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制现状及改善措施探讨

2022-03-18 03:20刘晓桃北京网络数据研究所
环球市场 2022年14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绩效考核事业单位

刘晓桃 北京网络数据研究所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逐渐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也转变为利用专业知识为更多社会公众服务,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制定了绩效考核制度,从制度上去鼓励、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创新性的工作,并以制度约束员工日常工作行为。所以基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求,必须尽快建立符合单位内部发展状况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门相继出台了诸多政策,完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并且在财务部门和预算部门的推动下逐步完善,但是从绩效工作开展结果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对此展开研究。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遵循的原则及重要性概述

绩效评价主要是为了考核单位业务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或财务管理部门共同设置的绩效目标能否实现,通过制定一系列评价方式和方法而进行的综合评价。绩效评价工作应该遵循三大原则:第一,秉承躬亲原则。躬亲主要体现在三要三不要,三要是指考核人员要根据各岗位职责亲自确定岗位考核任务、亲自检查员工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亲自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三不要是指:被考核人员不要投机取巧,耍小聪明应对考核任务、不要回避风险,互相推诿责任、不要临时委任别人进行考核,确定的考核人员就要认真履行考核职责,不能轻易委任他人帮忙进行考核,特殊紧急情况除外。单位绩效考核秉承躬亲的原则主要是为了提高单位员工的求真务实意识,树立严谨的考核风气,从而提高被考核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可以保障单位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第二,贯彻透明性原则。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增强考核的透明性可以保障被考核人员被公平对待,也可以直面单位现存问题,并勇于改善,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质量;第三,坚持沟通原则。从单位实际绩效考核体系看,涉及范围广泛、人员众多,从横向看,关联着单位所有业务部门,从纵向看涉及上层领导、下层普通员工。而对于考核人和被考核人来说,最关注的就是绩效考核的相关信息发布、调整、执行、结果等,要良好地解决信息传输问题,就需要单位为这些人员提供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各部门信息传输及时、准确,也有助于增强部门人员的全局意识。

绩效评价最重要的环节在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整个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有考核,有反馈,才能逐渐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闭环管控,才能进一步提高绩效管理效果。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科学、合理、公正的手段和方法,对每个部门、每个人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工作行为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考察,考核内容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对于员工个人的考核主要有员工个人德、能、勤、绩、廉等多方面对部门、单位所作的贡献。通过公正的绩效考核可以改善大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懒散、不作为的不良工作风气,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为单位发展、服务能力的提高作贡献;也可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单位现有资源配置,提高单位服务公众的质量[1]。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的制度层面:预算绩效管理流于形式,评价周期有局限性

虽然部分事业单位认识到了预算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完全落实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工作。缺乏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预算绩效管理部门、预算监督管理体系等,导致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在单位只存在于制度文件中,随意应对外部审计检查,使预算管理形式化严重。单位领导对于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各部门员工缺乏预算管理工作方面的责任意识,预算绩效评价的填报工作,员工有时会随意填写,实际参考意义不大,不能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出准确反映[2]。

评价结果缺乏实际参考意义,由于评价指标设定的不合理、不科学,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参考价值,所以评价结果失去了原本的约束性,不能对预算执行的改善发挥应有的作用。加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使评价执行中并没有可以依据的理论基础,缺乏制度的约束和引导作用,评价结果很难在实际执行中发挥原本的作用。

任何项目预算的全流程都是漫长的,在短时间内并不能表现出明显的效果。事业单位同样也是如此,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才能完全发挥出来,但是目前来说,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一般安排在预算项目开始的年份或者下一年度,这样的预算评价并不能准确预估预算实施的效果,而且多数单位对评价类别等级也没有明确规定,导致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并没有结合实际项目情况,容易造成资源闲置、资源浪费的情况,最后评价结果也没有足够的参考价值。

(二)单位层面:绩效评价环境的不足

当前事业单位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绩效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会直接导致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财政部门出台的《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虽然为各单位提供了可参考依据,但是单位在实际设置预算指标时仍然存在问题。比如,指标选择只考虑是否容易完成,可完成的指标多选,不太可能完成的少选或者不选。指标体系文件中对具体数值划分也没有明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自行设置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级界限,最终导致评价结果差异性太大,无法进行横向指标评价。单位管理者都只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并没有科学合理的设置评价指标和数值,使评价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业务层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不健全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是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应与财政收支情况、经济效益、资金使用方向等密切结合。当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直接运用财政部制定的一些共性指标来进行本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期间并没有根据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个性化指标,或者单位不同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置是一模一样的,根本没有突出项目的独特性,也没有达到各个项目期望的实际价值,这样就会使整个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与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所脱离,并不能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反映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率[3]。

三、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改善措施

(一)制度层面

1.强化预算管理,制定绩效评价激励制度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执行要通过合理的内部监督机制、完善的绩效评价激励制度来保障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各单位、各部门可以拆分整体目标,把单位整体战略目标与各部门具体目标相结合,使预算执行更有保障。然后详细分析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对其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对于绩效评价结果优秀的部门、项目负责人、经理及项目执行人都按照一定规定给予奖励,鼓励其再接再厉。同样,对于绩效评价结果不好的部门应该给予一定惩罚,并且对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可以有效提高预算执行力度,完善的绩效评价激励制度可以明确部门职责,提升部门内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可以通过对外公开信息让各界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以达到全过程的监督管控。在信息公开的同时,也要注意标明信息公开范围,尤其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重点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新媒体等平台向社会公示绩效评价结果,最大程度保障民生[4]。

2.对项目评价秉承分级分类原则

加强对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分级分类力度,对绩效管理指标设计要关注细节,做到整体与统筹相一致,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按照项目重要程度、投入资金力度、项目开展周期性等原则对其进行分类,特别是对于重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大的项目要提升评价等级,并且细化评价内容,便于精确财政资金使用率。项目周期性可以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种,中长期项目绩效评价周期也应该相应延长,才能更加保障预算绩效评价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3.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发挥好绩效评价与其他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衔接作用。绩效反馈是绩效考核过程的最后一环,而且绩效考核的完整实施,涉及制度制定、考核实施、过程监督、结果公布、结果反馈等众多环节,缺少任一环节,绩效考核都会存在片面性。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多次进行复查,并把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到财政收支工作中,把绩效评价结果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在实际绩效评价管理中,对于评分较高的部门和个人,财政收入要有所倾斜,降低后期工作预算申请门槛,使其能够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对于评分较低的部门和个人,资金投入力度可以适当放缓、延迟,找寻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如果长期整改无效,长时间无法达到绩效评价要求,就要对其暂停资金投入,尽可能减少资金浪费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率,也可以使相关部门人员更加重视绩效考核工作,自觉提升预算执行行动力,积极配合预算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

(二)单位层面:健全单位内部绩效评价环境

完善内部绩效评价环境离不开专业性人才,对此事业单位要增加对专业人才培训的投入力度,定期对财务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尽可能为员工提供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让财务人员接受系统的培训,系统地学习原理。另外,鼓励员工参加专业性证书考试,像中级会计、高级会计管理师考试。在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在固定的指标体系下,继续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快速把各行各业指标的分数等级统一化,规定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指标界限值,可以进行横向比较,保证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统一性、全局性、公平性和可比性,使其结果真正可以作为公平的奖惩依据。还可以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模拟实训,实训活动既可以增加工作人员实践能力,也可以丰富其实践经验,在实践中让工作人员更加了解绩效考核工作[5]。

(三)业务层面: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

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是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现阶段很多单位对于绩效考核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和结果,对于单位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科研技术三大方面的考核指标偏重于业务量、处理事件数量、科研期刊发表量的完成情况,以至于群众对单位整体满意度和单位人员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方面并没有太多考核,所以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对于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十分重要。

预算绩效评级指标是体现预算管理目标实现情况的考核指标,并且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结果能够准确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率。绩效预算指标的设置应该结合财政收支情况、经济效益、资金使用方向,把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金额、使用过程、收益情况,通过各指标充分体现。单位进行预算绩效指标设置时应该考量具体项目情况,从项目数量、难易程度、人力、物力投入力度、质量、收益情况等多角度进行考虑,建立适合本单位项目特点的绩效指标。把各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按类别汇总,整理成绩效评价指标库,以供员工根据不同项目进行选择,不能单单依靠财政部门制定的共性指标当作单位的唯一评价指标,只有个性化的绩效评价指标才能保障绩效评价公平公正、全面、准确,这样的结果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才更有参考意义[6]。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充分认识了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制的重要性,充分了解了预算绩效评价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实际单位情况以及大量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了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改善措施、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强化预算管理、制定绩效评价激励制度的改善措施,保障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了单位资源利用率,为我国社会体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服务社会职能提供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绩效考核事业单位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