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与设计
——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

2022-03-18 09:46熊昌茂陈丽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文科形势

■熊昌茂,陈丽娟

(1.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这是指引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当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社会思潮风云激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部分的“形势与政策”课,如何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跳脱惯性教学思维窠臼,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引领,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质量跃升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意蕴阐释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影响显然是益发深刻的,它并不停留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表层,而且逐渐深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深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无论是育人理念还是研究范式,都更加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设计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遑论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的深化或否定,脱离学生这一主体而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迷思亟需破除。拨开云雾,挣脱传统思维束缚,我们从中窥见新文科的核心旨归与“形势与政策”课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显示出极强的耦合性,彰显出弥足珍贵的鲜活价值。首先,在育人思维层面,“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嵌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育人模式向培养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方向迈进,这与新文科在学科交叉、科际整合上实现培养“某种人”与培养“人”相统一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涉及学科门类多,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致力于聚焦学生思想观念和精神价值等理论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全局观”中勇担重任、脚踏实地。同样,新文科建设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打破学科壁垒、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突破“小文科”思维,建构“大文科”视野。最后,在教学方式层面,“形势与政策”课以学生为中心,是以人为核心的价值追问和终极关注,其本底还是“人”。而新文科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不过新文科是在塑造以生为本的主题和追求中摆脱单向度技术依赖,是探求人与技术的“和解”。因此不难看出,“以‘人’为中心,彰显人文精神的主题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是‘新文科’最大的特点”[3]。此外,在教学评价方面,“形势与政策”课构建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评价图谱,根本目的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同理,新文科建设将根据文科教学成效间接性、长期性等特点,建立学生中心与多元评价结合、过程管理与成效导向融合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潜心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课在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上,与新文科建设中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展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目标,这种全维度的契合为我们当今探究新文科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与设计开辟了全新思路。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情学情的现状解析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掌握“学情”,因“情”施教,因学情而变。然而经过调查分析,并结合近十年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情况有亟需改进之处:一是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专兼职并存、教师专业背景各异、学术造诣良莠不齐,导致部分教师在授课内容上未能因应学生之所思所需,更多停留于教师个人在擅长的某一领域自说自话抑或“满堂灌”,学生内心的关切未能获得表达与回应;二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未能破除传统文科思维定势,教授方法根深蒂固地打上了宏大理论叙述的烙印,对于新文科视角下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学科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共振则力不从心,某种程度上挤压着学生在综合素养提升方面滑向难解之困。

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也是共生体,因此探究“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设计,要分析教情,也需审视学情。一方面,从认知视角着眼,部分学生将“形势与政策”课置于无足轻重的尴尬之境,认为通过该课程浅尝辄止地摄取相关时事信息即可,没有于“大文科”视野中悟透提升能力与健全人格的轻重次序,甚至将二者生硬割裂,如此对于需要建构以培育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全人格为目标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的新文科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羁绊;另一方面,从学习实效性来看,当今知识迭代的动态性,预示着学习将由相对单一的学习场域相对固化的知识向相对多元的渠道跨界知识转变。面对这样的“学习革命”,部分学生将“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政策解读视为“灌输”、将“形势与政策”课的多元形势分析看作“洗脑”,学习的时效性和实效性被钳制,由此部分学生政治素养较低、理论武装虚化以及教育实践迷惘也就不足为奇了。

分析问题是以解决问题为皈依的活动。当前我们厘清“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设计的痛点和难点,是我们在新文科背景下直击问题的前提。面对新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在持守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中因应文科发展态势,优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设计路径,使该课程的价值内化于脑、认同于心。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设计的优化路径

(一)“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理念需以学生发展为旨归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创新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引领。作为重要思政课程的“形势与政策”课,如何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恰如其分地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依归的理念,是因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的融通之路。为此,或许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提供借鉴方向:一是在把准人才培养方向之舵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基本价值取向,春风化雨般地植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种子,从人生要义上施加引领,祛除错误思潮聒噪,这是为学生把定人生航船方向的有益探索,也是防止学生走偏走岔的实践理路。二是在提升育人维度上,“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勤奋学习、提升能力、成为栋梁之才的“成才”观念上,校准育人靶向,将修养品德、提升境界、健全人格作为激发学生“成人”的内蕴品格,突破窄化效应,实现育才育人协同推进、相向而行。三是在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上,将“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目标分解为传授知识、塑造能力和素质养成层面。在传授知识方面,教师设定知识目标,使学生认清形势、认同政策,对某一时期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有所涉猎,着力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使完备扎实的知识体系成为学生“审时度势”的理论工具。在能力培养方面,在教学目标的塔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国内外时事热点和政策焦点,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全面持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具备坚实的现实基础,着力解决“如何看”“怎样看”的问题,厚植学生问题意识和研判问题的能力。在素质养成方面,“形势与政策”课最终目标是通过价值观传输,使学生成为信仰坚定、能力突出以及人格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着力解决“是对是错”“是好是坏”的问题,力求实现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观目标相交融,从而达至学生与社会同频共振、协同统一。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需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学生的需求,就是对教师的呼唤,也是教育过程的出发点。基于“形势与政策”课特性以及新文科建设使命,从反思的立场着眼,“形势与政策”课亟需在“度”上破掣肘补短板。精度: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如何避免“形势与政策”课的“洗脑”标签化认知以及化解自然科学课程无需课程思政的窘境,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不超纲的限度内把脉问诊,摸清需求,因生施策,继而精准切入,把学生认知中生涩乏味的教学理论转换成具象鲜活的需求供给,不断增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耦合度,如此才能打通教学实效性的“任督二脉”。鲜度:人在未知事物面前比在熟稔的事物面前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形势与政策”课具有鲜明的时效性特点,故而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方面,要优先供给前沿性热点问题,如此一方面可以丰富扩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鲜度”的教学内容上保持“趣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激发学生对热点问题追踪剖析的同时,为学生释疑解惑,还原事态真相,将偏误的认知引回正途,使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面前具有关心时代发展的意识、紧跟时代步伐的毅力以及回应时代关切的魄力。深度:“形势与政策”课涉及领域较宽,综合性较强,需要教师持续发力,才能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厘清学生的关注点提供支持,这就要求教师要拓宽视野。首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涉及学科范围广,且新文科建设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趋势,都吁求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和眼界胸怀,如此才能“不怕问”;其次要真学真懂,就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学习和研究,持其立场、悟其要义、握其方法,对世情、国情、社情和民情心中有数,做到“肚里有货”,如此才能“问不怕”。此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鞭辟入里,将教师“肚里货”输送至学生心灵深处,使学生能学而后疑、疑而后思、思而后问,问而知之。换言之,教师要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启发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探赜索隐,透视被学生“问倒”背后的价值意蕴,如此才能“怕不问”。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范式需以学生自主为核心

我国卓越教育家叶圣陶很早就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阐释了教师主导下以学生内驱力发展演进为指向的内涵。这种教育思想在新时代教育的当下仍彰显着厚重的价值韵味,助推着我们在新文科建设中开拓和导引教育范式。

首先,由线下教学向融合教学转变。教学方式的革新,建基于时代的巨变。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云时代”,教师权威由强制性向指导性蜕变,传统课堂教育向泛在教育转换,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已是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就必须打破时空地域阻隔,由传统教学的教师主导地位向融合教学的学生主体地位跨越。如今,信息技术融合教育生态已从应然迈向实然,新型科学的混合学习、智能学习、网络学习或许将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亟需“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和深度”[6],加快形成“互联网+形势与政策教学”新形态,助力学生从被动的“教学依赖”向能动的“自主学习”转变,继而推动“形势与政策”课质量跃升。其次,由单科教学向多科教学转变。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或多或少是“单科”教学的过程,综合性和实效性都存有问题。众所周知,“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综合性强且涉及领域广。倘若这种多学科融合交叉的课程由单一教师完成全部授课,我们似乎有理由质疑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完成教学资源整合的效度。为提高效度,增强课程粘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或许可以从专题式教学、一课多师教学、走校教学抑或校际合作教学中开启教学范式创新的密钥。理论与实践的反思证实,“形势与政策”课“多科”教学的输出是唤醒学生自主意识的催化剂,传递着学生多学科专业素养生成的价值。同时,“单科”教学向“多科”教学的转型升级,既是复合型人才培养之需,也是因应新文科背景下学科协同交叉、科际整合趋势之急。最后,由文本教学向具身教学转变。人文社会科学并非凌虚蹈空的抽象哲学。同理,“形势与政策”课也绝非诞罔不经的教条灌输,而是嵌入课内价值观培育与课外价值观践行的课程。当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盛行文本教学,“只强调头脑思维在教学中的参与,而忽略人更多的具身感觉与认知通道的参与”[7],这种“脑对脑”式的传递以及身体剥离实践环境的教学,使得教学效果愈发式微。为应对这种困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8],即转化为习得者在社会环境中的躬体力行,必须实现学生脑中有理论与脚下有路线同向同行,必须转变为师生身心共同参与的具身教学,形成“理论联系实践”和“实践强化理论”的回路,从而引领学生在知识愉悦、实践养成中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

(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评价需以学生参与为主体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其终极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立足于“教”得如何。然而,我们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好成长和成才,评教师“教”是为了学生“学”[9]。加之,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受众的学生最有发言权。因此,尽管教学评价亟需综合多元方法,但若拒斥学生为教学评价主体,那么教学评价就失去了基本的价值导向。由此,我们需要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评价上考量吸纳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为教学对象提供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进行充分匿名表达的契机,并将评价结果反馈于教师并作为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参考。首先,从教师角度来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势与政策”课,要结合该课程特性,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统一、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一元评价与多元评价相促进,不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亲身感受,关注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课程结束后学生的学习效果”[10],以期对学生总体学习情况有完整、立体的了解,以期实现以评促学;其次,从学生视角着眼,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评价要设定务实可操作的评价内容,而非置学生于抽象模糊的概念前艰难抉择;此外,要聚焦教学评价的反馈,实现教学评价闭环管理,及时将最终评价结果反馈于学生,充分释放评价对教师改进教学、对学生增强学习效果的支持作用;最后,在新文科背景下,要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特性,考虑文科教学成效的间接性、长期性等特点,坚持周期性教师评价;同时把好评价导向“方向盘”,构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投入的激励体系,强化有利于学生评价的“教学学术”理念的观测点,引导教师以教为业,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上,从而综合提升育人水平。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文科形势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孙文科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