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毓毅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是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教育改革主要把重点放在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上,通过将课程内容有机地融合,再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一改革的优势在于能够弱化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过度分离,教育的分离很容易导致学生们能力培养不够全面,综合素质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将来在工作环境中很容易暴露出缺点,难以完成岗位的考核和要求。通过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隔阂逐渐淡化,学生虽然学习的模式和方式不尽相同,但能够帮助学生们淡化知识界限,无限拓展和发展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基本技能。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变化,职业教育已经比较成熟和完整,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应当通过加强职业的基础教育培养职业认知、职业观念、职业选择等基本概念。在职业教育的起始阶段,应当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们认识和培养基本的劳动价值观,即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通过实践活动,树立学生们对于劳动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在初中教育阶段,应当培养学生们的职业意识,对于基本的工业、商业和农业知识都需要有了解和掌握,同时了解社会的产业结构,具有相关的职业知识储备。在高中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应当具备基本的职业知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职业意向做出基本的判断。学校相关的教师同样需要把握学生的职业倾向和心理,对学生将来的职业方向做出基本判断,同时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做出适合选择。学生们建立明确的职业意向或选择,需要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活动来引导,例如专家讲座、开设职业选择课程等。职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技多不压身,学生们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不论是直接就业还是选择接受更高等的教育都是一种选择。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期阶段,与各个行业和领域一样,我国教育作为基础亟需建设,由此提出了着重通过技术型学校来培养技术型人才。由于我国发展初期的种种条件限制,经济投入有限,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人才的目标出现了一定偏差,学生们接受的教育更多放在了专业教育上,反而忽略了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很多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其选择的方向更多是放在了更高等的教育上,越来越少的学生愿意从事劳动行业。相关部门注意到这一现象后及时做出了政策的调节和引导。职业教育也就在这一时期内逐步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通过职业教育的学习来直接劳动就业,但是长期形成的观念,职业教育始终没有受到人们更进一步的重视,大部分人更加希望通过普通教育来进行自我发展。
我国为了寻求发展进行了改革开放,经济也在这一时期迅速腾飞,我国的产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各个产业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来促进发展,但由于职业教育在当时的缺乏,很难为我国贡献技术性人才,甚至在某些地区,根本没有职业教育这一说,很多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没有了去处,学历和年龄都不允许其从事技术行业,只能通过基本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和家庭,导致这些初中生在社会上很难生存和发展。由于产业结构的变革,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来加强职业教育的建设。在政策改革的大环境之下,我国积极建设相关的职业教育学校,包括职业中学、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和农业学校等,职业教育不断蓬勃发展,很多农村地区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仍然有学上,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来学习。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趋向于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了不断完善和建设教育体系,通过加强职业和普通教育的配套程度,相辅相成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建设人才。
这一时期为了进一步促进人才的培养,我国与时俱进,出台相关的职业教育政策,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坚实的框架和体系,不论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两者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了不可更改的趋势。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的融合对于现代社会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作用,它是促进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关键环节,能够不断丰富普通高中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对于学习和就业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推动更多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通过职普相融发展的方式,进一步为我国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积极沟通的方式进一步建立更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除此之外,继续教育同样需要加入沟通行列,在发展中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搭建沟通桥梁,加强自身教育质量的建设。不仅如此,国家的政策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如今的教育背景来支持和促进普职教育的发展,保障义务教育在国内顺利实施的同时积极为学生接受教育拓宽选择机会,努力实现学生更加全面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升学,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实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增长,对于教育的要求同样更上一层楼,变得更加个性化、差异化以及多样化。人们对于教育的投入资金和比例越来越高,这也证实了现如今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是在不断增长的。同时,要求教育模式、教育机制、教育结构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创新。而普通教育只是一味地保持传统教学方式,学校只负责单一僵化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分数以便更好地升学;职业教育一味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反而更容易忽略文化知识的传授,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很难让学生们真正得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全面培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来说,更需要加强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通过文化和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两者的融合和协调。高中正是学生需要促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方面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对于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能够较快地掌握,这要求高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多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将重点放在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同时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也需要时刻关注外界职业情况的动态,只有掌握了大环境中的职业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应对社会岗位需求变化时的能力。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于培养人和塑造人有着缺一不可的重要作用,甚至是贯穿人一生发展的重要部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稳定地掌握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加强普职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选择,改变学生们的劳动就业观念。
现如今,在普通教育的环境之下,很多学校在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地强调知识和学历的重要性,从而忽略了职业和劳动的正确观念树立和基本知识掌握。很多普通高中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我国几乎所有的高中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作为一个决定人生和命运的大考,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关键,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将高考成功和升学率作为教育的目标,升学主义的氛围浓重,难以实质性地发展多元化的教学;其次,大部分普通高中注重课本知识和应试技巧的传授,从而对于外界社会发展有所忽略,很容易导致学生们与现实世界有一定的脱离,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有着不利的影响,学生们在高中阶段对于职业的理解、职业规划、职业需求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由于学校职业和专业这两点在教学的时候涉及较少,导致很多学生在面临填报志愿时,完全没有自己的考虑和规划,只能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安排,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还有一些学生在考不上大学的情况下,对于未来职业的规划更加迷茫,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导致学生们难以融入社会或进一步学习。
职业教育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和传授,对于学生们需要的学科文化知识,选择习惯性地忽略和排斥,导致大部分学生只具备基本职业技能,但是缺乏系统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撑,很容易让学生们将来在就业阶段暴露出缺点和不足,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现如今,在大环境的引导和固有思维的局限下,社会中大部分人仍然对于职业教育抱有偏见,认为职业高中比普通高中的层次低。不过,随着政策的出台和指引,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在慢慢削弱,通过“人人出彩”的教育理念引导,再加上普职教育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正在逐渐提升。
新职业教育法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教育整体的环境,还极大激发了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使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逐渐增强。
教育需要适合学生将来的发展,只有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接受不同类型和模式教育的机会,才能拓宽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将普职教育存在的固有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和融通,让普通教育逐渐注重学科知识和职业需求两者相结合;职业教育也不再一味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和传授,而是将技能和知识并重教学。这对于学生们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的机会越多,学生们才能够更好更准确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拥有更美好的未来。通过法规的调整和规定,职业教育的前景一片大好,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已经不断提升,被社会大众逐步接受,成为了更多学生接受进一步教育和职业发展的选择之一。
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明确强调和规定了现如今的普职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学生们不论选择怎样的教育方向和类型,都是在同一教育基础上发展的,加强普职教育的相互协调,促进两者的交流和沟通,融通的程度越高,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教育机会就会越多。学生们的竞争压力随着普职教育的融通而减小,接受和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也就更公平,促进了学生们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将来的就业大环境当中具有更强的实力和优势。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近年来有着非常明显的进步,职业教育实际上和普通教育一样,都能够为社会提供人才,并且,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拥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还具备高素质高素养,同时职业教育也在逐步地提升教育实力,在教育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关注。职业教育实力的提升,也帮助学生们不断培养其专业的技能和学科知识。不论是学习阶段还是职业阶段,都能够帮助学生们夯实基础,提升综合素质。
普职教育的发展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而普职教育通过融通机制的建立加强了交流沟通,协调整合了教育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新职业教育法更是为普职教育的融通发展提供了契机,为教育事业发挥自身能力和作用,充分激发普职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治理体系的优化构建,共同为教育现代化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学校的教育虽然是以人为本,专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影响的还有家长。很多家长对于职业教育还是抱有偏见和不看好的态度,这就需要职业教育不断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家长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职业教育,家长们只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于学生同样有塑造育人的功能和实力时,才会愿意将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选择,才会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
普职教育的发展需要通过建立融通机制来促进二者的联系和交流,高效利用教育资源来提升育人能力,教育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能够进一步帮助普职教育融通。
1.加强政府政策的倾斜和调节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优化都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作用,通过相关政策和机制的规定建立普职教育的融通机制,不仅让融通工作顺利实施,还需要与普职教育相关的部门和责任方明确责任,加强融通机制的落实,建立起利于长久发展的融通机制。
2.利用资格证书来搭建融通机制体系的桥梁。资格证书的考取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资格证书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不但能够实现普职教育的融通发展,更能拓宽学生们发展的道路。
学生们对于职业的认知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知的增长,很多学生的职业倾向和兴趣爱好也都会有所改变,而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是普通高中学生的一项优势。相对来说,职业教育为学生们提供可选择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就必须推进专业选择模式和升学考核体制的优化和变革,加强职业教育提供机会的能力。
进一步优化和改变现有的教育框架和体系,应当加强普职教育之间的交流,促进融通工作的顺利展开,让更多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对职业教育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知;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文化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只有二者加强融通才能够促进普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体包括以下两部分。
1.积极增设普通中学的职业课程。想要进一步加强普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融通,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看法和观念,在意识中认识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实际上具有平等的地位,是一种值得信赖的选择,这样才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交流。普通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增设相关的职业课程,转变学生认知,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和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学生们对职业教育有了基本的掌握之后,对于之后的发展相当于多了一个选择、一条道路,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方式。
2.不断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学生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只有专业技能,还需要文化课程的学习,要加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让其更加灵活地适应将来职业当中遇到的问题。但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对于学生们的文化要求比较低,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学习能力较弱,学生想要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更是难上加难。这也要求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加强基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对学生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技能的全面发展。不仅课时量要达到普通高中的标准,课程的难度也需要接近普通高中。
现如今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改革,从新的教育法角度来看,普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系统的优化建设,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的优化建设,将两者有效合理地融合,更好地推进普职教育的协调配合,加强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加强普职教育之间的交流沟通,融通并行,才能够为教育基础打下更为坚实的根基,为学生们拓宽选择,丰富教育的多样性,加强教育的水平,进一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