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琼,孙程芳
2020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①习近平.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N].人民日报,2020-07-01(01).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心怀崇高理想信念,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惧艰难、勇往直前,才能以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精神接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是培养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着力点。
“四史”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社会主义发展史角度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都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不同阶段的展开。从党史角度看,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史的源头,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是党史的成果,“四史”是一部延展的大党史。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角度看,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落脚到当下,集中体现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之中。在深入开展“四史”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的回溯与梳理,大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汲取历史智慧,筑牢信仰之基。“四史”教育接续传承、融会贯通,呈现政治方向鲜明、内容指向明确、价值意蕴深厚等特征。
1.党史教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可歌可泣的伟大奋斗史。在党的坚强带领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深刻改变。党史教育能够让大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开展党史教育,就是要讲清楚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决定性因素,使大学生在党史学习中铭记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做昂扬向上、信念坚定的时代新人。
2.新中国史教育。新中国史,是自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辉煌历史。70 多年来,党科学研判国内外大势,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国体、政体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艰辛探索中开拓前行,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展新中国史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科学判断世情国情党情,把握当前我国所处的时代方位,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我国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3.改革开放史教育。改革开放史,是自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改革,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话语权日益提高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以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各领域改革,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改革开放史为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提供了深厚资源。开展改革开放史教育,就是要讲清楚党在40多年间面对风云激荡的国内外环境,如何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超前的发展眼光,带领全国人民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讲清楚改革开放进程中孕育出的诸多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如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等,使大学生学习践行时代精神,坚定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4.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社会主义发展500 多年来,既有失败的前车之鉴,也有凯歌前进的成功经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也成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力量。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巨大的发展成就和光明的发展前景使“历史终结论”不攻自破,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社会主义发展史为大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提供了宝贵素材。开展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就是要通过讲清楚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变化和历史性成就,结合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讲清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必然性,从而使大学生深刻认识我国国情,深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政治方向鲜明。“四史”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史,包含了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中国共产党既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在各个时期提出了具体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并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攻坚克难。百年奋斗历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至上的庄严承诺,确证了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选择,在世界上成功举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四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部慷慨激昂、浴火重生的政治奋斗史。“四史”教育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方向性,进行“四史”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深刻认同党的执政地位,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投入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讲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大学生认识到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统一性。
2.内容指向明确。“四史”教育就是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要学习内容,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的信心,不断激发其拼搏奋进、创新发展的动力。党史教育,是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核心,宣传党是如何凭借顽强的精神毅力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成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史教育,是传播70 多年来新中国走过光辉历程、创造伟大奇迹的历史,以中国崛起的生动现实,增强大学生爱党爱国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改革开放史教育,旨在了解40多年来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刻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在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就是宣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壮丽图景,充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地位并预测其光明前景。
3.价值意蕴深厚。“四史”教育蕴含着深厚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底蕴。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01).。百年来,我们党的伟大精神中最重要的是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数不尽的仁人志士为抵御外辱、夺取革命胜利百折不挠、流血牺牲,淬炼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孕育出了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改革、勇于自我革命、开创未来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四史”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它们构筑起我们党和中华儿女的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迈向新征程、开拓新道路的精神法宝。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要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教育引导青年党员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4.。“四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有助于大学生明理增信,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念,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接续奋斗。“四史”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才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未来到哪里去。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在革命时期为民族独立进行英勇无畏斗争,还是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为人民利益不断开拓前进,都是因为心中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即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忠贞不渝。然而,一些错误观点极易对大学生思想造成混乱和困扰,影响大学生正确历史观和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阶段,思想、心理尚未成熟,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无法正确辨别,容易被误导。如某些微信公众号用个人主观性认识描绘历史事件,歪曲历史事实,故意抹黑我党形象;或以学术为幌子,碎片化地对党史、新中国史进行研究并得出不符合实情的结论。针对这些错误思潮,加强“四史”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正确分析历史、认识历史,从而“准确把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②中办印发《通知》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N].人民日报,2021-05-26(01).,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明晰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感悟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精神力量,增强“四个自信”,从而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政治认同是人们对于政权的赞同态度、支持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对政权代表的国家的心理归属感③常铁军.政治认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与魂[N].光明日报,2018-02-08(15).。只有在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一个人才能对一个政党及其所坚持的价值理念怀有最大的热情和忠诚。强化政治认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政治思想、信念信仰的认可,激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干事创业、建功立业。通过党史教育,了解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发展历程,可以使大学生深刻认识我党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了解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坚定不移拥护党的领导;通过新中国史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将深沉持久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行为;进行改革开放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决策的历史意义,坚定不移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奋勇前进;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了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情况,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以及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付出的努力。开展“四史”教育,是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政治共识,获得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勇气和力量。
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问题,是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过程中需要明晰的重要问题。培养崇高理想信念,就是要心怀“国之大者”,知大势守正道,将“小我”融入“大我”,把服务党和国家、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让人生更有厚度和广度。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极易受到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侵扰。通过“四史”教育,尤其是党史教育,使大学生深刻理解无数革命先辈能够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忘我地奋起抗争,是源于其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者“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情怀,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辨析“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将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相融相通,让个人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个人价值只有与社会相结合,其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彰显和发挥;只有在集体中,个体才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四史”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使大学生与党和国家事业同向同行,立志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理想信念的确立,最终要落到实践中。大学生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导实践,将知与行、学与用相结合,在明晰历史脉络与自身使命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争做时代新人。“四史”包含了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开创伟业的峥嵘历程,凸显着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四史”教育要使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大学生的奋斗动力并将之付诸中华民族伟业复兴的实践。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大学生在大学时代的所见所思所想,特别是接受远大理想信念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其未来的行动选择。他们成长于我国发展的最好时期,同时面临着世界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和社会现象的纷繁多样,存在着诸多个人的迷茫和人生的困惑,亟需用理想信念加以引导。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大学生只有拥有了强大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撑,在遇到艰难险阻和风险矛盾时才会立场坚定、勇于担当;才能着眼当下,将个人的理想追求照进现实,将个人的奋斗与民族和国家相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四史”教育对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知行合一、培养奋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要将“四史”作为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生动素材,多措并举、统筹规划以提高教育实效,使大学生牢固树立政治认同感,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并成为指引其生活实践、应对挫折挑战、追求远大抱负的强大精神力量。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发挥“四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推进“四史”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无论怎么讲,“最终都要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来”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关键环节。第一,在教育内容上,要精准把握“四史”教育内容体系。“四史”教育内容时间跨度长,内容深厚博大,为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提供了鲜活资源。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四史”的内容和特点,将其精准融入思政课教学。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通过讲述建党历史阐释伟大建党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所具有的开天辟地的意义,坚定不移拥护党的领导。第二,在教育话语上,要与时俱进更新话语体系。话语方式直接影响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直接作用。大学生面临复杂的话语环境,各类信息应接不暇,这对传统教育话语提出了新挑战。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增强话语魅力,以兼具理论性与生活性的话语将历史的厚重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从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三,在教育评价上,要合理设定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在“四史”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中具有保障作用。要将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理想信念培养效果的评价结合起来,根据双向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反馈,并以反馈促改进,推动“四史”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取得更好成效。
青年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和活动对充实学生体验十分有益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5.。“四史”中内含的理论资源和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大学生重新感悟党筚路蓝缕、矢志不渝的奋斗历程,可以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经验和智慧。第一,高校要加强党团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凝聚力与引领力。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与“四史”相关的党日团日实践活动,如针对特定历史节日和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实地走访、举办纪念活动,引领大学生走入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展厅等,使大学生接受思想的洗礼,从而筑牢信仰之基。第二,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学生会、社团及各类学习小组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组织,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学生组织开展寒暑期社会实践,举办学习传播“四史”坚定理想信念的相关评比活动,以激励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第三,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参与各类社会服务中坚定理想信念。如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投身社区服务活动,在实践中长才干、作贡献、增阅历、明事理。在开展社会实践中,只有引导大学生以史明志、知往鉴来,才能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勇往直前,接受时代的考验和淬炼。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173.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塑造并优化校园“四史”学习环境,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史氛围,对于提高其学习效果非常重要。高校可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活动文化以及校园制度文化入手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第一,在校园物质文化上,要利用好学校内的楼宇建筑,在醒目处设置与“四史”相关的横幅标语、名言警句、主题展板等,使大学生沉浸在革命先辈无私忘我、为理想信念笃定前行的氛围中,自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第二,在校园精神文化上,以“四史”所蕴含的精神信念涵养班风学风校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在班风学风校风建设上,要积极汲取“四史”中的理想信念资源,通过良好风气的熏陶,达到大学生自觉坚定理想信念的效果。第三,在校园活动文化上,积极开展与“四史”相关的宣讲、文艺演出以及视频大赛等活动。充分挖掘校史中对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起到重要影响的人物,将优秀人物事迹用短视频等艺术形式展示出来,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理想信念的力量。第四,在校园制度文化上,要推动“四史”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完善相关机制来保障并提升“四史”教育效果。如建立健全“四史”教育的日常学习制度、组织制度、队伍管理制度等,推动理想信念培育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当今世界是一个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的世界,信息手段日趋丰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塑造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面对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式和渠道也需要推陈出新、应时而进。当今大学生群体多为“00”后,他们思想活跃、开放独立、追求时尚,培养其理想信念也要结合其思想特点和需求,不断丰富信息手段,充分运用融媒体等多元化形式,精准提供教育内容使大学生获取和掌握学习资源。第一,推动媒体平台协同发力。微信、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极受当今青年人青睐,学校要运用好这些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传播合力,通过各个平台账号定期推送“四史”内容,让大学生在各媒体平台中体悟历史,增强自身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从而坚定理想信念。第二,以优质内容建设提高育人效果。一方面,要把握好时效,紧密联系时代发展热点进行教育。在进行理论教育时,要对相关时事热点给予持续关注并及时推送,引起大学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另一方面,要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统一,既要主动推送积极正面的主流价值内容,增强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信心,也要激浊扬清,敢于向错误言论亮剑,剔除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丰富创新“四史”教育传播载体和手段,实现信息内容的共融互通,不断优化内容建设,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由情感转化为行动,使其自觉将个人志向融入民族复兴的大业中,踔厉奋发、笃定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