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启示

2022-03-18 05:29陈梦霞萨日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陶行知劳动理论

陈梦霞 萨日娜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教育必须要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在之后的教育政策中始终得以贯彻落实。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陶行知先生作为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教育主张,构成了“生活教育理论”,这对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深厚内涵

陶行知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在美留学期间师从约翰·杜威,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对陶行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怀揣一腔救国救民的热血,回国后批判性继承了杜威的思想,将其“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思想结合本国国情加以改造,重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另外,陶行知在对杜威“做中学”理论扬弃的过程中,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原则方法。1921年首次提出了“生活教育”概念。后来,陶行知将其教育思想不断应用于教育实践,先后建立了晓庄学校和育才学校,为生活教育拓展了实践的场所。“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提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1]”由此可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和成熟。

(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主体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活即教育”。他在诸多场合阐述过这一核心含义,“生活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

第一,生活决定教育。陶行知有言“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2]。整个社会生活都是教育的环境,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教育的素材。陶行知的教育观点在根本上也是一种实践的观点,社会生活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教育的实践因素,有什么样的生活实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教育的内容和性质在总体上都与教育所处的生活相契合。

第二,教育反作用于生活,换言之,教育可以能动的改造生活。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能够促进生活的发展,从而促进生活中的人的发展,反之,则会对生活和人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陶行知没有生搬硬套杜威的教育理论,而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现实,对杜威的观点进行扬弃,旨在提出能够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挽救当时中国社会及教育的落后局面。

第三,生活与教育两者具有同一性,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生活是有教育的生活,教育也必须以生活为载体。生活在变化,教育也要随之改革,好的生活也需要好的教育来创造。陶行知所提出的“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的观点正是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生活是教育的土壤,教育也必须在生活中扎根,人们生活的过程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在生活的教育环境中所培养的人才能真正具备社会生存的能力。

(二)“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实施场域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观点,是对杜威“学校即社会”这一理论扬弃的结果,认为杜威的观点虽然指出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两者相割裂的状态,依然将教育和生活囚禁在学校的围墙中,没有使教育与社会真正连结。“社会即学校”才是真正的“放鸟归林”,把学校的教育在社会的大森林中无限延伸[3]。首先,“社会即学校”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范围,社会在哪里,教育就在哪里,社会作为教育的场所也变成了一个大学校。社会处处是生活,生活处处有教育。其次,“社会即学校”场域的扩大,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在教育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老师,同时也可以转变为学生,教育不再只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特权,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狭窄的范围,众多的劳苦人民也能在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通过自己的才干创造想要的生活。最后,教育放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中,改变了以前读书写字的单一目标,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陶行知主张通过社会性的教育,将教育的目标从“读书”转向“行动”,使教育内容得以扩充,教育方式得以变革,从而让教育真正助推社会进步。

(三)“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陶行知先生回国后力图改变中国教育落后的局面,先后提出了“教学合一”、“学做合一”等方法,后来在反复的实践中总结出“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原则,这一原则理清了教、学、做三者的关系,是进行教育活动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一方面,“做”是“教学做合一”的核心内容。教育是针对“事”的教育,“事”就是指的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学做”要通过“事”贯穿起来,万事要去“做”才能成事。他认为,“教学做”这在本质上其实是一件事,并不是三个独立的部分,老师要通过做来教,学生要通过做来学,“做”是中心,教和学必须围绕“做”来展开,否则无法达到真教、真学的境界[4]。另一方面,“做”是要做到“劳力者劳心”,意思就是真正的做必须同时达到手到和心到两个方面,劳力不代表蛮干,劳心不只是幻想,真正的做必须将劳力和劳心结合起来。陶行知先生认为当时中国落后的教育患上了“软手软脚”和“笨头笨脑”的两种病,只有通过手脑并用才能革除病因。培养手脑并用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学做合一”的目标,才能使学生真正立足于生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求得真知,通过劳力又劳心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一观点恰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相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是对以往灌输式的传统教育的颠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加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十字诀》中所说,要给学生探索发现的钥匙,让他们主动寻求智慧的宝藏[5]。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长期以来虽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指导下,综合育人局面向好,但也出现了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等一系列问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弱化[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供借鉴。

(一)劳动教育内涵的丰富,为高校劳动教育理论提供新基础

陶行知的认识观经历了从“知行知”到“行知行”转变的两个阶段,这一转变是对王阳明知行观的彻底颠覆,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体现了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阐明了“行”与“知”的唯物主义辨证关系,行是第一性的,知是第二性的,先有行而后有知。同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包含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他认为“劳动的生活”必须而且就是接受“劳动的教育”,“做”是“教”和“学”的中心,劳动教育作为一种集理论性、实践性、大众性于一体的教育,必须要“亲知”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1935年,陶行知专门对劳动做了较为深刻的阐释,劳动要真正做到“劳力者劳心”,这种劳动不是简单的体力运动,也不是简单的劳作课的开设,而是让学生回归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得以锻炼,手脑并用,既“劳力”又“劳心”。

劳动教育是以“劳动”为载体的教育。高校的劳动教育绝不是局限于课堂的理论说教,劳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要合理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以及服务性劳动,将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劳动教育的生活性、实践性和教育性等特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

(二)劳动教育载体的拓宽,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提供新思路

在陶行知看来,劳动教育与生活教育具有同质性。他的劳动教育思想涵盖了生活技能、农业生产和社会公益劳动等方面,使劳动教育的载体大大拓宽。生活即教育,生活的场所就是进行教育的场所,生活中的社区、工厂、设施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载体[7]。通过对生活中劳动教育载体的挖掘,可以改变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的状况,解决教育与生活割裂、与社会割裂、与实际割裂的弊端。

在创新无处不在的新时代,“互联网+”打开了人们想象的空间,大大拓宽了劳动教育的载体,推动劳动教育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在生活技能、农业生产和社会公益劳动方面,互联网科技的运用,为劳动教育的实践载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也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劳动教育最重要的是进行“知”与“行”之间的转换,通过“教学做合一”,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有了科技创新的加持,可以在多种教育实践活动中使身体上的锻炼和思想上的拓展得以调剂,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改变传统劳动教育产生的单一田间劳作或者课堂劳动理论知识的两个极端,在学习理论知识,树立正确劳动观的基础上,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深拓“耕做之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离不开实践活动的磨练,只有真正参与劳动,才能在真学悟透的基础上真做实干。

通过多元化的技术创新,不断探索更多的劳动教育实践载体,为高校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以“真学”促“实干”,在真正的劳动中感知价值创造的满足,收获劳动所带来的快乐,这才是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所应达到的目标。

(三)劳动教育方法的创新,为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提供新样态

“过的是少爷生活,虽知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8]“教学做合一”是教育法也是生活法,作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原则,对我们今天进行劳动教育有着深厚的价值意蕴。

一方面,多元化设置劳动课程。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分门别类设置了三种不同的课程,一类是联系生活实际的课程,一类是联系生产实际的课程,另一类是联系社会实际的课程,涵盖了烹饪、科学农业和乡村自治等各式各样的“教学做”课程。另外在招生考试时,还设置了实践操作等具体环节。新时代,高校要发展综合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一是要开设劳动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同时,还要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教育,在劳动文化多方面的熏陶下,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二要改革劳动实践课,丰富劳动实践体验。日常生活劳动是劳动实践课最基本的内容,从宿舍内务到校园卫生,从食堂区域到教室环境都可以成为劳动实践课的内容素材。可以设置后勤岗位,分配学生轮流服务,作为大学劳动必修课,并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

另一方面,多渠道建设劳动平台。真正的劳动教育是在真实的劳动中“做”出来的,不是仅仅依靠课堂书本理论知识“讲”出来的。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更要充分体现实践性和公共性的特征。当前高校存在教学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相脱节的状况,导致诸多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后无所适从。高校可以加快课堂平台与社会平台的融合,使劳动教育成为职业技能学习和理论研究学习的桥梁。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服务性、公益性劳动,与当地的社区、养老院和慈善教育公益组织建立联系,为学生搭建长期且稳定的劳动实践平台。

三、生活教育理论下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当下,随着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群体中容易滋生自私性、慵惰性等不良风气,这与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新时代必须要重视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切实解决大学生“要我劳动”的消极思想,培养“我要劳动”的积极态度,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建设。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虽距今久远,但是其中的诸多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对我国当前高校进行劳动教育仍有很强的启发性。劳动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劳动教育也应该放之于社会,调动多方力量,在“家校社”协同联动中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建设。

(一)发挥家庭对劳动教育的启蒙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行,家庭教育不再只是“一家之事”,更是“一国之事”“天下之事”,家庭教育工作的推进是大势所趋,家庭教育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启蒙作用,要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家庭氛围会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日濡月染的影响,新时代的家长必须与时俱进,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家庭环境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家长要改变思想认识,不能片面地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唯分数是从,而应鼓励孩子在家庭中参与劳动,使其认识到自己也是家庭里平等的一份子,理应承担家庭的责任,逐步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自立担当意识。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启蒙作用,要建立良好的家风家训。习近平十分重视家风建设,多次强调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好家风推进家庭建设和社会发展[9]。家风对劳动教育具有基础性和持久性的影响,家庭长辈必须言传身教,做好涵养优良家风的传承工作。一方面需要父母长辈尊重劳动,在劳动中打破常规和固化的思维,发扬脚踏实的实干精神。另一方面需要父母长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不断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劳动能力,让孩子在榜样的力量中成长进步。

(二)发挥学校对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承担着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起着支配作用。为增强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应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一是独立开设劳动观教育必修课程。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不断深化大学生对劳动的理论认知。目前,高校的劳动课多以实践课为主,实践课的形式和内容又较为浅显,停留于表面功夫,缺乏对劳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弱化了劳动教育的效果。高校的劳动教育理论课要逐步培育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实践理论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坚定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使大学生接受系统的劳动知识教育,掌握劳动的相关理论的同时,深刻把握劳动创造的基本规律,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培育正确科学的劳动观。

二是思政课中有机渗透劳动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进行劳动观教育的主阵地,要将劳动观有机融合和合理渗透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就必须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干课程。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从知、情、意的角度出发,侧重于劳动态度、劳动评价和劳动选择的理论教育,形成对劳动的认同,培养自愿劳动的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认识,侧重于对劳动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以及历史观的教育,探讨劳动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劳动以及如何劳动等理论问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可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劳动,通过讲解劳苦大众抗争史、翻身解放斗争史和美好生活奋斗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立足于新时代,通过讲解劳动主体论、崇尚劳动论、劳动使命机遇论、劳动模范论、劳动光荣论和劳动态度论,使大学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习近平关于劳动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有更清晰深入的认识。

三是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专业课与大学生的就业直接相关,要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就业选择的科学性,必须要将两者有机结合。不同的学科专业都有其特殊性,要牢牢把握其中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融入,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根据专业特征主动找寻专业课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劳动教育视为一种应然的、长期的教育活动。

(三)发挥社会对劳动氛围的营造作用

基于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发挥社会对劳动的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使劳动在新时代得以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让劳动创造成为社会的共识,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在全社会掀起爱劳动的热潮,激发大学生的劳动创造潜力。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体的宣传是劳动氛围营造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指出,将传播正能量作为巩固思想的主旋律,应采用正面宣传的形式,将思想方面的宣传作为工作的重点来进行[10]。借助新闻媒体平台,关注普通劳动者的生活,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讲好劳动故事。平凡劳动者的事迹往往更具感召力和亲和力,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形成对平凡劳动者的尊敬和对不同劳动的正确看法,这在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另外,还应该着重注意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互联网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具吸引力,这就要求社会要加强对网络上错误的劳动观进行纠偏。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舆论的管控,坚决摒弃劳动不平等观和不尊重劳动的错误倾向,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将党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在全社会形成各界的强大精神共鸣,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劳动大军创设良好环境。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生活教育理论是最精华最有影响力的部分,这一理论对改变我国当前劳动教育的现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劳动教育效果的实质性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科技加速发展进步的今天,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精粹,为我国培养新时代的劳动创造大军,能够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陶行知劳动理论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