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雪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1]可见,发展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创新思维能力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养成认真思考、不断实践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创新思维引领语文阅读课堂。这不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助力学生迈向更加广阔人生的必要条件。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上佳材料。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构思精巧、语言优美、言简义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学生学习时应做到细细品读,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但是由于文言文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据的篇幅不多,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和审美功能,让学生采用机械地读、背与翻译的学习方式。如此低效的学习方式,无法体现文言文本身富有节奏、音韵和谐、意义丰富等特点,打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观念上不可避免地落入俗套,仅仅将文言文当作考试中的一个“得分点”,较多地注重字、词、句的理解,忽略了文言文本身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导致文言文教学逐渐程式化、表面化。同时,一些教师对文言文价值的认识不够,文本解读单一,没有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不能较好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无法依据单元或者学段重点明确地进行教学,如此学生也难以体会到文言文的文化价值,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文言文阅读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
对于有一定积累的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能读懂简单的文言文,但也仅限于文字表面,对于其中精妙之处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正确引领作用,而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中依然一味地要求学生记忆字词、语句,没有给学生留出充分自主思考的空间与机会。没有“沉浸式学习”,自然无法融会贯通,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和素养就难以得到提升。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是人类更好进行智力活动的翅膀。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活跃,可塑性极强,教师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方面大有可为。创新思维的本质为想象力,若是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就能深度思考、充分想象,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表达出来。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点,应用恰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而为其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主要包括感知、理解、鉴赏三个方面,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重要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鉴赏文章的语言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等都离不开创新思维活动。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综合分析、鉴赏的过程中,能锻炼自己理性思考、创造性提取课文思想实质的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教学应赋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来探究文本背后的意蕴、精神品格、民族心理等,能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成长。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结果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思维习惯的评价。现代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运用表现性评价,希望通过评价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诊断、激励和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还要对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进行评判,如学生表达的内容是否有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时候是否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连贯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从多个方向发力,聚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认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区别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形式,熟悉并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消除陌生感,为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3]可见,激发学生兴趣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只有觉得学习文言文好玩又有趣,才更容易保持较为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做到主动参与课堂,主动拓展阅读,主动丰富积累。
以《书戴嵩画牛》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改变以往在读中纠正重点字音的教学方式,而是给出两种方式:据义断音明读音和据义断句懂句读,即引导学生判断“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中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再引导学生从“(hǎo、hào)(shǔ、shù)”不同读音中去比较思考音义之间的匹配对应规律,之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明确现代文译句的断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发现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联系,即读文言句读就跟现代文说话节奏一样,同样有规律可循。学生结合据义断句的方法,可将白话文翻译断句为“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所珍藏的宝贝/只能用百来计算”。然后,学生便很容易得出原句的句读为“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此处教师没有直接给出读音和停顿,而是让学生经历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这样虽然花费时间更多,但是教授方法后,学生遇到句读问题时自然会懂得如何解决,学得更有兴趣,也让思维得以提升。
学习贵在有疑问。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有了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了争论才会去寻找答案,也才能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明辨是非。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品读文本中熟悉的故事,从不同角度进行引导,改变学生以往的思考方式,让他们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在认知冲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问题得以解决,最终增强自信心,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因为这种方式新鲜感强,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书戴嵩画牛》时,教师利用人物关系思维导图提出:“杜处士、牧童、戴嵩三人与斗牛图之间的关系(见图1),请你们思考该用哪个字最合适?”通过课堂交流,教师先引导学生明确戴嵩与《牛》的关系是戴嵩画《牛》,再引导他们结合牧童和杜处士的表现思考括号内应该填什么字。此时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这样不同寻常的启发,让学生打开思路,紧扣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品读重点语句,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对于杜处士与《牛》的关系,学生在对从“收”“藏”“好”“爱”几个字的分析后,明确“爱”字最适合。而牧童与斗牛图的关系不是“批”《牛》,也不是“笑”《牛》,最合适的应该是牧童“评”《牛》。如此一来,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了训练。
时代在向前发展,教学也是要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固定,教学设计一成不变,势必会束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根据文本不同的特点,选择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对比法是相当有效的。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才更具有说服力,也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拓展学生的思路。
教师在教学《伯牙鼓琴》时,对比原人教版教科书和统编教科书标题的不同,大胆猜测统编教科书的课文标题为何舍弃“绝弦”而用“鼓琴”,引导学生聚焦单元主题“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发现不同之处在于:“鼓琴”重在强调寻到知音而鼓,让人感受到有知音的美好,也感受到高山流水带来的美感;而“绝弦”重在强调失去知音后的伤心,两者强调的故事侧重点不同,呈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也不同。教师在“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两句的教学中提出这样的问题:“汤汤乎若流水”和“巍巍乎若太山”能否换成“流水汤汤”和“太山巍巍”?以此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思考并得出结论:虽然两句话都是在形容音乐的好听,但前者更有美感,把形容词“汤汤”和“巍巍”前置,重点强调“流水”和“太山”的状态,让原本抽象的琴声和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建立起联系,让其变得具体可感,从而反映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补白是对材料的补充。文言文由于其内容简短,言简意赅,如何明白文本蕴藏的深意和丰富内涵,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注重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才能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究,才能和作品、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教学《伯牙鼓琴》时,教师吟诵“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两句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品读,想象看到的画面。经过多名学生发言,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文字感知这两句话所描绘的画面。然后,教师可以再借助音乐的渲染,让学生闭眼展开想象,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能让学生产生不一样的体验:让人仿佛看到了那高耸入云的泰山,听到了叮咚作响的流水声,进而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这样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以增强,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而统编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意蕴深刻,各具特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抓住文本特点,精心设计,巧妙质疑,激发思维,求同存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思维之花越开越盛。
(陈雪雅,厦门市集美区西亭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