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对学生演唱能力的培育策略分析

2022-03-18 04:45:12翟秀利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音色情感音乐

翟秀利

引言

演唱教学是通过歌曲的形式全面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帮助学生从多个层面理解歌曲的内在含义。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在体会和表达情感的时候,希望从中掌握比较专业的知识,实现声音和情感的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构建对应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情感,促进学生演唱能力的提升,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一、端正姿态,强化基础演唱训练

为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学生需要有端正的演唱姿态,始终维持在良好的状态上,这是顺利演唱的前提所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性格大多比较活泼,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教师应该以此作为出发点,确保教学语言不能过于僵硬,而是应该保持轻松、自然的姿态,为后续阶段的演唱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演唱训练中,教师借助实验法,随机邀请班上四名学生在讲台上通过不同的姿态演唱训练“mi”。学生1 则是一边走路,一边唱歌;学生2弯腰唱歌;学生3 坐在凳子上唱歌;学生4 姿态放松,端正身体唱歌。接着教师开始记录时间,让班上其余学生观看这4 位学生的演唱状态和歌唱情感。最后发现,学生2 会出现面红耳赤的情况,学生3会出现气息不足的情况,但是学生4 显得非常轻松和自然。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要掌握一定的演唱技能,需要有良好的演唱姿态。教师也选择在恰当的时间教授正确的演唱方式:抬头挺胸,肩膀平放,双眼看着前方,非常自然地唱歌。聆听和比较学生所演唱的声音,最终会发现,等到所有学生都端正姿态后,声音会更加和谐、统一。而在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为强化学生对此的综合认知,教师可以将相关内容采用更为直观的方式演示给学生看,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综合认知。

二、合作训练,提高学生演唱水平

传统的音乐歌唱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不利于学生演唱能力的提高。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演唱教学中,这是音乐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既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创编歌曲,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小学生在展示创编过程的时候,也能确保他们的探索能力获得一定的提高,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独特之处,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升华。

例如,在《共产儿童团歌》的合作演唱教学中,需要全体学生通过坚定、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附点节奏。小学生在聆听歌曲的时候,充分感受和认识到不同时代下儿童的生活习惯,接着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在合作讨论的时候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影片段《红孩儿》,学生看完影片后有怎样的感受?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初步认识歌曲的创作背景,接着在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开展演唱教学工作。在小组合作训练的时候,歌曲的创编环节是重点,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进行自主创编,强化他们对节奏的掌控能力,学生也能通过间接性的创编方法,在快乐的氛围中深化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演唱能力。

三、情感控制,深刻体会歌曲内涵

对演唱歌曲的情感控制,需要从演唱的速度、音色和力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速度的控制。当教师初步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后,还需要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带有浓厚的情感,根据不同的速度进行合理控制。简言之,速度比较快的曲子则是选择表现出愉悦的情感;速度比较慢的曲子尽量展现出悲伤、惆怅的情感。以《老爷爷赶鹅》为例,通过对歌词整体节奏的分析,需要从中感受到一种欢乐且活泼的情绪,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喜爱之情,对于风格比较类似的歌曲,学生也应该保持这种状态,感悟歌曲所展现的情感,准确抒发出作品想要传递的中心思想。

第二,音色的控制。每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音色,在演唱的时候展现自身的独特魅力,对于音色的真实感受,还需要采用形象手法对其进行适当分类,有低沉的、有明亮的、有甜美的……作为情感的外在表现,需要加强对音色的处理。例如,在演唱歌曲《小毛驴》的时候,学生需要通过欢乐的情绪展现出对小毛驴的喜爱之情,此时可以用快乐、明亮的音色开始演唱。这是基于对歌曲情感的认知上,充分考虑到演唱时所需要的艺术表达效果,着重呈现出歌曲的独特魅力。

第三,力度的控制。音乐本身有着极为丰富的情感色彩,学生在分析作品内涵的时候,切实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歌曲《山谷静悄悄》的演唱教学中,对于歌曲名字而言,展现出山谷的安静,抒发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而且曲谱总会出现“>”“<”等符号,展现云雾的距离,通过“p”“mp”“pp”等形式呈现弱、中弱和很弱的力度。由此,让学生感受到歌曲中宁静、柔美的音乐情绪,通过力度对比和情感抒发,展现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实践体验,提高学生演唱素养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会体现学科特点,还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重点,通过音乐所展现的独特魅力,将学生的联想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进行有效结合,进而体现音乐课的最大价值。学校会组织对应的演唱活动,为学生演唱歌曲提供支持平台,但是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时间限制,只是能让少部分学生获得锻炼。为此,音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演唱的机会,让他们的自主性获得提高。此外,还可以结合教材要求,适当添加一些合唱表演、乐器、舞蹈等,这些活动的实施使学生的演唱能力获得锻炼,又能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演唱所带来的乐趣。

教师从音乐实践活动中发现,学生对音乐活动有强烈的探索兴趣,教师应该主动为其提供自我展示的契机,真正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演唱能力的提升。

五、体态律动,提高学生演唱技巧

体态律动则是通过肢体动作,采用更为趣味性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生生互动的时候,教师借助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将音符构成完整的旋律,教师指导学生做出反应动作,及时分辨对应的音符。此外,随着动作的变化,适当添加一些跺脚、拍手等动作,既能让学生准确分辨出基本的旋律,又能强化他们的注意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思想认知能力,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做出适当的反应。

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歌曲的调子比较优美,学生在演唱的时候还能自行设计一些动作,一边演唱一边表演,将情感渗透其中,感受歌曲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将体态律动运用到演唱教学中,既能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演唱氛围,还能让学生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对应的教学方案,构建和谐、稳定的音乐课堂。

结语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当下,教师应该将生本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不仅要做好文化课的教学工作,更要借助音乐课程促进学生的多向发展。演唱能力的培育对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演唱能力,推动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音色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学与玩(2017年6期)2017-02-16 07:07:16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