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2022-03-18 04:55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项 瑜

(湖州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99)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同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对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出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强调推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建设”[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覆盖面广、系统性强,在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

一、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源起与发展

心理学研究服务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医学模式阶段、教育模式阶段和服务模式阶段。最早起步的是医学模式,主要关注心理疾病的治疗,与心理学科源起的背景密切相关。教育模式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源于高校,后发展至中小学。其发展初期主要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随着心理学科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从关注少数问题学生转为面向大多数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教育模式为从教育者的视角出发,根据设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强调的是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服务模式是从教育对象的立场出发,研究分析其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对教育对象的认知、行为、情绪、态度等进行有效教育与干预,强调的是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贴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3]125。

我国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首先在高校得到重视与发展。我国高校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以课程建设推进知识教育。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与改进,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对象扩展为全体学生。(2)以丰富载体开展宣传活动。现阶段,“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心理健康教育月等主题活动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宣传栏、心理小报、心理专刊与新兴的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相结合,进一步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以优化平台强化咨询服务。高校普遍设置了心理发展辅导室、心理测评室、团体活动室、素质拓展训练室等,开展个体、团体、网络等多种形式的咨询,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4)以完善体系加强预防干预。高校完善心理测评方式,建立学生心理状况数据库,健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机制,不断提高心理危机干预水平。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已具雏形,正在对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的自杀率高于美国,但我国大学生的自杀率却低于美国,这与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有效进行密不可分[4]60。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诞生于1986年,是系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那一年,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开设了国内第一门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青年心理健康”(后更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2016年,马建青教授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时强调:“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的论文比较少,要多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手段、效果的探索和研究。”[5]89

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随后,各高校陆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选修课。2012年起,湖州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湖师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10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关注同行教学研究,开展专项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实施教改,在教改基础上深化研究。2018年,《纲要》明确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作为四大主要任务之首,并对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作出了明确要求,为课程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照《纲要》,结合自身的课程实践经验,汲取同行的教学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学内容与课程性质存在偏差

心理健康教育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公共课程。该课程在传授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指导和促进个体的认知调整、情绪调节、行为改变,乃至人格完善。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比较传统。比如:教学理念偏向问题导向,课程教学对象虽转向全体学生,但教学出发点还是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忽视心理教育的发展性,教学形式偏向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方式,等等。知识传授可以以教师为主,但心理体验、行为训练都应该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个性化。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无法达到对学生心理调节和行为促进的教学目标。另外,课程教材缺乏差异性、针对性。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都使用部编或省编教材。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学校差异、专业差异和年级差异。采用统一教材,只能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需求,不能满足学生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下的个性化需求[6]4-5。由此可见,该课程基本还停留在教育模式阶段。

(二)教学过程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存在脱节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不是独立的,它既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主体,也要与其余三“位”紧密相连。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是以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的一个独立闭环存在:课堂内缺乏对教学对象心理发展共性的观测与干预,缺少对个体学生的观察与咨询;课堂外缺乏对教学对象心理发展规律的解释与预测,对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针对性指导和跟踪服务仍处于空白状态。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停留在课程教学的内涵建设阶段,忽视了课程教育外延功能的发挥,尚未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育教学与咨询服务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三)师资队伍水平与课程匹配度存在差距

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重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心理学科专业教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并受过心理学相关培训的一线思政教师,其中,第三类教师的占比最高。大部分相关学者在研究该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时,都强调教师队伍的专业性,重点考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等,同时也关注思政类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培训。但是,就我国目前的课程建设情况而言,抛开思政工作者,仅凭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和设施等资源,去应对在校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远远不够的[7]63。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和遇到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而一线的思政教师是做学生思想工作、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专业人士,所以,如何发挥思政教师的专业优势,补足其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不足,值得关注与探讨。同时,基于课程性质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性还有另一层关键含义,即教师人格特质与课程性质的匹配度。从学生的课程评价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自身就是学生体会课程价值的最佳途径[8]32。因此,教师队伍还需分层、分类建设,以更好地契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殊性质。

综上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多从教师的立场出发,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仅凸显了教育功能,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心理健康服务视域下的课程建设,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心理健康服务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为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由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做一些新的尝试。在心理健康服务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目标应该是: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教学对象的心理需求,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积极转变,培育学生自尊、自信、平和、向上的健康心态。具体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材、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一)教学理念应做到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变

总体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积极理念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情绪调节技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体而言,要转变教育理念,设立配套机制,把预设的教育影响转变为针对教育对象心理需求的教育服务:(1)课程建设要有制度保障。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同时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以制度规范课程建设。(2)课程内容要向综合化发展。要以培育积极心理为重点,挖掘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并且要突出课程内容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分类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3)课程设置要突出系统性。要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为主,增设专题性选修课程,将课程覆盖大学四年,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4)要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渗透作用。应该在教育教学、校园环境、师生关系、朋辈行为示范、家校互动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全面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态系统。

(二)教学手段应突出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一体化转变。转变的具体路径是:采用复合型教学手段,推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全面运用心理学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重点运用心理测评、实践活动、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手段。心理测评是全面筛查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工具。目前,高校一般在新生入学后就安排心理筛查。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筛查数据,全面了解授课班级的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及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但是,因高校大多直接或间接使用国外的测评工具,其筛查的效度有待考量,故教师应该在授课前进行开放性问卷调查,或要求学生撰写《我的成长报告》(由过去总结、现状评价、未来期待三部分组成),对学生开展主观性调研,进一步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并在整合分析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案。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增加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重现、课堂场景转化等相关行为训练,可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高校现有的心理活动室、素质拓展室等都可以成为课程实践活动场所。团体辅导是运用团体运作方式开展心理辅导,是为达成团体目标、促进团体成员互动的一种心理学技术[9]76。课堂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竞争互动、头脑风暴等团体辅导技术进行教学,以促进小组成员互动,发挥朋辈的示范性作用。心理咨询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教师采用倾听、共情、积极反馈等咨询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或转介。教学手段应该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通过教学过程整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和预防干预,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向“四位一体”发展。

(三)课程教材应注重由统一性向组合化转变

高质量教材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保障。部编和省编的示范性教材集合了专家的集体智慧,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载体。同时,高校应该组织本校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及其团队,对教材进行专题筛选,确立适合本校的教材参考目录,并根据教材的出版情况进行及时更新。还应该根据心理健康服务的地域性、阶段性和对象性等特征,对教材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自主设计:(1)编制《教学案例集》。收集、整理本校历年发生的学生个体和群体案例,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汇集成册。在每个教学主题开篇,通过叙事方式呈现身边的案例,以吸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力。来自朋辈的真实故事容易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心理体验。(2)编制《团体训练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根据教学专题的特点,授课阶段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设置若干个团体训练项目。《手册》的制定可以规范项目训练的流程,指引教师合理地指导学生开展行为训练,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3)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中,也应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及承载方式,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熏陶中,提升精神境界,健全人格品行。高校只有打好“优质选用+自主设计”的教材编用组合拳,才能保障课程教学既能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能满足本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需求。

(四)师资队伍建设应着力推进“三个延伸”

师资队伍的质量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学理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师理念的改变。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去积极落实,教材体系的转变更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因此,必须整合教师资源,推动教师角色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教学活动从个体延伸至团队,教师培育从专业性延伸至胜任度。

1.教师角色要从课内延伸至课外 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既需要专业化指导,也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父母家人和教师的人际互动与支持[6]5。课程教师兼具“专业人士”和“人际互动支持”双重身份,是心理健康服务的最佳人选。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角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应该延伸至课外心理健康服务领域。教师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授课班级的学生提供大学四年的全程服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心理困惑提供有情感有温度的专业支持,在非正式的咨询互动中及时发现需要干预和转介的学生和问题,并加强与其他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其它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10]22,以有效达成课程的“心理服务”价值。为确保教师角色的顺利延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工作机制,提升教师参与课外角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师教学要从个体延伸至团队 高校应成立以学科或专业为单位,由专业教师、专职教师、思政教师共同组成的课程组。专业教师以指导课程建设,开展教学研究、督导思政教师教学实践为职责;专职教师提供心理测评、团体训练、个体咨询等理论和方法的支持;思政教师可提供一线工作的案例。课程组采用定期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等方式,分析和解决教学对象的心理需求,促进授课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心理发展。有了团队的协作与支撑,课程教学就可以提升针对性与质量。

3.教师培育要从专业性延伸至胜任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性,还需要关注理想教学效果取得所需的知识、技能及个人特质等要素的匹配程度,即教师对教学的胜任度。高校在选拔任课教师时应考察其性格特质,应选拔具备积极心理素质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现实中,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还处在发展阶段,授课教师数量还不能满足课程需要,所以,当前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加强对授课教师的培训。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应注重培育自身的积极心理素养,重视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完善教师自身的人格,真正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学理念,推动学生学习、认同和模仿,加强自我教育;促进学生通过认识他人、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自我比较、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自我反省等方式全面认识自我[11]16。

四、结 语

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在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30年建设成果时明确提出,高校必须积极开展课程专项教改研究的建设。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对照《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要向心理健康服务转变,教学手段要向复合型发展,教材内容要向组合化转变,以及实现教师角色“三个延伸”等观点,以期为推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