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3-18 06:43林祥德王小明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士官工匠岗位

林祥德,王小明,张 伟,朱 红

(94922部队,浙江 金华 321015)

工匠型技能人才凭借其特殊的技能贡献不仅受到地方各行业的追捧,也因技能在高新技术战争中的突出作用受到军事部门的高度认可,认为需要培养工匠型士官人才,为打赢现代化战争增加拳头力量。工匠型士官作为士官队伍中的高端技能人才,能祛战机百病,能操控导弹点穴敌阵,能护潜艇埋伏御敌,是现代化队伍的必备人才。那么如何高效培养工匠型士官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清晰完善,有的部队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一是思想认识陈旧,革新意识不强。仍有不少管理者认为士官从事的是辅助性技术工作。在战术协同操作中,仍采取年轻技术军官指挥高级资深技术士官的做法,不敢让技术士官挑大梁,承担操控指挥工作。对工匠型士官人才建设的认识与全球军事革新、与强军目标不同步。

二是理论基础薄弱,技能晋升氛围不浓厚。许多士官的理论储备不足,不能支撑技能进一步提升。有的士官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意愿不强。部分基层单位没有完善的岗位培养方案及奖惩机制等,提升氛围不浓厚。

三是培养机制不健全。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工匠型士官理论更新和继续教育不尽如人意,没有完善的终身培养机制。工匠型士官需要在理论、实训和岗位实践等方面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培养,一个单位很难承担全部培养环节的工作,需要多个单位协同完成,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协同培养机制。

四是技能晋升考核机制不健全。工匠型士官培养是个长期的系统工作,很难在短期内见效。工匠型士官的成长,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有的培养岗位还没有全军统一的培养考核机制。以往的考核只注重结果,不关心过程,晋升考核中放水走过场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工匠型士官培养的可持续性不强,培养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二、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和时代需求

(一)工匠型士官人才是打赢现代战争的必然要求

现代战争是高新技术战争,融合了电子、通信网络、自动控制、认知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各种尖端技术的理论及应用。军事打击从传统战场延伸到信息化战场,战场愈加立体化、多维化[1]。

2020年7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武器装备要“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士官是操控高技术信息化装备的主要力量,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军士官编制数量占到士兵总数的一半以上,覆盖所有专业技术和指挥管理岗位[2]。士官已成为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环境下遂行作战任务的主力,士官不能仅仅掌握战位的基本技术技能,还要成长为武器操控技能的“匠”,成为技术娴熟、指挥灵活、协同高效的工匠型士官,让人与武器装备高度完美结合,发挥1加1大于2的效果。

(二) 工匠型士官人才是新时代军民技术融合应用的需要

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军民技术相互融合应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也强调,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应用发展往往引领技术领域的革新。我国航天领域已有2000多项高新技术转为民用,军民技术界限已十分模糊,军事专用技术比重已不到15%,而军民通用技术超过了80%[3]。在这种军民技术融合应用的大环境下,工匠型士官不仅要掌握本岗位的军事技能,还要紧盯本岗位的技术发展前沿,努力学习与本岗位相关的民用技术,并将其转化为作战技能。另外工匠型士官要钻研关联协同岗位的军事技能,提高技术协同应用能力。在岗位战勤实践中将军民技术融合创新应用到军事技能中。同时退役的工匠型士官可以将不涉密军事技能转化到民用领域,拓宽自身的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三) 工匠型士官人才是现代化队伍建设需要

士官是高新技术装备的操控者和战法运用者,是技能型军事力量的展示与打赢的技术保障。工匠型士官队伍处于士官队伍这个金字塔的中上层,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士官队伍的发展,甚至影响国家军事力量的建设。工匠型士官队伍也是大国工匠的后备人才梯队。同时技能娴熟、创新能力强、先进模范辈出的工匠型士官队伍能对社会各行业工匠队伍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现代化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环境下,在勠力强军的征程中,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是现代化高素质士官队伍建设的必然之路。

(四) 工匠型士官人才是士官成长的方向

工匠型士官凭借其坚实的理论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娴熟的军事技能成为现代化战争中保障打赢的中坚力量,成为士官队伍中的佼佼者。全面的军事职业素养也使得工匠型士官在军事岗位中得以快速成长晋升,他们是士官成长学习的榜样。另外,根据部队新旧更新的人力资源建设需要,诸多工匠型士官达到服务年限后也要退役转业,加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大潮中。他们熟练掌握的技术技能可转化为民用,且他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良好的作风使得他们迅速转变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工匠”,成为地方单位、行业叫得响的名牌。因此工匠型士官人才是士官成长的方向。

三、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的应然指向

2020年7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要将工匠型士官队伍培养成一支懂技术、善学习、会传承的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队伍。

(一) 培养大国强军工匠

从字面上看,工匠由“工”和“匠”两个部分构成,“工”是工匠的初级阶段,“匠”是“工”的升华。普通劳动者成长为匠人,并不仅仅是一种名称上的变化,更代表一种质的飞跃[4]。这种质的飞跃体现在工匠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理论知识、娴熟的劳动技能、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崇高的敬业精神。工匠型士官作为新时代国防事业的尖刀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这些素质要求,还要爱党爱国,甘于奉献国防,要立足岗位,钻研高新武器的操控技能,具备高新技术下的战争思维,时刻把个人成长、技术过硬与强军战略联系起来,争当大国军事工匠,把对岗位技能的创新应用和传承当作毕生的追求。

(二) 培养创新传承军事技能的工匠大师

真正的工匠大师并不满足于谋生的技艺,他们在岗位上追求通过技能实践创造产品和价值,也追求技艺创新。工匠的鼻祖鲁班大师发明了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并一直使用传承到现在。当代也不缺追求技艺、精心传艺的大国工匠,如在焊工岗位上追求卓越的高凤林,将火箭发动机核心部件合格率从29%提升到92%,成为焊接火箭心脏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并无私指导徒弟,传授绝学[5]。这些无不体现了大国工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突破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工匠型士官是未来军事工匠大师的影子,要努力钻研新式武器用法,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努力创新各式武器的协同战法。不仅如此,还要善于传授技能。任正非曾向习主席汇报说,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后浪追前浪、层次合理的人才梯队。陆军“兵王”王晓东带出学兵600余人,其中60多人获得三等功以上奖励。所以工匠型士官不仅是军事技能尖兵,还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员和师傅,要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四、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9年11 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强调“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这启示我们要高标准建设工匠型士官队伍,其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有着“中国精造之父”美誉的聂圣哲指出,培养工匠,走任何捷径都是最大的弯路[6]。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要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中,以士官科学的成长轨迹为主线,院校、训练基地、部队和企业科研所多方联动推进。

(一)深挖工匠精神,树立工匠目标

李克强总理曾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弘扬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或工程师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同时融合了我国优良的传统道德思想[7]。工匠精神是职业伦理的高层次范畴,是工匠高尚的职业道德风范的综合展示,是工匠的灵魂。要从敬业精神、国家和行业情怀、创新意识、奉献精神等方面培养工匠型士官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形态,要靠产品展示、以身示范、自我感悟,在岗位中培育。第一要开设职业伦理课程,提高士官对职业精神的认识;第二要军内外合作,建设综合素质全面的教员和师傅队伍。要在装备操控教学演示中展现师傅对技艺的追求精神和严格要求,通过产品品质、操控维修技能等显化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可直观学习的现实物质。通过师傅技能、职业精神和贡献彰显工匠的社会价值,帮助士官树立军事工匠的目标,坚定走工匠型士官成长道路的信心;第三要严控产品品质,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高标准操控武器装备,培养精益求精的品质。将对工艺细节规范的精细追求培育升华为职业精神。第四要建立奖励机制,体现天道酬勤。要在技术比武、技能创新和技能晋级后及时奖励工匠型士官,鼓励他们对技能的专注与钻研,培育他们能耐寂寞、能守清贫的品质。

(二)依托院校教育,强固工匠理论

2020年7 月,习主席在空军航空大学视察时指出:院校同部队对接越精准,课堂同战场衔接越紧密,培养的人才越对路子。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明确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化大国工匠后备人才培养。这为工匠型士官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即要依托院校教育,为工匠型士官厚植坚实的理论基础。

1. 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院校汇集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在工匠型士官理论教育中应承担主战场作用。工匠型士官的理论教育不同于本科生和高职生的理论教育,是面向技能提升的偏向于专业和实践的一种职业技能理论教育。院校要紧盯当前军事斗争形势,建设科学合理符合最新技术发展趋势的专业,探索将技术关联性强、协同作战密切的专业构建专业群,探索多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建立利于工匠型士官专业发展、技能成长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这里的“特”就是有作战特色,有技术特色,有创新和传承特色,有军事职业伦理特色,包括基础理论类、军事技能类、岗位实践类、创新创业类、工匠职业素养类等;面向工匠型士官不同成长阶段开发初、中、高阶课程,编写实用性强的专业技术教材。

2. 建设“双师型”教员队伍

我国诸多高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相应要求。通常“双师”的一“师”为讲师,另一“师”为技师、工程师或其他职业资格者。工匠型士官是技能型高技术人才,其培养离不开既有教育教学技能又有技术岗位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员队伍支撑。军事院校要选派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员到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主动吸引地方企业、科研院所的技能型人才、工匠大师到院校任教,丰富院校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员队伍。

3. 积极加强军民教育融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领域强力推进高等教育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军民教育融合可以优化资源,发挥优势,提高教育质量,节约军费,利于平战结合。当前,技术间的交叉融合发展促使军民教育快速融合发展。军队有完善的院校教育体系支撑工匠型士官的培养,但地方院校拥有灵活的体制、优质的师资和最新的技术成果。因此工匠型士官的培养不能闭门造车,军队要积极融入国家教育体系,主动选送工匠型士官到地方院校学习,选聘地方高校优秀师资指导工匠型士官的培养,与地方高校合作成立工匠型士官教育学院,创新工匠型士官培养模式。

4. 培养“双证型”工匠士官人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单一的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无法满足国家及企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它们需要知识技能集于一身的“双证型”综合人才,“双证”通常指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双证为工匠型士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提高提供了知识储备。培养“双证型”士官人才重在职业技能。要在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方案中凸显职业技能教育,制定、完善技能教学计划。与军内外技能密集型单位联合建设实训基地,为工匠型士官的培养提供先进的技能训练场。开设职业技能认证课程,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高效对接。

(三)立足岗位实践,提升工匠技能

技能是工匠型士官的核心能力素养,也是工匠精神展示的载体。工匠型士官的培养成长是个系统且漫长的过程,需要系统地进行岗位技能培养。

1. 选人定岗,精准培养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士官作为工匠型士官的培养对象。首先要政治选人,要选择忠诚于党、有献身国防的决心、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士官;其次要量才选人,要选择拥有一定理论技术基础,在技能方面有超众发展空间的士官;第三要量志选人,要选择在战位技能探索中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士官。

工匠型士官的培养不仅对人有高标准的要求,对岗位也有一定的特质要求。这就要对士官岗位进行分析,根据岗位的技能特点、技术创新趋势、师徒帮带传承特性、关联岗位的战术协同要求,细化梳理出信息化嵌入程度深、编程要求高、人工智能趋势明显、工艺技能精细的岗位作为工匠型士官人才培养重点岗。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实现工匠型士官培养的最大效益。

2. 内联外交,合作培养

要走出去引进来,与兄弟单位合作培养,积极探索创新工匠型士官培养模式。一是培养单位要与一线部队合作,探索技能培养在联合作战中的技能应用,促使工匠型士官跟岗学习,磨炼技能。二是培养单位要与地方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选送工匠型士官到地方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以及生产一线,参与到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嵌入式培养,从源头掌握武器装备的技术规范;选聘工匠大师到部队兼职,指导装备技术应用,引导工匠型士官创新。三是引进师带徒模式。工匠型士官培养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师傅口传心授。因此要聘请各领域技能型工匠大师为岗位师傅或行业总师傅,及时将中高级技能型士官选聘为副师傅,指导新人。积极将技能训练置于战场情境中,通过提升作战技术,促使工匠型士官主动探索并建构新知识,传授新技能。

3. 制定标准,规范培养

适合培养工匠型士官的岗位众多,专业划分细,技术含量高。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标准,规范化培养。首先应该坚持全军一盘棋,制定宏观的人才培养标准,坚持过程和目标控制,在人才选拔、师资建设、考核评价、等级标准、培养岗位建设、继续教育、协同培养以及技能传承等方面给予战略指导。其次,各培养单位应该制定详细的岗位、专业培养标准,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岗位技能,注重过程控制。在工匠型士官的初级成长阶段,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在中高级阶段,注重知识技能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创新能力培养。

4. 评价合理,高效培养

工匠型士官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多,协同作战要求高,培养流程长,政策影响因素多,人为因素多,许多影响因素不易量化衡量,因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评价。工匠型士官要有崇尚的军事工匠精神,这就要对思想政治基础和军事职业伦理道德进行评价,包含军人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奋斗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要借鉴职业技能鉴定方法对学习成效、实践成果、创新探索等实绩方面进行评价。对评价不达标的,及时优化培养方法,调整培养方向,促进工匠型士官的高效培养。

(四)创新网络共享,突破时空交流

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军率先依托网络开展远程教学,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先后推出“自我发展考核计划”“远程学习计划”“高级分布式学习”等各种网络学习计划[8]。传统教育方式需要在固定教学场所面对面进行,受地点、时间和人员休假等各种因素的干扰较多,效率低,耗财耗力。在网络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工匠型士官的培养要创新利用网络技术抢占信息化教育阵地。要充分利用虚拟空间,开设工匠型士官网络教育模块,建设MOOC学院,开发教育资源库。建设网络课程,对重点难点技能开发微课精细讲解。开设网络虚拟实训室,对精密度高、危险系数大的装备进行网络虚拟仿真演示,通过网络仿真系统对武器杀伤力进行评估[1]。将线上仿真验证合理可行的设计、工艺操作转到线下实战环境中验证开发推广,提高效率。让工匠型士官的培养可在线下线上同步进行,保障工匠型士官全时域、全岗位周期的学习。

五、结束语

工匠型士官的培养是士官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要求我们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下,紧盯打赢现代战争,以强军兴军为目标,突出军民技术融合策略,构建符合工匠型士官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要引导工匠型士官树立目标,以工匠精神为依托,坚持人才强军战略,促使院校、训练基地、部队和企业科研所多方共建共享,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开发、训练场所共建、评价标准探索等方面合作创新,高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技术突破时空,建设一支高素质、技能型教员队伍,培养一支战场上能打赢、岗位上有技能、传承上能带徒的综合型大国军事工匠队伍。

猜你喜欢
士官工匠岗位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