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探索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

2022-03-18 03:35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安全观总体院校

刘 峥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把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层面,实现国家安全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头脑。”[1]现阶段,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亟待提高站位、科学规划、协同推进,进一步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高职院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国家意蕴: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安全保障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关乎国家未来的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2]高职院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青年学子辨别各类安全问题的能力,强化他们主动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是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意蕴。

(二)社会意蕴: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安全阵地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的历史重任。同时,高职院校也是不同思潮正面交锋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国进行破坏、打压,涉及大学生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留学期间被国外间谍拉拢腐蚀导致泄密,为外国非法机构提供涉密视频和照片,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可见,高职院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十分必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体系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布局,充分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确保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安全阵地。

(三)个人意蕴:为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素养进行安全教育

青年大学生出生在和平年代,对国家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矛盾缺乏警惕意识,面对敌对势力的腐蚀拉拢抵抗力弱,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之人摆布利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的12个重点领域中,涵盖了高职院校开设的诸多学科专业,高职院校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专业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大学生从国家安全的视角热爱自己的专业,从学科专业的视角维护国家安全,切实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转化为维护国家安全的生动实践。

二、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建设滞后,缺乏专门的公共基础课

2021年教育部将国家安全学纳入一级学科,“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融合型学科,存在着建设起步晚、学术积淀不足、理论成果滞后于国家安全实践等现实问题。”[3]同年,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职院校尚未开设国家安全专业,与之相关的安全防范类有3个专业,即安全防范技术、安全保卫管理、智能安防运营管理。其专业定位更趋向于传统安全领域,缺乏文化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非传统安全的有力支撑,再加上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每年招生数额有限,客观上限制了专业的发展。此外,按照教育部2021年印发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指导纲要》),高职院校应开设专门的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但现阶段,涉及国家安全的教学任务往往被安排在多门思政课程中完成,导致高职院校国家安全的教学内容分散、理论知识不成体系、实施过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缺乏大学生专门教材,教育教学效果欠佳

随着全社会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布局的高度认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愈发认识到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但在高校的教材中却很少涉及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2018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关于“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阐述仅有一千余字,大约10分钟的教学任务,远远滞后于当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需求。《指导纲要》指出:“高校可以依托学校已有的教学科研机构,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公共基础课体系之中。”[4]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开设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市面上公开出版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材十分有限。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缺乏教学大纲指导,教师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可参照的教材不多,时常感到无从下手,导致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教育手段单一,教学效果欠佳。

(三)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缺乏贴近大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期维护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战略指导思想,其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意义重大,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实践中,教育内容单一,理论滞后,缺乏深度,尚未构建出系统的课程体系。“部分教师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缺乏深入理解,仅注重讲授国家安全的理论知识,对于文化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等非传统领域教育内容缺失。”[5]教育内容依旧停留在反间谍、保密教育等传统安全领域,对近期的热点事件和焦点问题缺少深刻的分析,采用的教学案例陈旧,缺少贴近高校大学生日常实际的范例,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普法教育,导致学生对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不明确,很难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之中。

(四)科研工作面窄,期刊体量有限

当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已有21个学科纳入了其申报范围,但国家安全学暂未包含在内,且没有设置国家安全学专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尚未将国家安全学列入其中。由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我国科研领域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示范性,其他各级科研项目往往都参照其对学科的划分,导致国家安全学科在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中立项数目少,在科研课题申报层面上缺乏足够的支撑。同时,教师评定职称、科研项目结项、博士研究生毕业都需要在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但目前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期刊较少,投稿质量要求高,刊发数量有限,降低了学者们的研究动力,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三、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推进安全防范类专业建设,尽快开设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

教育部应加强对高职院校安全防范类专业的指导,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充分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实践成果,总结国内高校国家安全学科的办学经验并进行推广。在专业课程的构建上,将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内容融入其中,搭建安全防范专业的实训操作平台,拓展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共建育人项目。“在课程内容上,加大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比重,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综合素养。”[6]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公开招聘相关专业教师,重点考察其专业的实践能力和本人过硬的政治素养,鼓励教师申请科研项目,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指导学生技能大赛,畅通教师的职业发展晋升通道,为高职院校安全防范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高职院校应积极开设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依托校内思政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配备专业的教师,使用统一的教材,设置标准的学时学分,建立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库并及时更新案例。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俄乌冲突、美俄关系恶化、中美贸易战等近期热点事件,“深入剖析影响国家安全的威胁与挑战,以及防范化解现存风险的方法与途径,切实提升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7]同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开设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实施情况,纳入到对学校的考核评价指标中,助力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落实到位。

(二)编写大学生国家安全教材,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

教材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提供课程依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列教材中,涉及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少,满足不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现实需求。学科体系和教育活动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需要积极展开教材体系的构建工作,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建设中,国家安全教育指导委员会与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负责审查教材工作。“省教育厅组织国家安全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依据教育部印发的《指导纲要》,研究开发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教材。”[8]教材内容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结合国际安全环境和国内安全形势,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兼顾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等方面,丰富教材内容,着力打造一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精品教材。

(三)完善国家安全教育的课程内容,贴近高职院校大学生实际

培养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要主动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新情况、新变化、新任务,立足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在构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中做到与时俱进,注重实效,贴近实际,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1.国家安全认知教育

“重点讲授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准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背景、提出过程、深远影响,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所涉及的12个重点领域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现阶段的风险与挑战,维护安全的手段与方法。”[9]进一步明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责任担当。

2.国家安全法治教育

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为维护国家安全重点领域提供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法》是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核心法律,需单列专题进行系统讲授。”[10]对于《反分裂国家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可以围绕主要章节和重点条款进行专门讲解。对于《海洋环境保护法》《粮食法》《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条例和地方性法规,可以作为课余读物要求大学生课后自学。同时,融入国家安全领域相关的真实案例,使学生对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法律惩处有更深入的理解。

3.国家安全战略教育

高职院校应重点围绕《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内容,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大学生认清当今中国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来自国际方面的挑战主要有新冠肺炎疫情横扫全球、美俄关系恶化、俄乌战争、台海局势紧张、中印边界问题、南海争端等。面临的国内挑战主要是腐败问题威胁我国政治安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分裂势力威胁我国国土安全,等等。同时,高校可以结合本省国家安全的实际情况,围绕国家安全省情教育开展专题讲座,突显本省地域特点,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安全防范措施教育

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安全隐患辨识教育十分必要,需要为他们普及安全防范基本常识,讲解安全事件处置措施。例如,向国际交换生传授在国外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如何在第一时间向领事馆寻求保护的方法。运用一系列生活化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自我安全防范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及时发现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熟悉向有关部门举报的途径,有效抵制敌对势力的非法渗透,实现国家安全与个人安全相统一。

(四)发挥科研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将研究成果反哺于教育教学

科研工作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为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国家党政相关部门可在科研立项上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必要对国家安全学学科是否能够纳入立项申报范畴进行科学论证,若条件不成熟,可在课题指南中列出与国家安全学相关的选题,或设立国家安全专项课题,通过多种形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支持具有国家安全学专业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申请创办国家安全学领域的专业期刊,进一步增加期刊发稿体量,面向国家安全领域的权威专家约稿并给予丰厚的稿费,从而调动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动力。高校建立国家安全教育科研团队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公开发表高质量的论文、专著、教材,将科研成果反哺于教育教学。同时将科研思维有机融入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课堂,逐步培养他们对国家安全领域的关注,强化国家安全意识,为课程改革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建设路径和实践方法。

综上,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新时期高职院校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构建优质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安全观总体院校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