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恽代英在中华大学附中部的教育改革实践

2022-03-18 05:29于旭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恽代英教科书改革

于旭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新疆 和田 848000)

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同时,鲜为人知的他还是一位教育理论的探索者和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教育实践,是他短暂的一生中除了革命活动之外,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是早期提倡教育救国的无政府主义者,还是后来放弃教育救国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恽代英始终都关心教育,热心于教育实践。他在武昌中华大学附中部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很多措施和思想都具有前卫性、进步性、科学性,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事业和民主革命事业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和教育的近代化,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分析恽代英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他的教育实践及其思想意义,对我们现代教育改革深化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改革实践产生的背景

自从1840年近代工业文明已较发达的美英等帝国用坚船利炮和卑鄙手段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就被迫加入到了世界秩序中,此时的中国各方面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而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军政势力崛起,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也未能结束这种内忧外患的状态,未能使中国从内外的混战中摆脱出来。于是,中外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新旧势力之间矛盾重重,动荡不堪的社会环境使很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国将不国”的忧虑。在这过程中,国外各种先进思想和发达的技术也源源不断传入中国,使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落后和不足,而恽代英也是这些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成长成才。

1913年6月袁世凯亲自发表“尊孔令”,鼓吹孔圣人之学博大精深,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而同年恽代英考入了中华大学预科班。受时代思潮的影响,他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关注中国时局的变化,自觉、广泛地接触新思想,忧心民族忧虑国家,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可以治天下之本的救国之道。受时局变化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最早他找出的救国之道就是教育救国。在他早期进行的各种致力于救国的社会实践中,教育实践也是第一位的。

早期,他认为教育是救国救民的最佳渠道,通过发展教育,提高民众素质,可以改造这个社会,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间。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艰辛探索,1921年恽代英彻底抛弃了教育救国的思想,成立了共存社,正式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是,在他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他的教育思想依旧在不断发展,他的教育实践也和革命活动同时进行,直到他牺牲。1913年恽代英考入中华大学预科部,1920年他辞去中华大学中学部主任一职,这是恽代英教育实践的早期阶段,“这正是他由激进的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初始阶段”[1],是他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

二、教育改革实践的内容及特点

(一)教育改革的内容

恽代英第一次教育实践就是在他的母校中华大学的附中部。1918年他从中华大学毕业,受时任校长陈时的邀请担任了中大附中部教务主任(即校长),在这里他进行了大范围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改良校风。恽代英首先致力于除旧布新、改良校风。为了做到这点,他发表文章不遗余力的鞭挞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在学校宣传新思想,鼓励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接受新思想。

2.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方法的改革也是他在中大附中的教育改革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在教育管理方法的改革上他主要制定了新的教学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此制度办学治校。新生入学,必须经过考试择优录取,这是恽代英规定的校规,任何人不得违规。彼时陈时的亲信和他一些同事想要恽代英为他们的亲朋好友等通融时,恽代英断然拒绝,“…全叔为杨悦祖通融之说……王荫楼为器之妻弟通融之说”[2],“力持未全受入学试之两生不使入校”[3]。在他同事怕他和学校决裂劝他稍做让步时,他仍旧不改初衷,“我固宣言,南山可移,此案不可动矣”[4]。认为人们都因为这个学校办理甚严,所以想让子女来,但是到了入学考试又想让考试内容不宜过严,但是“若果从宽,则办理不严矣!又何必使子弟来乎?”[5],并且说如果以后再发生这类事,他只能辞职而去。

提倡学生自主自治管理。他虽然制定了严格的校规,却认为严格管理不是教育的目的,只是手段,他主张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认为顺着学生的成长,使他们自治自主管理,可以给他们提供练习养成的机会,而且这种管理方式在促进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搭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桥梁,从而提升教学实效。“如果学生不做事,不能发现关于做事上才能的缺点,而且亦不能发现关于做事上品性的缺点,这是学生在社会上失败的总原因”[6]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自主自治的能力,让他们能在社会上立足,并且有助于社会,就必须让他们学会独立做事,尽其所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

3.重设课程、替换教科书。课程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在培养学者的教育目的/目标下,当时的中学课程设置偏重于英文和数学,但是恽代英认为为满足一部分人学习理工科的需要而去勉强所有人学习,这是非常可惜的,认为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

对此,他提出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改革方案,大体是把中学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前两年打基础,学常识。第三年分流,一部分学生学习文科,一部分学生学习实业。第四年锻炼职业能力。为此,他还具体规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各个科目的授课时间。

同时,他强调所教课程要使学生做到“在智识方面,须有充分之职业教育;在道德方面,须有谦恭服从之涵养;在体质方面,须有能耐劳苦之能力”[7]。认为课程应该注重实用,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提倡学生培养自我职业综合素质。如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开展学生操八段锦,课间操,踢毽子,打球等各类文艺体育活动等。他还经常和学生郊游,带学生一起锻炼身体。

同课程改革相关联的,他同时主张改革教科书,指出了当时教科书中存在的几大问题:第一是教科书以教师为中心。认为这样的教科书会导致学生无法培养自学能力。第二,教科书是用演绎法而非用归纳法的,打击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三,教科书之间没有衔接性。第四,教科书脱离现实。

针对以上问题,恽代英提出了如下建议。首先,主张教科书文字通俗易懂,叙述详细,提供思考空间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并附录参考书目,以便学生自学。其次,提出教科书改革应全盘考虑,不能只改一个科目的教科书,要一同改造,加强各个教科书之间的联系,提高教科书的实效性,使教科书真正为教育服务。

4.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当时的教育界喜欢照抄照搬西方的教学方法以及一些教育理论,他指出西方的教育并不是全部都适合中国的国情,应当改变教学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习惯的自学指导法,1915年开始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试验后,渐次推广到许多学校实行,恽代英非常推崇这个方法。自学指导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与恽代英的教育思想非常契合,因此他亲自在中华大学附中部第九班进行了试验。

5.提出新的教育目的。恽代英当时的中学教育承袭了“以养学者为唯一职志”[8]的教育理想,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学教育片面追求高深,注重广博,其教育目的只顾及了一部分学生的利益,而忽视了大部分学生,不能受到全部中学生的喜爱。恽代英认为教育是要为社会服务的,社会除了需要学者以外,还需要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所以当前的教育目的也不符合社会的需要,也必须要改革,因此在他的建议下,学校确立了他所提倡的教育目的,即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国民常识。这里的常识包括国学、科学、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认识等。二是培养生活技能。例如手工和化学制造、传统技艺学习等。三是培养公民资格。包括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等。四是具备升学能力。包括英语和各科成绩有所提高,具备自主研究能力等。他在中大附中任职期间也曾在他的其他著作中发表了关于教育目的的其他看法,但大多都与上述论述相同,都认为中学的教育目的并非只是为了培养学者,而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品格、知识和能力的健全公民,使他们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就业均能兼顾,对社会改造和国家富强贡献力量。

除上述之外,恽代英在中大附中其他方面的改革还有改建校舍,改良私塾等。

(二)教育改革实践的特点

1.教育实践的尝试性。在他的努力下中大附中校风和教学质量都大为改善,通过研究他改革的措施和成效,可以看出恽代英在中大附中的教育改革具有尝试性和实践性。虽然恽代英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关心国事,关心教育,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先进观点,但是在中大附中的教育改革是恽代英初次进行的教育实践,反映了其具有尝试性。他的很多教育观点和教育思想都是从在中大附中的尝试、实践中形成的,比如他大力推崇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还有其严格办学的方针,也是第一次尝试。对此他在日记中不断反省和思考,总结经验:“因为是初次进行的实践,所以许多措施都不是很成熟,在进行过程中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也最终导致了恽代英从中大附中辞职。但是这些尝试和实践和以往的教育模式比,仍显示出很大的进步性。

2.教育思想体现的科学性。教科书、教学方法、教育目的改革都更加合乎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更加人性化,更为科学。而且这些试验为他以后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也完善了他的教育思想。他的改革是与时俱进的,是顺应时代的。鉴于当时的时代和国家形势,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国家和民族危亡问题,因此社会和国家需要有人来改造,推动其进步,来避免灭亡,所以恽代英把教育目的指向社会,强调教育要为社会培养有一定品格,有知识和能力的健全公民,使他们能够有助于社会改造,这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

3.教育改革彰显的前卫性。他在改革中提倡和实施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具有先进性和前卫性,不仅对当时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其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等至今都具有借鉴意义,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4.教育改革开展的全面性。在中大附中的教育改革虽是他第一次进行教育实践,但是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了校风改良,教科书和课程,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目的等方面的改革,可以算是一次比较全面的教育改革。

三、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影响

他在中大附中的教育改革大大提升了中大附中的教学质量,改变了以往埋头苦读、不问国事的学风,使中大附中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泥潭中摆脱出来,培养了一批有志青年人才。通过两年的改革,中大附中教学质量大为提高,很多家长争相把子女送到该校就读。

1.带动全区,造就人才,推动新文化运动的传播与发展

以中大附中为中心,在武汉各高校迅速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学生,他们在恽代英的教育和培养下,积极接受并传播新思想,有力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武汉地区的发展,扩大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力,使武汉成为当时新思潮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恽代英的一系列改革和努力不仅在中大附中取得了成功,还感染和鼓舞了当时武汉各高校学生,对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丰富和完善教育理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近代化发展

这次改革也完善和丰富了他的教育思想,为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种种改革实践与教育新思想是对传统中学教育理念的挑战,虽然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但总体上是成功的。其确实切中了当时中学教育的弊端,触及了不少中学教育的理论问题,正确揭示了中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对于澄清当时教育界有关中学教育目的的模糊认识、纠正当时的中学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偏差,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在这里的成功实践,也为他以后在安徽宣城师范和川南师范等学校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积累了经验,促进了他教育思想的成熟和完善,推动了当时教育体系的变革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其改革作为有益的尝试,掀起了当时中国中学教育改革的波浪,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中学教育的不断进步,从而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四、教育改革实践的当代启示

恽代英教育思想肇始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时代结合,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历史时代变迁的轨迹。其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主体地位及价值观发展均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1.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观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祖国与民族所持有的根本性看法,是体现大学生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他经常用近八十年中华民族屡遭列强侵略的惨痛史和朝鲜的亡国史来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感,要求学生关心国事,要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9],恽代英曾号召青年人要有使命感与责任感,要将自我存在与祖国、民族的存亡与发展相结合。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增强国家认同感,要坚定的走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来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我提升,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将“大我”与“小我”相融合。无论是早期恽代英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学校要为社会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拯救国家的人才”[10],还是其1936年英勇就义时表现出来的“浪迹江湖数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拼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11]的至死不渝、视死如归,都充分证明了恽代英不忘初心、忠贞不屈、为党和国家、为民族未来英勇奋斗的崇高理想信念,其身体力行的践行成为他倡导的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与爱国主义内化后的自我彰显。作为当代大学生需将祖国的发展与自我的发展相统一,将“小我”与“大我”相统合,不断提升民族意识与社会意识。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自觉树立与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自我认知意识,在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化,使其成为自我处世的航标。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恽代英对公民教育与青年教育思想的论述中,其认为学校应当像民主社会一样构建,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仅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也要其将自身置于祖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之中,成为发展中的主人。因此,在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使其仅仅依赖于教师的灌输,被动吸收知识,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保持教学应有的弹性,为学生个人主体性发展创设有利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其主动利用有效教学资源,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自身创造力与领悟力。

猜你喜欢
恽代英教科书改革
五四时期的恽代英与学生运动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改革之路
藏起来的教科书
改革备忘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恽代英的对联,既有才又有情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