(1)孟子强调“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有着“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理想与气势。

(二)两者在劝说当中使用的论证方式不同

孟子擅长使用比喻或者类比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解释道理,像用缘木求鱼的比喻来论述齐国试图称霸的后果;用“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比喻对比实行王道“不能”与“不为”的区别[13]。而烛之武则在劝说当中采用了事实(历史)论证的方式(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论证晋国的野心难以满足。而这一点让烛之武不像一般的游说之人,仅仅只是进行逻辑的推断,有了历史事实论证的基础上,这让他对晋国的推断(晋灭亡了郑国,再要扩张只能往西边攻打秦国)显得更有说服力[3]。值得注意的是,老师需要和学生指出,在论述方式上,比喻和类比论证虽然贴切、生动,让被说服者容易接受,特别适合用来劝说君王,但是却缺少严谨的逻辑论证能力。例如,孟子把齐欲称霸“以一服八”与“邹人与楚人战”二者相提并论就有很大的逻辑问题了,因为“八”不是一个整体(如楚国那样),而是分散的国家,事实上,秦国最后对不同国家的逐一击破就是反证[14]。

最后,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就是需要有重点的帮助学生梳理关键字词,只有在文言字词基本梳理的情况下比较阅读的开展才有根基;第二、比较阅读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比较、讨论为主,老师则可以提供相关表格或者提纲进行适当引导。第三、比较阅读当中老师需要补充更多的相关材料,包括文章背景知识、相关文化、历史故事,让学生能从更宏观和深入的角度进行阅读迁移和思考。

猜你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齐宣王齐王
沉默的齐宣王
邹忌劝齐王纳谏
齐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
呆若木鸡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符号的语言表达分析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劝说艺术
滥竽充数
画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