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岳梦雯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曲靖 655001)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艺术设计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包括人才培养规模、培养质量以及软硬件等在内的教学条件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当代数字艺术设计事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中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传统一直是重技能训练、轻人文素养,这就使得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低于同一时期其他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水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也是方兴未艾,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数字艺术设计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行业从业者设计能力不足,整体素养偏低,缺乏本行业发展所需的持续学习的内生动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缺乏职业道德与忠诚度、缺乏敬业精神与责任心等。
作为云南省内较早开办数字化艺术设计专业的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面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艺术修养不够、知识结构单一、核心能力不足,培养难度较大的现实问题,紧扣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如何将“文化艺术与操作技能”有机融合这一核心问题,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对接社会对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改革探索,形成了“文化引领、技术赋能”的浸润式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高职院校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有效路径。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希望能为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化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数字化艺术设计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数字化设备来进行的艺术设计活动。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艺术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缺口也催生了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热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489所高职院校中,开办数字化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校超过了五分之四。然而,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应来看,数字化艺术设计类的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2012年,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始探索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技能、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担当的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依托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校级重点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项目,系统梳理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文化+技术”的数字化艺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同时,将该理念植入新开办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新专业的成功开办奠定了基础。2013年通过教育厅基金课题《基于高职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研究——以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为例》的研究,提出了“文化引领、技术赋能”的浸润式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省级高职院校示范建设、“数码艺术设计"省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云南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多个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以及学校教学成果奖培育等项目的持续建设,依托7个“设计工作室”,经过7年的研究与两轮实践,对该项成果进行了持续的实践检验和完善提升,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系统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高职院校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难点和痛点提出了有效路径。
“文化引领、技术赋能”的浸润式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以“浸润培养”为理念,一方面,通过“四化四融合”实现“文化引领”,形成“红色文化培根铸魂、传统文化涵养智慧、民族文化彰显特色、企业文化打磨匠心”的浸润系统,为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涵养深厚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教学实现“技术赋能”。“以学习生态打造为目标,以数字化教学平台为基础、以项目+工作室为支撑、以‘五步精熟教学法’为核心”通过“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全方位立体化浸润,将“红色文化之魂、传统文化之智、民族文化之特和企业文化之精”融入技术技能的学习,通过数字化实现跨时空、多层面、全方位学习,促进校企互通、深度融合,培养精湛的操作技能。
这一模式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通过“文化引领、技术赋能”的浸润式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现了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人文科学、艺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良性相容、共生互促”,有效解决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重技能训练、轻人文素养”的问题,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二是通过系统设计,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文化引领”,为培养符合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夯实了基础。三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整合应用,破解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难点,实现了“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全方位立体化浸润,打造出了良好的“学习生态”,教学成果显著,师生成绩斐然。
“文化引领、技术赋能”的浸润式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现代教育生态环境变化而构建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实施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人文+艺术+技术”的人才培养。通过课程体系重构将中国文化概论、艺术鉴赏等内容列为设计专业必修课,开设云南民族文化、非遗技艺传承实践等选修课程,同时,改革教学方法,摒弃过去数字化艺术设计教学中重操作轻文化的做法,在设计技能课中突出项目化教学,强调思想先导,将设计思维的培养贯穿到每一门课中,形成设计思维的浸润培养。
2.持续开展文化艺术节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四彩学院(正气昂扬的红色学院、硕果累累的金色学院、文化浓郁的蓝色学院、和谐发展的绿色学院)”品牌文化建设,让学生沐浴在文化的海洋中,提升成长。为鼓励学生学院实施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文化活动,提升了学习动力,知识面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同时,也在活动过程中提高了对社会生活的感悟能力,这些都为设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3.持续开展“技能星”竞赛和设计作品展评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浸润培养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氛围的营造。设计专业每学期都要举行“结课展”:所有同学的设计作品都将在“结课展”上“亮相”,供全校师生赏析品评。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都憋足了劲要在“结课展”上一展风采,因而在课程学习中更为主动和专注。而一年一度的“技能星竞赛”活动,在为同学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的同时也开启了朋辈学习的窗口,更让学生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对磨砺学生心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师生共建工作室,引入企业项目、企业标准开展教学实践,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徒关系,在“实战”中浸润成长。在企业调研中发现,对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更看中的是他们是否具有客户思维和市场能力。而这恰恰也是高职数字化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摸索出了“师生共建工作室”的“实战”浸润体系。工作室引入企业项目,按企业标准、企业工作流程开展教学实践。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加入工作室,实行相关绩效管理。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1.开展课程思政,实施文化进课堂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通过课程思政立项建设,探索思政元素与设计教学互融互通的路径,取得了较好成效。《海洋托起中国梦》《探索海洋世界,共绘丝路蓝图》等多个作品在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奖,《曲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元宫宣传推广设计》等毕业设计作品获得广泛好评。
2.积极开展教学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提炼,将文化元素与设计表现相结合,提升设计思维水平。通过“课前五分钟推介活动”“设计项目提案”“公司内部培训”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讲清设计表现中的文化意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形成了“以学促练、以讲促思”的文化引领模式。同时,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开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纹样设计等课程,为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因地制宜,将学生耳熟能详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引入设计教学实践,解决了学生因文化底蕴不足而畏惧设计的问题,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学生真切感悟生活浸润对设计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自觉观察、体验、感悟生活,主动加强积累。凸显专业办学特色,教学成果斐然。学生在技能竞赛方面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学生作品《云南图鉴民族特色城镇规划设计》《爨云绣云南地方特色创意绣》等作品先后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赛、国赛奖励。学生在每年的高校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4.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引入企业项目、师生共建设计工作室等方式,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毕业生对接岗位快,职业发展好,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与现场工作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的实践体验不足。所以,如何破解企业项目少,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的难题,教研室主动出击,积极与学校职能部门和当地地方政府部门沟通,主动承接了学校校史馆、行业博物馆和文化小镇的设计等项目。在项目实施中,邀请项目委托方负责人召开项目说明会和项目提案比稿等环节,让学生在实战项目中领悟做人做事的真谛,在反复训练中锤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依托信息化技术,形成交融互通的学习环境。通过线上建立讨论交流的QQ群、微信群、智慧职教、学习通等学习平台讨论组、线下建立设计工作室、学生社团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社群,立足全方位育人,形成课内课外融通、线上线下交互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可反复学。同时,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骨干带动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和管理,加大师生交流互动,通过师长引领、朋辈示范形成深度浸润。利用信息化管理,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实现校级活动有品牌,院级活动有特色,班级、社团活动全覆盖,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互联网+教学”,形成可视化教学的资源库,优化教学内容呈现。借助“超星学习通”和“智慧职教”等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发了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满足了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社会学习者“时时学、处处学、终生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学习资源易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将专业教室改造成智慧课堂,实现环境智能管控、资源共享、混合式互动、远程互动等教学要求。数字化教学平台夯实了技术赋能基础。
3.借助信息化手段,以“项目+工作室”为支撑,承接企业项目。指导学生选取自己最为熟悉的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作,作品得到广泛认可。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民族文化图鉴”等资料库,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将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训练设计为项目任务或是把承接到的实际项目任务(包括选取网络上发布的真实设计任务)引入到教学中,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民族文化元素大胆创作设计。在教学组织中,以项目为引领,以角色转换为重要抓手,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边做边教,学生作为设计师边做边学,教、学、做结合,强化工作过程体验,同时引入企业考评机制,强化职业氛围的营造,促进职业意识的养成。通过“项目+工作室”,10余年来承接了企业以扶贫产品宣传推广、民族民居改良设计、民族特色小镇建设设计、云南旅游宣传等多项设计方案。通过“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用,教会学生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在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师生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了技术赋能的关键支撑。
4.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五步精熟教学法为核心,学习过程对接设计工作流程,在不断训练中锻造匠心。“OPDAE精熟五步教学法”即将学习过程对接设计工作流程,从目标呈现(Object)、知识储备(Provision)、精确示范(Demonstration)、精熟行动(Action)到效果评估(Evaluate),全过程对接企业标准达成教学目标,整个学习过程融入企业文化进行深度浸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企业绩效管理机制,通过形成性评价规范细节,结果性评价凸显效益,强化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和成本效益兼顾的设计理念,培养学生以虔诚的姿态对待手里的每一件“小事”。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的革新与进步。高职院校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已然发生的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文化引领、技术赋能”的浸润式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开启了一个有益的尝试。尽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带来教育形态的不断变化,但教育成就人、发展人的这一目标不应改变,教育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这一使命不会改变。而学校教育则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高职学院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教师也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要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者、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磨砺者……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秉持“教书育人”、“因材施教”的理念去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