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载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2022-03-18 06:51白琦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载体运动员政治

■史 磊,白琦瑞

(1.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5;2.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体育运动在中国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体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体育事业,重视奥林匹克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东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取得了38金、32银、18铜的优异成绩,中国奥运健儿在17天的征程中奋勇争先、顽强拼搏,为祖国赢得了荣耀,展示了自己的青春风采,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体育精神,实现了“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人生誓言,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无形之中为全国人民上了一堂奥运思政大课。

一、奥运会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属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用比较含蓄、隐蔽的形式,运用文化、制度管理隐性课程等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2]。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3]隐性思政往往通过渗透式、陶冶式、体验式等教育方法,润物无声地传达隐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联系的一种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4]。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包括活动载体、传媒载体、文化载体、管理载体等,奥运会作为一项大型体育赛事,以强大且独特的体育文化氛围和体育活动形式,能够间接隐蔽、润物无声地传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奥运会具有亲受众性,为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

奥运会既是一项大型体育赛事又是大型社会文化活动,与广大观众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的需要相契合,体育节目精彩纷呈,运动员青春飞扬,让人乐在其中,代入感极强,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上互联网的助力,更是获得了大量的粉丝。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7月25日上午游泳项目直播为例,CCTV-5奥运直播节目关注度是3.22%、市场占有率为37.68%,而同时段的CCTV-1的关注度仅为0.59%、市场占有率仅为6.85%,湖南卫视的关注度仅为0.34%、市场占有率仅为4%。可见,奥运会具有亲受众性,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前提。

(二)奥运会育人载体要素丰富,能够隐蔽地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奥运会载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要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仪式

生活需要仪式感,教育也需要仪式感。童话《小王子》写道:“仪式感就是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感能给人强烈的心理暗示,让人严肃地对待仪式背后赋予的深刻意义。

中国女排教练郎平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我们参加比赛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残奥会运动员王彦章也表示:“东京奥运会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升国旗、奏国歌”,是无数中国奥运健儿渴望通过自己的出色表现实现的最高荣誉,也是他们强烈表达爱国情感的重要仪式。在升国旗、奏国歌的那一刻运动员和观众无不在“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歌唱声中、无不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的时候,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喷薄而出。

2.运动员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用人来建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个奋力拼搏、追求卓越的奥运健儿无论在赛场上的飒爽英姿还是生活中的挥汗如雨都会给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会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运动员场上场下的优异表现会深深地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比如苏炳添、杨倩、刘雨菲、马龙、许昕、全红婵、汪顺等运动员在奥运会期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他们的优异表现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成为许多年轻观众喜爱和效仿的对象,并潜移默化地成为青少年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寄托,成为他们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的动力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3.比赛活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运动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运动风范必须在比赛活动中加以体现。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奥运会这项体育赛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在活动中得以实现。奥运比赛活动是由运动员和项目构成的,尽管观众不是奥运比赛活动的一部分,但观众可以幻想自己就是运动员,将自己代入比赛活动之中。竞技运动中紧张激烈的对抗、跌宕起伏的情节、神乎其神的技术无不牵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弦,激荡内心深处的热爱,唤起久违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观众更好地与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共情”,更能深切地感受到运动员在困境中的坚守与努力,更能给予运动员理解、鼓励和支持,不再“唯金牌论”,保持良好的价值判断。

(三)环境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氛围和人际互动,具有相互感化、互相促进的‘场效应’作用,它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创造的‘教育场’”[4]。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情境)能够刺激置身其中受众的感官,用积极的信息和信号传达正能量。而教育者应当主动创设合适的教育情境,这是教育者开展“寓教于境”的必要条件。奥运会载体是天然的隐性思政“第二课堂”:弧形优美的塑胶跑道、广阔鲜亮的绿茵场无形之中给予我们自由欢快的感受;恢弘大气的体育场馆和严肃认真的裁判队伍给予我们盛大与威严的感受;舞动着的五颜六色的各国国旗和现场观众的独具民族特色的装饰打扮,以及激情澎湃的音乐交织着响彻云霄的呐喊、声嘶力竭的尖叫伴随着动情的泪水,这一幕幕场景都直击每一位观众的心灵,让每一位观众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地被教育。奥运会环境的感染和氛围的渲染,大大促进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二、奥运会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有利于提升国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没有强大的祖国,何谈个人梦想?”[5]从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年北京承办奥运会,并且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数世界第一、奖牌数世界第二的伟大成就,以及2012~2021年期间四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金牌数、奖牌数稳坐前三甲,这充分证明每一个运动员成就的背后都是祖国综合国力的展现。观众在观看奥运会的时候,油然而生起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杨倩在东京奥运会获得首金后,表示希望用这枚金牌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祝福;在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汪顺强势反超,夺得金牌,他说“力量是祖国人民给的”,“做到了赛前说得‘国旗在东京飘扬、国歌在东京奏响’”;巩立姣在女子铅球决赛中投出最远距离后,不断用大拇指指着比赛队服胸前的国旗说“China牛!”。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军团不仅在传统强项举重、乒乓球、跳水、体操等项目上摘金夺银,还在游泳、帆板、蹦床、田径等项目上多点开花,彰显了强大的实力,共夺得38枚金牌,奋力拼搏、敢拼敢赢,诠释了追求卓越的中国体育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传递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科学的人生观能够指引人们正确对待人生矛盾,反对错误思想观念,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奏出光彩人生乐章。奥运会作为世界大型体育赛事,每一届都不乏许多美丽动人的体育故事,传递着高尚的人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价值,鼓励电视机前的观众积极面对生活,创造无愧于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

400米T11级世界冠军刘翠青,10岁因眼疾失明但逐渐克服内心恐惧,凭借四年如一日艰苦训练,在东京奥运会上刷新了世界纪录,面向阳光,背向阴影,实现了人生蜕变;以绝对优势获得东京残奥会女子67公斤级举重金牌的谭玉娇,7岁时因病失去基本行走能力,但她不想人生在自卑中度过,她认为“人生的路只能向前,不能停滞。有了前进,就有了改变的希望”;“无臂飞鱼”郑涛在东京残奥会上凭借自己钢铁般的意志用头触壁结束赛程,拿下四枚金牌,打破四项世界纪录,只为给小女儿做榜样,告诉女儿生活中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对照残奥会的运动员,他们为了生命勇敢地走下去,乐观进取,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很能鼓舞我们身边的残疾人和身处低谷的健全人变得积极阳光、充满斗志,获得奋发向上的力量,战胜人生中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

(三)传递不断超越、勇于突破的体育精神

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所展示的不断超越、勇于突破的精神,是我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争做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跑出9秒83成Z绩、打破亚洲记录、首冲进奥运会男子百米的苏炳添,首次出现在800决赛赛场上的王春雨,首次站在男子200米半决赛跑道上的谢震业,首次闯入滑板项目决赛的曾文蕙,首次进入八强的中国女子七人制橄榄球队等,他们用一次次的突破和超越刷新记录、创造历史,他们虽然没有获得奖牌但仍然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精彩表现彰显了不断超越、勇于突破的体育精神,无疑在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给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大的激励和鼓舞,鼓励大家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实现“零”的突破,创造更大的辉煌。

(四)传递爱和友谊

雨果曾说:“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歌德认为:“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海涅也道:“你问我爱是什么?爱就是笼罩在晨雾中的一颗星”。爱具有伟大的力量,能教会人在顺境中珍惜幸福,在逆境中积聚力量。

美国体操选手苏妮莎不敌中国选手管晨辰,在后者拿下冠军后,她还是非常高兴,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与管晨辰的合影,并配文说“我太骄傲了”;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结束后,张雨霏主动伸手,紧紧拥抱了身患白血病的日本名将池江璃花子,并且给对方送上了祝福,告诉对方希望明年亚运会再见;美国选手杰维特和博茨瓦纳选手阿莫斯在800米决赛中因纠缠而摔倒,最终两人互相搀扶、肩并肩完成比赛。这些充满爱与感动的瞬间,让观众理解了奥运会不只有胜负,还有超越胜负、互相支持的友爱。正是这种超越国别、种族、胜负的爱与友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点燃了人们内心的希望,凝聚起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三、发挥奥运会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一)坚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1.运用奥运会比赛资源,实现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指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在老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下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充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得到问题的答案。互动式教学形式多样,可以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户外素质拓展等,旨在改变灌输知识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奥运会被广大师生所熟知和喜欢,其比赛的精彩瞬间被学校师生所津津乐道,在课堂上运用奥运会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元素能够迅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成为老师和学生互动的重要媒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时,老师可以大量引用奥运会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体育明星正能量的行为表现来传达爱国、公平、合作、友爱等正面的价值观,让学生感同身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奥运会精神和积极的价值观念。

2.拓展户外课堂

户外课堂是隐性思政的良好场所。思政课教师可以深入到体育类社团当中,在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体育运动背后的奥运精神、规则意识、团队意识等,把户外课堂的素材作为第一课堂的经典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贯通,有利于思政课教学资源的不断生成和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二)发挥主流传媒的正向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电子网络载体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途径之一,面对的受众数量往往是数量级,思想政治教育会超越时空的限制,实现高效率、全方位的内容传输。主流媒体又是电子网络载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流媒体在奥运会的报道上要力争客观真实,突出竞技体育的紧张刺激性和休闲娱乐性,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体育运动员奋勇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刻画运动员坚韧不拔的宝贵品质,肯定运动员的伟大突破,让线上观众能够沉侵式体验奥运体育运动的巨大魅力;利用直播平台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讲好奥运健儿热血、青春、勇气和理想的故事,讲好和我们每一个人密切相关的体育中国梦故事,让每一个观众能够在聆听体育故事的同时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坚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的信心和斗志;客观评价体育运动员的表现,引导大众舆论和价值取向,引导大众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不把获得奖牌作为比赛的唯一价值,肯定运动员的积极进取精神而不苛刻地“以金牌论成败”,引导大众领悟体育精神的真正内核。

(三)营造体育育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体育运动不仅使爱好者体魄强健,更使他们的人格趋于健全。而过去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整个社会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精神状态的稳定。近几年,国家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大力推动体育育人,尤其是“双减”政策的出台,体育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社会各界必须协同用力、主动作为,将体育育人落到实处,利用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作为提高大众热爱体育、投身体育运动的重要契机,在奥林匹克精神鼓舞下推动大众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氛围,为他们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石,使之成为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载体运动员政治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