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惠
(唐山学院 组织部,河北 唐山 0630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先后于2013年提出“三个牢固树立”[1]、2014年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2]、2016年提出“四个引路人”及“四个统一”[3]、2018年提出“三个传播”“三个塑造”[4]、2019年提出“六要”[5]嘱托等一系列关于新时代师德建设的新标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教师道德素质的核心就是“师德”。当前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正师德、铸师魂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履行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大多数学者认为,高校教师师德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指高校教师自身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以及思想观念的总和;二是指来自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和道德期盼[6]。也有学者从劳动价值出发,将师德划分为广义与狭义的师德。在比较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与工厂工人生产产品的劳动二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狭义的师德被定义为教师从事传授知识这一劳动的过程中所遵守的职业道德;在比较上述两种劳动异质性的基础上,即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无知无觉的产品,广义的师德定义既包含教师的职业道德,又包含教师特有的以育人为指向的崇高的道德品质[7]。由此可知,广义的师德是对高校教师师德较为准确的概括。
师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师德不等同于职业规范,因为后者仅仅是师德的一个方面,师德具有更加厚重的历史传承性和更高层次的道德意蕴。二是师德的底色是法律底线,任何关于师德的诠释都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牾;同时师德建设的基点绝非“不道德”,因之既压低了师德的道德高度,也泛化了师德的独特内涵。三是师德修养重在“慎独”,即修养方式上的向内和自省,所谓“德者,得也,行到而有得于心者也”[8]。
师德失范是指教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9]。陆道坤认为,师德失范既表现为显性失范如学术不端、体罚学生等,也表现为隐性失范如教学过程消极应付、滥用教师职权获取不当利益等[10]。具体来说,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高校教师,首要的也是基本的师德是专注教学、好好上课,但在某些高校中却普遍存在以下情况:一些年富力强且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不愿意进课堂为本科学生上课;一些教师在职称评聘完成后忽视教科研反哺教学的重要性,投入教科研的时间精力明显减少;一些教师工作态度不严谨,课堂教学敷衍了事、课下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跟进不及时;一些教师对学生成绩赋分标准掌握不统一,对个别问题学生关注不到位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等市场化思潮对高校教师群体产生强烈冲击,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获得感淡化,伴随而来的是自尊、自律、自省意识缺失。如个别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在招生考试、评先评优过程中向学生索要好处或变相克扣学生的奖助学金;个别教师不负责任地在网上、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或罔顾事实真相盲目跟帖;个别研究生导师利用手中的权力谋求不当利益,导致不该发生的性骚扰、跳楼等事件时有发生等。
学术行为失范集中表现为学术不端。2020年科技部在《关于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查处结果的通报》中通报了一批论文造假案件,其中涉及8位高校教师,某些“双一流”高校的教授、博导等学术精英“榜上有名”。目前,论文购买、代写、代发等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所输出的恶果已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学术生态,也给我国高校教师的整体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
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大致可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针对教师的管理机制、教育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等相关建设不完善;另一方面是教师个体自身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和修养能力不足。因此,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形成师德建设的制度“红线”和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教师师德自我修养的自觉性,提升其师德修养能力,唤醒其主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11]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强化师德建设政治引领,将师德建设作为常态性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一是党委在师德建设中要履行把方向、定基调的职责;二是各党总支在师德建设中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三是各党支部要在师德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党组织要齐抓共管,依托党建与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机融合,带动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育与实践活动,构建党建引领师德教育的新模式。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推进高校师德建设,就要从优良传统中汲取思想文化精华,发挥其积极作用,与时俱进营造新时代尊师重教社会氛围。一是挖掘并发挥师道文化的引领作用。要想赢得全社会的尊重,教师必先做到自尊。师道文化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特定群体的传承性、内涵的稳定性和影响的持久性,其中蕴含着为人师表的道德标准和应当具足的自我修养,重拾师道尊严对于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二是挖掘并宣传教师身边的师德典型。结合“劳动节”“教师节”“七一”等节点,定期开展“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活动,挖掘教师身边的师德典型,同时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当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三是推进尊师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融入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耳濡目染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使尊师重道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也使教师从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并不断反观自身不足,不断完善和提升师德境界。
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师德建设的有力保障。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组织体系、实施体系、奖惩体系、监控体系、反馈体系以及循环改善体系等。依据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在师德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实施中要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保护教师权益。师德考核要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师德考核对教师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影响;考核结果应及时通知教师本人并充分重视意见反馈,及时沟通、及时处理。二是建立二级管理体制。除高校外,高校上级主管部门也要成立考核机构,承担接待教师申诉等工作,保障教师申诉渠道畅通。三是拓展评价维度。师德评价要关注五个维度,即教师个体的自我评价、同行间的相互评价、领导的综合评价、学生的认可评价、家长的问题评价;同时针对师德失范行为建立并完善主管部门、学校共同管理,同行、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管理监督体系。四是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重点强化正面激励,要有体现正向激励的细化指标和指标权重,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而提高评价考核的管理效能。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无数先贤大哲都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抱有由衷的敬意。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11]新时代高校教师要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通过不断体悟、不断积累和不断自我完善,将内在文化修养转化为自觉与自律的精神力量,实现师德境界的大幅提升。
其一是在“隐蔽”处下功夫。人前守德易,人后守德难。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关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历史记载俯拾皆是。刘向《说苑·杂言》有云:“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竹帛所载,丹青所画”,“爱惜羽毛”已经写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守德的功夫在修德,修德的功夫在“隐蔽”处,越是众人的视线之外,越是阳光照不到的角落,越见修身养德的真功夫。普通人修养德行尚且如此,为人师表者师德自我修养就更要强调自觉和自律,更要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在无人监管时严格要求、表里如一。修德就是从最隐蔽、最细微处检视自己的一言一行,经常“洗洗澡”“照照镜子”,时刻关注自己的身心清爽不清爽、衣冠正不正,夕惕若厉、心怀忐忑。王阳明说:“克己必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12]此之谓也。修德就是从最隐蔽、最细微处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克制欲望、顺从理性,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一个方向。”[13]归根结底,教师师德自我修养只有付诸理性,才能免于浮躁、持之以恒。
其二是在“中正”处下功夫。教师应对君子之德“追慕无已”,要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恒心。《尚书·虞书·大禹谟》中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转引自庞朴《论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意思是说,人心难测、道心微妙,我们要真诚地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执中而行。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精髓为修养君子之德提供了方向性指引,亦即要在“中正”处下功夫。一是刚健有为。允执厥中作为君子之德,内在节制、内敛、不偏不倚,外化则为刚健的品格和俯仰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刚健有为”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基本的精神序列,是对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千百年来推动着中华民族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更应持之以恒向内修养执中守正的君子之德,向外以刚健有为的精神品格担负起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二是崇德利他。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读书修德的目的大抵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已毋庸置疑地成为中华文化“名片”式的存在,逐渐内化为崇德、向善、利他的民族性,写进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高校教师没有理由不继承、不弘扬、不践行之。事实上,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默默奉献的人对此作出了积极回应。这里仅举一例:“时代楷模”张桂梅,坚守滇西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建成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12年间让1 800多个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14]。这已不能用一句师德高尚来简单概括,这是在用生命诠释师者大德的崇高意义。
其三是做到知行合一。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是关于认识和实践的理论命题,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这里的“知”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是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关系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亦即“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知行合一,致良知”。知而不行,为不知;不知而行,为冒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真知、笃行,此为提升师德自我修养能力的重要路径。人的知识是钻研出来的,人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炼出来的,知行合一不仅是最实用的修身工具,也是最高的修身智慧,更是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行动指南。高校教师要将于“隐蔽”处和“中正”处所下苦功修养得来的“知”付诸于“行”,不断通过实践检视、滋养和修正师德。首先要坚持学以致用。在实际教学、科研工作中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真题真做、真正为人师表,从而带动校风、学风、师风建设。其次要从细微处着手。将所“知”道德理论落地、落实、落细。讲台上的举手投足、课后随手关灯的小动作、餐桌上“光盘”的习惯,都是内在修养的外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如涓涓细流浸润整个校园。说到底,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的岗位,就要使自己的德、才、情无愧于这个岗位,并且以个人的微薄之力点燃星星之火,照亮学生的心灵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