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宜
(河北省教育技术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数字化美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素质,是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具有美学价值的教育活动。“数字化美育”的价值在于能够与新时代发展形势和需求相适应,将信息技术与美育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数字化美育”旨在将传统美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全能的信息化人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数字化美育”的渗透,就是要将中小学信息技术与美育相结合,归纳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数字化美育”的任务与思路。
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能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通过与其他学科整合,使其运用到不同学科教学中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提升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出了更多要求,要充分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信息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以更好地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还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信息技术学科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的内容广泛,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无论是人文经济因素还是社会科学因素,都与众学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数字化美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使学生愿意并主动投入到生活当中,在实践中发现信息;其次是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对所获得的信息有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能够更加自如地掌握和应用信息,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与他人分享不同意见;最后是能够在不同情境下有效运用各种信息,并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和努力进取的精神。可以说,信息技术学科“数字化美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感知和处理能力,还在于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者相互促进,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产生出更新的审美价值,达到更佳的视觉效果,借助各种数字技术、各种软件手段和方法,能够将设计师的双手解放出来,以进一步开发人的艺术创造力和视觉艺术思维。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的知识点与技术的严谨,并未尝试将“数字化美育”渗透到中小学教学中。美育并不是要改变其他学科的特点和目标,而是将其渗透到各学科之中,实现学科之间的互通互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数字化美育”的渗透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推动,而且能带给学生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积极向上的情绪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营造更加生动的教学氛围。
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本学科中正确运用美育内容。首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要充分结合中小学生的天性,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一定量的数字化艺术品供学生欣赏,学生在面对计算机带来的美妙效果时,会产生浓厚兴趣,进而自觉尝试和学习,并利用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操作,设计出更具特色的艺术效果。其次,要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美的艺术感受力。任何艺术美的感受并不局限于眼睛,还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在制作过程中的运用及效果。信息技术教师要准确分析,呈现其美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感知信息技术之美、电脑作品之美及运用媒体手段之美等。当学生从中感知到美之后,就会更加自觉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技术学科已不再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校更应当借助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对信息鉴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兴趣。艺术活动能够激活人们的精神和爱好,唤起人们的创造热情。教师可通过适当引导,让学生以更多样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美感,进而创造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并将其运用到不同的实践活动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运用信息工具,成为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近年来,微信、微博等传播信息速度飞快,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中小学生对此并不陌生,这就需要教师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正确把握自己,积极传递正能量,使用文明用语,培养他们做传播美的使者。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教师有计划、系统地实施“数字化美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字化审美能力和信息化操作能力。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数字化美育”的渗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路径:
一是通过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审美素养的核心是感知美。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从中感知美,获得美的体验。美的情境正如一首优美的乐曲,每一个音符都能让师生获得情感共鸣,同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身处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容易融入到学习氛围中。由此,教师应当将“数字化美育”与学生个性特点相结合,合理创设情境,为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要针对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方式开展教学,突出学科内容的趣味性,设计好各个环节,以更加具体的方式教授知识,使学生融入其中,乐于学习,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境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
二是通过创设美激发学生的灵感。美的过程不仅有感受美,还有创造美。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还应当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他们的作品更具美感。教师可以在平时多积累素材,并以直观的方式提供给学生,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美的记忆,为其日后创作提供条件。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电脑创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思考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在认识美之后,可以通过进一步合作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同时也可以借鉴相关资料内容,完成自主学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整合,让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进行分析解决,教师从旁辅助,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三是通过创新应用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学生的自我发展离不开美的创造和体验。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创造活动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快乐,进而更强烈地激发出其创造美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要从鼓励学生创造作品做起。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中肯的评价,可以借助个人评价和互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锻炼与成长。
在将“数字化美育”有机渗透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审美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其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