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玲
(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太原 030031)
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颁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简称“三性一力”)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三性一力”,思政课教学中师生关系结构至关重要。“结构”一词的本意是指要素构成整体的方式,师生关系结构这一概念的内涵可定义为“在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两个主要要素构成系统的方式”。思政课教师和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系统中最主要的因子,二者共同构成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关系,其关系构成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系统的运行。师生关系结构形式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采取由“专制型”向“民主型”师生关系结构转型的致思理路。然而,结合高校思政课自身的本质规定性,这样的“致思理路”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探寻一种新的师生关系结构模式更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政课“三性一力”的目标。
思政课在高校普遍开设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肩负着传播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职责,发挥着立德树人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教师作为国家教育意志的贯彻者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毋庸置疑。另外,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还强调了“八个统一”, 即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新华社评论员:《坚持“八个统一” 创新思政教学——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3/20/c_1124261115.htm.这“八个统一”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对大学生来讲,思政课教学不仅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授的学理性、思想观念的批判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价值观的多元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的启发性及教育方式的潜隐性,还要凸显思政课的政治性、价值性、建设性、理论性、统一性、主导性、灌输性、正面性、显现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授不仅是思政课教学的基础性、核心性需要,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引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之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这个根本任务,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正确政治方向保证、主导意识形态灌输与教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等主导作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就是一个不断施以强迫的过程,相较于父母而言,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强制力更加制度化、规范化。(2)曾爱平:《公开课中“支配—从属”师生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学审视》,《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第4期。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强制和被强制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社会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的需求。
在思政课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结构形式,有利于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教学秩序良好,学生便于管理,能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成为一种常态,但相较于学生,教师仍然应处于“主导”地位,这是有成效的教学的普遍规律,因为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又精通所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教育者。思政课教师深受党和人民重托,执行国家教育意志,按照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加工教材内容,精选教学方法,按照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教学过程的师生矛盾统一体中,教师一般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不负国家人民所托,不负党的信任栽培,真正完成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任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而,在思政课教学中,如果形成以教师为绝对主导的单一结构形式,就教学而言,也存在一些弊端。以教师为绝对主导的单一结构形式中,教师的地位明显高于学生,进而形成权威型师生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师道尊严”“ 天、地、君、亲、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观念,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尊师重教形成教师权威便顺理成章。教师的权威还源于相关法律法规及守则条例对教师权利地位的肯定及对受教育者要“尊重教师”的规定。除了上述因素外,教师的权威还源于其非权力影响力,教师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基于所传授的真理的力量和教师自身人格的力量。在权威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分处不同层面,容易滑向“教师中心论”。从社会的角度理解思政课教学,过分强调思政课的社会功能和工具价值而忽略学生的自身需要及主观能动性,容易出现“人学空场”,这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教育教学的痼疾,不利于弘扬和培育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以至于学生不能成为知识与能力兼备、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和全面发展的人。而且,由于在这种师生关系结构中缺失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性,教师总是带着社会赋予他们的与职业俱来的特权(3)赵茜:《大学教室文化的离散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以种种“神圣”的借口心安理得地强制学生学习他们所传授的思政课理论知识,而对学生在性格、兴趣等方面表现出的自我思想倾向与发展趋势总是用种种方法去防范。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师生之间心理距离逐渐走向疏远甚至对立。
基于“教师为绝对主导单一结构形式”的弊端及学生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反思且追求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呼吁变革以教师为绝对主导的单一结构形式,渴求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互动的民主型结构形式。在这种追求民主的师生关系结构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并积极参与教学的各项活动,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对话与沟通的关系。
这种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一是源于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主张。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提倡无论是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还是德育方法及师生关系等方面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马斯洛和罗杰斯都把“自我实现”作为德育的根本目标。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了的人就是道德高尚的人,是利他的、献身的、社会性的人。罗杰斯认为 “自我实现”是人的丰富多彩、富有挑战和意义的价值生命,并非是一味地追求个人的愉悦生活。(4)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07—308页。在这样德育目标的预设之下,罗杰斯引入了“意义学习” 和 “非指导性教学”。他提倡的“意义学习”是一种德智融为一体的人格教育,“非指导性教学”是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在德育教学中的基本主张;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被定位为学生进行“意义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参与者”,同时认为改善师生关系是德育教育成败的前提,德育要取得成效,在师生关系中也要以学生为中心。二是源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要求的提高,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人,而非无主体性的奴性人格的人。但市场经济也有其负面效应,物质利益至上原则影响甚至左右了一切生活领域,“商品人格”已经开始蔓延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人格特征(5)鲁洁:《超越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人不断地被“物化”和“异化”,一些人成了“经济人”“物质人”等单向度的人。而人不仅仅具有物质生命,更具有精神意义生命,人不仅仅是“物质人”,更应该是“有道德的人” 和“有精神的人”。所以在人本主义德育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双重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德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师生关系结构的变革也以此为指针。
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多元开放及信息化、市场化的特点,思政课教师更应该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用真理和自身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的关系能够在良性健康的轨道上积极发展。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有效沟通,教师和学生需要相互尊重,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基础,民主型师生关系适应了这种要求。但这种过于追求师生平等互动的民主型师生关系也并非尽善尽美,它同样存在提升的空间。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地位平等并不意味着要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主体性也要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为前提。但民主型师生关系增加了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的难度,经常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很容易滑向“唯学生中心”的泥潭。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曾极力主张要把儿童变为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着学生来进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他后来也对此做出了反思,提出“精明的母亲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但并不因此就放弃自己的责任”,“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看到一种经验所指引的方向。如果教育者不用其较为丰富的见识去帮助未成年者组织经验的各种条件,反而抛弃其见识,那么他的比较成熟的经验就毫无作用了。”(6)[美]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0页。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尽管大学生们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但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和自身生活阅历及认识角度、价值观等的不同,对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思想困惑甚至是误区,如果把思政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可能在互动中会毫无顾忌、发表一些不当言论,甚至是有违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论,此时如果教师不管不顾、任其发展,那不当言论的负面效应便会弥散与倍增。因此,思政课在互动交流过程中需要一定强制力的规约,教师要把好关、服好务,做好课中主导和方向引领。
“教学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核心”(7)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61页。,师生关系作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最核心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效能的达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对以上思政课教学中两种关系结构利弊的分析,结合高校思政课的使命担当和内在本质规定性,尝试提出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结构模式,即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权威与平等的动态平衡关系,实现互动结构形式的内在张力,以满足当下思政课教学需求,达到“八个统一”要求,努力实现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教师为绝对主导单一结构形式的师生关系(权威型)在一定程度上会演化成“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是,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种积极作用集中体现为它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得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将知识系统地传递给学生。思政课教师教学主导性概括地说,就是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为什么教、教什么及如何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设计、组织、把关、引导。具体来说,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这个“导”包括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情感及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指导、 引导、开导和疏导。通过“导”让学生明白思政课“我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搞清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思政课的性质、研究对象、地位和作用,并能清晰地确定学习目标并力求实现。如今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大学生,涉及范围广、个体差异大,学习要求、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形成了这一时期大学生的独特性,同样也对这一时期的思政课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要针对习近平提出的“六要”标准,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练内功、强素质、树形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增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导性,发挥好教师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的“导学”“导航”作用,明确教学任务,强化教学实效性,促使思政课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和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地见效。
民主型师生关系的核心理念是师生平等,在这一基础上,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的能动、检验及促进作用。尽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受动性特点,但这种受动要放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考察,教育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受动性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明显能动性特点的受动,从对思政课所传授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接收”到“接受”,就是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在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能主动地配合思政课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能以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去影响和帮助思政课教师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及教学能力,达到教学相长;三是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信息、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等并不是全盘接收,而是依据自身世界观和价值观有选择性地接受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四是学生能把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化知为行、化行为习、化习为德。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知识在注意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知识体系、情感兴趣及价值观等自身主体因素,均会影响其对所施加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接受和内化程度。因此,思政课教学最终的结果不是取决于教师怎么教,而是取决于学生怎么学及所学知识对其人格态度和行为有哪些影响。如果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发挥主导性作用的话,那么,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是基础性作用,任何教育离开学生的自我教育都是徒劳无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政课教学必须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张力是指事物内部相关部分之间的牵制力和制衡力。(8)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46页。在思政课师生互动关系结构中,权威与平等应保持适度张力,建立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这种动态平衡关系, 是思政课教学的关键之一, 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师生关系内涵丰富。从教书的角度看,它是教材内容体系与学生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是编者学术思想及编写意图与学生学、思、悟现实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思政课教师对相关教材及知识理解加工且用教育口语传递教育信息与学生从“接收”到“接受”教育信息的关系,是一定社会要求与学生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从育人的角度讲,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知识传递的关系及“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还是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交流互动的关系,更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人际关系。在这样多维复杂的关系体系中,要实现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民主、平等的互动交流及学生的个体性展现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唯一价值,我们还有其他价值的追求,如思政课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价值及教学过程的秩序、稳定及和谐等。这些价值的实现需要运用思政课教师的权威来提供教学的基础性秩序,使得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和谐、稳定。因此,既需要平等也需要权威,二者对立统一于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当前的思政课教学中,没有民主、平等的权威将会遭遇各种问题,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是平等与权威的博弈而产生“失衡效应”,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的种种难题,需建立民主型权威以适应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课堂。
基于教学民主建立起来的教师教学权威,既能保障国家教育意志得到体现,又能保障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使思政课所传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社会道德规范准确无误地教授给学生,进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能使教学井然有序,有效保障思政课教学的和谐。基于教学权威建立起来的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畅所欲言,允许学生广开言路,把不同的思想观念充分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具有一定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权威与平等,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相依相伴,相辅相成,二者互为对方的牵制力和制衡力。在权威与平等的协调和平衡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在互动中嵌入式的牵制与制衡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中,这个基本矛盾便内在地转化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代表着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要求,这种要求通过教师把课程体系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体系进而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代表的是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提的教育要求,一方面要考虑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基础并要超越其基础,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这种超越不能成为受教育者通过自身努力都难以企及的地步,故要保持适度张力,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性质所决定的。
从教育哲学和管理学的视阈下考察,这种师生关系结构模式体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和“集中”。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民主与集中是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才能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师生关系的合理转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需要实现师生双方的互动与合作。身处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需要和选择往往需要他人的正确引导,其成长和进步都是他人引导与自主选择的结果。 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有品位的需要、激发其高尚动机、培养其有道德的行为,鼓励大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生目的。
总之,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加强对师生关系重要性的认识,辩证地批判借鉴权威型和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各自的利弊,既不能对教师权威的积极作用视而不见,更不能忽略课堂教学改革呼唤师生人格平等的基本事实,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建立权威与平等的动态平衡,实现互动结构形式的内在张力,以期达成提升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