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国际汉语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2-03-18 07:24
河北职业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留学生职业院校中华

魏 娜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高职院校逐渐开始招收留学生。随着留学生的来华与国际合作的加强,职业院校国际汉语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国际汉语教育,成为摆在国际汉语教育的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

一、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国际汉语教育的必然性

(一)是文化育人的本质要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血脉,教育的本质是以文化育人。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包括古代诗词歌赋、国画、曲艺、传统节日、传统历法、地方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必然成为文化育人中的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学生的精神养料,也应成为留学生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又要具有开阔的现代视野和宽广的世界胸怀,引领来华留学生到职业院校通过学习汉语、专业技能,学习中国优秀文化,通过深入了解、体会中华文明历史、发展,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中华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与外部的交换而维持其新鲜状态及动态的生态平衡系统,站在新时代,吐故纳新、兼容并包,吸纳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与积极成果,注重文化输出与输入,对中国学生及留学生身心灵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解决之道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将“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设定为来华留学生的四大培养目标之一。来华留学生生源广泛,多集中于非洲、东南亚及俄罗斯等地区或国家,区域差异大,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刚进入中国的留学生会产生某种焦虑,尽快熟悉东道国(中国)的地理、文化、风土人情有利于在留学生群体相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处之中,破解跨文化焦虑,加快跨文化适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的“和”“仁义礼智信”“既来之,则安之”,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思想都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提供解决之道,引导其养成懂礼仪、守时间的好习惯,为其更快适应、融入中国留学生活提供强大思想助力,使留学生尽快适应中国生活。引导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金钱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思想,遵守法律法规、洁身自好,为其跨文化适应提供应然思想基础。

(三)是文化传播的内在指向

如何以文化自信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实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策略,来华留学生必然成为承担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应然使者。武汉大学单波教授认为,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尤其进入新媒体、自媒体、全媒体时代,信息量极大,传播速度极快,互动参与性极强,让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新生力量,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是很多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重要原因。教师应以留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其成为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通过在中国的学习、生活,留学生会利用微信、脸书、QQ等社交软件,及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对课堂、文化体验活动、影视作品等线上线下全方位多渠道进行文化传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文化价值认同与多元文化融合、交流互鉴,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元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国际汉语教育的挑战

(一)国际汉语专业师资不足

2017年前,高职院校基本无专业国际汉语师资储备。近年来,为应对留学生的招生及激增的情况,许多高职院校通过聘请校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授课,或由校内具有中文、英语学科背景的教师执教,或在招收某国项目班时,引进该专业教授课,以解燃眉之急。但上述师资无论在管理方面还是专业方面上均无法满足相应需求。2017年,随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的开考,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通过考试取得了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较大程度缓解了师资荒。但大部分国汉教师在教学时满足于教授汉语听说读写,着重于HSK4级通过率,或由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或由于自身专业所限,未着力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渗透。

(二)高职院校留学生汉语、文化类课程建设滞后

高职院校一般在课程中设置《中国概况》《中国文化》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但周课时较少,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留学生甚至无相应教材。高职院校的部分留学生通过HSK4级后,对中国的了解仍停留在“功夫”“李小龙”“成龙”的粗泛、浅薄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居住地的风俗习惯基本不甚了解。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教材、资源库,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许多高职院校选用的汉语综合及听说教材,来源于本科院校,有的教材还停留在十多年前,比较落后。没有与大专院校相匹配的教材,不具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资源库建设基本处于空白或刚起步阶段。留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空间受限。

(三)高职院校留学生第二课堂建设起步较晚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但高职院校留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普遍起步较晚,许多院校未将留学生纳入第二课堂建设体系,缺乏系统规划。导致适合留学生学情的第二课堂较少,或者留学生参加也没有相应学分政策,或者仅局限于留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未充分搭建中外学生沟通交流的通畅渠道,留学生无法深入学习、体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对第二课堂的主观能动性也未得到充分激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国际汉语教育的路径探究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国际汉语教育的顶层设计,校园环境建设、系列文化活动举办,地方文化融入,“工匠文化”特色,“诊断改进”监督等五个维度打造出职业院校国际汉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颖路径值得探索。

(一)顶层设计

打破国际教育学院“单打独斗”进行留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由学校牵头,顶层设计,国教院联合教务处、团委、学工处等协同制定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贯穿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推动高职院校留学生文化教育由量到质的内涵转变。

1.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在“综合汉语”“汉语听说”“中国概况”“中国文化”等课程中系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随着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逐渐深入,增加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唐诗宋词、国学经典等内容,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加深对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

加快建立高职院校留学生课程标准,在课程过程性学习与考核环节量化传统文化考核比重。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激发留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留学生汉语学习阶段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留学生个体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指导。尤其是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利用好腾讯会议、Zoom、Classin等线上教学工具与线上资源库,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建立专业团队编纂适合高职学院学生特点的校本文化教材。同时,加快留学生的汉语文化课程资源库建设,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空界限,为疫情前回国而仍未返校的留学生提供课程教学与服务。

2.打造专兼结合的留学生育人团队。由于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本科院校较晚,普遍缺乏留学生育人专业团队。应由国教院与教务处、学工处联合牵头,组建留学生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团队。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抽调本校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师资,同时聘任校外较高水平的兼职教师与外教,联合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对留学生教育管理育人团队加强培训,在法律法规、跨文化交际、双语沟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加强指导。提升育人团队中“双师”数量,鼓励育人团队教师“走出去”,践行“中文+职业教育”,进行访学,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3.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体验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国教院联合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利用现有师资,开辟第二课堂,将学分纳入留学生考评体系,与中国学生进行“趋同管理”。开设便于中外学生交流的公共选修课、社团、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为留学生深度融入中国学生群体提供平台。谋划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各类中文演讲比赛、汉字书写比赛、非遗传承活动。利用丰富的社团联合活动,结合职业院校专业特色,让留学生穿上汉服,深入学习古代礼仪、茶道、剪纸等;让留学生组队参与到龙舟竞技、舞狮舞龙活动中,包粽子、包饺子、唱戏曲等,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精妙之处。活动结束后,相关管理部门就活动过程及效果通过调研进行反思,为后续活动谋划提供经验教训。

4.鼓励留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语言文化比赛。留学生留学一年过后,掌握了基本的汉语,可鼓励其参与各级各类别比赛,一是检视其语言文化学习成果,二是培养自信,三是引导其融入中国社会。各校可将参加比赛及所获奖项与留学生评奖评优挂钩,激励其学习汉语及中华文化的热情。全国级别的赛事有“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丝路华语”国际汉语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留学生组)、“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以及各省市举办的比赛,如笔者学校所在的江苏省有“同乐江苏”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常州市政府外事办主办的“我爱常州”外国留学生汉语演讲大赛,这些比赛通常与各级电视台合作,对公众进行传播,留学生通过参加比赛锻炼了胆识、增长了见识、学习了知识。

(二)“软硬件”结合

1.打造中华传统文化育人“硬件环境”。在校园及留学生宿舍等区域通过建筑、雕塑、植被、路牌、宣传栏等打造传统文化育人环境,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孔子雕像、宣传张贴等进行文化浸润,引发留学生对身边充满文化气息的美好事物的兴趣,激发了解中华文化的热情。

2.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节“软件活动”。借中华传统节日之机,打造中秋诗会、新春软笔书法比赛、元宵猜灯谜等主题活动,适度融入留学生国家或地区文化元素在内,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共生。

(三)校地合作

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地方形成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扎根地方,推动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其应有的职能。地方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与地方政府、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合作,推动留学生进社区、进地方,通过古建筑、古村落、当地风土人情等地方文化的浸润,加深知华教育,加快跨文化适应,加速文化认同。例如,江南地区可以充分挖掘吴文化特点,了解江南的悠久历史、吴侬软语的语言特点、小桥流水的建筑特色、软糯香甜的美食,在地方文化的沃土中,培育留学生更为鲜活的文化印象。

(四)打造特色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工匠精神的主要特点就是敬业、专注、创新。工匠文化则是一种价值观,具有传承性。在我国长期历史积淀中,工匠精神的传承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职业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尤其应突出工匠文化特色,在留学生教育中也同样要凸显职业特色。中国是传统工匠古国,古代工匠们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积累传承技艺的同时,形成了悠久的工匠文化与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鲁班、李冰、祖冲之等,都是后人传颂的“能工巧匠”。如前所述,职业院校在对中国学生进行工匠文化涵养时,也不要遗忘了外国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通过工匠精神的培育,工匠文化的传承,对留学生作息、行为、学习、工作习惯进行约束与引导,摈弃部分懒散、拖延、敷衍的态度,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建立敬业乐业、精益求精、臻于完美的工匠品格。利用职业院校现有条件,引导留学生走入实训车间、制作工坊,接触身边的劳模人物、非遗大师,亲身感受工匠文化、培养工匠精神,这对留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五)诊断改进

诊断改进是在全国职业院校在进行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自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后,高职院校诊改工作正式启动。2017年教育部职成司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许多学校已将学校内部质量保证的诊断改进由教学向管理、育人、党建等各个方面不断扩展,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进行不断延伸。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就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作出部署。在“双高计划”中明确提出,提升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促进中外人文交流,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际汉语教育则是必然之义。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下发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指出“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加强职业学校与境外中资企业合作,支持职业学校到国(境)外办学,培育一批‘鲁班工坊’,培养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指向对国际汉语教育的重视、文化交流及诊断改进机制的应用,而将三者结合则成为国际学生传统文化培育的应然评价监督体系。

利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信息平台,将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诊改体系,对于高职留学生培养提质增效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目标—标准—计划—组织—实施—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的“诊改”过程,对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画像”,实现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质量“8字形”螺旋运行提高。

结语

五个方面中,顶层设计是基础,“软硬件”结合、校地合作是两翼,工匠文化是特色,诊断改进是手段,五个方面合力而动,将极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国际汉语教育向纵深发展,广大双高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可先行先试,进一步探索一条出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留学生职业院校中华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