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探究式课堂模式研究
——以活动课“我们去旅行”为例

2022-03-18 04:04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旅行探究思维

薛 玲

一、研究的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要不断思考“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要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少年,培养其国家意识,开拓其国际视野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在多元文化背景的交流和碰撞中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最终形成处理全球性问题的能力。立足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如何重构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已成为广大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

在英语探究式学习课堂模式下,通过设置的情境任务,教师引领学生亲身体验“做中学”,以积极探索知识为手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快于教材内容更新的速度。学生汲取知识的渠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 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据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如何构建探究式课堂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下面笔者将通过高一一节英语活动课例“我们去旅行”,尝试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探究型高中英语课堂。

三、实施路径分析

(一) 以“翻转课堂”为前提

“翻转课堂”这一术语被用来指代任何一种课前提供授课录音、课堂时间用于练习的课堂组织模式。[2]它体现的是教学模式、教学角色和评价方式的改变。教师要在课前上传教学视频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根据以上理论,基于电子书包环境对于探究式课堂的支撑作用,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需求,根据学校英语教学需要,笔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利用微课资源将重点词汇、句型以及“Talking about travel”的短视频发布在学习中心上,如:“Located in/on…,this vibrant city has a appealing tourist attraction now.”“As is known to us all,…is famous for its breathtaking…and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will definitely leave a deep impression on you.”等句型。学生主动掌握词汇句型、研习短视频,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生端的移动设备提交答案,教师再凭借测评中心的统计功能,测试结果实时掌控,学生课前学习情况了然于胸,动态地把握住学生的困惑,从而找到应对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感兴趣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以问题设置为导入

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建构,一方面是要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例如,交互式电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另一方面则是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和核心素养的建构。其体现在教师层面,就是要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置上,要富有层次感。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浅层次知识性问题过渡到知识框架和学科能力建构的问题;最后关注深层次、规律性、本质性、情感性和哲理性问题。

结合本节课,笔者设置的第一层次问题是以学生有关旅游的值日生报告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并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问题具体如下:“What do you learn from Jack's presentation? Could you give Jack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his presentation?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traveling experience?”其实,旅游这个话题学生并不陌生,它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分享彼此对旅游的感受,更能激发他们对旅行的兴趣,激活他们从前旅行的记忆,从而为以下学习内容做铺垫。

第二层次问题的情境是:高一学期结束了,外教想利用假期去旅行。她渴望领略中国的秀丽风光,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感受地方的文化底蕴,但不知道应该怎么合理有效地规划这次旅程。所以,她给学生写了一封求助信,让同学们根据假期的时间帮她合理安排一次环游中国的旅行线路。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思维导图呈现他们的旅行计划,包括旅行路线、时间、景点特色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思以下几个问题:Why do you recommend this travel route? What is the theme of this travel? How do you make your travel plan more impressive and practical? What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is travel plan based on our foreign teacher's needs?

第三层次的问题是在学生共同完成旅行计划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中感悟旅游的意义。笔者会问学生:“What improvements should we make to perfect our travel plan? What can you learn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is travel plan? Why do people choose to travel?What can we get from travel? What is our attitude towards travel? ”这些问题旨在解读本单元主题“travelling hopefully”的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4C”能力,即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沟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团队合作 (Collaboration)以及创造与创新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在这过程中通过各组的不同呈现,学生更能感受到我们祖国的美丽风光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这三类问题层层递进,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探究式课堂中。

(三) 以信息整理为载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中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基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英语探究式教学课堂中,信息技术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本课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设计一次旅行计划为文本,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英语教学中。在本节课例中,信息呈现及整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中。第一环节是在课前,笔者发布预习任务到平台上,学生完成课前检测并提交结果,笔者利用电子书包及时掌握学生知识反馈的情况,分析学生预习情况,为课堂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第二环节是课上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在网上查找城市资料,下载图片,描绘路线图,最后整合所有信息,以小组形式呈现出一个环游中国的旅游计划。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在课前的任务呈现中,有的学生甚至利用微视频,录制了一份吉林省内的旅行路线。正是课堂教学依托网络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才使信息资源得以重组。

(四) 以知识体系重构为导向

知识建构是将知识的习得和内化视为自主获取零散知识点并形成脉络的过程。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探究式课堂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系统性,也就是说,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要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内在体系。结合本课,学生要先根据微课资源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一次吉林省内的旅行,再通过讨论提炼,呈现出旅行要素的思维导图。基于导图,学生共同合作,最后重新构建一次中国之旅。在这过程中,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和同伴们的互助,学生重构了先前的知识,通过感知、体验、比较和概括,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知识建构,学生学会了信息加工和建构观点。学生的自主研讨能力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 以小组合作为依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小组合作学习诠释为以学生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在提高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学习过程。通过与同学合作,学生提出问题、确定方向、起草计划、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验证,最终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得出相关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发挥了群体作用,个体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因此,小组合作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与英语探究式学习课堂相匹配的教学组织形式。

按照“群体内部异质性和群体间同质性”的原则,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5 个小组,高、中、低三个水平的学生均分到各个小组。这样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形成组间公平合理的竞争意识,增强组内合作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这种互助合作的过程中,优等学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潜能生的水平得到提高。

本节课是以探究式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在这一教学步骤中,各个小组在前期所学的知识内容基础上进行再次加工创造,设计一次中国之旅。在这个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任务背景下,学生能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地开展小组交流活动。在此过程中,小组会进行职责分工,学生各自发挥特长,合作互助共同研讨出学习成果。最后,凭借不同的情境形式,展示出各组的特色成果。有的小组选取“红色路线”这一主题,从历史角度解读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精神;有的小组主题定为“舌尖上的中国”,从饮食角度呈现中国各具特色的美食文化;还有的小组从异域风情角度,把主题定义为“最炫民族风”。凭借着生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相互协作,学生的表现完全出乎笔者的意料。正是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他们合作团队的意识,还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而且也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和组间公平竞争的意识,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学习任务更加快速有效地完成。

(六) 以教师点拨为升华

点拨重在生成,是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它体现了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率课堂中的引导地位,体现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此时,师生之间的距离为零,教师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指点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开拓思维和启迪智慧,点拨侧重于学习内容的指点和启发。结合本课,学生在互评他们自主设计吉林之旅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时,一方面,笔者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trip? Your questions have covered the elements of a trip.What are they? ”和如何做出有关英语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一些评价,并及时补充一些词汇和句式,如:exceptional,extraordinary,remarkable,spectacular,striking,dramatic;sb./sth.be rich/affluent in thinking/ contents/ ideas 等。另一方面,指导他们绘制思维导图,使旅行计划更加清晰简明。如果想要巧用点拨的方式,教师就需要多加几个追问:“你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 你还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吗? 谁还有更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开始关注到语言层面,学着审视自己、评价别人,从而提升了语言质量,而且对整个规划流程更加清晰和深刻,接下来的任务也就更加游刃有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着眼于教师点拨,以“点拨”为手段促使学生打开思路,鼓励学生去质疑、探索、弄清内在的逻辑关系,提高认识。此外,还能激发他们的情感认知,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去体验、顿悟、反思,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品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境创设,启发思考,适时点拨,达成“看似情境中无意点拨,实在点拨中有意导思”的效果。

(七) 以思维品质为目的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课堂教学的重心已然成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英语探究式课堂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明确将思维品质界定为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在构思本节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做出有关吉林旅行的一个计划,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汇集全体学生的智慧共同设计旅行要素的思维导图,最后鼓励他们以多种途径呈现学生成果。这也印证了探究式课堂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即思维性。其目的是通过批判、想象和创造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素养,有意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正如东北师范大学钟绍春教授所提出的,智慧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探究式课堂始终,通过经历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经验以此提升智慧,从而达到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智慧方式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3]

事实上,探究式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搭建了有力的平台。借助新课改的理念来构建英语探究式课堂,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终身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它强调知识的建构,重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创新,引导学生品格塑造,提升学习能力。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究式课堂的构建方法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长春外国语学校会继续加强实践教学,会一如既往地不断尝试和探索下去。

猜你喜欢
旅行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