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学俊
(青海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7)
近年来,随着云储存、云计算、网络通信和分布式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逐渐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并对文化、娱乐、金融、医疗、制造、零售等应用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当今时代,大数据已开始从“概念”走向“应用”,并产生“经济价值”[1]91-94。伴随着精准推送、数字出版的逐渐普及,大数据已成为图书馆服务内容业态升级转型的新动力。在此基础上,读者对信息获取的便捷化、精准化、多元化预期不断提高,这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数字化浪潮中势在必行的选择。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机制,科学管理和有效开发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信息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过程[2]48-50。目前,我国的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较大成绩。例如,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机到加入互联网,从手工查录信息到网络化信息检索等。然而,在思维重构、内容重组、管理重建的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在资源、平台与人才队伍的信息化建设上,仍与当前的大数据应用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如何使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思维成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新的增长引擎,是图书馆学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大数据并非横空出世的新事物。1980年,美国著名思想家、未来学大师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首先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数据”与“大数据”(Big Data)概念。书中不仅将数据等同于财富,还大胆地洞见大数据将成为揭开第三次革命浪潮的重头戏。2008年,《自然》杂志进一步展开对大数据的探讨,在其同名的封面专栏中,从数学、生物、经济等多角度论述大数据重要性的文章,迅速走进大众视野。此后,大数据逐渐成为信息技术范畴与商业领域的热门概念。2011年,世界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敏锐地捕捉到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将其对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汇总成一个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而后,随着美国“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倡议”、英国“政府数字化战略”和法国“开放数据项目”的提出,以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大数据开发的重视,大数据日益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与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手段,全球大数据热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
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对大数据进行了界定。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与信息资产[3]。大数据技术则是对海量、分散的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信息进行高效挖掘、整合处理和关联分析的综合性信息加工技术。在此过程中,能有效实现主体对决策、洞察、流程的不断优化与商业价值、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值。作为互联网环境下诞生的颠覆性技术,大数据正在以技术为支点,带动思维模式、运营理念、解决手段、服务方式和业态模式的全面转型升级,进而撬动行业整体变革。
如今,大数据已经充分融入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迅速成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创新、政府治理与民生服务改革升级的关键驱动引擎。在公共文化领域,大数据更是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海量数据的储存、整合、分析、应用日渐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工作重点。在信息化建设中,图书馆面临着海量扩容的数字文献资源等结构化数据,以指数级增长的读者浏览路径、阅读需求、用户反馈等半结构或非结构的复杂数据信息。如何利用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服务,进行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与价值挖掘,从而对图书馆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平台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有效反哺,最终实现数据服务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化、智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全新挑战与机遇。
在大数据技术的全面裹挟下,图书馆实体馆藏与虚拟资源均可在数据化表征与解构中被重新关联、重组,从而衍生出更精准化、系统化、智慧化的资源内容与知识服务。因此,相比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解构、链接和重组,已成为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中提升知识服务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抛开资源重组不谈,多数图书馆在资源转型升级中依然固步自封。(1)在馆藏资源利用方面,大部分图书馆始终没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数字化资源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纸质藏书依然占绝大多数。这就导致馆藏资源有限,图书信息更新速度慢,无法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内容。此外,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源共享意识较弱,缺乏对数据库联动互通、资源共享的规划,使得图书馆在各自的数据库建设上个体特色明显,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兼容协调能力较差。由此,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浪潮之间实则貌合神离,依然局限于“画地为牢”的小天地中:图书馆不仅在馆藏资源上难以进行共享扩容,在资源利用上也因单个图书馆数据库受众的有限性,使得库中部分优质资源面临无人问津的境遇,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2)在管理服务方面,部分图书馆依然把对图书的采购和编目管理作为工作重心,奉行“有借有还”的被动机械模式,与大众灵活多变的信息需求脱节,致使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较差,服务手段单一,图书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4]。
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工具,能对信息化建设成效起直接影响。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对馆藏资源、读者动线、馆员服务,以及对管理数据之间非线性的庞杂数据关系的精准采集、深度挖掘、动态整理、可视化分析、复杂关系解读、关联应用,已成为提升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与服务能力的关键。此类大数据解决方案除依托各类第三方大数据管理、分析软件外,更需要搭建与图书馆资源模式、服务模式及管理模式深度融合和适配的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平台与信息化硬件支撑平台。
然而,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因资金掣肘,软硬件平台建设与设备引进相对落后。一方面,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机构,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收益。其赖以维系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当地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各类基础设施的采购成本大幅上涨,采购经费短缺成为影响图书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受经费的制约,在数字化软硬件设施购置与平台建设方面往往捉襟见肘。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不仅难以配备相应的电子图书资源,在对资源、读者、馆员与管理数据挖掘分析上更显得无能为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另一方面,在资金使用上,一些图书馆欠缺对资金的合理有效规划,重复建设、购置设备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频发,从而导致资金浪费。这不仅阻碍了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平台搭建,也使其陷入因投资性价比低而引发资金短缺的恶性循环之中。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首要动力,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业务的结合日益紧密,图书馆的服务思维与服务模式逐渐由原来的被动服务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主动服务转变。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赋能,精准捕捉用户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把握资源、服务、管理大数据与用户需求数据的动态关联,并进一步预测用户对馆藏内容的前瞻性需求,从而实现对资源、服务与管理的及时调整,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系统化知识需求,已成为图书馆员在大数据时代必备的技能,这无疑对馆员的大数据素养、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阶段,大多数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中依然沿袭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不仅尚未将信息意识、技术操作、数据管理纳入馆员培养与考核体系,而且对复合型数字化人才的引进力度也较弱。(1)在能力培养方面,目前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欠缺复合型数字化职业技能培训,实际工作中对信息化平台、数据处理、整合分析的接触也不多,依旧重复藏书、编目、陈列、借阅等简单的机械性工作,从而导致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薄弱,大数据素养偏低,面对海量数据时的处理能力较弱,无法及时捕捉并满足用户对内容获取的精准化、个性化需求。因此,面对互联网各类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读书网站、阅读APP,以及图文声画俱佳的知识服务类内容的精准推送,图书馆在信息检索、书籍阅读、知识获取上的功能与服务再度受到冲击。馆员能力欠缺导致大量用户流失。此外,更有部分高龄馆员对高新设备的操作能力较差,在面对新技术时较难适应。(2)在人才引进方面,传统的图书馆,其人员结构相对稳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再加上欠缺相应的人才激励措施,使得馆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对专业度高的信息化、数字化人才的吸引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图书馆人才队伍能力与结构亟待改善。
大数据作为当下全新的思维方式与解决方案,对图书馆资源形态、平台能力、服务模式、馆员素质产生了极大影响。随着云储存、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资源及服务线上化、数据化趋势方兴未艾,图书馆现实功用与发展定位也会随之改变。数据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和数据中心将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新形态[5]15-22。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和高新技术不断提升图书馆在资源聚合、平台搭建、智慧服务和馆员素养上的信息化水平,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集散中心,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大众思想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在大数据技术驱动下,未来图书馆将成为集海量数据储存、整合、分析、应用于一体的新型资源汇集地。为此,现阶段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必须在现有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云储存技术,将与图书馆资源规划中具有紧密联系的网络资源纳入自身数字资源范畴,不断拓展图书馆数字馆藏的资源边界,形成互联网间信息共享的新型资源模式,实现虚拟资源的无界延伸。
此外,为进一步解决资源有限性问题,图书馆还应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着力推进馆际间的资源共享与面向社会大众的数据资源开放,让旧有信息孤岛融合互通。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真正实现信息化的关键举措。在万物互联、资源共享的当下,单个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与全国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形成联动互通模式,让图书馆不再是自成体系的“信息孤岛”。因此,图书馆应该本着开放共享的理念,在信息化建设中摒弃单打独斗,充分利用现代数据库技术,加强与地区乃至全国图书馆的资源、服务贯通,最大程度地实现馆际间的巨量资源扩容和服务延伸,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数据互联、规模庞大的人类数据资源宝库。
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处理平台作为资源整合、数据挖掘、整合分析、价值提炼的关键载体,是助力图书馆实现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增长的资源、用户、业务、服务和管理大数据,搭建拥有高效复杂数据处理能力的大数据平台,整合馆藏资源的信息资源平台,已成为图书馆势在必行的选择。大数据平台应在充分契合图书馆资源储存和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具有在短时间内迅速挖掘复杂数据有效价值与非线性关系的能力,从而助力资源数据化、服务数据化和管理数据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信息资源平台不仅包括文献资料库收集检索平台、联动共享数据库平台,还应着力建设基于网络资源开发的电子阅读平台。图书馆通过搭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库,让读者能够随时享受图书馆高效、便捷的知识服务。此外,图书馆还可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对不同工作、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目的的读者的偏好进行整合分类,为其量身打造个性化的知识资源库,让读者的检索效率更高,阅读体验更好。与此同时,为提高传统图书馆分类、整理、归档、借阅的工作效率,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应加强数据资源处理系统的开发,提高数据资源的处理效率和准确度,以避免在日常工作中出现数据重叠、遗漏、丢失等问题,实现图书馆日常工作的信息化,从而推动整体信息化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对信息的获取需求已由单向的碎片化检索向双向互动的系统化知识呈现发展,且对信息内容的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传统图书馆被动、单一的服务模式亟待向定制化、综合性、系统化的知识与数据服务转变。(1)图书馆要着力提升定制化、系统化、精准化的知识咨询与知识服务能力。图书馆可通过对用户的检索数据、知识需求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形成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判断、预测,并运用关联规则、聚类、时间序列等方法,掌握资源关联、兴趣相关、用户相似、习惯变化等情况,建立资源需求意愿分析模型[6]8-12。同时,积极进行数字资源的数据解构、链接和重组,使之形成系统化、高关联的知识服务方案,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图书馆更应充分开发综合性数据服务。在数据储存、数据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对海量数据资源的处理优势,积极衍生面向政府、学校、企业的综合型数据服务。其范围可扩展到对数据的储存、托管、开发、监管、分析,甚至可以开展数据交易,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数据处理中心。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才支持。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工作日益成为专业与技术并重的信息与数据管理工作,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需求也愈发表现为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面对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结构老化、能力偏弱的现实情况,图书馆必须加紧人才建设,切实提高人才数据素养能力,用人才资源推进信息化改革。(1)在内部人才培养上,图书馆应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数据素养和数据处理能力。此外,还应重点加强馆内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和数据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关注前沿信息技术动态,深入掌握信息化与大数据的应用,以便在具体工作中更好地起到方向指引、技术带动及考核监管作用。(2)在人才引进上,图书馆应制定相应的信息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与考核制度,有针对性地构建人才梯队。(3)在人才管理上,应做到培养与考核并举,以实现图书馆内部人员结构和素质的总体提升,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插上有力羽翼。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图书馆只有充分认识变化,拥抱发展,吸收前沿大数据技术为己所用,并用专业化人才引领变化,才能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持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