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理论来源与内涵特征

2022-03-18 06:54马晓明谌颖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总书记马克思主义精准

马晓明,谌颖

(吉林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贫困理论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有助于党和人民理解、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

贫困问题贯穿于全人类发展史,反贫困斗争是人类为解决这一历史性难题而不懈奋斗的实践性进程。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通过极具前瞻性的剖析,揭示了产生贫困的源头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提出了无产阶级通过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反贫困途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同中国贫困问题相结合,针对我国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提出反贫困治理政策,在反贫困实践进程中接续奋斗并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具体剖析——生产方式

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经典著作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这种生产关系下的雇佣制劳动致使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而无产阶级一贫如洗,个人和家庭不具备任何生产资料,为了维持基本生活,只能通过出卖劳动换取生活资料。这种生产方式逐渐演变成剩余价值的积累,长此以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剩余价值的积累为资本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资本家继续采取雇佣劳动的形式完成生产活动,表面上给予同劳动工人出的劳动力“对等”的薪资,遮蔽实际上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生产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机械化生产进程以及社会大生产,进而引发了劳动力过剩、商品堆积以及工资水平下降,导致工人相继面临失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得劳动者不得不通过增加劳动量,获取不能满足基本生存要求的物质资料。但是,贫困的程度反而加深了,资本家过度追求剩余价值,工人越是劳动越是苦不堪言,导致资本和无产阶级贫困的“反向积累”,继而使社会产生“断层式”的两极分化。

(二)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具体剖析——贫困的表现形式

贫困的表现形式并非是单一的,而是体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思想两方面,表现为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乏,也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现象。

物质贫困形式下贫困是物质匮乏和生活困难,由生产力不发达以及劳动者无生产能力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将贫困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绝对贫困,另外一种是相对贫困,对相对贫困、绝对贫困进行了阐释和区分,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且在无产阶级的客观环境中紧密结合为统一有机体。首先,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区分通过绝对贫困来划分,绝对贫困是指被剥夺了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者,失去独立生产的能力,丧失了独立性、完整性、主体性,成为一无所有的赤贫者。社会财富是劳动创造的,但现实处境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被迫分离,使得财富一词与劳动者成为对立的存在。其次,相对贫困是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以劳动者的相对贫困为基础,进一步攫取剩余价值,进而导致了社会贫富严重分化,因此,资本家妄图以劳动报酬掩盖的相对贫困得以凸显,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剩余价值带来的资本积累速度与劳动者获得的报酬完全不协调,劳动者在社会整体财富分配中所占的实际份额与资本家的实际所得相比甚微。

精神贫困形式下贫困是基于西方经济制度且与之相适应、占据统治位置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通过对意识形态的解读,不难发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仅为虚幻共同体的意识,而且是物化的社会现实。机械化的大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使得工人不断重复机械式的劳动,被奉为创造无限价值的劳动却成为一种沉重、痛苦的谋生手段,工人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丧失,在劳动过程中丝毫感受不到主观能动性,取而代之的是工人的畸形和片面发展。精神方面,无产阶级被资本主义社会等价交换思想蒙蔽,并且通过等价交换思想完成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操控,对隐藏在其中的欺诈性一无所知,缺乏思考与反思,在社会生活和潜意识中屈服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统治,而在社会生产上遭受资产阶级无情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剥削和意识形态上的长期压迫,导致整个社会在价值追求上,弥漫着金钱至上、主宰一切的社会意识,金钱能够践踏人一切尊严的扭曲思想,资产阶级标榜的伦理道德在金钱面前不值一提且苍白无力,个体的主体性逐渐被消磨殆尽。

二、新时代反贫困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理论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中国共产党人治理贫困的深化发展,这一理论围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事业的领导核心、本质要求、特色方略和协调机制等构成完备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核心: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要解决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新时代反贫困治理实践证明,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携手同心、共同奋进,取得全面小康的胜利。新时代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效的巩固更需要加强、完善党的领导来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体现在对脱贫攻坚政策一以贯之,覆盖决策、行动、考核、巩固全过程,在“两个确保”的基础上实施。在全面小康建成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中,我们必须及时看到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明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集中统一规划决策的基础上,领导形成了全党全社会的统一意志与共同奋斗。

(二)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本质: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在全面实现小康为了人民、全面实现小康依靠人民、全面实现小康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实现小康成效由人民检验等方面,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总结就是为了人民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是在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的领导下,依据中国具体实际,制定脱贫攻坚目标,根本目的是保证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和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首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这一初心和使命一以贯之,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没收地主土地,将田地分给广大农民使其摆脱贫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也是在这时确立的;邓小平鲜明地指出,坚持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重要标准作为评判改革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党始终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重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展开工作是党的基本原则。其次,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治理理念。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2]。

人民的力量是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坚实依靠。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挖掘贫困人口脱贫潜力,通过政策支持和宣传普及,凝聚全国人民和贫困人口形成团结互助合力,彰显人民的力量。第一,强调必须依靠党和政府的力量,汇集全国上下各族人民的力量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对口帮扶。全国累计选派三百多万第一书记和二十六万驻村干部,二百余万名乡镇干部和近百万名村干部协同,共同奋斗在扶贫最前线。第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坚持人民的主体性,需要深入发挥人民主创性,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主观转变,运用政策导向人民自我发展脱贫。扶贫不等于慈善和福利,而是通过政策普及和政策支持,让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通过劳动和辛勤付出摆脱贫困,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三)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方略: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方略在延续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展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时代升华。2021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年,实践证明,我国提前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节点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重大时刻,在党的领导和举国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国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与此同时,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代有深厚的理论指导价值与实践意义。

酌古斟今,人类与贫困的斗争从未停止,有着14亿多人口的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绝对贫困依旧大范围存在,但是毛泽东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在探索和实践中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了促进新民主主义顺利向社会主义过渡,采取同时推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两项政策,变革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力图摘除当时中国贫穷落后的社会标签,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总体战略,指明了我国发展奋斗的方向,促使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向好。一九八零年代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党和各族人民长期不懈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我国贫困治理逐步走上正轨。邓小平指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起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3]自建党以来,我们党的第一要务便是实现人民的幸福与自由发展,多年来为了实现人民幸福、安居乐业,不停地与贫困作斗争。进入新时代,贫困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落脚点从着力解决绝对贫困向突破相对贫困转移,重点从单维贫困向多维贫困转变,加强对贫困成因复杂化的分析与施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认真总结、继承几代领导人关于反贫困治理策略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依据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际探索,形成了体系完备、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201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方略的关键一年,这一方略将我国特色扶贫治理引领至一个新纪元,从最初的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意境深远,内涵丰富,主要包含对内源扶贫、精神扶贫、发展扶贫、科学扶贫、教育脱贫、乡村振兴扶贫等扶贫脱贫机制模式的深刻论述,持续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共同富裕的有效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方略不仅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治理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反贫困斗争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动运用与具体实践。实践伟力照耀光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长期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消除贫困,为新时代的贫困治理打造深厚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为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谋划未来反贫困治理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反贫困治理的新发展,开辟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机制:对口协同

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面临任务艰巨与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制定更精准的措施,加大常规力度,团结一致推进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分析总结基于中国反贫困治理的政治优势,统揽全局,统筹规划,设计和构建了对口协同支援的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机制,对于落实中央战略和政策,实现协同治理和全面统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政治领导力,建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整合贫困地区党委政府、中央单位、东部省份、市场和社会扶贫资源,并通过逐级分类的“对口支援”进行靶向配置,构筑全面精准的反贫困治理机制。

一是设立一线总指挥——党政一体反贫困协调机构,统筹规划负责区域脱贫攻坚的各项重大工作,发挥了贯彻党的领导职能、合理运行党政机构的作用。二是反贫困协调机构下设领导小组,履行全面协调职能,包含资源整合、资源协调、成果考核,负责中央扶贫专项资金的统筹计划以及代表国家为贫困地区直接转移支付扶贫资金。三是在省级以下各级党委设立领导小组,指挥、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四是凝聚“四方部队”向贫困地区进发,通过各贫困地区阵地部队、中央直属纵向部队、东部省份横向部队以及市场、社会增援部队,集中力量,凝聚人才,整合资源,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迎击贫困的挑战,通过合并地区、部门、行业、单位力量,逐渐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凝聚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五是坚持三个推进机制:底线责任机制、弹性创新机制、年度考核机制,将“对口支援”机制、资源滴灌到贫困地区。

猜你喜欢
总书记马克思主义精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精准的打铁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