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静,曹剑飞,凌云志
人类社会正快速迈向数字社会,新冠肺炎疫情也让更多的企业深刻认识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推动企业转变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从而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数字广西建设”“加快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①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录纲要[N].广西日报,2021-05-11(05).。
2021年3月12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到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将达到10%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1-12-13].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首次成为体现创新驱动的指标。将数字经济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加速了我国数字经济的落地与实质性发展。数字科技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突破口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 万亿元,占GDP 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其中,中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 万亿元,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向全球高端产业链迈进,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规模达到31.7 万亿元,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①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 万亿元[EB/OL].(2021-09-28)[2021-10-28].https://www.163.com/dy/ar⁃ticle/GL0UFJ7K0550EWRZ.html.。面对数字化浪潮,企业如果不积极部署数字化转型战略并实施,将在竞争中被对手甩下,甚至遭到市场淘汰。相反,如果通过数字化转型,及时把握商机,则可能进一步抢占市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技术创新、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需求。相关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使制造类企业成本降低17.6%,零售业成本降低7.8%,物流服务业成本降低34.2%②第 四 次 工 业 革 命 对 供 应 链 的 影 响 分 析[EB/OL].(2019-08-26)[2020-08-26].http://www.doc88.com/p-1723967792036.html.。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能催生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等新的融资渠道,让中小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金融服务。此外,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企业全方位地了解客户需求,精准地实施营销策略,用数据驱动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许多企业实施了数字化的实践,理论界围绕企业数字化也开展了不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驱动因素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等方面。
1.关于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认识,理论界经历了四个认知阶段:技术应用→创新集成→组织重构→跨体系变革。Jay Lee 等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在企业某些业务环节的应用③JAY LEE,BEHURAD BAGHERI,HUNG-AN KAO. A Cyberphysical Systems Architecture for Industry 4.0-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s[J].Manufacturing Letters,2015(4):18-23.;Bog Hiningsa 等认为数字化转型会产生创新综合效应,给企业带来价值观念、企业结构甚至管理创新④BOG HININGSA,THOMAS GEGENHUBUBUBER,ROYSTOM GREENWOOD. Digit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J].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2018(1):118-144.;Gregory Vial 则将企业数字化看成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带来企业组织和流程的重构,企业的经营生态随之改变⑤GREGORY VIAL.Understand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J].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2019(2):114-144.;肖静华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跨体系转型,许多企业由传统企业转变为数字驱动的现代新型企业⑥肖静华.企业跨体系数字化转型与管理适应性变革[J].改革,2020(4):37-49.。
2.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方面的研究。张夏恒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要素是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及大幅度降低成本⑦张夏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障碍、驱动因素及路径依赖——基于对377家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调查[J].中国流通经济,2020(12):72-82.;张培等从触发点、触发条件和触发阈值三个要素着手,揭示了数字化转型的触发机制①张培,张苗苗.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类型与触发机制[J].管理现代化,2020(6):19-24.。
3.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模式方面的研究。2018年以来,随着国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力推广,企业数字化实践不断深入推进,国内研究开始关注具体行业或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曹正勇指出应在关键人才培育、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突破、工业信息化安全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和攻坚,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②曹正勇.数字经济背景下促进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制造模式研究[J].理论探讨,2018(2):99-104.;吕铁指出应从加快推动企业智能制造、行业平台赋能和园区生态构建方面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③吕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向与路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8):13-19.;李玮等认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应遵循“建设—接入—协同—共享”的路径④李玮,李文军.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J].企业经济,2020(7):14-19.;李辉等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要依靠坚实的数字化技术基础,加大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投入,构建数字化人才的引育体系,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平台支撑⑤李辉,梁丹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路径与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20(10):120-125.。现有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个案的研究主要是对一些行业如外贸企业⑥王树柏,张勇.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路径与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19(9):40-47.、零售企业⑦高会生,王成敏.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79-83.、工业企业⑧马赛,李晨溪.基于悖论管理视角的老字号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以张弓酒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20(4):184-192.、餐饮企业⑨谷方杰,张文峰.基于价值链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探究——以西贝餐饮集团为例[J].中国软科学,2020(11):134-142.、建筑企业⑩中国电建.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重点[J].施工企业管理,2021(1):31-33.等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的研究,主要梳理总结这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初步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和路径模式,对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然而,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根据IDC的调查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成熟度模型显示,55%的国内企业处于“数字化入门者”阶段,新技术运用还在实验阶段,客户体验不佳;30%的企业处于数字化探索者的阶段;而只有不到1%的企业走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后一个阶段,成为数字化颠覆者⑪马赛,李晨溪.基于悖论管理视角的老字号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以张弓酒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20(4):184-192.。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刚刚起步,缺乏相关的研究,不同产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模式也存在差异。因此,非常有必要深入了解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找出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障碍,研究提出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对策,从而为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决策参考,并为政府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指引。
1.我国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企业主动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途径,取得了较好成绩。近年来,全国产业数字化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共享经济等数字化新模式接替涌现,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前景广阔,2015—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内部结构情况如图1。2020 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 万亿元,占GDP 比重31.2%,同比名义增长10.3%,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15 年的74.3%提升到2020 年的80.9%,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输出强劲动力①2020 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 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80.9%[EB/OL].(2021-05-27)[2021-06-27].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10527/20210527787062.html.。产业数字化是各地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总量来看,广东省产业数字化发展遥遥领先,产业数字化规模约为3.5 万亿元,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区产业数字化规模也超过2 万亿元;从占GDP 比重来看,产业数字化在上海占比高达45.1%,福建、浙江、天津、北京、山东、湖北、辽宁、重庆、广东、河北等地区均超过37%,其余省市占比基本处于20%~30%②数据根据各省统计公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资料等收集整理。。
图1 2015—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内部结构
2.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
第一,疫情催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2020 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了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出行不便等问题,给企业线下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开展线上商业、远程办公等成为企业迫切的需求,从而使互联网、数字化营销以及建设远程办公能力和改善客户服务能力等需求进一步受到企业的重视,成为影响企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家和企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视,使企业数字化转型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近年来,国家科学地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规划,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数字经济政策逐步得到深化。其中,“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为企业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围绕着打造网络强国、建设数字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我国积极推进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加快提前部署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的转型与创新提供土壤。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信息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要看到,自2013年来,我国GDP增长趋于温和,进入存量经济时代,而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与不确定性明显加强,中国产业面临西方国家的激烈竞争和打压,需要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来优化经济结构,激活经济发展动能,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三,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以信息化、自动化为基础,以集成硬件、软件与尖端技术为手段,对研发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全面提升,从而提高生产管理质量和效率。这个变革将提高企业发展水平,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能促进自身的变革,也将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企业数字化是保障我国数字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达到35.8万亿元,占GDP 比重达36%,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为28.8 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05 年的49.1%上升至80.2%①报告:2019 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 万亿元 占GDP 比重达到36.2%[EB/OL].(2020-09-10)[2021-09-09].https://finance.sina.cn/2020-09-10/detail-iivhuipp3562015.d.html.。通过数字化转型发展,在信息通信新技术、新业态的带动下,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新兴产业不断成长为数字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之一。
第四,数字化人才将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数字化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想更好地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数字化人才。IDC 预测,到2025年,超过一半的中国500强企业将成为软件生产商,超过90%的应用程序为云原生应用程序,50%的代码来自外部,开发人员数量将达到现在的1.5倍②IDC CXO 卓越圈——2020中国CXO十大预测与解锁数字化转型[EB/OL].(2020-01-18)[2021-09-18].https://www.sohu.com/a/365496846_718123.。可见,随着数字化转型推进的深入,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长。企业数字化转型将重塑人们的工作形态,所应用的技术、组织以及方法论的革新会衍生出全新的人才需求。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会用数据,更要对业务有洞察、理解并能应用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商业场景和机会。实践中发现,虽然企业的数字化技术基础可以通过购买方式来实现,但缺少数字化人才就可能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沦为单纯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因此,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量懂管理懂业务的数字化人才,其人才需求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长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近年来更是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全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2020年广西产业数字化规模6400多亿元,排名全国第17 位,西部第3 位,占GDP 比重约28.8%,比2019 年略有提高,但仍低于31.2%的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 年年底,广西共有54 个县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已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近7000个,行政村站点覆盖率达到50.7%①数据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调研获取。。
1.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广西各级政府和企业从战略层面高度关注和重视数字化,不断加强数字化统筹协调和战略规划。广西通过召开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018 年5 月)、数字广西建设大会(2018 年8 月),对企业数字化工作进行部署,广西先后出台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数字广西建设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 年)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方案(2020—2022年)》《“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广西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构建鲲鹏产业生态,加快数字广西建设实施方案》《广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文件,为广西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规划支撑。
2.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广西数字经济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这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稳步推进是密不可分的。2020年广西数字经济规模达7267亿元,占GDP的3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3%②同①。。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 年广西产业数字化规模排名全国第17 位,广西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3.9%,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7.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9个百分点③中国信通院:2021 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EB/OL].(2021-04-28)[2021-05-29].https://coffee.pmcaff.com/article/13701912_j.。“广西33消费节”作为电商促消费活动品牌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得到快速发展。
3.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广西建设了一大批数字化基础设施。广西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平台建成运行。国内首个利用人工智能识别农作物病虫害的应用,实现毫秒内识别超过30 余种常见柑橘病和葡萄虫害。农业人工智能加快推进,沃柑智能采摘机已于2021 年开始应用。广西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桂建通)运作模式作为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获得通报表扬。各市围绕智慧农业,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特色产业+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遥感技术+”等模式,建设的螺蛳粉、芒果、茉莉花、罗汉果、养殖等大数据平台已初见成效。2019年广西认定第一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企业、平台)共127 个,其中与三次产业融合项目46 个。2020 年认定第二批数字广西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企业、平台)314 个④同①。,组织了第一批自治区数字经济示范区认定,中国—东盟区块链创新中心、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一批数字技术创新平台赋能作用日益增强。东亚糖业、南南铝等一批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初见成效,东亚糖业合作基于机器视觉进行含杂检测准确率达到94%以上。广西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行好运网)荣获2019 年度“中国城市物流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奖”。
4.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
根据《2020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EDI)》,广西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深度融合指数目前位于全国第三梯队,排第22位①重磅!赛迪发布《2020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EDI)》[EB/OL].(2020-10-12)[2021-11-1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310009332161143.。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中国—东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成运行,日解析量全国第一。评选出自治区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5家,其中柳州市有11家,桂林市8家,分别排广西第一、第二②数据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调研获取。。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玉柴数字化转型有效缓解了玉柴集团在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出后面临的产业竞争压力问题;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效明显,柳州全市大型工业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超过90%,6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5%,汽车产业有10%~15%的企业处于智能制造的第一梯队③数据从柳州工信局调研获取。;北港集团重构供应链协同的流程体系和运营平台,北港集团“5G+AI”智慧港口建设预计能提高15%的作业效率④数据从北港集团调研获取。。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情况,笔者所在的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目标、需求、技术应用情况、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通过问卷星向广西重点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总共回收问卷145 份,剔除无效问卷14 份,有效问卷131 份,问卷有效率90.3%。
从有效问卷的数据来源看(表1),有来自国资委重点监管的国有企业17 家,有来自14 个地市的企业,既有重点企业又有各地市企业数据。从行业分类来看,主要是来自工业和服务业的企业,其中农业企业13 家、工业企业84 家、服务业企业34 家。从企业的性质来看,国有企业58 家、民营企业64家、混合所有制企业5 家、港澳台企业2 家、外资企业2 家,基本涵盖所有性质企业,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受访人员结构来看,高层管理人员40 人、中层管理人员40 人、基层管理人员31 人、信息化部门20人,涵盖了企业所有管理层级,且参与人基本上都是公司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或者专职信息化人员,问卷调查数据的可信度较高。从企业成立的时间来看,成立10 年以上的企业84 家、成立7~9 年的企业5 家、成立4~6 年的企业16 家、成立3 年以下的企业26 家。从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涉及14 个地市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贵港、北海、钦州7 个市,这些地区也是广西产业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样本数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从收集到的样本数据来看,目前未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有52 家,部分开展的有49 家,核心业务已经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有11 家,正在谋划数字化转型的有19 家。有将近40%的企业尚未开展数字化转型。在业已开展数字化转型的60 家企业中,绝大部分(49 家)是只在企业的部分领域(如财务、生产车间等)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只占总体样本数的8.4%。整体来看,广西企业数字化进程推进较缓慢,多数企业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情况分析见图2。
图2 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情况分析
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来看,样本数据中有95 家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驱动力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有14 家企业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来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有6 家企业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来自产业集群平台。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在谋划或者实施数字化转型时,更多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而不是盲目跟风赶潮流(图3)。结合企业的成立年限来看,成立7年以上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都比较强烈,都已经开始实施数字化转型或者谋划布局近期开始启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尤其是成立3 年以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不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文件关注度不高。
图3 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分析
从样本数据来看,企业谋划或者实施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主要包括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市场、提升品牌效应和缩短研发周期这几个方面。有62.6%的企业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69.47%的企业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其中有50.38%的企业是希望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广西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主要是希望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收集到的数据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约70%的企业希望实施整体数字化转型,从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等方面实现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余下约30%的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层次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希望实现部分业务流程或者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其中,部分企业希望通过应用一些信息系统软件(如APS、CPM、WMS、SCM、ERP、PLM 等)实现企业局部业务流程数字化,从而提升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流程管控等的效率。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见表2。
表2 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表
从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数据来看,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华为、阿里等互联网平台企业合作对企业的业务管理、管理流程实施数字化转型,打破各个业务部门传统信息孤岛;另一类是企业依托自身的信息化部门(如柳工、广西汽车集团等)成立新的子公司,负责本公司的数字化运营服务,并致力于打造面向供应链或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公共平台。总体来看,在已经开展数字化转型的60家企业中,在数字化转型中用的技术及平台主要包括区块链、5G、大数据、数据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各个企业一般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企业规模等因素,综合分析技术应用的成本和效益,选择应用一种或者多种技术。其中,有39 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技术(占已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数量的65%),41 家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占已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数量的68.3%),22 家企业应用5G 技术(占已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数量的36.7%)(表3)。区块链技术(占已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数量的21.7%)和数字孪生技术(占已经开展数字化转型企业数量的8.3%)应用相对较少,但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区块链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推广及技术设备成本的下降,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应用多种信息技术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表3 样本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采用技术分析
从部门来看,在已经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大部分是在内部的仓储环节和行政管理环节实现了数字化,占已实施数字化转型企业数的93%。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实现数字化的企业也相对较多,分别占已实施数字化转型企业数的75%和71.7%。生产环节的数字化主要体现在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销售环节的数字化主要是企业通过“直播”、电商平台等载体,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的融合。研发环节实现数字化的企业占比50%。在已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各部门数字化转型情况见图4。
图4 已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样本企业中各部门数字化转型情况
尽管大部分企业都在积极谋求数字化转型,但也有不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特别是部分中小微企业。
第一,缺乏数字化转型亟需的人才。这是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约62%的企业认为缺少具备数字化能力的核心人才,人才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最大瓶颈。在课题组的实地调研中,调研企业都普遍反映了这个问题。缺乏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综合性人才是制约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因素。第二,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比较薄弱。广西企业大多数是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很多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还停留在比较低层次的信息化初级阶段。实施数字化转型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进行深度变革。第三,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缺乏成熟的技术支持。近50%的企业认为,无论是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所需的软件技术还是硬件技术,都是广西企业比较缺乏的,企业自身的信息部门软硬件技术研发能力低,只能依赖外部供应的软硬件,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普遍很高。一方面,外购的软硬件通用性较强,很难适应企业个性化的需求,需要二次开发,而这又会带来很多新问题以及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高额的数字化转型成本,将导致许多有实施企业数字化愿望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40%的企业表示缺少资金预算,难以推动转型;15%的企业担心实施数字化转型会影响原有业务;26%的企业担心数据上云后不够安全。第四,缺乏转型战略规划与路径。由于时代背景等因素,许多公司的战略决策层普遍缺乏相关的数字化知识和能力,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缺乏必要的战略认识,导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缺乏顶层设计且与企业发展的进程不符,导致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短视效应,一旦短期内未看到企业经营的提升就会打退堂鼓,进而转型失败。
总的来看,以广西投资集团、广西汽车工业集团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广西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较缓慢,许多企业尚未启动数字化转型,或者停留在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将其提升至战略规划层面,实施企业数字化改革“一把手”工程,构建数字化组织模式,通过建立智慧企业愿景、确立数字化转型创新框架、重塑数字化转型组织架构、创造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确保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向和目标正确。要从资金、人才、平台等方面加以保障,打造数字化转型平台,持续对核心业务升级改进或重构。要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选择合适自身发展的路径,并且要及时评估,形成数字化组织的常态运营和演进能力,重塑产业生态价值链,确保数字化转型的效果。
企业高层的重视和支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尤为重要。企业数字化转型绝不仅仅是针对IT系统、某个单一产品或服务,而是经营理念、战略、组织、运营全方位的变革,是处于战略层面的系统谋划,需要做好总体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企业高层要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意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怀迎接数字化转型浪潮。企业“一把手”应该自上而下推动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数据治理,把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的割裂数据统一进行管理,解决数据孤岛、数据质量差、数据不透明等障碍,发挥出数据的价值。企业董事长、总裁必须直接参与数字化转型的领导和推进工作,首席信息官
和IT部门负责人也要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数字化不仅包括业务、管理等流程的数字化,也需要对组织层面进行数字化变革甚至重构。一是要以数字化发展理念为依托,拓展企业生产经营的深度和广度,加速构建与互联网技术相适应的开放、扁平、灵活的组织体系,完善企业经营流程,实现数字化技术同经营管理的有效结合。数字化的组织边界要从封闭走向开放;组织方式要构建起自组织涌现机制;合作机制要从串联走向并联再到网络化,构建生态化的协作网络;组织架构要构建小前台+大中台的新体系。二是要提升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企业需要实现组织在线、协同在线,需要营造自组织涌现的机制,从而更好地适应突发公共事件、市场竞争等各种不确定性,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三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积极服务企业客户,通过数字化技术建设更加先进和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利用互联网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依托企业现有信息系统建设成果,加快培育和运用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构建适应企业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等新型IT 架构模式,建设敏捷高效可复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善大数据分析平台、云服务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技术赋能平台,提升核心架构自主研发水平。对于中小型企业和初创型企业,可以直接采用云部署,如成本较低、快捷易用的SaaS 和aPaaS 产品,这两款产品对几十人的团队而言,一年只需要投入几千元到几万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初步成效,是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的低门槛之选;对于已经具备一定信息化基础的大型企业,可以在原先的ERP、CRM、OA、HR 系统上进一步打通和改进,增强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另外,对于跨界融合的企业,可以根据其核心需求,有的放矢地部署云原生架构、IoT技术和数字中台等。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和重要驱动力。要打造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企业与社会资源之间的全要素链接,以开放的生态体系,帮助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促进生产方式乃至商业模式的变革,实现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延伸等诸多新模式,推动企业间软硬件资源、制造资源、工业技术知识的开放、共享,促进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与生产力的跃升。应鼓励企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基于供应链产业链的数字化发展平台,在“数字化转型新基座”之上构建行业的“灯塔工厂”,为广西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示范,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由单个转型向协同转型跨越,由封闭式转型向开放式转型跨越。
一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保驾护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既来自市场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一方面,建议政府完善数字时代的法规、制度、标准和政策体系,加快研究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广西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条例”等综合性立法和若干专项立法。加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制度供给,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探索新型监管机制。加强数字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数字社会权益保护机制。强化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优化鼓励政策精准扶持,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共建,深化区域开放合作共赢,完善数字安全发展环境,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保障。另一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商业模式进行新的变革。政府要统筹协调好各种资源和要素,通过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发放企业上云券、开展数字化转型经典案例评选等方式,大力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二是需要从供应链产业链层面协调各个企业的转型发展。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不能依靠单打独斗,而是需要秉持开放融合的原则,积极联合数字科技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多方协同构建数字生态共同体。要努力破除企业之间的藩篱,强化外部合作和交流。企业的一些业务需要充分考虑上下游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对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做系统优化整合,构建全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企业销售经济与数字化商家的精准对接。企业间要统一数据标准,保障业务数据安全,防止泄露、篡改等危害企业、客户、国家安全的风险,提高数据开放与共享水平,以利于高效整合资源。依托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达成合作或者成为联盟关系,统一产品和技术标准,不断拓展市场,实现多方共赢。
国内外有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但是企业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其成功经验,更不能按照这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模式给自己规划蓝图。各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不同,而且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也不适合当下的情况。因此,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一是要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SWOT分析,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能面临的风险点,找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定位。二是数字化转型前要对企业进行充分的评估,分析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成本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当现有的设备、流程、模式运转得很好,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时候,简单粗暴地进行数字化转型,一味地追求“高精尖”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进行数字化转型应遵循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资金、人才、行业等情况选择适合企业的最优路径。三是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应扬长避短,追求价值链全局最优,而非局部最优。对于政策导向特别是技术细节,应在结合企业与行业实际的前提下加以利用,而不是盲目跟从。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长期工程,涉及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等方方面面。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将考验企业全体人员的决心和恒心。企业数字化转型切忌建设项目的简单堆砌,一定要首先明确业务转型的目标,再谈项目建设问题。算好投入产出的大账,是数字化转型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数字化转型需要业务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技术牵引的外在动力的“合力”。内生动力是关键,要发挥内部团队的关键作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要优先解决紧迫的业务问题,有效地平衡投入产出的效果,让企业能够收获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坚定走下去的决心。数字化转型不会一蹴而就,只有业务驱动并优先投入成本用于解决业务问题,才能通过企业受益体现出数字化建设的价值,持续性的数字化建设投入也能因此获得更大的支持。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要选准模式,提前谋划好是自建数字化团队研发,还是借助外部力量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如果把数字化转型的业务外包,开发的系统可能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而且日常运营维护可能也跟不上。而自行研发则需要庞大的研发队伍,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开发周期也较长。每个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选准企业数字化模式。如中小企业自身无论是技术还是资本实力都十分有限,选择借助外部力量无疑比较合适。一是可以选择市场上的数字化合作伙伴,参照能源合同管理的模式,推行信息化合同管理,选择如SaaS等服务商,通过购买其服务来满足企业的数字化需求;二是处于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小企业可以依靠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外溢扩散来实现数字化转型,而大中型企业则可以打造自主掌控的核心系统。因此,在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搭建中,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核心团队,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靠第三方力量,可以将第三方力量作为重要补充。企业可以探寻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企业如华为、阿里的合作,共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企业可以考虑把信息化部分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公司,从服务本企业数字化转型起步,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外溢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再到服务整个行业甚至跨越行业。将独立出来的信息化公司注册到沿海发达地区,以解决人才与技术问题,同时在西部设立对接的部门或公司。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持久性工程,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平台建设是转型成功的关键保障因素。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与预期规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企业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关键、以价值实现为目标,对数字化转型进行总体规划,对数字化转型投资进行合理预算,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当前许多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中普遍缺乏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无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完善的人才保障。因此,企业要在数字化人才引育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完善高技能人才薪酬体系和保障体系,系统地引进既懂数字化技术应用又熟悉企业运营管理和业务的综合性人才;二是加强企业内部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行业合作,积极同教育培训机构形成良好合作机制,针对性地培养发展数字化综合人才。企业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与成本承受能力,在IT基础设施平台之上,逐步搭建完善智能制造平台、经营管理平台、供应链协作平台、协同办公平台和商务智能平台等5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