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琴 王安娜
(青岛滨海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新文科建设旨在构建具有世界水平和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要求高校课程建设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的深度融通,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文科教育的自我革新。新文科建设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倡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知识融通能力与实践能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1]高校需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外语专业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润物细无声地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学生不仅应具备良好的中外语言文化基础,也要树立深刻的国家意识。外语专业要通过教学中的中外文明互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牢固树立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外语专业要依托新文科建设,加强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养等课程的交叉融合,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夯实课程体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评价机制,发掘、积累优秀思政素材,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培育具有国家情怀、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外语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育人特色的指导性文件,是专业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新文科立足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展现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高校文科课程建设、教师授课调整与学生学习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1]因此,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应与时俱进,既要注重外国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外语语言技能的训练,也应有机融入课程思政,通过外语教学加强对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在夯实专业能力的同时培育学生的远大理想、人文情怀、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力和客观理性分析认知事物的思辨力,注重价值观的塑造。
外语专业要在新文科建设要求的指导下开展专业建设,稳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科学设置毕业要求,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凸显课程思政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首先,要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相结合。其次,要根据课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编写课程大纲,阐明课程性质与任务,明确各门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规定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推荐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教材选用及参考文献等。最后,要在思政大课中开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课程,在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元素,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当代中国国情和发展成就,增强他们的四个自信,促使学生树立奋发图强、服务国家民族的远大理想,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推进者。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是做好课程思政和专业建设的基础。没有教书育人的好老师,课程思政工作的质量便无法保障。因此,外语专业要加强对教师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指导和培训,引进优秀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学习成长的广阔平台;要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鼓励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要落实听课制度,通过示范课、观摩课、讲课比赛、专业研讨等多种方式推选出优秀思政课程教学案例,树立典型并加以推广,形成示范引领;要设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专项,激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讨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形成一批示范项目,用科研反哺教学,促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水平不断提高。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素养、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发展方向、更新意识,重视新文科的要求和课程思政工作的必要性,为教学改革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外语专业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既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修养,又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要认真开展理论学习,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正确认识国际环境和中国国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要掌握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不断增长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要加强专业学习,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掌握新的教学技术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增强运用现代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要致力于综合素养的提高,通过阅读经典增强人文和科学素养、积淀文化底蕴,为营造丰富的外语课堂打好基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言传、而且身教,做学生思想、人生和学业的导师。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相较其他专业,外语专业教材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通过外语语言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深化对外国事物的认知;内容编写多涉及外国社会文化和异域民族风情,高年级教材文章大多选用目的语国家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因此,专业教师在选用教材时要严把质量关,细致研究教材(包括练习册等)的样本内容,遴选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导向正确的优秀教材,避免使用编写不科学、宣扬自由主义等导向错误的教材,尤其要关注外国原版引进教材的价值观导向。
教材建设是外语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外语专业教材多以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为主,内容设计往往注重语言知识学习和训练,而缺乏对课程思政的体系性设计。因此,外语专业可通过培育专业教学师资团队,结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专业育人目标,在充分总结以往教材使用和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将积累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编写具有思政特色且适合本专业使用的教材,体现人文、自然、科学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要研究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这是外语专业达到预期育人效果的路径之一,离不开外语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意识的整体提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论证具体的教育教学效果,也需要行业专家的指导与审定。外语专业可开展教材库建设,共同商定教材选用,讨论教材使用的得与失,对教材进行材料补充。
中外语言是不同思维与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外语专业教材不只传递语言文字知识,也传达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能否从外语教材和外国文化中提炼出优秀的思政教育元素,是对教师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的考验。以笔者所在专业使用的零起点日语教材《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为例,初级阶段教材重视词汇、语法和常见句型的教授,其中既有假期生活、学习考试、社团活动、大学规划等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交际,也包含日本传统住宅、节日、修学旅行、宗教信仰、传统技艺、旅游名胜等方面的社会文化常识。中高级教材中选取了诸多篇章作品,其中不乏名家名篇,题材涉及随笔、演讲、说明文、传记、小说等,内容涵盖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其中的大量知识点均可作为思政教育素材。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精心挑选、提炼和再加工,在语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融入能力和素养的培育,通过开展中外文化对比,使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在外语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工作的育人实效。
课堂是开展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阵地。如何潜移默化地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实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需要教师充分展现个人魅力和学术修养,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的和谐统一。新时代的大学生获取资源途径广泛、信息提取能力强,传统的教师讲教材、学生记笔记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致力于创建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在充分研究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合理设置教学各环节。外语人才培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优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文化导入、主题体验、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情境创设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建设生动有趣的学习平台;要通过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要将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前沿知识、国内发展和国际局势相结合,充分发掘教学内容中的真善美作为育人资源;在课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外语素材,也将使课程思政更符合专业育人育才的需要,使思政元素更接地气。同时,教师开展有温度的教学,关心关爱学生,营造充满温情的外语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让学生充分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帮助学生提高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提升学生服务国家建设的责任感。
外语专业建立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以此增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巩固课堂课程思政成果。[3]第二课堂活动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外语专业可根据学科特点,按照学生学习层次和年级开展主题演讲、辩论、中外文化知识竞赛、外语歌曲或配音大赛、翻译大赛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也可由教师开设文化体验、艺术学习等课外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展示风采和深入学习的平台,提升学习外语的兴趣。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分享读书心得,也是开展课程思政、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语言教学,更需要经典阅读,外语学习架起了学生母语与外语沟通的桥梁。中外经典作品阅读会为学生打开认知中外文学、艺术、文化的一扇窗,促进中外不同思想和文明的交融与碰撞,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使他们在中外对比中坚定文化自信。
效果评价是课程思政工作的难点。如何建立一套评价机制测评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需要发挥专业教学合力,在实践中摸索验证。首先,在学生课程成绩评定方面,外语专业可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增大过程性考核比例,不以期末一卷制进行评价,突出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考核。例如:将学生日常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中期考核、第二课堂参与情况等作为课程成绩的评定参考项目,重视学生通过一学期获得的整体提升;建设专业各类课程的试题库,试题导向正面、积极,做到既考核语言知识又融入思政元素;论述等综合类题目的设置需重视考查学生的外语思辨能力,关注思想政治导向、价值观念和文化观等。其次,教师考核中也需增加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评价,优化评价机制,在充分征求意见、反复研讨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考核点,以此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和实效。例如,可以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进行评价,鼓励教师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情况作为对教师的考核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大赛树立教学典型,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专项课题研究提供机制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等。
外语专业要实现新文科建设目标、做好课程思政工作,需要依托学校的机制优化、资源调配等优势,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和校外专家四大育人主体的合力,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多方联动,实现专业素养、家国情怀和国际意识的三大培养目标,实现“三全育人”。
学校要为教师开展更有效、更丰富的外语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如先进的教学设备、发达的校内外网络、实用的教学平台等硬件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技术服务等软件支持。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外语教学要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需要发挥课题组的集体智慧,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协同合作的课程思政群,由思政教师参与指导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将思政教育内容写入教案、与外语教学融为一体,通过开展各课程思政教育研讨交流,逐步积累、优化思政元素,进而形成具有外语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素材库,将有效促进育人效果的提升。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与学生交流频繁,对学生了解全面,更容易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专业教师需要加强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表现,有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与辅导员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此外,加强与校外专家的交流,学习兄弟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经验,了解就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素养的要求,将促进专业育人能力的提升。这需要学校搭建平台、邀请专家开展指导,也需要外语专业重视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交流、重视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通过行业协会、教学比赛、学生比赛等多种途径加强联系沟通。以此,通过多方联动,为外语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提供教学设计参考,建立具有外语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新模式,对于推进外语专业建设、达成育人目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与其他专业相同,外语专业的教育教学方式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与时代发展同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外语专业要依托新文科建设的大环境,扎实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以促进自身发展。笔者结合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对外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专业教师能力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提炼和融入,以期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外语专业综合素养高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效需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验证,路径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