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 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分公司
企业的运营目的是让资产保持价值和增加价值,因此保值、增值是企业的首要考核指标。在全球经济共同体愈演愈烈的外部环境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成为企业改革首选方法,股份制改造为企业带来公司股权投资这一重要投资形式。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股权投资也不例外,包含着大量不确定的风险,合理有效的投资方案会为企业带来收益。在各个层面加强对投资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利用投资资本繁殖效益最大化,成为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成功率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探析国有企业应如何加强股权投资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利用自身现有资源,购买所投资公司的股权资源参与公司股权投入和控制,为了在一定时期获得预期收益的投资行为。企业股权投资是对外开放的投资模式,目标公司将股权进行分割,吸引投资企业买入股权创造收益[1]。目的不同,采用的股权投资形式不同,对企业主体效益的影响也就不同。企业股权投资的目的可以划分为以下方面:一是,获取资金收益,通过投资获取收益是任何企业或者个人投资的首要目的和重要目的。当企业自身没有较好的投资项目时,可以通过股权的方式将资金投入具有发展潜力和实力的目标公司,获取效益和股息,或者通过股权买卖过程赚取差价来增加营收;二是,实行多元化经营模式。在市场环境变化中,国有企业会将资产分散来提高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将经营范围和效益最大化。股权投资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降低了企业资产风险,有效避免因为某一行业波动较大而使企业效益下降;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企业可以将多余的资金和资源投资到具有潜力的公司和项目中,将闲置资本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资金流动。同时企业可以结合市场经济和投资项目的盈利与亏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对企业自身产品做出变化调整,抵抗市场风险。
股权投资是国有企业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对国企实际资产保值、增值有着直接影响。股权投资会存在一定风险,只有有效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降低企业因市场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国企股权投资风险管理不仅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贯彻落实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实现科学合理地提升股权投资风险管理水平。股权投资风险能力的加强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助于加快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有利于国有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股权投资风险能力的提升还会为企业抵抗外部风险和完善内部架构提供有力的保障,进而确保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如今,随着公司制的发展,资本的运营和股权投资已经成为市场主要提高资本增量和改善资本存量的必要方式,所以在国企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环境不断成熟的情况下,国企的股权投资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项目的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国企在股权投资过程中,对股权投资的风险认知还不够充分、风险观念比较薄弱,当局领导仅仅依据发展需求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大,没有进行风险评估和环境预测,这就使得国企在股权投资时存在重大隐患。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试点地区股权投资企业发展和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开展股权投资工作过程中,遵照相关政策规范设立股权投资企业、健全股权投资风向控制体系、明确股权投资基本职责等,各企业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承包政府项目时国企占据一定优势,但是也依赖这种优势,未能及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合理性的分析研究,不完善的工作流程极有可能导致投资失败。股权投资存在的风险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信息时代的便捷使得经济市场环境变动可监控,许多新兴行业也由此产生。投资决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定位不准和决策程序的遗漏,有的国有企业项目负责人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效益,对其他效益可观行业不进行调查研究就盲目投资,增加了决策风险[2]。其一,每个项目都存在于特定的行业,投资者对项目所处行业、发展状况、市场环境的不了解,会导致行业定位风险,股权投资企业对项目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要素等了解不全面,对投资的企业发展阶段靶向不准,会造成投资类型选择的风险;其二,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手续,比如项目搜集、项目初审、立项申请、尽职调查等流程,这些繁琐的程序需要投资企业投入很大的精力进行审核、跟踪,很容易造成程序遗漏的问题,发生不可预知的风险。以京沪两地的A股上市公司为例,根据公开信息,这些公司股权投资涉及化工、车辆、医药、家电、能源、食品、饮料等多个产品行业,其中只有大约20%的投资项目获得较好的收益,41%基本达到预期投资目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和出现严重失误的投资占到了39%。由此可见,投资决策失误风险不容忽视。我国专业的股权投资公司尚在摸索发展阶段,整体股权投资不够成熟,投资效益不高。
企业需要定时进行资产评估,即资产价值形态的评估,是指由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依据国家法律和法规,遵循企业的原则和相关规定标准,按照法定的标准程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企业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商业价值等其他经济权益进行评定、估算,以货币作为计算权益的统一尺度,对在一定时间点的资产进行评定估算的行为,为企业开展投资提供理论基础,是一种动态化、市场化的活动。目前资产评估不准确的现象层出不穷,一方面是因为有的评估机构资质不实和评估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评估机构只评估企业的有形资产和固定资产,而对企业的商业价值、荣誉、信誉等无形资产没有进行评估。除此之外,各行业资产评估方式不同,使用的评估准则不同,评估制度不够完善也进一步导致企业资产评估不真实。因为股权投资是一个周期较长的投资行为,投资者务必对目标企业的资产具有准确的评价信息,虚假的评估信息除了会让企业对自身经营情况作出误判,也会使企业在股权投资中对目标企业资产评估出现失误,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具有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起着引领国民生产经济发展的作用。从改革开放之前到20世纪末,国有企业一直是政府扶持和发展的对象。国有企业的历史性和特殊性使得其过于依赖政府,政府行政对国有企业干预过多,包办替代的现象屡禁不止。首先,当政策发生变化时,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领头羊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这会使得部分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受到冲击导致停滞或失败,这种风险是任何投资项目都无法规避的系统性风险,比如利率调整的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体系内的每个企业都有影响,只是不同行业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其次,国有企业涉及的行业较多,企业股权投资行为所涉及的政策和法规十分广泛,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上,需要深入研究国家经济宏观政策的法规,判断发展变化趋势,避免因政策和法规的调整给企业股权投资带来负面影响,股权投资基金与投资者之间签订的管理合同或其他类似投资协议,其中保证资金安全和保证收益率等条款,往往不受法律保护,而股权基金投资协议缔约不当与商业秘密保护也可能带来合同法律风险;最后,知识产权法律对科技型企业具有特殊意义,如果选择的核心项目是技术,则应该注意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如果目标企业拥有或使用的商标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持有情况异常,将会影响资本的进入,甚至会承担违约责任或缔约过失责任。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创业者与原单位的劳动纠纷、专有技术以及同业竞争协议等,都有可能引发知识产权的纠纷。若不能及时根据政策和法规调整企业股权投资管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企业内部微观状况和外部宏观条件分析,国有企业应该重视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在股权投资过程中,重视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行业或者项目。第一,对新兴产业和企业不涉及的行业在投资时应该全面了解行业知识、产品知识、企业结构规模、企业竞争力等,全面整体的了解行业所处市场环境,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投资收益性研究,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减少企业发展战略决策失误,降低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第二,国有企业在股权投资前期需要作出投资决策,投资目标不同意味着企业投资对象和估算投资收益也就不同[3]。预期投资目标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规模,明确的投资决策是国有企业股权投资的出发点,是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降低风险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股权投资收益的保障;第三,在投资决策执行前,对投资程序进行完善,加强审核员工的专业化,力求做到每一环节、步骤尽善尽美,对不同手续建立不同的机制和要求,让审核过程分段进行、清晰明了,尽量避免程序遗漏的发生。股权投资企业重视企业发展战略、强化程序审核能力,将投资决策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资产评估不仅要求国有企业对自身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也要求对目标企业资产进行评估,以便于股权投资业务做出最合理的安排,实现效益最大化。首先,在资产评估方面同时加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一是,内部评估方面可以通过定期盘点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商业价值与信誉等资产,健全企业内部资产评估组织机制的措施来加强企业内部评估;二是,外部评估方面可以结合不同专业机构给出的资产评估报告综合性分析,确保企业全面了解投资价值。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的结合在国企股权投资的风险防范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次,信息是国有企业股权投资分析的基础,信息质量的高低会影响企业对投资目标的判断,从而影响投资的成败。在股权投资前期需要充分收集目标企业的经济实力、内外部条件、政治法规因素等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并且需要建立专业的信息化系统,达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这些信息的准确程度和实时共享对企业的投资策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信息处理工作人员的技能培养,对其定期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确保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有效进行,降低企业股权投资风险。
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面临的不可抗拒风险就是国家的政策法规,这种不可抗拒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政策法规方面对股权投资体系调控手段不完善和政策法规本身的变动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国有企业对投资公司项目法规政策了解得不充分、不重视。因此,国有企业需要促进国家对股权投资体系调控手段方面的政策体系完善,也需要建立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规范标准,加强自身企业的政策法规建设[4]。企业要时刻关注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及时根据政策变动调控投资方式方法,同时在缔结合同时也要保障自身权益,尽可能降低合同所带来的风险。对以知识为核心技术的企业,尤其是创业公司要注重于对员工劳动纠纷、商业秘密保密协议等约定的核查,从源头减少知识纠纷。例如,主营金融的国有企业想要股权投资主营医药的企业,就需要了解医药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不能盲目投资。然而投资企业获得投资主体的基本信息主要靠相关财务报表和相关机构研究报告等公开信息,但是在市场严格监管机制下,财务信息失真、债权关系不清、信息失效的情况屡禁不止,这种无法准确掌握目标公司信息的情况,对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风险造成巨大影响。所以,要提高国有企业对法规政策的重视,降低企业因法规政策不完善造成的投资风险。
综合上述文章分析,股权投资本身具有一系列风险,国企在股权投资过程遇到投资风险在所难免。对于股权投资风险,国有企业需要从方位为角度、把握全局思考企业发展研究战略,在投资决策中树立微观、宏观思维,减少投资决策风险;加强资产评估和信息收集能力,提高投资盈利水平,降低企业股权投资风险;重视完善法规政策,科学有效规避投资不可抗拒风险,健全信息核查体系。国有企业只有从多方面完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降低股权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促进国民生产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